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现代汉语三价动词的确定与分类|现代汉语三价动词

    现代汉语三价动词的确定与分类|现代汉语三价动词

    时间:2019-01-30 05:49: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配价语法理论的基点是“动词中心论”,主要研究以动词为中心,关联其他成分,由深层语义结构映现为表层句法结构的状况和条件以及动名之间的同现关系,并以此为划分动词的次范畴。
      
      一、配价理论的发展
      
      1953年,法国语法学家泰尼埃尔(Lucien Tesniere)在《结构句法概要》一书中首次将配价概念系统地引入语法学,他认为:句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一个句子中,词与词之间存在着联系,正是这些联系共同构成了句子的框架。例,在"Didierparle”中,有三个成分“Didier”,“parle”和把这两个动词联系起来的联系。联系通常用动词性成分来表示,赋予句子以结构性和生命力。在一个句子里,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可以支配句中的其他成分,而本身不受其他成分的支配。动词的这种支配能力就是动词的价能力。70年代末,朱德熙先生在《“的”字结构与判断句》中率先运用配价理论解决“的”字结构中的歧义指数问题,区分出三向动词并总结出关于VP的结构的歧义指数理论。目前,汉语配价研究已达成一些共识:“配价”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动词是结构和语义的重心,决定必有成分和可有成分,必有成分的数量决定了动词的价;必有成分是动词的动作行为所系属的,它们和动词的组合构成了基本句型;动词的“价”首先是语义属性,确定配价应该以语义分析为基础,同时得有形式上的可操作性。
      
      二、三价动词的确定原则
      
      三价动词反映一个事件,而完成这一事件至少需要三个角色:动作的发出者(主事)、动作的承受者(客事)和协同完成动作的另一动作者(与事),也可称之为:主体、客体、与体。
      汉语由于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因此在动词配价指数确定上往往显得争议较大。鉴于此,本文采用典型语法框架鉴别法和语义蕴涵测试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配价指数的判定。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语法形式框架的过滤功能,另一方面,可紧紧抓住配价属于语义平面的本质特征。
      在语境的理想状态下现代汉语的三价动词的三个语义成分全部映现为句法成分时,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三个语义成分不能同时出现在动词的同一侧面。因此,我们可以为汉语的三价动词设立两个典型的语法框架:S1:NP1+V+NP2+NP3和S2:NP1+PNP2+V+NP3。
      由于动词的配价在本质上是属于语义平面的,当形式上的验证不能有效处理具体情况时就需要语义上的辅助推导和验证。我们可以用逻辑语义上的严格蕴涵测试方法。所谓蕴涵是指借助于逻辑连接词“如果……则……”表达两个命题p和q之间的蕴涵关系的一种逻辑运算。一个事件的出现在逻辑上蕴涵着其间的语义成分。
      
      三、三价动词的分类
      
      运用以上所阐述的配价原则,以范晓先生对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分类为基础,并根据动词动作方向的不同,我们首先将动词分为单向动词、双向动词两大类;例:
      她告诉我工厂要重建。(外向动词)
      老板从国外聘请了几名专家。(内向动词)
      老王跟老张商量件事。(双向动词)
      从句法形式看,单向动词有两种句法框架,S1:NP1+V+NP2+NP3和S2:NP1+PNP2+V+NP3;而双向动词只有一个,即S2:NP1+PNP2+V+NP3。
      单向三价动词还可以分为外向度动词和内向度动词两类。外向度动词蕴涵着主事和客事之间的领属关系,内向度动词蕴涵了与事和客事之间的领有关系。从动词蕴涵的动作配价成分来看,单向动词都有一个动作的针对对象,因此外向和内向动词的介词性状语性成分很多都可以用“向”来引导,但这两类的格标又有差异,总结为以下语法格式:
      S3:NP1+V+给+NP2+NP3
      S4:NP1+向/给/往NP2+V+NP3
      S5:NP1+向/从/问NP2+V+NP3
      其中,s3、s4为外向三价动词的语法框架,s5为内向动词的语法框架。
      外向动词虽然都表示动作的发出者通过某一行动将客事赋予与事,但是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客事的类型差异上。因此,外向动词又可以分为具体类动词(非信息转移类)动词和抽象类(告使类)动词。
      具体类动词指称非语言世界中的有形实体,客事有[+具体]的语义特征,表示具体的典型的领有关系的转移过程,被转移的典型客事是实体。抽象类动词指称客观世界中的无形实体,客事有[+抽象]的语义特征,表示的是非典型的领有关系的转移过程,被转移的是信息。例:
      我送给朋友一支笔。
      请各位把卷子放在桌上。
      老李告诉他一个故事。
      根据与事的语义特征,具体类动词还可以分为给予类动词和置放类动词。并且,根据受事的语义特征,内向动词还可分为索取类动词和探问类动词。
      
      四、小结
      
      本文认为动词的配价首先是语义属性,并采用语法框架检验和蕴涵测试相合的方法确定三价动词,同时,根据动词的动作方向和语义成分,对三价动词作了详细的分解。

    相关热词搜索:现代汉语动词分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