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广东金融学院【对广东美术,我有话要说】

    广东金融学院【对广东美术,我有话要说】

    时间:2019-02-28 05:39: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对广东美术,我也有话说   最近,《羊城晚报》连续发表文章或专访,围绕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广东美术,围绕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广东美术,乃至20世纪一百年来的广东美术,进行“各抒己见的辩难争论”式的讨论,认为“讨论有助于广东美术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应该是关心广东美术发展和身处广东美术圈的人们所乐见的”。
      对广东美术,我也有话要说。因为,按照《羊城晚报》的说法,我也应属“身处广东美术圈内”的人。我于195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在广州美术学院呆了十年之后的60年代后期,分配到长沙工作了40年有余。“饮水思源”,我的少年到青年时代在广州美术学院接受的严格艺术教育,使我从一个天真幼稚的农村孩子,成长为毕生从事美术工作的美术家。没有广东这块热土对我进行十年的养育,就没有我的艺术人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既搞雕塑又参与全国美术理论活动。2000年退休后,我怀着对广东这块热土的深深眷恋之情,经常回来参加广东美术界的活动,之后为自己晚年能融入广东,为自己能在南国这块既熟悉又陌生、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热土地上安度晚年,而感到由衷高兴。
      我认为,对于广东美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按照“全盘苏化”的价值标准去评说,结果出现了人所共知的偏差;如果当今按照“全盘西化”的价值尺度,也会要出问题的。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应当按照改革开放的理念,按照社会主义价值观,才能得出符合广东美术发展历史与现实的正确评价观点,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广东美术更大的繁荣发展。
      
      二、应把广东美术放在100年来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背景中去认识
      南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说:“文变染手世情,兴废顺乎时序。”就是说,文学艺术是顺应社会变革和时代生活发展,而或发展或衰落,或兴或废。我们今天来谈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广东美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的广东美术,探讨20世纪百年来的广东美术,应当把它放在百年来中国社会和时代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和时代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生活进步的背景下,才能梳理得清楚,研讨得到位,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今后才能吸取历史教训,又将有益的历史经验运用于推动今后广东美术发展中去。
      一部20世纪百年的中国美术史和广东美术史,是和20世纪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史同步发展的产物。一部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史,是中国人民从贫困落后和挨打,从遭受外敌侵略、世界列强瓜分国土的最低谷,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无数的贤人志士的奋斗,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到现在求富强的百年奋斗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闭与落后的中国被迫开放,而广东是最早对外开放、最早接受外来思想文化和艺术新思潮的地域。
      我认为,具体谈到广东美术与外来影响的关系,要上溯到更早的明清时代。据《中国明清油画》记载,油画传入中国发生在1579年即明朝万历七年。1582年8月7 日,乔瓦尼、利玛窦和巴范济等西方八名传教士到达广东澳门,开始在澳门学习中文和传授油画,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传授西方油画的美术学校。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油画家,一是到全国各地去传授油画艺技知识;二是大批量临摹绘制当时被称之为的“玻璃油画”销售到海内外;三是从中产生一大批像关乔昌那样的声名卓著的岭南油画家。关乔昌所留下的作品很多,包括人物肖像、岭南风俗和风景画。在艺术上可与西方油画媲美,名声远播欧美。自鸦片战争《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签定后,不少广东油画家北上发展,当时有位名叫周呱的广东油画家,就是“海派油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从而使中国内地的油画才开始活跃和发展起来。(参见黎雪�文《中国岭南油画400年》)
      中国最早到西方留学、学习西方艺术的人是广东的李铁夫,他于1887年到英国和美国去学油画。学成之后,在欧美举行的艺术大赛之中,屡获大奖,为广东人民、中国人民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李铁夫在艺术上的成功,证明了富有聪敏才智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得心应手地掌握西方油画艺术技巧,在油画艺术方面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来。
