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希望:缘于震撼心灵的黑暗|黑暗心灵

    希望:缘于震撼心灵的黑暗|黑暗心灵

    时间:2019-02-11 05: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希望》的创作源于某种寂寞,其中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作者个人生存状态的因素。为打破寂寞,作者踏上了寻找希望的精神之旅。先是寻找“自我青春”,再是寻找“身外青春”,最后是寻找“迟暮青春”,然而最终面对的却是虚妄。如果算是希望的话,那就是鲁迅独自承受着心灵黑暗的重压,为青年乃至更为广泛的人群换来一线光明和希望。
      关键词:寂寞虚妄黑暗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这是作者思绪的开端。
      寂,无言声也;寞,日且冥也。故寂寞可解释为:夜间家中无人,自然冷清孤单。
      这样看来,作者的寂寞不仅有社会的原因,而且也有家庭的因素。作品就是围绕着“寂寞”二字展开的――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这是一种生命的单调、沉重与窒息。就像作者自己所说:“是的,沙漠在这里。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好奇心。”①当时的作者确是这样:和朱安的无爱婚姻,兄弟间的失和,走南闯北的孤单,年近半百还膝下无子……所有这些,怎能不使他感到寂寞。所以他感到了自己在形体上的衰老:
      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这里讲的是生命的“平安”状态。作者联系自己头发的苍白和手的颤抖,进而怀疑自己灵魂的苍老。一九二五年的鲁迅已经四十五岁,形体上的衰老肯定已经不时地提醒他自己的年龄,但对于他来说,最惧怕的还是心灵上的衰老。因此,“寂寞”和“平安”的心理状态,竟使他油然警觉、浮想联翩,于是他开始追忆自己曾经搏击过的“自我青春”:
      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
      这组意象在行文上有总结的意味。这里“血腥的歌声”是主体,是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血和铁,火焰和毒”是革命活动的过程;“恢复和报仇”是革命活动的内质或目的。另外,“血腥的歌声”从听觉和声音的角度,分明是让我们聆听作者当年的呐喊;“血和铁,火焰和毒”从视觉和色彩的角度,分明是让我们看到曾经流过的鲜血和受到的伤害;“恢复和报仇”是作为“自我青春”的标准来衡量对现存秩序的态度。钱理群认为:“鲁迅从感情上无疑是倾心于复仇的:在他看来,复仇者尽管失败,但其生命的自我牺牲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得多。但即使如此,鲁迅仍然以他犀利的怀疑的眼光,将复仇面对无物之阵必然的失败、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任何时候他都要正视真理、决不自欺欺人。”②当时的作者确是思想激进,时时在叫喊“恢复和报仇”。但时隔不久,辛亥革命退潮,依旧像漆黑染缸的现实磨光了作者年轻时的锐气,寂寞感和失落感就像大毒蛇似的缠绕着鲁迅的灵魂。如作者后来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③太多的变故,加重了鲁迅心中的黑暗。但是鲁迅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而深感希望都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④。于是,他想到了“希望之盾”: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作者在这里是想以希望之盾抗拒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但盾的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这不仅表示,暗夜包围着希望之盾,反抗者无所凭藉,同时也似乎暗暗地指向一种可怕的理解:“希望的盾”只是一盾而已,如果持盾者即是空虚,则只剩下希望之盾如空洞的希望符号,那么持盾者只能在寂寞中漂浮。但希望仍可寄托于对“身外青春”的搏击:
      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
      这组意象是围绕着“月光”展开的。“星,月光”是同时出现在夜空的;而“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也多与夜有关。从象征意义上看,“星,月光”象征着希望,在这里显然指的是青年。鲁迅对青年的偏爱是大家所共知的,许广平说他为青年人“一点一点磨去的生命,真是欲哭无泪”。还说他如此“拼命帮人”,实在是“傻气可掬”。可想鲁迅对青年所寄予的希望。但“星,月光”被暗夜层层包围着:
      暗,日无光也;夜,舍也,天下休舍也。暗夜,意为在毫无光亮的氛围下,人们都停止了一切活动而进入睡眠状态。
      即便如此,暗夜下的“星,月光”毕竟是存在的,“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可怕的是“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又使作者陷入了失望的黑暗之中。
      猫头鹰是鲁迅一贯所喜欢的鸟。他喜欢不是因为它的形象“美丽”,叫声“优美”,只是阔人老爷们憎恶它,害怕它,鲁迅一贯的思想是:“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着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丽。”在鲁迅的作品中,猫头鹰的形象处处可见。《秋夜》中的“夜游的恶鸟”显然指的是猫头鹰,《“音乐”?》中的“怪偶”也指的是猫头鹰。旧社会人们把它视为不祥之物,然而鲁迅却呼唤它,欣赏它。他曾给《坟》的封面绘制过猫头鹰的图案,他本人也曾有过猫头鹰的绰号,并且还用猫头鹰作为对爱人许广平的回赠。由此看来,猫头鹰之“言”,是为“希望”来进言的,它报告了现存秩序灭亡的消息。“杜鹃啼血”是个远古的传说。常璩据《太平御览》所引《十三州志》:“有王曰杜宇,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遂禅位于开明,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⑤许慎则引《尔雅音义》:“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规鸟。