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中瑞和中澳自贸区经济效应及比较

    中瑞和中澳自贸区经济效应及比较

    时间:2020-05-23 05:19: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论文考察了中国与瑞士和澳大利亚双边贸易的现状和特征,测算了中瑞、中澳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然后运用GTAP模型重点对建立中瑞和中澳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和比较。模拟结果显示,建立中瑞和中澳自贸区都能形成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并且均能促进双方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研究还发现,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经济效应,总体上超过中瑞自贸区,并且侧重点存有差异。从产业角度看,中瑞自贸区将使中国农业部门受益较多,而中澳自贸区不仅明显增加中国工业部门产出,而且鉴于对高端制造业的产出效应,将有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和新兴先进制造业的成长。

    关键词 中澳FTA 中瑞FTA GTAP模型 经济效应

    一、引言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谋求对外贸易新空间、提高在全球贸易治理领域影响力的战略举措。截至2016年,中国已签署和实施了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瑞士是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拥有先进的科技,是世界上精密仪器及钟表、机械及电子设备、化学制成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两国都属于重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并且与中国都有着比较紧密的经贸往来。2013年和2015年,中国分别与瑞士和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鉴于瑞士、澳大利亚两国的经济特色以及与中国贸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中瑞、中澳自贸区实际运作时间不长,本文运用GTAP模型来探讨和比较中瑞、中澳建立自贸区的经济效应,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探讨自贸区经济效应,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内外成果众多。实际上,自贸区经济效应分析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学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欧盟、北美自贸区、东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展开。有关中国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研究,因中国开展自贸区的时间有限,所以成果相对偏少,并且大多为定性的宏观政策性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通常是从贸易互补性、比较优势以及VEC或VAR模型协整检验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就中瑞自贸区方面,主要成果包括:高金田和刘婷(2010)分析了中瑞两国贸易额与GDP关系,探讨了两国商品的互补性和竞争性;Lanteigne(2014)着重强调了中瑞自贸区与中国-新西兰和中国-冰岛自贸区模式的差异;Rios-Morales(2016)从直接投资的视角指出,随着壁垒的减少,投资合作的不断深入将有助于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在中澳自贸区方面,主要成果包括:黄庆波(2011)通過计算中澳贸易强度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证实了两国大多数产业存在互补性;Gretton(2016)通过模拟政策变化,发现中澳双边贸易往来会随着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而显著提高,进而促进两国经济增长;Xiang(2017)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建立中澳自贸区将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明显的福利增长。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是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设计的多国多部门应用的一般均衡模型,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国家间贸易政策变化对各国所造成的影响。在我国,该模型已被应用于中国-韩国、中国-欧盟、中国-东盟、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区的分析中。但是,对中瑞、中澳自贸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成果。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进行中瑞、中澳贸易现状和特征分析,探讨中瑞、中澳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然后应用GTAP模型对中瑞和中澳的自贸区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形成有关结论和政策启示。

    二、中瑞、中澳贸易发展现状和特征

    1.中瑞、中澳贸易规模和增长率

    瑞士是中国在欧洲除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也是欧洲最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不断深化,尤其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瑞贸易增长明显加快。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中瑞贸易有个别年份出现短暂下降,但很快便恢复至上升趋势。据统计,2001年中国与瑞士贸易总额为23.83亿美元,而2015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444.01亿美元,增长了18.6倍(见图1)。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贸易伙伴,改革开放以来,中澳贸易基本上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即使因进口贸易大幅下降,导致2015年中澳贸易规模比上年有所缩小,但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贸易仍稳步增长。资料显示,2001年中澳贸易总额为89.95亿美元,而2015年中澳贸易总额已达1142.5亿美元,增长12.7倍(见图2)。换言之,中澳贸易的增长速度虽然小于中瑞贸易,但贸易规模为中瑞贸易的两倍以上。

    2.中瑞、中澳贸易结构和趋势

    从贸易的商品结构看,制成品已经成为中国对瑞士和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产品。2001-2015年制成品出口占中国对瑞士全部出口比重为70%以上,占对澳大利亚全部出口比重更是高达约95%,并且上述占比还一直呈现上升态势。在制成品中,2001年中国对瑞士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为18.08%,2015年显著提升到40.23%;2001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比为24.37%,2015年显著增加到38.34%。与之相对应,中国对瑞士和澳大利亚的出口中,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比重逐步减少。以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杂质品为例,2001年中国对瑞士的杂质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为57.86%,而2015年明显下降为32.74%;2001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杂质品出口占比为43.67%,2015年仅为29.53%。

    在进口贸易结构方面,中国从瑞士进口产品虽然总体上以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为主,但是产品类别变化较大。比如,贵金属及制品产品比重从2001年的13.6%上升至2015年的77.8%,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从2001年的49.3%下降至2015年的7.5%。就进口贸易而言,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大,主要为能矿资源产品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其中,铁矿石、农产品和煤炭长期位列三大对华出口产品 。Comtrade databas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2017, UN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http://unstats.un.org/unsd/comtrade/, accessed Feb 2017.