      广东是富有革命精神和创新激情的一片热土,自近现代以来,广东一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上,在全国享有“领风气之先”的美誉。在我们研究顺应20世纪百年中国社会变革、与时代生活同步发展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时候,近现代的广东本土上,有诸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和黄少强为代表的有影响的岭南画派,有以李铁夫为杰出代表的名扬海内外的著名革命家兼油画家,还有从广东走出去,活跃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和海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奠基人、开创者和建设者,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林风眠、李金发、何香凝、司徒乔、潘思同、董希文、方壁君、丁衍庸、赵少昂、杨善琛、陈大羽、李桦、罗工柳、古元、郑可、关良、罗铭、张望和方成等一大批美术家。所以,早两年北京有位资深美术理论家朋友才会这样对我说:“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广东美术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众所周知和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他又说:“可以这么说,一部近现代美术史,一大半是由广东美术家书写与创造的历史。”我认为这种评价是有其道理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东美术家以极大的热情创作出了包括胡一川的油画《开镣》《前夜》,黄新波的版画《年轻人》,杨纳维的版画《待渔归》,徐坚白的油画《旧居前的留影》,黄文波的油画《春雨》,尹国良的油画《时刻准备着》,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香港大罢工》《得了土地》,杨之光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雪夜送饭》,黎雄才的中国画《武汉防讯图卷》等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美术佳作。
      在20世纪的50和60年代,广东的老一辈美术家,不但在美术创作方面,拿出了一批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好作品,而且在培养新一代美术家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使广东美术界人才辈出,培养出了像汤小铭、尹定邦、林墉、梁明诚、唐大禧、曹国昌、邵增虎、林丰俗、王玉珏、王建国、梁鼎英、谢志高、钟增亚、张绍城、招炽挺、伍启中、王维宝、马流洲、梁照堂、李醒韬、黄�源、陈九林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美术家。
      在梳理和研究自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广东美术史的时候,我认为有两个很值得令人深思和应当提出来探讨的现象:一个是在20世纪50年代“全盘苏化”时期,以“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为标准,大搞民族虚无主义,批判“中国画不科学”,要求国画家必须补画素描石膏像的课。当时在广东主持美术工作的黄新波同志,在广东美术界没有强迫国画家们去补画素描石膏像的课,这说明了广东美术家不喜欢在政治上跟风和赶时髦。另一个是在“十年文革”时期,广东美术家巧妙绕过与摆脱扼杀文艺创作的政治上极左的精神枷锁,坚守艺术良知,遵从艺术规律,创作了一大批像汤小铭的油画《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杨之光的中国画《矿山新兵》,林墉的中国画《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潘嘉俊的油画《我是海燕》,周树桥的油画《春风杨柳》,林宏基的油画《烽火少年》,邵增虎的油画《螺号响了》,关山月的中国画《绿色长城》,潘鹤的雕塑《大刀进行曲》(与梁明诚合作)和《农业文明》(又名《苦难的农民》),唐大禧的雕塑《欧阳海》《海的女儿》,李汉仪的雕塑《烽火年代》,蔡修齐的雕塑《矿工之子》,林丰俗的国画《公社假日》,伍启中的国画《心潮逐浪高》等一大批在当时中国美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
      
      三、要以事实为依据,正确评价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美术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广东,经济上高速发展和腾飞,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省委和各级领导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很重视抓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特别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省委做出了“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从而使广东不但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领头羊,而且广东的文化和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喜人景象,在全国很有影响力。
