•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浅谈西方喜剧美学观念的衍变] 美学观念

    [浅谈西方喜剧美学观念的衍变] 美学观念

    时间:2019-02-24 05:49: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喜剧是能让我们笑的艺术,不同的喜剧又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人类的求知欲望让人不断地从喜剧的历史中,从喜剧的形态中,从喜剧冲突的性质中去探寻这种使我们发笑的艺术的本质,探寻喜剧之美,西方美学史上对此涉猎甚广。黑格尔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他从绝对精神的发展出发,把悲剧看作双方势均力敌的对等冲突,把喜剧看作一方为主体的自我暴露和自我否定。“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得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毁灭。”柏格森则把这种审美情境称为“倒置”。在柏格森看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挖个坑人陷,井,结果自己掉入其中,骗子受骗,都是喜剧丑角创造的情境违背了他自己的意志,因而滑稽可笑。黑格尔所讲的“自毁灭”和柏格森所讲的“倒置”其实就是当代西方美学所讲的“喜剧性嘲弄”。所谓“喜剧性嘲弄”,作为与“悲剧性嘲弄”相对立的一个要领,是指喜剧丑角在作奸犯科时早就潜藏着导致他出丑露乖的因素,最后终于真相毕露,咎由自取。但是,喜剧现象的暴露并不完全是一种自我否定,即使以揭露假、恶、丑为主要目的的讽刺喜剧中,也并非不存在与之对立的代表真、善、美的力量。鲁迅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你想巧妙地撕破它,使之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它却想狡猾地掩盖起来,用虚假的外壳扮成庞然大物,这就必然有对立,有冲突。当然,结果总是假、恶、丑的东西欲盖弥彰。
      谈及许多,以下就以古希腊喜剧,莎士比亚喜剧,莫里哀和现代喜剧为对象,试通过对这些戏剧史上的喜剧典型来找出喜剧的本质,获得喜剧美的魅力所在。
      
      一、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喜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据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共有两处,一是“下等表演的序曲”,一是西西里戏剧。一般认为,喜剧与悲剧一样源于酒神祭,是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演变而成的;与悲剧相比它较为粗俗(尤其是在早期),服饰夸张、怪诞,有着一个大的男性生殖器象征,剧中语言也多有粗语。喜剧所用的题材与悲剧大不相同。悲剧以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英勇悲壮的故事为题材,用最严肃的文学形式给观众一种崇高的悲壮美,藉以提高人的气质,净化人的心境,进而解除观众日常生活中的苦闷:与此相对,喜剧则是以放荡酒神狄奥尼索斯祭式的题材,用诙诣、戏谑、机智、揶揄、讽刺等大众化的通俗台词制造笑料.藉以揭露社会的矛盾,启示人生的愚昧,暴露政治的黑暗,而给观众一种超脱现实的轻松愉快之感。喜剧所反映的大都是现实生活,剧中的主人公不是神和王侯将相,而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所用语言虽仍是诗,但更接近日常用语,结构也较松弛。由于它有比较自由的创作内容,因而喜剧的创作方法也比悲剧更加自由。古希腊喜剧产生于雅典民主政治时代。正因为此,它才可以讽刺政治,嘲讽某些有名的人士,如《云》中讽刺了苏格拉底,《骑士》中抨击了克里翁。当时民主政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以夸张的形式出现在喜剧舞台上,甚至希腊人所崇拜的某些神,也受到大为不恭的对待。但是,喜剧并不否认神的存在,并不攻击民主制度。与悲剧一样,喜剧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有机成分。
      亚里斯多德认为,喜剧是对丑的和滑稽的事件和人物的模仿,但是他有轻视旧喜剧的意思。实际上,旧喜剧的表现形式是轻松的,但它的意图是严肃的。喜剧作家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喜剧通过嘲笑而起教育作用。
      
      二、莎士比亚的喜剧
      
      莎土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被马克思称之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是与文艺复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中思想精神的体现,所谓文艺复兴,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掀起的一次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文化的运动。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只是复兴古代文艺,也不只是复兴古代文化,而是要利用古代文化来创造与中世纪封建教会文化根本对立的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人文主义,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思想与他的整个戏剧创作思想是一致的,他大力宣扬人文主义思想,比如“自由”“仁慈”“善良”“正义”“爱情”“友谊”,他的作品对于欧洲戏剧的发展的影响是深的,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戏剧家,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戏剧家都是受他影响深刻的。
      
