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语文课堂的不和谐表现]如何应对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

    [语文课堂的不和谐表现]如何应对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

    时间:2019-02-18 05:36:3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了相当一段时间,初中语文新教材实施也完成一轮了,但是由于考试、评价等因素,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依然在课堂教学中缩手缩脚。或穿新鞋走老路,或旧的舍不掉,新的没学会,或追求热闹,新得过了头,语文课堂表现出一些不和谐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不和谐
      
      1、重知识轻能力
      教师讲课时,眼光总是聚焦在类似“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等,没有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些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作者意图的表现及其固定的文化内涵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做法,与目标的能力主线背道而驰。
      2、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近年来,提倡语文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幌子下,以课文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由此将语文课切换成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上成口头作文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能把语文课撕成两张皮顾此失彼,因此,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应该通过对文本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的掌握,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来完成。否则,所谓的“人文性”只能看作是强贴的标签。
      
      二、教学内容不和谐
      
      1、重教材
      有些教师对选文应承担的教育功能认识模糊不清,认为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因而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到选文的方方面面,什么都应该教,什么都应该学,结果造成语文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教师教了什么和学生学了什么都成了一笔糊�帐。
      2、轻教材
      新课标对教材的建议是,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教师注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了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于是,每堂课都要进行一定的“拓展”和“迁移”,或进行一些“读写结合”“内外互连”等强化“训练”。这种硬性的、牵强的“涉外”教学内容占去了阅读理解文本本身的宝贵时间,而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初级阶段”。
      我们反对把文本的解读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也不主张阅读教学可以脱离文本搞各种各样的非语文的或高度淡化文本的活动,而坚持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以文本为平台,进行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或者在走进教材探究解读的基础上,自然地走向对教材的拓展延伸。
      
      三、教学方法不和谐
      
      1、以教师为中心
      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在一言堂的课是少见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许多课看起来学生忙得不亦悦乎,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体,但实际上,学生任由老师操纵,比如启发式教学,教师问来问去,一个劲儿地引入自己预设好的答案中(大多为教学参考书上的说法)。还表现在教师为了完成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舍不得给学生读书思考的充裕时间。
      2、追求表面的时新和热闹
      热衷小组讨论。这种形式常常外热内冷,流于形式:一是讨论内容不合理,对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进行讨论,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教学时间;二是讨论时间不足,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三是由于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使得一些学生坐在桑树底下等枣子吃;四是小组讨论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暂时落后的学生永远处于听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
      教学中学生是否成为主体,不是看学生活动了多少时间,也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时间,问了多少问题,最根本的是看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否从学生出发,是否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需要出发,是否遵循了学科的学习规律,是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好,自主学习是基础,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放”,更要“导”。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和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学习。
      
      四、教学手段不和谐
      
      多媒体的使用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往往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课件多以“标准答案”显示,取代了学生的思考;快速“闪动的画面”,影响了学生的思考;不协调的配乐,干扰了学生的阅读;特别是花了好多心血做出的课件却图解文本,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某教师在教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将精心制作的蔚蓝的大海、绿色的草原、山岗、礁石、木屋……等图片一组组地呈现给学生,使原本优美的诗句变得毫无生气,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现代信息技术只有与文本融汇整合,才能产生极佳语文学习的效果。比如屏幕上波涛滚滚,耳旁《黄河大合唱》乐曲此起彼伏,执教老师出示课题《黄河颂》,调动学生富有激情的朗读,随即交流听音乐与读诗歌的感想。这儿多媒体的使用就有助于引导学生欣赏黄河的形象,感受黄河的气势,体会诗作对黄河的动感描写。
      让我们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现象,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尺度,使语文课堂教学展现出它特有的风采。
      (作者联通: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家乡小关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不和谐表现语文课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