      以广东美术为例,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令全国美术家翘指称赞的巨大成就。为了便于梳理、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广东美术成就,我想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窥管之见: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美术得到了全面大繁荣大发展,国、油、版、雕、水彩等各个画种,呈现出一派出作品、出人才的喜人景象。我很赞成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美术在全国的影响力很大”。首先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举办的历届全国美展,它们当然是检测各省市美术事业发展水平与成就的重要标尺。在过去的第11届全国美展中,除了中直机关和解放军之外,无论是入选还是获奖作品数量,广东都是在全国名列第一。而且,广东能一连几届在全国美展上都名列前茅,需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历届全国美展的评委,广东评委只占评委总人数的十至十五分之一,这就是说,广东美术能在历届国家级美展中,入选和获奖作品都能拿第一,是通过占总评委人数为绝大多数的其他省市评委们评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广东美术整体实力的雄厚。在11届全国美展中,广东美术家在油画以及艺术设计两个领域荣获金奖,特别是油画这个大画种,以前广东从未在历届美展中获此殊荣。但在第11届全国美展中,青年油画家李节平的油画《小夫妻》荣获了油画金奖。广东美术在全国的影响是公认的事实。
      人所共知,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广东省美协会员才几百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30年中,已经拥有3200多名会员,全国会员600人左右。其次,从人才方面看:在改革开放前30年中,广东美术界在全国知名度高的美术家,只有黄新波、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杨秋人、王肇民、潘鹤、杨之光、方人定、胡根天、张幼兰、黄笃维、杨纳维、黄安仁、余本、冯钢百、尹积昌、梁永泰和梁竹庭等一些美术家。改革开放后这30多年来的情况就大为改观了,老一辈美术家艺术青春不老;50和60年代培养出来的汤小铭、林墉、尹定邦、梁明诚、唐大禧,林丰俗、尚涛、王子武、邵增虎、张绍城、杨尧、王玉珏、郑爽、欧洋、吴海鹰和苏华等许多中年一代美术家,在艺术上有新探索,取得了新成就;而更可喜的是,广东美术界形成了新人辈出、群星灿烂、人才济济、艺术硕果累累、一派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名字叫得响的中青年美术家,国、油、版、雕各个画种所出现的在全国颇有知名度的优秀人才不胜枚举。例如:在国画方面,有陈振国、刘书民、许钦松、陈永锵、李劲�、周彦生、方楚雄、陈新华、林若熹、苏百钧、陈政明等;在油画方面有郭润文、林永康、范勃、邓箭今、宣新明、包泽伟、冯少协和李节平等;在雕塑方面有黎明、林国耀、杨小华、吴雅玲、蒋剑韬、卓国森、高蒙、陈克、潘放、潘奋、黄炳谊、陈进、许鸿飞、俞畅、钟志源、魏华和唐颂武;版画方面有许钦松、黄启明、王文明、李全民和邓耀明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水彩画界呈现出一派活泼生机的喜人景象。广东水彩画有着优秀的传统:解放前,有以油画名震欧美的李铁夫,也画得出一手高水平的水彩画,又有当时在全国名声大噪的水彩画大师潘思同。上世纪70年代后,王肇民先生成为全国水彩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以雕塑著名的潘鹤大师,在水彩画方面也闻名全国,成为“捞过界”的水彩画家。但是,广东与全国水彩画的整体情况一样,水彩画是属于小画种,不被人们所重视。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水彩画也蓬勃发展,挤身于国、油、版、雕大画种行列中。老一辈水彩画家罗宗海、胡钜湛、陈秀娥、陈希旦、吴正斌、黄亦生、黄树德、冼励强等在艺术上宝刀不老;中青年水彩画家陆铎生、丁远阁、龙虎、汪晓曙、黄增炎、叶献民、陈海宁、李凯煌、黄向阳、陈朝生、张小纲、刘向东和廖剑华等,在水彩画技法上辛勤耕耘,不断有水彩画新作在全省和全国获奖。且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创办出版的《水彩》杂志,在全国水彩画界内外影响良好。
      2、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活跃在海外的新一代广东籍美术家,为广东美术繁荣发展增添了新风采:在20世纪新中国成立以前,只有李铁夫等少数广东籍美术家活跃在西方艺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门大开,在欧美国家活跃着陈衍宁、陈建中、关则驹、黄中羊、陈细恩、冉茂芹、许固令、钟耕略、蔡楚夫、张霭维、简宣义、梁彤秀、田沧海、涂志伟、司徒棉和吴信坤等一批广东籍美术家,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他们在被某些美术理论家鼓吹“写实主义绘画在西方已衰败”的西方国家,靠青少年时代在国内打下的牢固的写实主义绘画基础,打拚出立足之地,不但生活富足,发展得也很夯实。像油画家冉茂芹,就在美国举行的全美油画肖像比赛中荣获金奖;旅居加拿大的陈细恩,荣获加政府终身艺术成就奖;英国皇室花费巨资,诚邀陈衍宁去为皇室成员画油画肖像。总之,这群广东籍美术家,不但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艺术带到西方,而且也不断带回了包括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的新思潮和新理念。他们在欧美国家的生活和发展,有力地证明,所谓在当今的西方艺术世界,是“现代主义”“当代主义”“抽象主义艺术”的“一统天下”,所谓写实主义“过时论”“死亡论”,都是对西方国家艺术“多元化”的现实真相,进行有意的遮掩和歪曲。他们带回的世界各国的艺术新思潮和新信息,无疑对广东美术家拓展艺术视野,进而对广东美术的繁荣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3、广东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得益于广东美术理论有良好的历史传承和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2006年召开的《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美术现象》的“广东美术论坛”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美术理论家,在发言中把广东美术放在改革开放的全国大视野下,为美术的“广东现象”把一把脉,多侧面、多角度地深入探讨广东美术,在新中国美术中所占据的重要和独特的地位;对广东美术与新中国美术在发展进程中的血脉相依的内在联系,及其自身作为在特定的广东本土地域美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益的研讨。