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新时代,新技能,新高地

    新时代,新技能,新高地

    时间:2020-05-10 05:20: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秣马厉兵、四十年砥砺奋进,我国技工教育和技工院校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形成了高端引领、多元主体、结构完整、政策配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和技能保障。

    近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发表了题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019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做大做强高技能人才队伍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立足特点、聚焦重点、打造亮点,聚合力量,聚集政策,狠抓政策举措贯彻落实,借机借势借力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再上新台阶。文章客观分析了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形势。进入新时代,我国技工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产业新升级、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劳动力质量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岗位的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企校融合发展,积极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致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职业能力建设生机勃勃。

    张立新司长在文章中指明了我国技工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方向。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做好“就业是最大民生”这篇大文章

    建立了从省市到乡村的完善的技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开展对各类就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每年培训各类劳动者五百万人以上,构筑起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技能培训网,实现了劳动者就业的技能安全保障,成功实现“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变,让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的愿望,稳定了社会发展的民生基础。

    坚持高端引领,着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面对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全国高级技工需求缺口2000多万,高技能人才成为稀缺资源。近年来,国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人社部印发《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出台了《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技师学院主要承担通过学制教育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任务,属职业教育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范畴。2012—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70亿元,带动各地加大投入,提升了技工院校整体实力,形成了以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推行职业训练院改革试点,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着力构建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涌现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北京工贸技师学院、邢台技师学院、东莞技师学院、杭州技师学院、芜湖技师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等一大批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高、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师学院,成为我国技工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已然成型,“技能中国”正扬帆远航。

    坚持以能力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技能人才制度改革

    经济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技能型劳动者,技工教育以期与产业发展天然紧密联系的优势,紧贴产业发展与转型、紧贴技术进步与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技能需求,依托就业岗位,强化技能培训,积极推广企校融合发展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使校企合作成为技工院校基本办学形式,促进技能人才按需培养、岗位成才,全面提升了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满足了人力資源市场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技能人才就业难、技工荒的难题。为让技能教育更具成长力,国家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制度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人社部印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制定出台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深化职业资格评价改革,完善技能人员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强对职业资格设置与评价的监管。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做好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满足劳动者就业创业需要。加强职业标准和新职业开发,健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工种岗位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到2020年,完成职业资格目录内198个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启动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审核备案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动态发布新职业。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推动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比照认定制度,加强评价结果互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力争2020年,政府部门所属鉴定中心逐步退出具体评价认定工作,转变到监管服务职能上来。这些政策的出台破除了技能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全过程综合施策,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发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国工匠”将推动中国制造创造新的辉煌。

    坚持服务社会,致力技能扶贫,不断加大技能扶贫工作力度

    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扎实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精准发力,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大技能扶贫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免费接受技工教育,到2020年,招收贫困家庭学生12万人以上。开展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完成新疆、西藏等地创业师资培训,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创业师资培训。实现“三区三州”每所技工院校至少建设一个特色优势主体专业、建立一个资料室,每名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培训。努力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到2020年,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300万人次。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加大对金寨技师学院和宁都技工学校支持力度。协调优质职业培训机构做好帮扶天镇县职业培训工作。技工院校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战,邢台技师学院、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常州技师学院、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等坚持对口帮扶,促进了安徽金寨技师学院和江西宁都技工院校优质发展,西藏技师学院在人社部大力支持下奠基建设,云南技师学院技能扶贫点亮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希望,涌现出一批批致富能人,技工院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使技能人才插上创新创业的翅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燎原之势,技能致富成为常态。

    坚持质量第一,积极打造中国工匠品牌

    各级人社部门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行技工教育质量工程,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产教结合,推广一体化教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包制度,统一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过程;开展精品课程和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开展技工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所有这些举措稳步地推进了技工教育质量提升,保证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凸显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一理念。表现在中国技能健儿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连创佳绩,特别是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代表团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世界技能大赛刮起中国旋风,中国工匠令世界瞩目、国人骄傲,技工院校功不可没,广东机械技师学院成为金牌大户、杭州技师学院蝉联汽车喷涂项目金牌,邢台技师学院、中山技师学院等多家技师学院也让五星红旗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高高升起,技工院校已然成为中国军团主力闪耀世界技能大賽赛场。中国上海取得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我国还将继续举办中国技能大奖赛和“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积极打造中国工匠品牌,让工匠精神引领技能人才成长。

    坚持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2019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技工院校要以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坚决贯彻落实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目标,按照聚焦重点、打造亮点,聚合力量,聚集政策,狠抓政策举措贯彻落实,借机借势借力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就是要求各级各类技工院校围绕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工作,坚持技工教育服务市场,服务企业、服务就业为基本定位,坚持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为本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劳动者就业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着力加强技工院校办学能力建设,促进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平台建设。以就业,促稳定、促脱贫、促发展,聚合力量,坚持多元办学,企校结合,用好政策组合拳,整合社会优质职教资源,服务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职业能力建设。以技能大赛为抓手,聚焦中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树立中国工匠品牌,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打造技能中国新亮点。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芜湖技师学院副院长、邢台技师学院原院长)

    相关热词搜索:高地新时代新技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