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探赜

    《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探赜

    时间:2020-03-19 05:08:1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的爱情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爱情诗,但同时又是开先河的、令人惊讶的、成熟的爱情诗。浪漫是这些爱情诗的共同特征。这里面又以意境朦胧的爱情诗最为优美,以大胆表白的爱情诗最具时代风气,而被失败的婚姻所摧残的爱情更是使人痛心。《诗经》中的这些涉及爱情和婚姻的诗篇,一方面反映了恰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已经不太自由的恋爱状况,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夫权至上的不平等观念给婚姻带来的危害、给女性带来的痛苦。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含蓄;热烈;苦涩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50-03

    引论:一言难蔽之的“爱”

    尽管我们相信爱情这种情感在人类中产生肯定是在周代之前很远很远的时代,但是,如果谈到爱情诗或爱情诗的成熟,《诗经》则肯定是“第一”的。这一点足以让我们真正地惊喜和诧异。为此,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另一个可能的历史存在:在《诗经》之前,肯定还出现过与《诗经》中的爱情一样美丽动人的爱情,也一定出现过与《诗经》中的爱情诗一样优美动人的爱情诗!顾颉刚先生说,“因为做诗的人是无穷的,做出来的诗篇也是无穷的,没有收入《诗经》的真不知有多少。”诗三百篇中,爱情诗占的比重很大,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52篇,此外还有许多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诗篇也不同程度地涉及爱情。这些诗篇又主要收在《国风》和《小雅》中。历来对这些涉及到爱情的诗篇进行分类时,学者们往往或简或繁,仁智互见。最简略的大约算是四十五年前的一套文学史教材了:“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风’中这类诗歌对此有强烈的反映”、“‘国风’中还有不少恋歌”;最细致的又是比较新的分类研究,陈振寰先生的成果可以作为代表:怀春、思偶、待嫁、恩爱、追求、相思、游乐、密约、幽会、幸福、痛苦。

    本论一:在水一方——动人的意境

    1.《诗经》中描写得最朦胧的爱情,就是《秦风》里的《蒹葭》。那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若真若幻的情景,使爱情披上一层飘浮不定的轻纱,亦使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我们今天仍然难以明白,“猛士如云唱大风”的三秦旷野,到底是谁吟成了如此荡气回肠的缠绵之韵,以至于三千年后,其中的答案仍无着落?“……从诗人流露的这种彷徨失望的情绪看,似乎是爱情受到挫折,具体情况很难确定。”到底如何,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第一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林庚先生谈到这首诗时,把其中朦胧的意境搁在一边,而专注于诗句的清新生动。林先生认为:“这样活生生的诗句,是《雅》、《颂》中所没有的。”就是这样描写爱情的轻描淡写又韵味十足,也开启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先河。随后春秋时期的《越人歌》,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意境上看,说其滥觞于《诗经》中的爱情诗甚至在源头上直溯《蒹葭》,一点都不为偏颇:“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与《蒹葭》中的情景相类似的名篇,还有屈原的《九歌·山鬼》。不过《山鬼》中的主体已不是男子,而是一位幽怀绝世的女子(女鬼)了: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与《蒹葭》异曲同工的,是《诗经》的开篇曲《关雎》。《关雎》是一篇古今争议颇多的名诗。虽然孔子早就说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但从汉代开始,一些儒学家特别是理学家似乎老是不满意这首诗的艺术境界,而故意为它贴上政治的或人文的标签,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孔子,将这首诗划入“淫”或“另有所指”之列,真如闻一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三百篇》做了政治的课本;宋人稍好点,又拉着道学不放手——一股头巾气;清人较为客观,但训诂学不是诗;近人囊中满是科学方法,真厉害。无奈历史——唯物史观的与非唯物史观的,离诗还是很远。明明一部歌谣集,为什么没人认真地把它当文艺看呢!”好在闻一多先生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那个时候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许多文学观点,今天已不再成为“问题”——我们差不多已公认《毛诗序》对《诗经》的许多诗篇包括《关雎》作了很大的曲解了。如此我们再来看《关雎》的意境,就可以很放心地坚持我们在读它时产生的真切感受了。这首产生于周南之地的诗歌,实在表达的就是一位男子(“君子”)对一位女子(“淑女”)的追求和思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诗的前三章是一个“动心—追求—自哀”的过程,后二章是想象有朝一日能与这位女子鸾凤和鸣后的琴瑟和谐——这简直就是一个优美的梦境,是这位男子“辗转反侧”之后恍惚之中的美梦了。我们之所以说《关雎》也是一首朦胧的诗,就是因为诗中的这种梦境既像是真的,但终于又是虚幻的:女主人公自始至终藏在帷幕后面,前台所有的想象和表白,都是缥缈的。这种境界,真的与后来曹植对宓妃的怅惘“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同出一辙!