这个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足以说明广东美协新一届主席团,以一种新思路和新视野,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广东美术采取了有力举措。这在全国来说也是独树一帜的。我觉得,这是广东美协重视美术理论建设,重视美术家的文史哲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传统。广东老一代美术家李铁夫、关山月、王肇民和黄新波等前辈,都能诗能文,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美术理论家在美术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为中国美术理论界有口皆碑的巨大成就,如广州美术学院著名美术史论家迟轲教授的《西方美术史话》,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30多年来,再版发行了数十万册,一直是美术界历久不衰被热捧的一本好书。《美术观察》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李一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黄河清,均异口同声地称赞:“我们都是读了迟轲先生的《西方美术史话》后,才选择了学艺术史专业的。”广州美术学院著名美术史论家陈少丰教授的《中国雕塑史》,被美术史论界公认为是一本治学严谨、史论扎实、最具学术权威性的中国雕塑史论书;还有中年一辈的如邵宏的《艺术史观念》和《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即对“古代六法论”的研究;李伟铭之对岭南画派的研究;罗一平的《历史与叙事》《造化心源》和《语言与图式》等三本分别研究中国美术史中的人物、山水和花鸟图像的图文并茂的著作;肖元的《中国书法五千年》;梁江和陈伟安关于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都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一些青年美术家说,读了潘鹤大师的《少年日记》,就可以知道大师从少年时代起就博览群书,文史哲修养很高。20世纪80年代初,潘鹤大师发表在《美术》杂志的文章《社会主义国家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民族风格的时代性与现代风格的民族性》,不但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在当下来看,也还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上世纪50~60年代,既重视美术专业的基础训练课的传授、又强调必须学好文史哲课的广州美术学院,同学们读书风气甚为浓厚。早在学生时代,梁明诚和林墉就在院系�物上发表诗文,让人交口称赞;广州雕塑院原院长蔡文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他在《羊城晚报》上发表的散文,受到著名散文家秦牧的赞许;版画油画都画得十分出色、又多才多艺的汤集祥,拿起笔来能写一手到位精彩的评论文章;这些年来,尹定邦写作、主编出版的设计学专著有15部,约500万字,设计教材专著10部,约300万字。
      可喜的是,文革之后,从广州美院走出的新一代精英如身兼版画、国画家的许钦松,在报刊发表的散文,文字优雅淳朴;陈永锵的花鸟画颇有知名度,他的诗文也写得很好,他去年在广州艺博院举办的“岭南风骨‘木棉’展”,画出了木棉“生命的气概、壮美的诗意”;陈桐既是位优秀的中国画家,又是一位很有文化艺术素养的人文学者, 他的文章文字秀美淳朴,言之有物,由他主编出版的文化和艺术著作,因富有学术品位而颇受读者青睐。潘鹤老师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说,作为雕塑与绘画的基本技法,有三五年时间就能解决问题。可一辈子能否做好雕塑和画好画,关键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史哲综合素养。所以,当今有才华的广东美术家,都在认真读书,努力在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上下真功夫。
      4、广东城市雕塑的发展,带动了全国城市雕塑发展。人所共知,没有钱,就没有发展城市雕塑的基础。改革开放使广东有了发展城市雕塑的雄厚经济基础。1978年底,由潘鹤和梁明诚合作完成广州海珠广场的大型石雕《广州解放纪念像》开始,在省委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下,顺应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需要,美化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城市雕塑,在广东全省积极稳妥地开展起来了,其势头引起了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广大雕塑家的注意,也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早在1983年,就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以刘开渠先生为组长的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以刘开渠为主任、潘鹤等为副主任的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刘开渠先生生前曾多次在全国性的大会上说:“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广东以潘鹤同志为领头羊,率先开展起来的。”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自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30年里,除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农展馆和军事博物馆外广场中几件室外大型雕塑外,在全国许多城市中都鲜能见到城雕作品。像潘鹤这样全国著名的雕塑家,竟然没有做过一件大型室外城市雕塑。