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井冈山在哪里 [井冈山上那棵树]

    井冈山在哪里 [井冈山上那棵树]

    时间:2019-02-10 05:27: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不久前去井冈山,在大井参观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在这一排素雅、简朴的老式民居后面,有一棵引人瞩目的古树。据导游称,这棵树曾经死过两次:第一次在当年白匪军占领井冈山后,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它才枯木逢春;第二次在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之时,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它又重新茂盛起来。因为有如此经历,这棵古树被游客围得密密匝匝。
      导游说这可能是一种巧合,但这巧合“巧”得太奇,“合”得太神。我只在科幻小说中见过,人患了不治之症,可以先冷冻起来,等科学发达了再解冻。莫非这树已先行享受了未来科学的优惠?全国解放、毛泽东逝世、三中全会召开,都是牵动人心的大事,这树“心”也能被牵动么?而且,这棵树又怎么知道全国解放及三中全会召开是它当活之时,毛泽东逝世,举国哀悼,它又该以身殉葬?如果它在不想活或不能活的时候可以先冷冻起来,那么,谁为它去冷冻,又由谁为它解冻?这样推究下去,就只剩下一个结论:这树显灵了。
      井冈山上有门炮,就在黄洋界的哨口,炮筒是黑色的,炮身是深褐色的,像猪血,也像铁锈,这是一门迫击炮。看到这门迫击炮,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想起“黄洋界上炮声隆”,挨着个儿到这炮前留影。尽管谁都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仿制品,七十年前“报道敌军宵遁”的那一门,早已不见踪影。在此地,感受的是历史的真实,陈列的是原物还是仿制品,却在其次。
      井冈山上那棵树不是仿制品,却只能使人感到神秘而且离奇。《天仙配》中的老槐树是显过灵的,那是神话,那七仙女也是神仙。我们被告知的却不是神话,而是“巧合”。但这“巧合”又并非天衣无缝。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毛主席逝世,悲痛则悲痛矣,以身殉葬却大可不必,且有封建气息。倒是1966年开始的“文革”,乃是中华民族的一场灾难,古树倘在那时死去,或许更合乎逻辑。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被称为第二次解放,井冈山上那棵树倘若在那时重新“茂盛”倒也恰好与1949年解放时的枯木逢春相称。它的第二次新生,却被安排在两年之后。大概是因为1976年10月与1976年9月只差一个月,来不及“重新茂盛”罢。凡此种种,透露的正是某种人为的痕迹,或许还有思想的局限。
      当然,我说的不是导游,导游只是按照一个版本在那边当鹦鹉。
      中国的名山大川,大多与佛教道教以及历代帝王和名流有缘,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些名山大川,大致都有些神话传说。井冈山上那棵树,很可能也在演绎着这样的神话。这一类的神话别的地方也有,韶山冲歇虎坪的毛家坪祖坟,就有一个故事――据说也是“巧合”――那一位在红霞满天氤氲绕山时双手合十对天长拜,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死后葬此可使发旺的孤身老头,就像下凡的神仙。但在此二者之间,似乎还有些区别。比如说,武夷山上的狐仙洞,或许揭示着朱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或许还有凡夫俗子对这位道学家的一种辛辣的嘲讽。然而,井冈山上的那棵树,说的乃是红色中国也有“天人感应”,歇虎坪的毛家祖坟则干脆就把毛家“后代发旺”归结为那一块风水宝地,此中除了迷信――或许是一种“红色迷信”――还有什么呢?
      迷信都是与科学相对立的,不管表层是黑色的、黄色的,还是红色的,底色只有一种:封建而且愚昧。
      开发红色旅游,应当开发的是红色资源,而不是红色迷信。
      【选自宋志坚著《老宋杂文续
       编(下卷)》福建教育出版
       社版】
      题图/绿色“宾馆”/乔万
       (塞尔维亚)

    相关热词搜索:山上棵树井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