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蒋氏父子的台湾岁月 台湾蒋氏父子之墓

    蒋氏父子的台湾岁月 台湾蒋氏父子之墓

    时间:2019-02-21 05:35: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蒋介石灵柩暂厝慈湖      我和妹妹曾到台湾探亲,去慈湖参观了蒋介石陵寝。   慈湖位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距台北两个小时车程。走进慈湖,眼前是一片碧蓝幽深的湖水,湖边有一个牌坊,用绿色植物作底,上嵌紫色植物盘成的“慈湖”两个大字。在通往存灵小院的长长甬道旁,石凳、石桌和仿慈竹圈围的小池塘相依相连,沿道翠竹依依、绿草茵茵,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
      蒋介石的灵柩存放在背靠葱绿青松、面对翠湖环绕的四合院里,由“海军仪队”守卫。我们去的时候,正好遇见卫士换岗。换岗仪式非常隆重,卫士头戴钢盔、手持钢枪、脚蹬皮靴,身穿白色戎装,胸前别着“海军仪队”的标志。他们从警卫门出来,一手持枪,一手向前平举拳头,有节奏地一抬脚,一跨步,每向前走一步,手势都要在腰前做一个挽花的动作,很是精神和好看。走过约10米长的路径后,他们来到了岗位前。换岗的卫士双方都要舞动手中钢枪,转动出不同花样,雪亮的刺刀银光闪闪,看得人眼花缭乱。新一轮卫士换下值班卫士后,要在岗位上一动不动地站两个小时军姿,像一尊庄严肃穆的雕塑。
      蒋介石陵寝的建筑是中西结合样式,大玻璃窗平房,门、窗、柱都是天蓝色的木质结构,房顶用黄色的琉璃瓦覆盖,房门外有宽宽的走廊,走廊靠院坝处有一圈白色的栏杆。院子里有两棵茂盛的大树,周围有砖台环抱。上房是存放灵柩的厅堂,厅堂中间的墙面用灰色大理石嵌成,正中挂着蒋介石面带微笑的照片,照片两旁是壁灯,下方灰色大理石的长条形案桌上摆放着精致的碗型花瓶,花瓶内插着淡雅的鲜花。长条形案桌两旁树着国民党党旗。
      存放蒋介石灵柩的大厅铺着蓝色地毯,正中是一个用白色绢花扎成的十字架,十字架后面就是蒋介石的灵柩了。灵柩呈长方形,纯黑色,下面是黑色雕花的棺台,棺台也是用大理石做成,黑得发光发亮。大厅的门敞开着,瞻仰者上前向蒋介石三鞠躬,然后缓缓低头走出大厅。
      大厅门外,一位值班人员接待了我们,闲聊中向我们说起了蒋介石灵柩的最后归宿问题。他说,关于蒋公最后魂归何处,存在多种说法。蒋公生前的遗愿是希望葬在南京紫金山,与毕生追随的国父孙中山相伴。蒋公还有一个想法是安葬在浙江奉化慈溪故土,与自己的祖先和母亲为伴。蒋公去世后,他的灵柩只是“暂厝慈湖”,等待以后正式安葬。但是这一等就等了30多年,将来正式安葬何处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在“陈水扁时代”,曾提出过把蒋公的灵柩搬至台北县的国军示范公墓,蒋家后人也同意了,但公墓那边至今都没有规划和建设陵园,所以蒋介石陵寝至今仍在慈湖。
      那么,蒋介石灵柩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放置在慈湖呢?我记得一本书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1975年1月,蒋介石在睡眠中发生心肌缺氧症,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肺部发炎,高烧不退,久治不愈。他自知年事已高,又多病并发,不可能治愈了,便让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孝仪拿来笔和纸,记录他口授的遗嘱。口授完遗嘱后,蒋介石又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蒋介石一生喜爱他的家乡,前后三次下野,都曾回过家乡。
      1975年4月5日晚11点50分,蒋介石在宋美龄和蒋经国的哭声中溘然长逝,终年89岁。蒋介石去世后,台湾从4月6日起历时1月为“国丧”期。4月9日,蒋介石遗体停放在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16日举行追悼会和安厝仪式。仪式后,遵照蒋介石生前嘱咐,其灵柩移厝至距离台北市60公里的桃园县大溪镇福安里村的慈湖。
      慈湖风景区,还有几十座甚或上百座蒋介石塑像,据说这些塑像以前是竖立在台湾各地的,后来才搬至这里集中起来。塑像形态各异,有坐着的、站着的,有骑着马身穿军装、手拿战刀的,也有着中山装手持拐杖的,从年轻到老年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
      
