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散文精选 > 中国梦宣传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

    中国梦宣传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0-06-06 05:22: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重大话题,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广大来华留学生的目光。中国梦是什么样的梦,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什么,这些问题成了留学生们广泛议论的热点话题。要阐释好这些问题,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从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教育的内涵和加强宣传教育的建议三个方面, 对如何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梦宣传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梦;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重大话题,也受到海内外的热切关注。面对世界各国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交往的场合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1]然而,世界上总有几种不和谐的声音,质疑中国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的梦想,刻意误导国际舆论。因此,如何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梦,阐释实现中国梦对于人类共同进步的伟大意义,成了学界一个严肃的课题。而对于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而言,探讨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经济腾飞、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日益幸福,吸引了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的青年前来学习。据《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统计,当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7.7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区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2]按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2020年在华留学人员将达到50万。面对这么多的来华留学生,在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很有必要。

    1.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的偏见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指出:“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尽管这种论调像天方夜谭一样,但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却乐此不疲。这只能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偏见往往最难消除。”西方一些国家所谓的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都是将矛头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对这些偏见,我们要主动出击,向世界各国人民阐述中国梦对于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为宗旨的世界梦的伟大意义。来华留学生作为当代世界青年的优秀代表,将来都是传播和链接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的践行者。青年和则世界和,青年兴则世界兴。今天,我们积极主动地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将起到及早消除偏见,及时播撒共同的美好梦想,并正确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方向的重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的偏见。

    2.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关系着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共同命运,在这全球化的时代,还将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和助推世界经济的引擎。随着中国梦的不断实现,中国必将在决定时代趋势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作为有思想的年轻人,将成为推动世界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在学习汉语、接受汉民族文化的同时,如果能认识到中国梦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也关系到中国在世界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么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就会达到更高的层次。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接受了关于中国梦的宣传与教育,学成回国后,就可能将梦的种子带回所在国,并传播开去,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3.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深入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的结晶。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炼和升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饱含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所汲取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精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的内涵,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不理解文化含义的语言教学是苍白的。当代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恰如鱼离不开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就是在语言教学中更深刻地渗透中国文化的内涵,将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深入。

    4.有利于留学生更好成长和发展

    来华留学生学成后,将来大都要从事各国同中国的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与合作工作。他们能否胜任今后的工作,不仅要看他们是否能成为“汉语通”,更要看他们能否成为“知中国,助力中国”的“中国通”。要做到“知中国”,首先必须“知中国梦”。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向他们传授中国梦的内涵,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如果有机会让他们加入到中国梦的实践之中,则对他们的帮助更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通”和“中国通”。这对留学生自身的发展,对留学生所在国的发展都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二、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宣传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宣传中国梦,既关乎理论上的精确阐释,也关乎实践上的具体抓手。留学生是一个区别于中国学生的特殊群体,在中国学习的时间短暂且珍贵,应该选择中国梦这个宏大课题中的精髓,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时空里深入浅出、精辟入里地宣传中国梦的主题思想。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讲好当代中国发生的故事;二是讲好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三是讲好中国文化里的故事,阐述好中国特色。

    1.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梦不是大而空的口号,宣传中国梦首先要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一是我们国家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具体成就。二是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底蕴。三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尤其是要宣传我们日常生活中“美”的点滴和感动中国的事迹和人物,讲好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如浙江的最美现象:“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大学生”等等。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讲述,留学生们将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伟大旗帜,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2.讲好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故事

    在推进中国梦的过程中,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福祉吗?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因此,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的关系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进程中不可绕过、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已经向世界各国作出了清晰表达: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息息相通,彼此共存的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实现中国梦,将帮助和推动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所以,在向留学生宣传中国梦的内容当中,应该着力宣传中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奉献。比如:亚洲投资银行的成立、“一带一路”的建设、中韩、中澳等自贸区的设立等等,都为亚洲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又如中国在世界反恐与维和斗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民币入篮对稳定和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贡献等等。务必通过这些有益的宣传,使来华留学生清楚认识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和他们各自国家的梦想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3.讲好中国梦的文化内涵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的政治文化背景和传统宗教信仰。在来华留学生教学中宣传中国梦,不能当成本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来上,而应该讲好中国梦的文化内涵,阐述好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信仰的留学生们能真正理解并支持中国梦。中国梦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中国梦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内涵十分丰富。比如“和”的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和正视彼此间的差异、力求在不同中寻求平衡,一直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家国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又如“信”的理念:“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广为流传,当代中国人以诚立身、守信践诺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传承。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信。诚信从来都是炎黄子孙的为人之道、处事之本,已成为关乎一国信誉与形象的重要因素。[3]中国梦就是秉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信守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只有讲好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方能和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留学生课堂上这样讲述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更能让留学生们理解与接受中国梦。

    三、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若干建议

    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是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培养留学生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代要求,是加强对外文化宣传,传播中国声音,引领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对此,提几点建议。