可是,自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来,潘鹤大师所创作的大中小型城市雕塑,不但遍布北京、天津、内蒙、西安、新疆、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和广西等全国许多省市,而且,由潘鹤大师为主创的安放在日本长畸的《和平少女》雕像,业已成为中日和平友好的象征。广东的许多老中青年雕塑家,不但在历届全国美展中有雕塑作品入选和获奖,而且,像著名雕塑家梁明诚、唐大禧、曹崇恩、李汉仪、胡博、、曹国昌、段起来、林国耀、余畅、许鸿飞、陈克和吴雅玲等,30年来分别为广东省内各地市,为香港、澳门、江苏、江西、西安和四川等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广受社会各界好评,为广东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如黎明耗时3年,于2009年完成在长沙桔子洲头的32米高的《青年毛泽东》雕像,不但受到多位中央高层领导的好评,得到全国业内同行的肯定,而且,被视为是湖南长沙的标志和象征。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广东老一辈美术家焕发出艺术的青春,黄新波去世前创作的《创世纪》,应当属他告别人间留下的一幅能够体现他拥抱改革开放大时代的精神象征的作品。关山月、黎雄才、胡一川、王肇民、尹积昌、刘其敏、赖少其和廖冰兄等前辈,也都在他们去世前,有大量体现他们“宝刀不老”的艺术精品力作问世。老画家杨之光、陈金章、郭绍纲、冯玉琪、蔡克振、邝声和梁世雄等老当益壮,艺术青春不老。中年一辈如油画家汤小铭创作了《李四光》《白求恩大夫》等多幅优秀的油画肖像,吴海鹰的油画《红花岗的怀念》和邵增虎的油画《农机专家之死》,都是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优秀之作。林墉是在十年文革中,与汤小铭、陈衍宁和伍启中,被全国美术界誉为是广东美术界的“四大金刚”。林墉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访问巴基斯坦的写生,不但在当时是轰动全国美术界的佳话,而且至今仍是美术界一些朋友谈论的话题。
      5、广东美协正确处理好抓主流美术与发展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与宣传。广东美协历届主席团,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但在抓住主流艺术方面很有成就,在全国很有影响力,而且在支持和鼓励发展多样化、多元化艺术方面也很有成就。
      这些年来,我在内地不时会听到一些不了解广东美术界和广东美术家们情况的想当然的议论,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广东,“美术家们只关心艺术品如何走市场、卖画赚钱的问题”。其实,广东美术家们在重视走艺术市场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为时代和人民而创作的主流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美协四届主席团和广大美术家,很好地处理了主流美术与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关系,不像内地某些地方会出现的以多元化否定或者取代关注历史、贴近现实、反映时代精神、描绘现实生活主题的主流美术。广东美术家清楚地知道,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没有风花雪月或纯粹追求艺术形式探索的纯艺术,是不行的;但如果全都是那些东西,那么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艺术,就如同患了软骨病的艺术,失去了美术对于社会的责任,对于凝聚人心、震撼人群、感召和启迪民众的特有魅力。
      广东有位资深美术家说,美国重视发展为其政府服务的主流艺术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政府为了张扬“美国精神”和“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是很舍得耗费大量美元来发展美国政府所提倡的主流艺术的。例如,在美国费城自由钟那个著名的、纪念美国发动独立战争和起草《独立宣言》的纪念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都被画成了巨幅写实油画;美国政府花大量美元在南达科他州的一座山上,建成美国历史上四位最著名总统雕像的《美国国家纪念碑》;耗费巨资兴建宣扬“美国侵略有理”的《韩战纪念碑》和《越战纪念碑》。在美国的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中心,无不重视强化美国政府所认定的主流美术的内容。美国政府如此舍得花钱发展“主流艺术”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好好去借鉴和学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几届广东美协主席团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花大力气组织了三次有关广东近现代的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这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开风气之先”的巨大反响,为中宣部、财政部和文化部后来组织开展100个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积累和提供了新鲜与宝贵的经验。
      进入21世纪以后,商品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物欲横流的负面影响,一些人重利轻义,少数艺术家将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置之脑后的时风中,几届广东美协领导美术家,先后做了几件在广东乃至全国美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的事情,体现了广东美术界重视抓主流美术创作、广东美术家们爱国忧民的高风亮节情怀和坚持用艺术为时代和人民服务的美德与良知。