      蒋经国的大溪陵寝
      
      参观完蒋介石陵寝后,我们顺着一条一米多宽的路道前往蒋经国陵寝地。蒋经国的陵墓同样位于桃园县大溪镇,当地地名为“头寮”,故称大溪陵寝或头寮陵寝。停放蒋经国灵柩的大溪陵寝,距慈湖陵寝约两公里。大溪陵寝比起慈湖陵寝,占地面积小得多,也更加简朴,外观毫不起眼。蒋经国的灵堂布置得跟慈湖陵寝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小铜棺,里面放着蒋经国夫人的骨灰。参观蒋经国陵寝的人同样络绎不绝,参观时没有一个人说笑,个个神情肃穆。
      台北亲友送给我一盘光碟,光碟再现了蒋经国晚年的一些工作和生活场景,以及葬礼的情况。
      蒋经国接任台湾“总统”后,非常忙碌,晚年疾病缠身。1987年的“双十节”,蒋经国坐着轮椅参加典礼并致词。他的讲话只有106个字,但已吃力得坚持不住。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同年12月出席一年一度的“宪政纪念会”时,身体已虚弱得只能坐在轮椅上,让“国大”秘书长代他宣读讲词,重申民主改革的决心。他离开时,还在轮椅上举起双手向人们致意,万众欢呼。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大量吐血,引发休克和心脏呼吸衰竭,不幸去世,终年78岁。当天台湾的鲜花销售一空,成千上万人自发在街头列队向他致哀。
      台湾当局为蒋经国举行“国葬大典”,娱乐业全部歇业3天。在开放民众瞻仰遗容的6天时间里,每天都有超过20万人到忠烈祠追思。葬礼举行前,先举行了一场2000人参加的追思礼拜。当司仪庄重地宣布“起灵”后,21响礼炮响起,台湾岛的防空警报同时响起,台湾民众为蒋经国默哀1分钟。移送蒋经国遗体到大溪头寮的路程中,前导机车通过时,哭声如潮水般从远方随着车队慢慢涌来。从忠烈祠到“总统府”前,再到桃园大溪,68公里的路途,到处都有民众披麻戴孝,沿路哭泣。
      光碟的解说词,介绍了蒋经国带领台湾进入经济腾飞和民主时代,还特别提到了蒋经国亲口宣告开放大陆探亲政策,为两岸和平交流揭开了序幕。
      关于蒋经国的安葬问题,也颇有争议。蒋经国生前曾和家属提到,自己死后火葬,后事要简单办理,希望将骨灰葬在浙江奉化母亲的墓旁,甚至交代若他过世时已卸任“总统”,不希望“国葬”。但后来其家属出于各种考虑,最后选择将他的灵柩暂时安置在头寮。
      曾有报道称,蒋氏父子是浙江奉化人,归葬故乡奉化溪口,是他们的生前遗愿。根据江浙一带的习俗,人死在异乡暂时未能归葬老家,就先用浮厝方式处理。所谓浮厝方式,就是指灵柩离地三寸,将四个角垫高。这样的殡葬方式,是为了让死者子孙能在不破土刨坟的情况下,轻易地迁葬先人。
      对于两蒋生前想回大陆的遗愿,其后代也持不同意见。蒋经国的三儿媳妇蒋方智怡认为,移灵家乡是个人行为,不代表什么政治,为什么不可以落叶归根?而蒋经国儿子蒋孝严却坚决反对,强调就台湾政局、两岸关系及大陆情势来看,还不适宜移灵大陆。蒋纬国生前曾在台湾国民党中央直属小组会议上,建议国民党中央成立“已故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移灵大陆筹备委员会”,按所需成熟条件,与大陆方面逐项沟通,达成移灵共识,争取让蒋氏父子“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完成其生前遗愿。国民党中央则强调完全尊重家属意见,外人无从表达意见。
      目前,两蒋灵柩是否可以移回浙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消息说必须等蒋家内部达成共识,正式向大陆提出要求之后,再由大陆方面妥善处理。
      
