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妙剪生花创新 [创新赏析“文胆”之妙]

    妙剪生花创新 [创新赏析“文胆”之妙]

    时间:2019-02-10 05:30:1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我在《杂文的分类》一文中,把散文式随笔式杂文称做非常规杂文,这是对应常规(传统)杂文而言。《杂文选刊》的下旬版,就定位于非常规杂文。   那么,这非常规杂文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杂文选刊》也做过解读,就是在其征订宣传语中所标注的:迂回婉转,情感细腻;含蓄柔和,轻言细语;形象动人,入情入理。
      为什么要有非常规杂文这一命题呢?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读者对于那些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嫉言厉色、老辣尖刻式的杂文感到过分“激烈”,他们希望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语境,同时也能使人心灵折服的诉说;与此同时,一些作家真就创作起这种以诉说为主,但其“文胆”,能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呼唤,从而让读者知往鉴来,这岂不是可与常规杂文相辅相成了吗?
      以本期洪晃女士的一组作品看,我以为就可以诠释非常规杂文的命题了。
      《读书无用论》是一篇很令人惊奇的作品,因为这曾经作为“文革”结束后批判“四人帮”的一个谬论。读罢全篇,我们方知,这是作者另辟蹊径,讲的与“四人帮”的谬论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原来,作品是通过哈佛商学院一位教授与一个世界名牌市场总监的邂逅演绎出的一段“小品”。
      由这个“小品”镜头,作者联系她自己的读书“技巧”,即不读原著只读其书评,“在鸡尾酒会上绝对可以装大孙子了”。就这一观念,我以为无可厚非,因为不读原著毕竟还读了“书评”,况且作者不是讲某部原著的教授,也不是专门研究某原著的学者,为什么非要“读”此“书”呢?
      在又举了“读书非常多的男孩”的个例后,作者的“文胆”便出现了:“我老觉得这盲目的读书没啥用,看完书倒背如流是知识消化不良的表现。”这不仅批判了盲目读书,而且也否定了死背书。知识,是用来创新的。去调查一下那些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读书“尖子”,有几个是在工作中成就卓绝的?
      《革命就是不请客吃饭》是用三句经典语言中的一句拿来做此文标题。这三句经典语言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和“革命就是不请客吃饭”。
      三句经典词语,是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三种不同的人的行事“准则”。“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暴力革命的写照,早已成为历史,不予置喙,“革命就是请客吃饭”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或什么大款之流,为了疏通掌权者,欲办成事,请客吃饭是必经之路,“饭桌就是沙场,抢生意、赚大钱,时代不同了,革命方式不一样了,现在请客吃饭就是为了革命,为了发家致富,翻身做主人。”
      “革命就是不请客吃饭”的语句,是作者杜撰的,这也合乎当前之形势,因为对一些人来讲,吃饭已是明日黄花,过时了;现在是用更时髦的方式与途径代替了。
      《其实,他们管得挺严的》一文的内容,与此标题是一致的,即讲的是媒体对被采访的人限制多多,管理十分严格,以至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作者通过自己几次“直播采访”的经历,批评了某些媒体“管理人员追着领导的指示,制作人员盯着广告主的收视,从模式到内容,互相滥抄,惨不忍睹,还说‘大众就这水准’,我觉得这纯粹是狗眼看人低。”这就是此文的“文胆”。是批评,但并非大气磅礴地尖刻。
      三篇作品都是诉说作者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有的像故事,有的很新颖。作品就是用这些人们不常见常闻的事实,讲得娓娓动听,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水到渠成了,作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作者的主张,作品的题旨,或赞许或批评或支持或反对。
      这种写法,这种风格,既不同于主要是靠逻辑推理阐述作者主张的常规杂文,也有别于亦真亦幻、似假还真的荒诞杂文。
      我注意到《廉价哲学》这部书的版权页标注此书为“Ⅲ.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Ⅳ.1267”字样,很明显,出版社是将其划为散文类。的确,它是散文,不过它已经不是传统的散文了,它是融入了批判,以针砭为灵魂的散文,我们何不给它一个名副其实的头衔呢?称其为非常规杂文,更适宜,更有读者罢。
      2009年6月27日
      

    相关热词搜索:赏析之妙创新文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