      如2003年春,“非典”暴虐流行之后,潘鹤、梁明诚、唐大禧和黎明等著名雕塑家,积极行动起来,创作了一组抗击非典的纪念碑雕塑作品;2007年,由许钦松牵头,策划和组织了广东省扶困救助农村贫困儿童的义卖画展。所得四千万元善款,交由省慈善总会转交给全省需要救助的农村贫困儿童。美术家们纷纷捐赠作品献爱心,孤儿出身的著名设计大师兼油画家尹定邦,捐赠了30幅油画佳作;著名中国画家方楚雄,捐了8幅工笔画精品;许钦松捐了一幅丈二巨幅山水画力作,义卖所得100万元善款,全数交省慈善总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东美协主席团,领导组织省美协几十位富有爱心的老中青年著名油画家,以极大的热情,集体创作了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深刻描绘和表现了举国之力、全民展开抗灾救灾的巨幅史实性油画《地恸・重生》。此义举在当时属全国首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亲临油画创作现场,对油画家们的创作热情予以很高的热情鼓励。一时间成为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在社会和中国美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6、广东的设计艺术对全国所产生的巨大、持久和深远的影响,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应当认真加以总结和发扬光大。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文艺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主张,与“五四”时期蔡元培、鲁迅和胡适等文学界精英提出的“变美育为宗教”,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及提倡“为人生的艺术”,都是主张文化与艺术要为大多数人服务。可是,我们从延安时代到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美术为人民服务,无非是美术家深入到抗日战争前线去收集创作素材,然后加工制作成版画、组画、连环画或宣传画,再拿到前线阵地去,张贴或是散发给战士们,就算是达到了“用美术形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了。自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中,美术服务于时代和人民的方式,也大致没有什么变化。例如水彩画、中国画、油画和雕塑等作品,只是作为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宣传工具,实际上往往在参加展览或报刊发表了以后,美术家们只好把作品陈列在家里自我欣赏,或收捡好“冷藏”起来。因此,那时候的“艺术为时代和人民服务”,是相当有限和狭窄的。
      由于新中国是在旧时代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起步建设起来的,加之在政治上越来越左,商品经济的萎缩和萧条,体现在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利用艺术形式美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少得可怜,在人民的衣食住行方面,也只是讲实用,而无条件从美术和美学的角度去有什么要求。在那个年代,即令是搞美术专业的人士,对于美术和美学的理解,也是相当狭窄和片面的,对美术理解仅仅限于国、油、版、雕的小范围内。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催生了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催生和扩展了美术这个名词的内涵,产生了“大美术”的概念。催生了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也能够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中流通。当今人们对美术的理解,不再是国、油、版、雕的狭窄概念的代名词了,而是涵盖了艺术设计等“大美术”的概念了。
      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广东率先形成了包括工业、平面、包装、广告、服装、室内、环境、展示、数码和动漫等设计在内的“大美术”的观念。广州美术学院至1985年,率先完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同年,广东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之后各设计的专业协会也纷纷相继成立。1992年,深圳设立市长杯工业设计奖,把“设计之都”作为城市发展目标之一。1995年,广东美协吸纳设计师入会,开始筹备设计艺术委员会,组织会员参加中国美协的全国设计大展。这在全国来说,具有“开风气之先”的首创意义。因为,自广东美协成立设计艺术委员会后,内地许多省市美协,也相继成立设计艺术委员会,跟着中国美术家协会也成立了下属的设计艺术委员会。
      近30年来,由于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对现代设计的重视,因此,广东的设计教育、设计人才、设计企业、设计行业协会、设计理论建设与发展之快速,以及设计为社会服务的业绩,在全国来说均遥遥领先,以至于成为内地许多省市地学习的主要典范。
      去年初夏,我在一次与被中国设计界誉为“中国现代设计之父”、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兼设计学院院长尹定邦学长的聊天中说:“您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杰出贡献,是您将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来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想,真正变成了现实。您创办的‘白马广告公司’,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成立的广告公司,其对中国现当代广告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全国广告业界有口皆碑;您创办的‘集美室内外装饰公司’,是一个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权威性的公司,至今全国300来家五星级宾馆,采用集美装修的就有三分之一以上,连某些挂着欧美洋名或港澳台外资或合资招牌、来头与架势大得吓人的公司,都不是集美的竞争对手。”