      国军示范公墓的蒋纬国墓
      
      蒋纬国晚年非常希望回大陆看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97年9月23日,蒋纬国因病逝世,与夫人石静宜合葬在台北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的将军墓园。
      蒋纬国生前,看到了蒋介石和蒋经国灵柩不能得到最后归属,台湾各地清除父亲塑像的情景,不免联想到将来两蒋陵园被关闭、没有经费维修的境地。他不愿意自己死后还要被人争论不休,安无定所。病重时,他流露出比较喜欢台北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将军墓园的想法。
      “国军示范公墓”位于台北县汐止市五指山区内,是台湾为表彰军人的“忠烈精神”而修建的一座公墓,兴建于1981年。
      五指山公墓总面积达225公顷,目前仅开发了45公顷左右。公墓内的死者按军阶及授勋级别的不同分为8种墓型9个区,其中等级最高的特勋区与上将区墓位面积相同,再下来依官阶缩小。特勋区的25个珍贵墓位,必须是曾任三军统帅的国家元首,或曾获国光、青天白日勋章者,才能申请安葬在这里。特勋区目前埋葬了一位前“总统”、17位武将,总共18位军人。特勋区第一号墓穴埋葬的是台湾前“总统”严家淦,他因曾任三军统帅而葬于此。第二号墓穴为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汤恩伯,他曾在1945年率领陆军第二十军团到台儿庄,对日军展开反包围攻击。沉睡在特勋区的多为抗日大将军。每年春秋两季,台湾“国防部”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由高层将领亲自到场主祭,向埋葬在这里的军人表示深深的悼念。
      作为蒋纬国先生的外甥女(《龙门阵》第10期《蒋纬国身世之谜》一文有介绍),我和妹妹到台湾的最大心愿就是给他扫墓。在台湾原立法委员冯沪祥(蒋纬国身前好友)陪同下,我们来到“国军示范公墓”。上山途中,天空下起了小雨。雨幕中,我们看见山路两旁每隔500米就有高大的标牌,上面用斗大的蓝色字体书写着颂扬烈士的诗句,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之类的。道路两旁标示着士兵、士官、士官长、尉官、中少校、上校等墓区,各级墓区又分为一区、二区等,每个区域都非常整洁、规范,一座座墓静卧在草坪中。
      我们的车子沿山盘旋而上,终于到了公墓管理处。一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见我们冒着大雨来扫墓,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说要为陆军二级上将蒋纬国扫墓。小伙子拿出登记册,翻阅到蒋纬国安葬的区域,自告奋勇要带我们去。路上,小伙子告诉我们,他不是公墓的管理员,而是一位军人,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军人,他对军人非常有感情。他常在节假日开车来这里做义工,为“已经休息”的先辈们服务。
      说着话,我们的车子盘旋到了山顶。我们下了车,顺着阶梯往上走,雨突然停了,乌云散去,出现一片广阔明净的天空。纬国先生的墓地呈正方形,四周环抱着苍翠的松柏,墓地前半部分的地面由褐色石头铺成方块形,中部安放着黑色大理石的西式墓碑,墓碑上刻着“陆军二级上将蒋纬国暨夫人石静宜之墓”。墓碑后面是绿色草坪,草坪中央用灰色大理石框了两个长方形墓地,墓面也是草坪,只比地面微微高出一点。我们站在墓地前举目远望,天高云淡,四周松柏苍翠,下面山峦起伏,真是一片开阔的好地方。
      我和妹妹在墓前进行了简单的祭拜仪式,祝愿长眠在这里的纬国夫妇永远得到安宁和安息。
      (压题图:台湾桃园县大溪镇蒋介石陵寝)
      (责编 王 容)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父子蒋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