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⑥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有杜宇禅位之后的悔意。即不甘所失,故而化杜鹃鸟而哀鸣。同时,人们对其亡去怀有同情和追念,《十三州志》云:“杜宇死时,适二月,而子规鸣,故蜀人怜之。”[7]所以,这一传说的核心就是:不甘所失,欲图恢复。后来,人们往往省略故事的具体内容,而从比较抽象的意义上去理解,“杜鹃啼血”便成为对某种目标、理想或价值的无望而执著的追求。它同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一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原型。
      在“身外的青春”也逝去后,作者转而对“迟暮青春”进行搏击。
      我放下了“希望的盾”,于是听到了裴多菲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裴多菲的诗句对鲁迅的触动很大,几乎可以说和鲁迅产生了共鸣。他发现了“希望”的欺骗性和虚妄性,但作者还要向前推进一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句话在作品中引用了两次,至少有三层意思,而这三层意思都与“虚妄”有关。其一,希望是虚妄的;其二,绝望是虚妄的;其三,希望为虚妄,而绝望尤为虚妄。应当说,鲁迅引用时也并含着这三个意义层面,而其重心则落在了第三个层面:希望为虚妄,而绝望尤为虚妄。这不仅仅是对“希望”的超越,更是对“绝望”的超越。在鲁迅看来,“希望”固然是“没奈何的自欺的”,但“绝望”更值得怀疑。“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⑧。鲁迅在这种“绝望”的质疑中重新审视所谓“希望”和“绝望”,就产生了“虚妄”感: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虚,虚则大也,故引申之为空虚。妄,乱也,与空一起,都是指向一种毫无根据的无。
      作品第一次引用是说“桀骜英勇如裴多菲者,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这就是说裴多菲退却了。但鲁迅则不同,他不愿“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虚妄”之中,他不但要寻找“悲凉漂渺的青春”,还要寻找“身外的青春”,总之是不愿放弃。作品第二次引用,是续接前文所引的裴多菲的“希望”之歌的思路而来的。这就是说,要彻底抛弃“希望”,就要彻底抛弃“绝望”,把“希望”和“绝望”都彻底虚妄化,完全掏空,才能轻装上阵,欲与“暗夜”同归于尽――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肉搏”是一种躯体的搏斗,作者在精神上已不抱什么“希望”,也无所谓什么“绝望”,完全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做法。而且“由我”一人进行,与别人无关,誓与“暗夜”同归于尽。这与《影的告别》中“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的境界近于相同:这是彻底的“无”向“有”的转换,希望出现了转机。但是――
      暗夜又在那里呢?……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鲁迅正准备进行“肉搏”时,却突然没有对手了!这又和《这样的战士》中所描述的“无物之阵”又是多么的相似――
      但他举起了投枪。……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但他举起了投枪。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但他举起了投枪。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鲁迅在《希望》中把自身心灵中黑暗都展现出来,试图在各种矛盾的充分激化中寻求一个最终的解决。但是各种矛盾相互激荡、冲突,不仅难以解决,而且纠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在这漩涡的核心就是鲁迅的心灵的黑暗。但作者在谈到创作《希望》时这样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但通观全篇似乎给青年之希望的寥寥。如果算是希望的话,那就是鲁迅独自承受着心灵黑暗的重压,为青年乃至于更为广泛的人群换来一线光明和希望。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刘高峰,男,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①鲁迅.为“俄国歌剧团”[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382页.
      ②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J].北京: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0期.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A].鲁迅全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445页.
      ④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419页。
      ⑤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1页.
      ⑦十三州志[A].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篇第一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
      ⑧鲁迅.两地书[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0-21。

    相关热词搜索:缘于震撼黑暗心灵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