      以尹定邦为院长的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是在中国办得最早的设计艺术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为创办设计学院,都派人到广州来找尹定邦教授取经。30多年来,经尹定邦教授培养的学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创意设计艺术界,其中不少人成为当今活跃在中国设计艺术和设计教育界的精英人士,他们中有韩子定、余希洋、王习之、王序、林学明、陈向京、刘洋、李明、刘山等一批业界精英;也有王敏、宋健民、赵健、林家阳、黄丽雅、邵宏、吴卫光、杨岩、汤重熹、李中扬、杨向东等一批设计教育的带头人。2004年,尹定邦在深圳和广州搞个人画展,全国各大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院长或副院长,都在个人艺术简历中,赫然写着“师从尹定邦教授”或“尹定邦教授门生”,这当然令尹定邦感到心灵的安慰。2008年的日本世博会中国馆和去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室内装饰,都是由尹定邦的学生黄建成挑大梁担任艺术总监。至今人们还在说,去年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可以与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媲美。现在,我们走在广州市内外的马路上,触目所见,无不体现了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美术设计艺术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据说,这些年来,更有业内人士称广东的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无论是从人才素质、企业规模与经营绩效在全国来说至少也是半壁江山,广东工业设计在国内外所产生的巨大而又广泛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讨论改革开放30年广东美术的发展,如果按照过去只是统称“国、油、版、雕”的美术概念,怎么可能对得出客观、公正和符合历史事实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结论呢?
      7、广东的动漫创作与生产能力,一直位居中国前列的成功经验值得重视。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动漫产业发展,早在《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广东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文化新兴产业群的生长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并要求加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这使广东省动画创作与生产能力一直居于全国前列。2009年,广东省共生产国产电视动画片40部,23000分钟,名列全国第三;2010年1至9月,广东省共生产国产电视动画片40部,21000分钟,名列全国第一。时至今日,广东省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较强的商业意识、注重“内容”与“渠道”的全产业链建设,使广东动漫业能做好文化与产业的无缝连接,使得动漫业在“文化产业化”上能修成正果,成为生力军。
      以广州深圳为原创内容制作中心、以珠三角汕头为动漫衍生品生产基地,广东动漫产业正引领广东成为全国动漫第一强省。喜羊羊、灰太狼、菜菜、张小盒这些家喻户晓、名噪网络的卡通明星背后是集结了950家企业,一年115亿元产值的动漫产业链、产业集群,占全国23%。值得一提的是动漫产业也产生了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东小白龙玩具实业有限公司2007年出资与浙江中南卡通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动漫片《星际飚车王》,这是我国首部以自主创新的玩具产品为题材开发的玩具与卡通结合的动画片,以轨道赛车的比赛故事带动衍生产品的销售。在广东的番禺、中山的动漫基地则以游戏游艺为主。第一台能与日本动漫技术媲美的图像机也于2007年底出炉,这标志着我国游戏游艺的动漫技术达到了日本水平。
      2009年,喜羊羊电影的票房奇迹成为国产动漫业的一个标杆,喜羊羊的衍生产品遍地开花,熬过6年漫长的投入期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奥飞动漫第一股在创业板的上市标志着奥飞已完成从玩具企业向动漫文化企业的转型,意欲借助资本市场打造“中国迪士尼”的野心。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东汕头的澄海玩具企业有3000多家,过去多以仿制、代工国外卡通形象玩具为主,占全国玩具总产值10%。在金融危机侵袭国内玩具业的2009年,澄海全区的动漫玩具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比2008年翻一番。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系列动漫衍生产品的国内惟一授权生产商也花落澄海广东飞轮实业有限公司,50多款“海宝”动漫衍生产品在上海世博会上大出风头。
      2009、2010年第一、二届影视动漫节在东莞市隆重开幕,其中中国年度十大动画玩具制造奖的获奖名单10个就有7个是广东省的。另外,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开心宝贝》中的――开心超人、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火力少年王》中的――姚杰、广州艺洲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吉豆世运会》中的――吉豆,也获得了中国年度十大最具产业价值动画形象奖。
      行文至此,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广东美术,我认为之所以能够取得大繁荣大发展,在全国影响深远的巨大成就,其主要经验有:
      (1)得益于改革开放广东经济的发展,为广东美术大繁荣大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2)得益从省委到各级领导对发展广东美术的重视,特别是在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下,使发展广东美术有了更好的方针政策作保证。
      (3)广东美协几届主席团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认真贯彻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方针政策,团结美术家们为广东美术积极、健康、稳步、有序的繁荣发展而努力,为开创朝着具有中国特色又富有地域特点的广东美术事业而奋斗。
      
      四、和谐与充满活力的广东美术界是改革开放的广东社会和谐与充满活力的象征
      鲁迅先生说:“有比较才能鉴别。”这些年来,对于内地少数美术界出现一些现象,我和内地许多美术家们一样感到十分忧虑。例如,按常理,省美协是每5年必须进行换届选举,可北方某省竟然闹腾得16年换不成届。至于为选送作品进京,为作品入选或评奖之事而发生拳脚相加的矛盾,更是见怪不怪的事。与内地相比较起来看,我觉得广东美术界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从20世纪50和60年代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美术在其发展的几十年中,虽然也经历过了不少风风雨雨的曲折,但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或左或右,极端过分的地步。例如,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全盘苏化”时期,没有出现按所谓“苏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科学”改造国画、强迫老国画家必须画石膏像的怪事。在10年文革中,广东美术家坚持按照自己的艺术良知,遵从艺术规律,巧妙绕开极左政治教条,竟然能在那个特殊年代,产生出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在艺术上站得住的优秀艺术作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在中国美术界猛刮“全盘西化”之风中,内地某些省市美术界,出现艺术思潮混乱,极少数自称“前卫”或者“当代”艺术家,“以艺术的名义”,弄出一些“非艺术”“反艺术”“反文化”的极端的“行为艺术”和“恶俗艺术”的时候,广东美术界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广东美术家冷静地遵从艺术规律,在坚持抓主流艺术的同时,注重发展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艺术。广东美术界为什么能积极稳妥向前,而不至于出现极左或极右的大起大落呢?有位资深老美术家说得好,“这是因为广东美术家,是生活在中国最早开放的广东这块热土上,广东美术家见多识广,心胸开阔,眼界高远。”内地有些美术家心思不是放在如何做提高艺术本体上,而将精力放在做“画外功夫”上。往往事情还未动手做,就利用媒体大肆炒作,若作品弄出来后得了个什么奖,就要闹腾得“让地球人都知道”。可广东美术家大都务实低调,事情未动手做决不会去大吹特吹,甚至事情做成了,作品很成功了,也还不愿说。例如:著名版画家邹达清,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四幅优秀版画作品,可他从来不以此作为资本进行自我吹嘘。广东美术家大都心态平和。所以,广东美术界才能够在过去60年来平稳发展,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创与发展大美术的新辉煌。
      1、广东美术家们生活和工作在改革开放为他们提供的政治上宽松、民主和自由、经济上活跃、生活上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大环境之中。由于从省到各地市各级领导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为繁荣发展文化艺术舍得进行资金投入,因而从广州到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汕头和江门等地市,都有由政府或民营企业花巨资兴建,被美术家们称之为“硬件设施”的可供进行美术作品的展出、销售收藏与研究配套的美术场馆。在广东,由于市场经济催生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爱好的收藏家,使广东美术家创造的艺术风格和样式不同的作品不愁找不到出路或卖不出去。因此,广东美术家们的心态大都宽松平和,决不会出现像内地那样,由于艺术品市场欠发达,大家都只能去挤省展、国展的入选或获奖一条道,弄得众人都去挤占独木桥,为争夺入选或获奖而大伤脑神。
      2、广东美术界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内地相比,显得平和与相安无事。在广东美术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正常,比较融洽,比较密切。当然,少数艺术家之间也有矛盾,也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存在,但美术家之间有矛盾,互相间大都采取互不干涉或回避的态度。广东美术界无论是搞传统的中老年美术家,或是搞“当代艺术”的青年艺术家,他们之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总之,改革开放的广东社会的和谐,为广东美术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广东美术界内部环境的和谐,则是保证广东美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更为有利的条件。
      祝愿广东美术,在内外和谐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成就来!
      2011年6月25日初稿
      (作者系本刊学术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热词搜索:我有广东要说美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