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问题研究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问题研究

    时间:2020-03-22 05:11: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无论是银行的内在需求还是监管层的外在需求净值型理财产品已然成为未来银行发展的重点,它的普及有助于解决银行理财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诸如“资金池”、“刚性兑付”的弊病。但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推进一直面临诸多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净值型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对策建议

    一、引言

    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一种类基金的理财产品,与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区别在于它收益的不确定性,资金赎回的灵活性,在客户分享超额收益的同时,也应承担投资的风险。它的普及有助于促进银行理财回归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本质,减弱理财产品自发展以来所积聚的各种问题。由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类资产收益率下行,资金成本不断攀升,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转型的内在需求。自2014年以来监管层为打破“刚性兑付”,规范“资金池业务”防范信用风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会”发布的《关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监管規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指导意见》)在打破刚性兑付、资管产品净值化等做了严格规定,越来越强烈的外在需求将倒逼银行加快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进程。

    虽然自2006年净值型理财产品被提出以来,多家银行已相继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但截止到2017年9月末,随着银行理财规模的不断增长,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占比仅有10%,市场上90%依旧是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可见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阻碍,例如银行积极性不高、投资者接受程度低、非标资产估值困难等问题。

    二、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1.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现状

    截止到2017年9月末,现存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规模约有3万亿,占表外理财的总体规模不到20%。占所有理财产品总规模不到10%,发行的主体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的发行力度相对较弱。

    2.净值型理财产品多维分析

    (1)银行净值型与基金、券商资管不同类型产品收益比较。由图1可知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高于券商债券型、券商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但明显低于券商和基金的混合型和股票型。主要是因为银行在配置固定收益型资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而在权益市场上由于配置比例受限,以及投研能力和交易能力较差。图1银行净值型与基金、券商资管不同类型产品收益比较

    (截止到2017年9月)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2)面向不同客户群体银行理财产品分析。净值型理财产品89%的对象为个人,机构类占比仅有9%,同业占比2%。从产品收益来看,针对个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最高为4.42%,机构稍低于个人为4.00%,个人机构和同业较差,分别为3.60%、3.74%。此种情形一是在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波动性特征,二是在于机构和同业的低风险偏好性,使得机构和同业更倾向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需求较弱。

    三、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困境

    1.底层资产结构差异,各项资产所适用的会计估值各异

    底层资产估值问题是理财产品净值化的主要困境之一。由于现存的理财资金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投向比较复杂金融资产,包括类信贷属性的非标资产或者股权资产,又有标准化的金融资产,如流动性强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由于每种资产的所适用的会计估值不一,特别是非标资产很难找到合理的估值方法以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变化。

    2.现存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大都为“伪净值型”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所推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因采用成本法大都是“伪净值”型理财产品,因从收益率曲线来看其净值曲线比较平滑,波动较小,而同时间段的公募债券基金的净值曲线的波动较大,比较能反映了市场的变化。为保障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曲线的平滑,现存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大都采用成本法,但却不能准确地显示出底层资产的真实波动,从而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容易发生信用风险。

    3.投资者的“刚性兑付’观念根深蒂固

    从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端来看,主要资金来源是零售客户,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末,个人理财占比52%,但对于个人客户,大都是低风险偏好,购买银行理财时普遍认为银行会保本保收益,非常重视投资的稳定性,故净值型理财产品“买者自负,风险自担”的特点很难受到投资者追捧,若产品净值出现大幅波动将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甚至引起大规模赎回,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以及缺乏风险处理机制都制约着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展。

    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路径的探索

    1.建立与净值型产品相匹配的中后台管理体系

    对银行来说,建立与净值型理财产品相匹配的中后台体系是指做好与净值型理财产品相匹配的投前、投中、投后多维管理,投前主要指加强银行的投研能力,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提升产品整体收益率和竞争力,投中主要指做好资产监控,提升交易能力,防范金融风险,投后主要指设立风险处理机制。

    2.建立适当的估值体系,把“伪净僧”变成“真净僧”

    解决估值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可以根据银行持有资产的目的,以及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估值。例如对于已持有到期为目的债券类资产可以采用成本法,对于以交易为目的资产可以采用市价法。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资产,可先通过公司的市净率进行估值,并根据每季度标的公司的财务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投资期限较长,很难透明化,公允价值很难确定的非标资产,银行可以把这种类信贷的非标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转化为标准资产。

    3.加快推动理财产品创新,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客户设计相对应的产品

    培养更为规范、专业的销售团队,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客户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程度。同时银行在加强投研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创新,利用大数据分析设计出不同风险级别的产品。

    (责任编辑:王文龙)

    相关热词搜索:净值理财产品银行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