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天堂消息》的圣经——基督教原型

    《天堂消息》的圣经——基督教原型

    时间:2020-04-23 05:18:5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天堂消息》是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的一部重要的宗教小说,文本对圣经——基督教原型的借用主要体现在人物和概念方面。基督教经典人物原型亚当、夏娃、基督在文本中分别化身为现代性的人物形象;作为基督教文化重要概念之一的天堂,文本则在吸收基督教原典和文学传承的基础上做了综合性化用。

    关键词:《天堂消息》 圣经——基督教 原型

    在西方文学画廊中,总有某些人物形象、场景细节、结构特征或者特定的概念、意蕴似曾相识,撩动人的思绪,穿越千百年岁月传奇,回溯至某种遥远的亘古记忆。用荣格的话说,这就是原型的强大力量。所谓原型,就是“在文学中经常复现的一种象征,通常是一种意象,足以被看作是人们的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个因素”[1]。从心理分析出发的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形式,神话和童话则是各种原型的宝库。圣经——基督教在吸收东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唯一神宗教,无疑成了原始神话的巨大宝库。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意,后世西方文学几乎都成了圣经——基督教传统的原型再现。英国当代小说家戴维·洛奇的《天堂消息》,就在多个方面显示了圣经——基督教原型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弗莱对原型文学意蕴的系统阐释,“那种在文学中反复出现,并因此而具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2]都属于原型。也就是说,作为文学中可以独立交际单位的原型,可以是人物、意象、主题、象征,也可以是结构单位。以文本《天堂消息》来说,它对圣经——基督教的原型再现主要表现在人物和概念两个方面。

    亚当:作为文本的主要人物,伯纳德·沃尔什本质上几乎就是一位现代亚当。《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在创造世上万物之后,把人类始祖亚当及其伴侣夏娃安置在伊甸园里,那里有各色树木、果实,还有四条生命河环绕其间。上帝告诫他们可以随意取用园中各样果子,但唯独不可食智慧树之果。这一禁令实质上剥夺了人类知善恶、明廉耻的思想权力和求知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伊甸园也便成了隔绝人类获得知识的思想禁区。

    伯纳德·沃尔什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徒家庭,从小就读天主教学校。由于从小被选定从事圣职,家人不但给予他一切生活上的优待,而且对一切会招惹他分心、激发其情欲的行为乃至言语都非常谨慎,姐妹们不能当着他的面洗熨内衣,胸罩、内裤之类的词语都成了脏话,竭尽全力在他周围“竖起了一道道严密的屏风”[3],隔绝了他与现实生活的接触。这种为了保持其专注于神职而竭力杜绝对其现实生活的了解与体悟,与上帝对亚当的禁令非常相似。靠人性对生命、对真实生活、对知识的蒙昧保持对神的敬畏,保持信仰的坚定,这似乎就是中世纪坚持“教会之外无拯救”之蒙昧主义的渊源与流弊。

    但正像亚当没能抗拒诱惑最终偷吃了禁果一样,伯纳德也在保持了多年圣洁生活之后接受了诱惑。在这一层面上,女友达芙妮与尤兰德·米勒成为先后引诱其违背上帝禁令的夏娃,只是这里的上帝禁令更增加了外在的天主教教义教规而已。事实上,希伯来文“亚当”是泥土或普通人的意思,“夏娃”则是生命之意。

    夏娃:基督教文化传统一向把圣经中亚当违背上帝禁令——偷吃禁果的行为视为人类之原罪来源,包含人类从此犯下原罪、失去纯洁处子之身之意。在基督教的漫长历史中,这意味着人类肉身的罪性之强大,以及其对灵性飞升的阻遏。因此,后世衍生了很多压抑、折磨、蹂躏肉体以期达到宗教救赎的传说、轶事乃至思想大家的哲理著述。

    三十多岁的老姑娘达芙妮把身为神父的伯纳德视为潜在的伴侣,对其敞开了炽热的怀抱。虽然这个热情的女人让伯纳德退避三舍,二人的关系也不了了之,但她还是充当了促使伯纳德自动解除教籍的“催化剂”,可谓是这一现代“原罪”故事的夏娃版人物。

    除了达芙妮,成全伯纳德为亚当原型并彻底世俗化的是尤兰德·米勒。昔日夏娃引诱亚当犯下原罪,而尤兰德对伯纳德所进行的一番成功的性爱教育,彻底使伯纳德失去了纯洁之身。二人重新演绎了人类“罪性”的亘古长存,恰似这一古老原罪的现代再现。

