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龙的踪迹 [探秘龙的千年踪迹]

    龙的踪迹 [探秘龙的千年踪迹]

    时间:2019-02-26 05:38:0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就我们所知,在古代中国,龙是最重要的图腾之一。然而,在英国、加拿大、印第安部落等地却也流传着关于龙的故事。它为什么总是出现在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中?传说中的龙与科学家心中的龙有何区别?或者说,它真的存在过么?
      
      西方传说中的龙
      
      龙在《圣经》中也有出现。可见它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创世记”第一章中,上帝注定了人类和爬虫类要做永远的敌人,其起因是:蛇在伊甸园中扮演了一个启蒙者的角色,它引诱人类吃下“智慧之果”。自此之后,这位撒旦的使者就必须要永远用腹部行走,和女人成为互相仇视的对象。
      西方的龙通常有四只脚,前两只的作用跟人类的手臂一样,在与两臂平行的地方通常有一对翅膀,而这对翅膀是比较类似蝙蝠的肉翅,而不是鸟类的羽翅,有些在洞穴里待了太久的龙的翅膀会跟着退化:有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和上面有鳞片、硬皮、或是长毛的长颈子,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千奇百怪,不过四肢都有又尖又利的爪子,有些龙则从颈部到背部一直延伸到尾部都有尖锐的刺作防护,而且通常都有尖角以及骨板所构成的防护性头冠。它们可以从嘴里喷出许多种类的物质用作防御或是攻击。西方的龙类都具有十分长的生命周期,相对的,这也让它们的智能与之增长,它们可以十分地友善,有时又会特别的不合作。
      在龙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不管是在神话里,还是在历史中,它和人类之间的交集大都是以极不友善的状况开始的,连神都不例外。巴比伦深渊与大海之神依亚杀死了女水怪蒂亚华姿,获得了“屠龙者”的称号:宙斯曾经以雷电击毙百首巨龙台风:阿波罗射杀过大地之母盖亚的众多怪物子孙之一怪龙派东……
      在大不列颠岛,许多人都对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耳熟能详:出生于公元3世纪中期的巴勒斯坦人乔治,在任古罗马骑兵的统帅时,曾杀死一条巨龙,龙血溅地,呈十字形,并成为12世纪东征的十字军的守护神,白底红十字的“圣乔治旗”也因此被英国人永世铭记。而这条出现在英国历史上的巨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欧洲艺术家经久不衰的创作源泉。
      
      龙最初长着猪头?
      
      要解答关于龙的疑惑,自然中国人――“龙的传人”最有资格。那么,龙的形象究竟如何?其前身又是什么?
      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暖阳高照,朴实的村民正在忙着春耕。其中一个村民一锹下去,泥土里突然露出一个有些发亮的东西。“这是什么玩意儿?”带着这样的疑惑,他拨开松土,“发亮的东西”渐渐露出真容。这是一个呈C字形的玉器。不过,这位村民只是把它作为普通器物拿到家里。
      “因为没有认识到器物的价值,那位村民就给他儿子作玩具了。”湖南省博物馆教授喻燕娇记得,村民发现的玉器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蜷体玉龙”。直到辽宁省的考古人员前来鉴定时,蜷体玉龙才最终被认定,“这是红山文化中的代表作品,是龙的祖型。”
      喻燕娇介绍,从众多出土的玉龙来看,龙的最初形态并非如我们所熟悉的那样,而很有可能是猪首蛇身。“肥头大耳,嘴和鼻子前部平齐,鼻梁上带有明显的皱纹,看上去特别像猪头,躯体蜷曲无足像蛇身,首尾相连,可谓亦猪亦蛇。”
      这些猪首蛇身的“龙”是否有事实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喻燕娇直言,古谚就有“猪乃龙象”,现在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远古时期,猪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除了把猪作为食物以外,还把它作为‘水兽’,在祈天、求雨、防洪等祭祀中,经常把它作为祭品来祈求农业丰收,并逐渐把猪抽象神化。”喻燕娇说,这些观念反映到玉器造型中,猪首龙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龙体的形状为何不像一般人想象那般源于蛇的身躯呢?有专家认为,这是红山人对蛇崇拜的原因。因为蛇的活动与季节的循环是相符合的,古人便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于是两者结合起来,就出现了猪首蛇身龙的形象。
      