    3.中瑞、中澳贸易的竞争性

    经计算,中瑞、中澳贸易的工业制成品ESI指数如附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向瑞士出口无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其ESI指数都高于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这意味着中瑞贸易的竞争性明显高于中澳贸易。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瑞、中澳贸易的工业制成品ESI指数都在逐步下降,这说明中国与瑞士、澳大利亚贸易的竞争性在减弱,互利性和国际分工在深化。再次,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中瑞贸易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明显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中澳贸易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竞争性差异不大。

    4.中瑞、中澳贸易的互补性

    当一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相吻合时,两国间的互补性指数就大;相反,两国间的互补性指数就小。

    附表2显示了中国与瑞士、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总的来看,中瑞和中澳在进出口上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进一步从行业上看,中国与瑞士、澳大利亚贸易的互补性,在不同行业之间不尽相同。其中,从进口贸易角度看,中国从瑞士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SITC5)的互补性,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是在初级产品(SITC2和SITC3)上互补性更为突出。从出口贸易角度看,中国与瑞士、澳大利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上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中国与两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互补性高。

    三、GTAP模型和有关数据、参数说明

    GTAP模型是子模型连结成一个多国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采用的GTAP模型是使用GTAP8.0数据库,它包含了87个国家(或地区)的57个行业。为方便分析,文中对中瑞和中澳双边贸易量较大的产品进行了分类汇总,汇总之后包括8个国家与地区和20个部门。具体的国家与地区包括:瑞士(澳大利亚)、中国、美国、东盟、日本、韩国、欧盟、世界其他地区。具体商品种类是:谷物、蔬菜水果、油料作物、糖类、其他作物、动物产品、林业渔业、矿产能源、肉类产品、乳制品、加工食品、纺织业、服装、木材、纸制品、出版业、化工产品、橡胶产品、塑料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发动机及配件、机械设备、其他制成品和服务业。

    在采用GTAP模型对中瑞自贸区和中澳自贸区(即FTA)进行政策模拟时,主要考察贸易政策中关税变化的影响。经查,实行FTA之前,瑞士对中国征收较高进口关税的产品有:乳制品(113.1%),动物产品(77.1%),饮料、烟草(31.7%);中国对瑞士征收较高进口关税的产品有:糖类(27.4%),谷物(24.3%),饮料、烟草(22.3%)。澳大利亚对中国征收较高进口关税的有产品:饮料、烟草(19.0%),服装(18.3%),纺织品(18.1%);中国对澳大利亚征收较高进口关税的产品有:谷物(89.9%),饮料、烟草(57.3%),纺织品(24.8%) Comtrade databas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2017, UN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http://unstats.un.org/unsd/comtrade/, accessed Feb 2017.。本文模擬中瑞、中澳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中国和上述两国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双方对所有对方进口产品的关税,均设定降为0,并由此进行相关的经济效应模拟和比较。

    四、中瑞、中澳自贸区经济总体效应及比较

    表1显示了运用 GTAP模型模拟建立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的结果。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中瑞建立自贸区后,中国和瑞士两国的总产出和社会福利均得到了增加。其中,瑞士总产出增加0.3%,中国总产出增长0.01%。在社会福利方面,瑞士增加4.37亿美元、中国增加1.39亿美元。在中瑞两国的GDP影响上,建立中瑞自贸区,瑞士的GDP将增加0.29%,中国的GDP几乎未发生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瑞士经济规模较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建立中瑞自贸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侧重点有关。即尽管中瑞自贸区使中国总产出增加,但因其中的中间品增长过快,结果导致衡量最终产品的GDP变化不显著。因此,在中国和瑞士两国之间,可以说建立自贸区总体上对瑞士的GDP、总产出和社会福利带来的有利影响比中国更为显著。此外,该表也显示,中瑞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不大。

