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视觉控制下的身份建构问题

    视觉控制下的身份建构问题

    时间:2020-03-19 05:14: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器物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不同的阶层对于器物功能的取向不同,上流社会对于器物的功能侧重于其象征性,通过器物的建构和传达出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识别用于对不同阶级的人们进行区分。本文论述了古代的器物(鼎、虎符、玉玺)和现在的奢侈品不同的视觉文化产品的存在外表,分析了上层阶级这一群体是如何利用器物去建构和传达其独特的文化识别特征的。

    关键词:器物功能;视觉创造;身份建构;视知觉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11-3

    如同吃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看也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而看经常与人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我们大部分经验都来自视觉,我们获得的几乎所有的信息和经验也都来自视觉。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被视觉主宰的社会。马尔科·巴纳德曾说:“视觉产品就是人类生产,表现或创造又有或被赋予功能,传达美学意图的任何可视的东西。”①器物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实用艺术的功能转化为表现,进入到人类的视野,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实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得以实现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器物进行身份建构的问题。

    一、器物的“形”与“质”———隐形的身份符号

    中国古代器物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其中包含了社会、历史、政治、人文、艺术等诸方面的信息,在长达数千年的艺术设计史中,器物无疑成为当时观念的承载物。鼎,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因为在传统礼仪中常用来烹牲以祭祀天地鬼神,逐渐演变成一种礼器,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得鼎者得天下,失鼎者失天下。虎符,亦称兵符,因做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从外形上看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更重要的是统治者赋予其意义———调兵的权力。因此这是一种最高统治的象征。玉玺是皇帝的印章,专以玉质,称为“玉玺”。从材质上看,玉玺专于玉制,而且会雕有龙或凤的头样,因此在视觉传达上给人一种尊贵的感受,是古代统治者所拥有的物品。

    “奢侈品Luxury”概念源于拉丁词“Luxus”,原意指“超乎寻常的创造力”这一概念更多时候用来描述那些费时,费力,精雕细琢,完美无暇的珍品,可拥有但非必须的产品。

    “最早在欧洲宫廷社会中,在贵族政治激烈竞争的舞台上,来自异域的神秘奢侈品的消费,所形成的社会地位感和注意力聚焦,为宫廷社会中政治领导力的产生和维系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宫廷社会中的政治领袖,必须依靠以服饰、宴请(精美食材)、有特色的建筑物、珍贵摆设(如来自全世界的古董)等围绕物的消费而形成的人际圈子,建构政治信息沟通的网络和人际忠诚,以此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②实际上,在每个国家,每一个新的重要阶级的形成,都要借助于某种显著的符号体系,来进行标记。

    二、器物的“看”与“被看”———身份建构的完成

    古代器物(鼎、虎符、玉玺)和当代社会的奢侈品由于其权威性或昂贵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属于上层社会消费的物品。那么这类器物是怎样实现其价值的,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来判断其价值所在?笔者认为是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从所拥有器物的主体的被看,以及作为他者的客体的看的互动中实现器物的价值的。

    (一)动力———器物所传达出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要使器物传达出视觉效果,就要把功能转化为视觉表现,这种转化完成于视知觉形式动力的生成过程中。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③视知觉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与视觉的刺激物相互作用的视觉构型作用,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视觉捕捉到器物传达出来的形状、色彩、构成、运动来理解器物存在的意义。比如我们经常感受到某个器物很优雅、和谐、别致,这些形容词的出现的基础是由于器物的形态所传达出来的,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有一个力的式样,茶嘴壶的雅致在于它的视觉上展现了优美的流注,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五鱼纹彩陶盆》的生动富有韵律感在于,其中一条鱼偏离中心,作为离心力,在视觉上为我们提供了动感。我们正是在感受到倾注、动感、容纳等动力的同时,感受到优雅、和谐、生动等审美体验。