      一个英国人的迫寻
      
      与中国学者不同,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菲尔・曼宁做出了一个新的推测:龙与恐龙渊源颇深,它甚至可能是生物进化史中未被发现的一个环节。
      近来,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曼宁展开了一次针对神话传说的考古活动。
      在德国小镇索伦霍芬的亨波特史前陈列馆,爬行动物厅厅长大卫・安维博士已经为曼宁的来访做好了准备。安维向曼宁展示了一具与乌鸦一样大小的骨骼,骨骼如茅草根茎一样纤细枯瘦,被牢牢地“镶嵌”在岩石上。
      这就是始祖鸟。一方面,它保留了很多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如牙齿和尾椎;另一方面,它又有着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等鸟类特征。它意味着在史前存在着这么一种动物――它既是飞禽又是走兽。
      虽然这些特征与龙有些相似,不过曼宁却认为翼龙比始祖鸟更像龙。翼龙出现在中生代三叠纪,是地球上最早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
      为解答曼宁的疑惑,安维帮他调出了2003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劳伦斯・威特默教授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翼龙的小脑叶片相当发达,甚至占到了脑容量的7.5%,在目前已知的脊推动物中比例最高,而生物界中最擅长飞行的鸟类的小脑叶片也只有1%~2%。这极有可能证明翼龙是当之无愧的空中霸主。这个结论让曼宁觉得自己的求证正在接近成功。
      此后,曼宁折返美国。在最北部的北达科他州,他遇到一位年轻人,后者告诉曼宁,在此地东南方向的荒野中发现了兽脚类恐龙足印化石,那里应该是史前恐龙经常出没的地方。
      在那里,年轻人敏捷地爬到一块岩石上。指着其中凹形的弧面,说:“看见了吗?这就是兽脚恐龙的足印。这里是它的中趾,这是它两边的脚趾。”
      由此,曼宁立刻联想到中国的龙。中国龙拥有世界上最生动、最纷繁复杂的形象,仅是龙爪就蕴藏着深刻的等级文化。自周代开始,龙爪的应用便有了细致的规定:“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
      不久,曼宁又先后前往杨百翰大学体育馆和黑山地质研究所观看新发现的恐龙标本,慢慢将自己心目中的龙勾勒成形:它有着风神翼龙长达10米的翼展、兽脚恐龙强悍的脚爪、朝王龙威猛无敌的尾巴和蛇发女怪龙“一口制敌”的嘴巴……但这仍然只是推测。曼宁决定,他要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地区继续进行寻访,据说在当地印第安土著的生活中,龙仍“鲜活”地存在着。
      一位在族群中享有极高声望的老人接待了曼宁。他说,十几年前,他在一次狩猎中,看见巨大的岩石后面有一个动物的影子:大概10多米长,长着一双翅膀,身上还有鳞甲。等他回过神以后,岩石后面已空无一物,但他仍能感觉到地面在隐隐震动。对此,曼宁有些半信半疑,他认为,所谓的地面震动,或许是土著居民对地震的一种传奇性虚构,而那个奇特动物,也可能是他们对一种曾经生存在这里的生物的模糊记忆。
      为寻找更多的科学上的发现,曼宁决定走访离此处不远的泰瑞尔博物馆。
      在得知曼宁的来意后,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凯文・克鲁格告诉曼宁,他可以到亚伯达省考察一下恐龙化石。在那里,甚至不用发掘就可能找到化石,因为它们就躺在浅层矿表上。
      这样的说法给了曼宁一些启示:或许当地人只是在无意间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化石,并把它看成是尚未灭绝的动物,并由此诞生了因尼金(当地人对龙的称谓)。
      这场短暂的寻龙之旅未能获得认同,但曼宁仍寄望于世界各地正在不断进行的考古活动,希望有朝一日一种新的生物化石被发现后,他的推断会被证实。

    相关热词搜索:探秘踪迹千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