    GTAP模型对建立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模拟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到,中澳建立FTA之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GDP和总产出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中国的GDP增长0.06%,澳大利亚增长0.38%。从总产出上看,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增加0.05%和0.38%。同时,中澳成立FTA后,中澳两国的社会福利也均得到提高。其中,澳大利亚增加11.84亿美元,中国增加10.14亿美元,澳大利亚稍多于中国。值得指出的是,中澳自贸区无论对中国还是澳大利亚,其两国的GDP和总产出的增长幅度,都非常接近甚至一样。这与中瑞自贸区明显不同,反映出与中瑞自贸区相比,中澳自贸区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更加明显,而且在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影响上,也具有优势。

    在贸易效应方面,首先从贸易规模上看,根据GTAP的模拟结果,中瑞成立自贸区后将使瑞士对华出口增加0.06%,进口增加0.36%;中国向瑞士出口增长0.07%,进口增加0.09%。即尽管中瑞贸易竞争性较强,但是FTA依旧会带来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高,但高端制造业极为发达。因此,自贸区的建立将使得瑞士高端制造业产品在中国赢得更多市场。与此同时,中瑞自贸区将为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向瑞士的出口,创造更多商机。特别是,中国可以将半成品出口到瑞士,经当地加工后再销往欧盟国家,从而为中国开辟欧盟市场提供新途径。

    根据模拟结果,中澳建立FTA后将使得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增加0.85%,进口增加1.57%。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增长0.21%,进口增长0.31%。即建立中澳FTA将形成比中瑞自贸区更为可观的贸易创造效应。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粮食作物和乳制品的出口大国。中国以往曾对澳大利亚实施相对较高的进口关税政策,其中,对澳大利亚粮食作物征收的进口关税高达89.9%。因此,伴随中澳建立FTA,必然促进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尤其是乳制品的大幅度增长。而中国也会随着澳大利亚对华实施零关税政策,有更多来自于中国的制成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再从贸易条件上看,模拟结果显示中瑞建立FTA后,将改善瑞士的贸易条件,中国贸易条件则没有明显变化。中澳两国建立自贸区后,澳大利亚的贸易条件将改善0.37%,中国也将改善0.02%。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贸易条件则有不同程度的恶化。另外,在贸易收支变化方面,伴随中澳、中瑞建立FTA,中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收支状况都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收支状况,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是建立中瑞、中澳自贸区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五、中瑞、中澳自貿区部门产出效应及比较

    建立自贸区,将对有关国家国内不同部分(行业)产出带来不同影响。根据GTAP模拟结果,建立中瑞FTA后,中国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将有所增长,工业部门中纺织业、服装行业产出分别有0.11%和0.08%增长。此外,加工食品也有0.01%小幅上涨,其他工业行业产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3)。在瑞士方面,瑞士的农业和服务业产出将减少,工业行业中机械设备和其他制成品产出分别增加1.2%和0.32%,其他工业行业产量则普遍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般认为像服装和纺织业这种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建立中瑞自贸区后,瑞士的产量将减少,但是模拟结果显示,瑞士的服装和纺织业产量却有明显增加,其幅度甚至超过中国。这说明,即使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伴随着FTA的建设,仍可促进其行业内部的进一步国际分工。瑞士纺织业历史悠久,拥有高科技面料和世界知名品牌,并以精湛的技艺和高品质而闻名。因此,在建立中瑞FTA后,可让更多瑞士服装和纺织业行业高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澳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根据GTAP模拟结果,中国在20个主要行业中,产出增加的有8个行业,其中纺织业和服装增加幅度最大,分别达到0.61%和0.48%,其他像木材、纸制品、出版业等一般制造业,产量也出现一定程度增加,但增幅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发动机及配件在中澳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产量将增加0.03%,显示出自贸区对中国高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中国有9个行业在建立中澳自贸区后,产量有所减少,其中,糖类、动物产品的产量减少幅度最大,分别达到0.56% 和0.3%。在澳大利亚方面,在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后,澳大利亚在20个主要行业中有4个行业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以羊毛制品为主的动物产品,幅度为4.75%。其次是谷物,涨幅为2.81%。产量减少的有16个行业,包括大部分制成品行业,服装和纺织品产量的降幅最大,分别为10.10% 和5.43%。可见,与中瑞自贸区相比,中澳成立自贸区对中澳两国国内不同部门产出的影响和调整,幅度更大。