    3.《诗经》中,在爱情的表达方面,已找不出可以能与《蒹葭》和《关雎》的朦胧意境相匹敌的诗歌了。不过,我们并不是说,《诗经》中就是这两首诗是作得最好的爱情诗,相反,其他一些爱情诗由于主人公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情感的表达也自然有所不同。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这个论点立论的基础。

    本论二:求我庶士——大胆的直白

    1.我国春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士、庶人中,非常广泛地流行着一种“对偶婚”,这是一种婚姻初期的“可以轻易离异的、不稳固的”一夫一妻婚姻制。《诗经》之中,对这种带有“原始”性质的婚姻有着很多记载——这种记载是一种艺术化、诗意化了的描述。正因为有了这种描述,我们至今才可以在一种浪漫的情调里欣赏到这样优美的诗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单从主人公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也是一首状写“候人不见”的诗篇,与前述《关雎》中的“追女”情形类似。不同的是,这首《静女》带有明显的戏谑成分。女主人公尽管最终也没有“露面”,但从诗句描绘中男主人公的焦急、翘首、回味、期盼这一系列既是情态又是动作的表现来看,“他”和“她”一定是一对情深意长的老相好了。也许因了男女主人公之间这一层“毫无隔阂”的情感关系,北宋大儒欧阳修和朱熹才认为这是一首写“淫奔”的诗。其实,按照当时通行的婚姻风俗,这种“淫奔”不只是“合情”的,也“合法”的,因为“春秋以前的一个时代,男女自由恋爱、婚配和离弃,成为一种习惯,当时人并不认为‘非礼’,不仅如此,当时的国家法令还对这种‘自由’的婚姻状态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得违反。”《周礼·地官司徒下》中就有这样的内容: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难怪孔夫子删过的《诗》还有三百余篇而且“充斥”着“淫诗”,却原来我们的孔夫子心里是非常明白的:这些“淫诗”不过是当时风俗的记录而已!

    2.我们完全可以说,《诗经》中的一些爱情诗,是一种毫无遮掩的男女两情欢恰的真实的写照。这其中就包含有这样直接生动描写男女夜间相会私订终身的情形的诗篇: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郑风·女曰鸡鸣》)也包含有春游时节,“吉士”引诱女子、求其婚配,并马到功成的诗篇:“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一类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以热烈奔放直率为主要特征。虽然几乎所有的诗章都离不开比兴的具体手法,但与本文所列前一类含蓄蕴致的诗章相比,这些毫无遮掩真率直露的诗中所反映的情感,似乎更符合“对偶婚”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当时的民风民俗。同时,我们也发现,《诗经》中的大多数爱情诗如《郑风》中的《将仲子》、《褰裳》、《风雨》、《子衿》、《溱洧》,也都可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来领略它们的独特意蕴。

    本论三:有女仳离——苦涩的婚姻

    1.我们可以肯定,在《诗经》中所描绘的那些年代,自由恋爱肯定还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婚姻自主呢,当然也就更不可能了。事实上,学者们的考证结果显示,《诗经》里的时代,虽然还是“对偶婚”的时代,但已经是男权确立后的社会时代了。这个时候,后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方式已然萌芽,甚至已经被民间诗人写进诗里面了:“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我们通过《诗经》,了解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到婚姻再到婚姻失败的过程:(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求婚。(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成婚。(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婚后。(4)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被弃。这是我们从《卫风·氓》中清理出来的一条情节线索。《氓》所反映的故事,在《诗经》的风诗中,在情节上是最为完整的,篇幅上又是比较长的,人物性格也是塑造得非常丰满的。更为难得的是,这首通篇为六节的“弃妇诗”,后半截不惜用二节的篇幅来让“弃妇”控诉她的悲惨遭遇、发泄她的满腔愤恨。因此,这首诗在《诗经》表现爱情婚姻的不幸与痛苦的诗篇中,成为“最著名的一篇”,并且,通过“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说明了男女的不平等是婚姻不幸的重要根源,这在当时和后世都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2.另一类弃妇诗,可能是因为秉承了“哀而不伤”的传统,将女子被弃的具体经过深深地隐藏起来,只是用诗句向人们透露了“她”被弃后的那一缕淡淡的哀伤。《王风·中谷有蓷》是其中的代表。这种隐晦婉曲的笔法,使得古今研究《诗经》的学者,令人意外地对这首诗形成了一个少有的共识:“这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这首诗篇幅也较长,我们只摘录几句紧要的:“有女仳离,口既其叹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这三组诗句反映的是这位女子的三个层次的情绪,并且这种情绪是递进式的:先是“长吁短叹心不甘”,继而“自哭自叹心沉重”,末了“自哭自叹长抽泣”;同时,原诗中第一节的“遇人之艰难矣”和第二节的“遇人之不淑矣”,又给我们暗示了,这位值得我们同情的女子是被品行不端且性格暴躁的“丈夫”驱赶出家门的!

    3.中国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此类悲惨遭遇,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已然在制度或观念上为后来以秦朝的建立为起始标志的漫长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氓》、《中谷有蓷》,还有《邶风·谷风》等《诗经》中的弃妇诗,正反映了东周末期新旧社会制度交替时期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

    结论:一个时代爱情婚姻的真实写照

    《诗经》是一部文学书。爱情和婚姻是文学永远也写不尽的题材。《诗经》上的爱情和婚姻诗篇,就是那个时代的爱情和婚姻状况的真实写照。如果一定要从认识方面去读这些爱情婚姻的诗篇,那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诗对人能起到思想的启发和感情的感染作用,诗有认识作用,诗能起到互相沟通思想感情和互相启发的作用,诗能起到讽喻不良政治和批评某些社会现象的作用——而已。其实,我们读这些诗篇,为其中的悲欢离合而动容,就等于是替这些诗的作者实现了他们的创作目的,这也就是这些诗和诗中的主人公们能让我们今天仍然去研究它们和他们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M]//胡适,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费振刚.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陈振寰.诗经·前言[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

    [4]蒋立甫.诗经选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5]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闻一多.匡斋尺牍[M]//胡适,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7]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滕咸惠.人间词话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1.

    [10]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2]胡适,顾颉刚,俞平伯,周作人,钱玄同.关于《野有死麕》的讨论[M]//胡适,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13]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婚姻爱情诗探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