    1.中国梦宣传教育应该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关键。审视当下的汉语教材,内容相对老旧,其中虽然或多或少包含一些适合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内容,也大都是“无意插柳”之举,相对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求,广度和力度都显不够。因此,应当着手更新原有教材,并逐渐形成系列的新教材。新教材既要适宜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又要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不能因为中国梦的宣传而影响既定的语言教学计划。教材选用的素材和内容应该有的放矢,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和世界各国间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原有教材中含有的一定比重的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加强加深,也可以增选讲述“诚信”、“孝道”、“家风”等中华美德的文章,如“季布一诺”、“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历史典故。二是新教材要大力突出宣传当代中国,讲好当代中国故事。内容要新颖,要广为人知。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当前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的幸福故事、以及介绍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杰出人物的佳作。比如,美国NBA前篮球明星马布里,在来到中国前被称为“独狼”而受到嫌弃,来到北京首钢篮球队后,和团队如家人般融合在一起,为首钢队3次夺得CBA总冠军立下功劳,圆了他自己和北京队的“冠军梦”,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由于他在队中的领袖作用,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马政委”,与以前的“独狼”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他直言感叹,中国给了他重新开始的机会和美好的未来。马布里奋斗及成功的故事催人奋进,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素材编入教材中。未来,到中国工作创业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应该关注关心这个群体,讲好他们在中国的故事,对来华留学生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寓教于乐,提高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留学生汉语教学的主渠道。“寓教于乐”是中外教育学家总结出的一条教育原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的。而这一点对外国留学生尤为重要,多数留学生比较看重“自我”,如果他们觉得乏味,即使面对再好的教材,他们也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增强趣味性,寓教于乐。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诚如吕叔湘先生说的:“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4]活的教学可以有不同方法,随机渗透法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捕捉语言素材中隐含的文化教育资源,并主动利用这些资源来调整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充分采用随机渗透法,抓住机会,见缝插针地随机导入关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比如在讲授《端午节》等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课文时,可以通过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粽子的制作,进一步延伸到讴歌诗人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中国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守和秉承,从而使留学生认识到爱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流淌在血液中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夯实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础。这样的随机渗透导入,既能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并最终实现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

    专题讲座法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就留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文化、城市生活、旅游饮食等方面的话题,灵活开设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可以专题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传统服饰;可以评选汉语热字、热词、热播影视作品;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每堂课从当日互联网上挑选一个热门的话题,如反恐、环保、体育、娱乐等方面的热点新闻,让学生展开专题评论等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组织留学生一起观赏介绍中国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然后开展观后讨论和撰写观后感。这样既练习了留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又增加了留学生对中华美食的了解,深受留学生们的喜爱。通过观看和讨论,留学生无不对中国各地美景、美食和创造这些美食的中国人赞不绝口,一个有声有色有味的“美丽中国”的印象就从此深深地印嵌在学生的脑海中。

    3.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宣传实践活动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努力为留学生创造和安排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留学生所在学校积极组织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组织留学生参观企业、工厂、博物馆、展览会等。一方面,实践活动能开阔留学生的视野,活学活用课堂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的耳濡目染,留学生能更切实感受到中国人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所爆发的正能量和精气神。这样,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进学生的头脑”。

    留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长久地、保质保量地进行下去,需要加强基地建设、搭建相应平台、开展丰富多彩而有吸引力的活动。

    (1)要加强和完善高校留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留学生教育一直注重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将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留学生教育全体系之中。在现实的教学中,稳固的有效的教育实践基地非常重要。笔者在教授《商务汉语》阅读课程时,发现留学生们并不满足于“纸上谈兵”和“沙盘推演”,便立刻与教育实践基地联系,协商安排相关日程,带领留学生先后到两家公司观摩实习。由于这两家公司都与实践基地挂钩,具有接待留学生实习参观的丰富经验,配备了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使得实践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2)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要加强与地方电视台、广播台、新闻出版等各大媒体之间的合作,共同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提供更广泛的平台。比如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联合主办的“汉语桥”节目,制作精良,形式活泼,吸引了大量的来华留学生踊跃参加。该节目收视率很高,国际影响力极大,对于宣传中国梦起到了其他手段无法取代的巨大效果。学校还可以组织留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和乡镇,让留学生与普通中国人近距离地接触,感受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感情、追求和奋斗,又把留学生的活动融入其中。如浙江科技学院的留学生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的系列互动活动,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要广泛开展对留学生有吸引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留学生积极参与当地有关的重要活动,既能发挥留学生的优势,为活动出力,又能让留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加深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如杭州将要召开的G20峰会,浙江科技学院就有不少留学生报名当志愿者。他们认为能参加这样重要的活动,也是为中国梦做贡献。又如组织留学生参加有关征文活动,并认真指导他们写作。2013年5月,教育部在来华留学生中开展《我与“中国梦”》征文活动,短短数月间,共收到24个省市自治区112所院校65个国家来华留学生征文384篇,从中优选出148篇汇编成册。这次活动范围广,效率高,影响深远,为在留学生教育中开展中国梦宣传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这次征文比赛,笔者鼓励并指导肯尼亚留学生邓肯(NTIRRA DANCAN SIPARO)参加。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邓肯对中国书法兴趣浓厚,就启发他从这方面着眼,在汉字书法的刚劲和柔美中发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把文章写好写活。最终效果颇佳,他获得浙江省征文一等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要实现中国梦宣传教育进留学生头脑,就需要我们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学生们在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中发现、认识、拥抱伟大的中国梦。

    4.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留学生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宣传,还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对中国梦的理论研究,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第三,要有扎实的知识,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汉语言专业知识,还要有渊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跨文化比较,准确、合理地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导入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之中。最后,还要有仁爱之心,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留学生的距离,滋润留学生的心田。[5]总之,要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中国梦理论研究水平、较高汉语言教学能力和文化知识功底扎实、学贯中西的教师队伍。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能否成功贯彻落实把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到留学生汉语教学之中的关键所在。

    四、结语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各国青年的信任和支持。日益扩大的来华留学生队伍是一个必须重视和尊重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让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从而使他们“知中国, 爱中国,助力中国”。这是一项意义深远、任重道远的伟大工程。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理应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71.

    [2]中国教育在线.2014来华留学调查报告[EB/OL].http://gaokao.eol.cn/news/201505/t20150506_1255859.shtml.

    [3]于文夫: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N].光明日报,2014-05-24.

    [4]权娟恩.浅谈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J].现代语文,2008(2):106-108.

    [5]王枬:践行三严三实建设一流大学[N].光明日报,2015-12-25.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留学生融入宣传汉语教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