    基督:在成功治疗伯纳德性无能、从而引诱伯纳德品味肉体之欢这一层面上,尤兰德似乎是夏娃的翻版。然而,故事的另一个视域则是男主人公人生的成全及生命的救赎。这里,尤兰德身上又打上了基督耶稣的微妙印记。

    基督即救世主,即诞生于犹大伯利恒、在加利利的拿撒勒长大、圣经中所指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教认为,上帝不忍看到人类继续陷于罪恶与堕落,于是派遣其爱子耶稣诞生人间,用自己的鲜血救赎了人类,重新接续了上帝与人类的约定。“做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希伯来书》9:11—15)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中,救世主耶稣一向是以被钉在十字架上以一己之身救赎人类的形象定格的,那种为了救赎人类的罪恶,用自己的鲜血使人类重新与上帝订立新约的精神已经成了基督教文化系统中最动人的章节。尤兰德以一己之身治愈伯纳德顽疾的行为,似乎是这种精神的跨时空传承。

    然而,尤兰德的拯救手段——性爱疗法——则又明显是对基督教扬灵性抑肉体传统的违犯乃至挑衅。来源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在融合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确立了物质与精神、此世与来生之间的对立。它认为精神存在于肉体之中,却往往受到肉体的威胁和破坏,因而肉体是形而下的东西,是被忽略、贬低的对象。也就是说,基督教对人性本质的看法大致是灵肉二元论的,人在属灵的一面具有神性,而肉体则是欲望与罪恶的根源。《歌罗西书》中说:“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而《罗马书》中也说:“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在这样的言说中,明确宣示了肉体与灵魂的对立。圣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作为教父神学代表人物,奠定了运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的神学传统。可以说,统治西方几千年的基督教从新柏拉图主义核心思想——二元论那里吸收借鉴了灵肉二分的哲学渊源。

    圣经中,耶稣基督用自己的肉体生命救赎世人肉体的罪恶,强调的是灵性的飞升。而尤兰德对伯纳德的治疗则正好相反,其使命是要把肉体从桎梏半生的宗教枷锁中解救出来,回复原初生命的灵肉合一。这里,无疑显示了文本的现代性内涵,宗教的神圣乃至玄奥发生了世俗性置换。

    天堂:英文paradise,意为伊甸园、乐园、天国、天堂等,该词本身借用自古代近东某些语言,本意为“封闭的花园”或者是“皇家公园”。在基督教文化中,天堂这一概念最早可上溯到人类始祖居住的伊甸园。后来经由漫长的历史发展,天堂意象逐渐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圣经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先后历经该隐、亚伯兄弟相残,第三子塞特后裔诺亚以一艘方舟拯救世界等一系列与人类立约的过程。到了诺亚后裔亚伯拉罕时候,上帝应许把“流着奶与蜜”的迦南赐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亚伯拉罕被认为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先祖,其后裔雅各则是犹太人第一任族长。从此,犹太民族历经族长时期、士师时期、王国时期,接下来就是先后处于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在多次反抗之后,于公元1世纪遭彻底驱遣,从此进入1800多年的民族大流散时期。

    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下的犹太人,殷切怀念曾经辉煌一时的王国,那征服周边各族、万众敬仰的大卫之城及所罗门王国构成历代犹太人梦萦神牵的怀乡梦,而标志其繁荣兴盛的耶路撒冷城及其城中圣殿则成为具体的象征。如果说开始时,修复圣殿、复兴耶路撒冷还是具体实践目标,那么后来这一目标已经淡化了其实践意义,变成了犹太民族的精神象征。旧约中多次把犹太人复兴之后的新天新地与圣城耶路撒冷相连:“看哪!我造新天新地。……豺狼必与羔羊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做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书》65:17-25)。在以《旧约》为代表的犹太教中,这种对新天新地的盼望构成其神学核心——即末世论。认为苦难的世纪即将结束,上帝将派遣一位弥赛亚即救世主带领犹太民族复兴犹太王国,从此进入新天新地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旧约》中的许多篇章都回荡着对这一以新耶路撒冷为象征的新天新地的赞美。