    古代代表权力象征的器物(鼎、玉玺、虎符)在力的呈现上都拥有一种“气势”美,具体应该是“深沉雄大之气”“飞扬跋扈之美”突出整体的感觉和力度感。力是一直在强调的东西,从古到今也不乏对“势”与“力”的论述。比如在古代蔡邕《九势》中说:“观其法相,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兀若竦崎。”④如今阿恩海姆所说的张力(后说成动力)也是用力的意思,器物的功能设计中展现出动力,一种有方向性的张力,当我们去观察这些古代具有权利特征的器物(鼎、玉玺、虎符)时,可以发现,鼎从其高大的形态、强有力地支撑,玉玺从其稀有的材质、龙凤形象的雕刻、四方体的形态,虎符从其威猛动物的视觉呈现、动物躯体的强有力地展现,可以发现所有的这些古代具有权力象征的器物本身就呈现着一种动力,这种力不是观看者赋予的,而是器物本身所具有的,通过观看者的“看”,和器物的“被看”这一互动过程实现其功能设计的意义。

    同样对于当代社会的奢侈品的形象建构,也可以通过视知觉形式动力来进行阐释,“奢侈品具有三个主要特性,分别是稀缺性、品质优越性和非必需性。稀缺性是指奢侈品产品其材质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如钻石)、物料资源的日渐萎缩(如皮草)和产品供应量的自我限制(反映为各式各样的特供和限量版)。品质优越性则是指奢侈品(含服务)在消费过程中,能够真正让消费者获得安全感、美感和社会地位优越感等正面体验积累。非必需性指的则是奢侈品相对于一般消费品的一个特点,即该类奢侈品消费的移除或缺失,不会对消费者本身的生存境况或平均生活质量水平,造成显著的影响。”⑤最简单的视觉呈现方式,奢侈品的识别通过其Logo,其奢侈品的特性在视觉呈现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Logo的呈现隐形价值是其奢侈品特性的再现。这种奢侈品特性的再现是“力”的呈现,也就是阿恩海姆所说的动力,同样也是通过观看者的“看”和奢侈品的“被看”来实现其产品价值的。

    (二)凝视———观看者欲望的捕捉

    以上所说的都是在“看”与“被看”互动顺畅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观察者对这种器物的设计(姿态、颜色、运动、构造)丝毫没有兴趣,就会造成审美活动的中断,也就是说要想审美活动正常进行,必须保证主体的自我构建与他者(互为主客体)的凝视联系在一起。早在60年代拉康在他的研讨班上表述了这一思想,在他看来,凝视不仅是主体对物或他者的看,而且也是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对主体的注视。是主体的看与他者的注视的一种相互作用,是他者的视线对主体欲望的捕捉。也就是说器物在功能设计的建构融入了观念,目的是让观看者产生同样的心理认知,反过来讲,器物的功能设计的视觉效果所产生的动力捕捉着观看者的欲望。比如当今奢侈品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奢侈品使用者通过佩戴奢侈品来构建和传达一种文化和社会识别特征,证明自己处在一个上等的社会,构建一种身份;另一方面,奢侈品对观看者欲望的捕捉,“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围绕奢侈品而形成的人际圈子,建构政治信息沟通的网络和人际忠诚,以此确保自己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在每个国家,每一个新的重要阶级的形成,都要借助于某种显著的符号体系,来进行标记。

    三、器物的“变”与“不变”———身份建构的时代性

    上面论述了古代的器物(鼎、玉玺、虎符)和现在社会流行的奢侈品,两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上层社会身份的象征,但是古代不会以现代的奢侈品当作地位的象征,现代的人们也不会将玉玺、鼎、虎符看作常物,以此标榜社会地位或进行自我身份建构。主要原因是时代的变迁,可以说器物功能设计所进行的身份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社会阶级、生活方式群体与器物的功能设计种类之间不是一个静态的大一统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社会阶级或文化团体不会经常或永远使用某一种器物或者设计风格来传达其识别特征,这里有一种更加复杂和动态的关系。比如说,随着时代的进步,某一社会团体会赶超更加优越的团体,来模仿其使用的物品,那些优越的团体被迫去寻找其他的阶级识别系统,重新定位自身。乔治·西梅儿,索尔斯坦·凡勃伦和艾德里安·福蒂都对这一现象做了详细的阐述,他们都表述过,一旦下层社会获得了上层社会的款式,上层社会就要持续不断地更换自身的识别系统。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份识别系统。