    进一步,不同部门产出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其对有关要素需求的变化。根据GTAP模拟结果,中瑞FTA和中澳FTA相比,建立中瑞FTA对中国一般制造业要素需求的冲击,要高于中澳FTA;建立中澳FTA对中国农业中的糖类、动物产品以及矿产等行业要素需求,其减少力度要强于中瑞成立FTA。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建立中澳自贸区后,由于中国发动机及配件等高端制造业产出增加,这将推动中国高技术劳动力的培养和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的转移。

    六、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探讨了中国与瑞士、澳大利亚双边贸易的现状和特征,测算了中瑞、中澳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然后重点应用GTAP模型模拟和评估了中瑞、中澳建立自贸区所形成的经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就中瑞、中澳自贸区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无论是与瑞士成立自贸区,还是与澳大利亚建立自贸区,对中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都发挥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将扩大中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总产出,提升这三国的社会福利。表现在双边贸易上,也都对中国、瑞士和澳大利亚产生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有力地增加中瑞、中澳贸易规模,不同程度地改进其贸易条件。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减低国际贸易障碍,增进国家间贸易往来。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实施自贸区战略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其次,不同自贸区对特定国家的经济效应,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根据GTAP模型模拟结果,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自贸区经济效应总体上强于中国与瑞士建立自贸区。这既与瑞士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特色有关,也受到瑞士和澳大利亚的经济规模差异的影响。进一步,中国和澳大利亚自贸区的建立,相对而言,更多的是促进两国产业间的分工和合作;而中瑞自贸区的建立,虽也推动中瑞两国产业间合作,但更多的是体现在深化两国产业内特别是制造业内部的分工和合作。因此,中国对与不同国家建立自贸区,应注意这些区别,并尽早制定相应政策。

    再次,自贸区在为双方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和挑战。GTAP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建立自贸区一方面将扩大双方合作空间、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甚至在贸易增长中实现动态利益。例如,中澳建立自贸区后,GTAP模型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将增加发动机及配件等高端制造业产量,从而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但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GTAP模型模拟结果也表明,建立中瑞、中澳自贸区后,中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收支,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恶化;而竞争加剧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打破原先市场格局和要素供求关系的平衡。怎样应对这些新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需要有关国家制定更为长远和周密的应对之策,以减低自贸区造成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诗一,阴之春. 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动态经济效应分析——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47-57.

    [2]高金田,刘婷. 中国-瑞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2):47-53.

    [3]黄庆波,孙建平、李珊. 基于依存性与互补性的中澳贸易合作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9):163-167.

    [4]李慧燕,魏秀芬. 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乳品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77-84.

    [5]刘李峰,刘合光. 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5):45-50.

    [6] 汤维祺,吴力波. 以自贸区建设为支点助力金砖合作的长期战略——“金砖国家发展与中国自贸区建设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01):183-186.

    [7]王晶,卢进勇. 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J],国际贸易,2015,(10):37-44.

    [8] 杨军,黄季焜. 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65-70.

    [9]周曙东. 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济影响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06(6):19-23.

    [10] Dixon, P. The Australia-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Some Modeling Issue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7 (49): 631-646.

    [11]Elbehri, A, Thomas W.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U-Morocco FTA vs.Multilateral Liberaliza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2006:496-525.

    [12]Gretton P. Modell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economic reform in a partnership between Australia and China [R], East Asian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6.

    [13]Li C, Wang J, Whalley J. China’s Regional and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

    [14]Lanteigne M. The Sino-Swiss Free Trade Agreement [J], ETH Zürich, CSS Analyses in Security Policy, 2014, 147.

    [15] Li Z.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Regional FTA Strategy [J], Economic papers: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2007 (7): 46-51.

    [16]Memon N A. Switzerland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textile machinery world [J], Pakistan Textile Journal, 2015, 64(3).

    [17]Mai Y et al., Modell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n Australia-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J], An Independent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Australia-China FTA Feasibility Study by the Centre of Policy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March, 2005.

    [18]Rybach L. Innovative energy-related use of shallow and deep groundwaters-Examples from China and Switzerland [J]. Central European Geology, 2015, 58(1-2): 100-113.

    [19] Rios-Morales R, Brennan L, Schweizer M. An Assessment of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Switzerland[J], International Relations/UluslararasiIliskiler, 2016, 13(49).

    [20]Xiang H et al. Impact of the China-Australia FTA on global coal production and trade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17 (39): 65-78.

    (責任编辑:宋沐川)

    相关热词搜索:效应中澳经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