    新约对天堂的理解在继承旧约天堂观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变化。在基督教中,犹太教的“末世论”逐渐被“救赎说”所取代。在“救赎说”中,“千禧年”的理想消失了,上帝的国不再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而是在彼岸世界中存在,或者在信者的心中存在。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人的肉体,而是灵魂。此岸与彼岸对立起来,肉体与灵魂相分离,耶稣通过受难和复活救赎了世人的罪过,向世人昭示了灵魂获救的福音。在思想来源上,“救赎说”深受希腊唯心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魂。犹太法利赛人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根本上是因为法利赛人认为弥赛亚将带来“千禧年”,可是耶稣却没有带来。耶稣说上帝的国不属于这世界,他在信者的心里。耶稣也由犹太人的复国救主变成了全人类的救世主。

    保罗认为天堂既是一个未来实体,也是一个超越于时空之外的精神领域。因此,相对于信徒这“天上的国民”暂时栖身的“地上的帐篷”,天堂是指其永久的“天上的居所”(《腓立比书》3:20;《哥林多后书》5:1—2)。经由使徒时代和大公时代神学家的阐释,基督教逐渐形成一个共同的神学基础,将人类在伊甸园的堕落与在基督里得到救赎并最终进入天堂联系在一起。到了教父神学时期,此岸与彼岸的对立有了系统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后盾,天堂在圣奥古斯丁那里发展成了与“世界之城”即俗世之城对应的上帝之城。在这些使徒、神学家阐释的基础上,伊甸园与天堂的彼岸性质在基督教神学中已成了定论。伊甸园与天堂成了独立于人类现世历史之外、存在于与人类历史时间并行的另一重时空之中。于是,犹太教这一饱含复仇观念和民族意识的处于人类世界之末的新天新地,在基督教文化中成了富于浓重玄学色彩的彼岸世界。

    作为基督教文化中一个最吸引人也最意蕴无穷的神学概念和意象宝库,表达人类得到救赎的天堂意象经由后世逐渐丰富与发展,天堂/伊甸园已不再被看做历史的一部分,而是被视为人类处境的象征,表达人类对现实的不满及对一个未知的美满世界的渴望。天堂成为一个没有忧伤、痛苦、病痛、死亡等远离各种人间苦难的地方,与逝去亲人团聚的地方,与爱人重温旧梦的地方,重新延续现世幸福生活的地方……[4]

    《天堂消息》借用“天堂”这一基督教概念,表层含义指的是火奴鲁鲁、怀基基乃至整个夏威夷群岛这旅游者的天堂。深层含义则是一种远离生活之琐屑常态的理想态,类同于人类始祖生活过的伊甸园中那种自由、和平、无忧无虑、繁荣富庶的生活。那些准备前往心目中的天堂——夏威夷的游客们几乎都有着形形色色的现实烦恼:姓哈维的新婚夫妇正闹着别扭;为布鲁克斯夫妇提供免费度假的儿子有个同性恋人;苏和迪伊这两个女伴每年例行的捆绑式旅游则是一场漫长的寻找如意郎君之旅;贝斯特一家按部就班地履行着枯燥无味的家庭式度假……主人公伯纳德更是现实烦恼的大集合:年届半百,无家、无业、无健康、无精神追求……可说是处于精神、物质的双重谷底。夏威夷群岛之所以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旅游者来说是天堂,是因为他们可以借此暂时逃离现实烦恼,获得休憩与宁静。与之相反,对于如尤兰德的大多数当地居民来说,这所谓的天堂则毫无天堂之趣,生活在常态中的他们只感到它不再淳朴,挤满了人、垃圾和犯罪。而经由这番天堂之旅,旅行者解决了现实的烦恼,困局者拥有了新的希望,他们几乎都找到了快乐、幸福。因此,文本天堂之谓更侧重其深层寓指。

    作为一位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于一身的天主教小说家,戴维·洛奇在对圣经——基督教文化的文学化化用中,自觉把宗教原型同文学传承、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吸收借鉴宗教原型的同时,坚持对其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侧重,从而使古老的宗教传说焕发出启示现实的昂扬生机。可以说是借宗教原型之壳,容现世人生之实。

    注释:

    [1][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2][Canada]Northrop Frye: Literature as Context: Milton’s Lycidas, in D. Lodge ed.:20th 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 Longman,1972年版,第434页。

    [3][英]David Lodge:Paradise News,London:Secker &Warburg,1991年版,第244-245页。

    [4][英]阿里斯特·E·麦格拉斯:《天堂简史》,高民贵,陈晓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艳蕊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50100)

    相关热词搜索:基督教原型圣经消息天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