      三、莫里哀的喜剧
      
      十六世纪,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戏剧的发展,在喜剧方面,人文主义作家继承了中世纪的笑剧传统,同时也接受了意大利的影响,不注意现实生活的反映。十七世纪初,中世纪的笑剧在法国仍甚流行,不过这时已经接受意大利即兴喜剧的影响,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台词方面,都有所改变,这种影响甚至在莫里哀的喜剧里也留下了它的痕迹,由于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法国戏剧以古典主义为创作上的统治体裁。莫里哀作为法国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他一直站在进步立场,揭露僧侣阶级的卑鄙行为,教导人们以理智战胜宗教迷信,以积极乐生的思想代替禁欲主义。对于好逸恶劳和以欺诈手段过着寄生生活的贵族阶级,他也予以无情的打击。
      在莫里哀的戏剧里,经常出现各种仆人形象,他们往往在剧中占非常重要地位,赋有勇敢机智,纯朴天真,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等性格特点,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是那么精明强干,以致他们的主人在生活中不能离开他们一步。就政治观点而言,莫里哀是王权政治的拥护者,在创作中,他攻击教会的虚伪与残酷,对国王则加以歌颂。在创作手法上,他所表现的情况比较复杂,基本上遵守三一律的创作法则,有时也不遵守或者说不完全遵守,他的一部分喜剧采用诗的语言,一部分采用散文写作,在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上追求古典主义的单纯性。
      莫里哀的喜剧以《伪君子》为典型,在这部作品中,奥尔贡固执地偏听偏信,把虚伪恶劣的答尔丢夫认为是一个道德高尚,思想纯洁,忠于自己的教士,迷信在自己的偏见里,把女儿的婚约撕毁,让她嫁给答尔丢夫,在激动中把自己的财产也转赠给答尔丢夫,当一切不可挽回时,王爷圣明的裁决让恶人有恶报,终于让故事以喜剧的形式结尾。
      被称为法国喜剧之父的莫里哀的艺术成就确实是伟大的,他的机智。他的幽默,他的语言才华都堪称一流,他对于生活的社会有洞察力;有着敏锐的感觉,将嘲讽与赞扬不动声色地寓于嬉笑怒骂之中,让人为之动情。
      
      四、现代喜剧
      
      到了现代,西方喜剧的形态变得似乎更为复杂,甚至已经很难再找到传统喜剧的影子。在迪伦马特,贝克特,尤奈斯库等现代剧作家的剧作中,体现出复杂的喜剧观念与喜剧美感。
      迪伦马特的悲喜剧《老妇还乡》是一部典型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是用喜剧的形式写的悲剧的内容,看戏的时候觉得是喜剧,但看完之后,却是巨大的悲剧感受,同样,他的其他作品也是这样,在他的作品中,情节是滑稽的,但人物形象则相反,是悲剧性的。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自己的逻辑,他认为:一种悲剧所赖以存在的肢体齐全的社会共同体已经是属于过去的时代了.今天的世界已经变成“肢体不全的”“喧嚣不已的”一切都变得荒废的了,因此”还只有喜剧才适合于我们。”这是迪伦马特的代表性戏剧理论(戏剧问题>里的中心思想。就他的喜剧表现手段而言,他采用的表现手法不是一般喜剧中的夸张与谐谑,而是怪诞,即把现实中的普遍性事物加以变形,使之怪异。荒唐,以赞成和现实之间的某种距离,(失去舞台幻觉或真实感)简单的说法就是,给描写对象戴上一种假面具。
      迪伦马特认为:怪诞是一种极端的风格,一种突然出现的形象化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它能够抓住时代的尤其是当前的问题,它是思想诙谐与敏锐的表现,它是令人不舒服的,但却是必要的。西方评论家莱因哈德格林对文艺作品中的怪诞做过这样的描写“比喻当中不同领域的割裂与混淆,丑陋事件的美化,崇高与滑稽的矛盾联合,孤立的细节的畸形夸张和魔怪化………”他对迪伦马特作了这样的概括;怪诞构成迪伦马特戏剧的基本结构,一如间离法体现为布莱希特戏剧的基本结构。
      在尤奈斯库的笔下,有着各种各样的语言,下流的,无意识的,滑稽的,粗俗的无所不有,《秃头歌女》将悲剧因素和喜剧或闹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在现代戏剧中,悲剧与喜剧的界限是模糊的,它们的因素是杂揉在一起的,在现代悲剧中,有喜剧的因素,在荒诞派戏剧中,亦是有悲有喜,悲剧性的内容,喜剧的表现形式,这样的戏剧是颠覆戏剧传统的喜剧,也可称之为是反戏剧的戏剧。
      简略地梳理了西方戏剧史中的典型喜剧类型与作家,喜剧是引人发笑的,但喜剧的笑可以有不同的审美性质与表现方式,而根本上仍是源于一种深刻的滑稽感,主要信赖于喜剧主体精神品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表现为主体心力的释放和自由精神的实现,喜剧的美在于一种喜剧精神的体现,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批评精神,二是乐观主义精神。在喜剧的发展历程中,喜剧以其独特的功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成长,对于喜剧的研究,也是人类对于喜剧的回赠。

    相关热词搜索:衍变浅谈美学喜剧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