    原始社会———图腾,“图腾(TOTEM)从北美印第安奥日贝部落人土语而来,是血缘、家庭、种族的意思。图腾的成员,在身体装饰,生活习惯和日常用具上采取同一样式,同一图腾内男女禁止通婚。”⑥原始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面对面的形式,在面与面的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原始社会中的人维系社会关系在庆典中发生,由于庆典是一种非功利的人类交流形式,来尽情地庆祝收获,在庆典仪式中人们总是要精心打扮一番,装饰自身,而装饰因为其醒目性和稳定性,顺理成章的具有标志和识别作用,从而成为此种节庆集会以及在集会中初始建立起来的民众共同体的识别标志,正是图腾。节日庆典会消逝但由之培育起来的图腾却沿袭下来,人们将之佩戴于身,作为本族认同的一个标志,装饰物作为图腾的载体,使人们具有了各自不同的身份。

    奴隶社会———礼器,奴隶社会的统治者通过赋予象征物以神秘色彩,来达到统治的目的,例如青铜器,青铜器是从人们的日常用具中转化而来的,“鼎”本身是一种加工肉食的容器,因为在传统礼仪中常用来烹牲以祭祀天地鬼神,逐渐演变成一种礼器,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得鼎者得天下,失鼎者失天下。再比如玉器,在周代祭祀神灵的礼器和象征统治者权力的符等器物大多数是用玉来制作的。这些玉器都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拥有玉者具有很大的权力,是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封建社会的器物和视觉上的创造主要体现了宗法观和伦理观,可以说器物在视觉上所传达的等级制度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是逐渐加深和细化的,虽说在当今社会并没有通过制度对器物的等级进行划分,但并不等于当今社会的器物在视觉上不传达等级观念,不建构身份。当代奢侈品视觉中能体现出阶级、种族和社会身份。在某种程度上奢侈品是当今社会身份的象征。

    四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器物建构身份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发现,器物的功能设计在视觉创造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建构身份的器物本身,不变的是等级观念、身份建构。

    四、结语

    器物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器物的功能设计通过视觉传达形成一种文化和社会识别系统,上层社会通过器物来建构社会身份,与其他阶层进行区分。笔者认为社会身份的建构过程是通过“看”与“被看”的互动作用完成的,这一环节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必须保证主体的自我构建与他者(互为主客体)的凝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器物在功能设计的建构融入了观念,在形态上产生一种张力,与视觉同构。另一方面,观看者产生同样的心理认知,激发出内在欲望。

    最后笔者认为器物的功能设计通过视觉所进行的身份建构具有时代性,并分析了原始社会———图腾、奴隶社会———礼器、封建社会———宗法传达、现在社会———奢侈品四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器物所承载的身份建构的差异。在历史中,器物的功能设计在视觉创造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建构身份的器物本身,不变的是等级观念、身份建构。

    注释:

    ①[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王升才,张爱东,卿上力译.艺术设计与礼觉文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

    ②⑤刘能.奢侈品消费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滴水珠[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04-09.

    ③[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④[东汉]蔡邕.九势.

    ⑥唐骅.视觉艺术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文献:

    [1][德]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译.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美]柯勒,李珊珊译.完形心理学[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

    [4][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著,吴琼编.凝视的快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王升才,张爱东,卿上力译.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6]唐骅.视觉艺术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宁海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刘能.奢侈品消费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滴水珠[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04-09.

    作者简介:

    王晓旭,女,河北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3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方向:影视批评学。

    相关热词搜索:建构视觉身份控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