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生命信念的牵挂:电影《战马》剧本分析

    生命信念的牵挂:电影《战马》剧本分析

    时间:2020-03-24 05:17: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电影《战马》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影片主要是通过乔伊的形象塑造来进行主题传达、建构人性回归这一主题。本文试图从戏剧冲突入手,来探讨电影剧本是如何用温情的一面来讲述跨国界的友情与梦想的故事,以及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關键词:戏剧性;悲剧性;人性

    中图分类号:I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113-02

    《战马》是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与其说这是一部战争片,它更像是一部90年代式的温情电影。1982年,由英国儿童和青少年文学的畅销作家迈克·莫波格创作了儿童小说《战马》。在2007年被斯塔福德改编成为戏剧剧本搬上戏剧舞台,征服了所有的观众。2011年,导演斯皮尔伯格观看《战马》舞台剧之后,认为其故事内核及其所传达的信息具有跨越国界的感染力,决定将文学作品作为电影改编叙述生命的源泉,拍摄制作成影片。在2013年,将这部具有英国史诗性质的题材作为中英戏剧战略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展开长期战略合作。《战马》于2011年包揽美国百老汇最高奖项,有戏剧界“奥斯卡”之称的“托尼奖”的最佳话剧、最佳话剧导演、最佳话剧布景等六项大奖。

    影片讲述的是一战前夕,一个男孩和一匹小马驹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在战争中,小马驹“乔伊”被不断的易主后最终飞奔进回归与重逢的梦想当中。

    一、戏剧冲突的疏离:生命温度的问候

    西方戏剧向来有重视戏剧情节的传统,而且他们在关注情节问题时又着重于情节或冲突的建构,而到了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淡化冲突和情节的创作倾向。《战马》是其中具有典型性代表的案例。在理论或创作上,导演讲述故事的情节、背景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表现出了对传统戏剧冲突理念的背弃,甚至全面颠覆。这种疏离主要体现在他们戏剧关注的重点,由繁杂的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重在发掘和表现人的潜意识,不再津津于表现人与人外在的矛盾冲突[1]。

    在影片《战马》中,从普通的生活过渡到战争,不同于原著小说中作者的处理,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对“乔伊”心理变化的塑造上,通过战时“乔伊”的成长与蜕变的经历,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不同于以往血流成河的宏大战争场面,这里导演将视角指向普通人的生活和被战争所影响的部分,有每个人对战争的看法。有被战争夺去双亲,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小女孩艾米莉、逃兵兄弟等,他们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的场景。影片从以往战争片的热血转而至温情,故事以战争在双方军队的帮助下一同齐心救“乔伊”的过程中结束。在影片台词里的那句“奇迹般的马”是对所有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的交代和总结。在这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背景下,导演在社会环境、人性以及动物三者之间重新达成了和谐与平衡,他们之间的深切羁盼,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

    血腥和暴力的场景引发人对战争反思,战马从温情的一面来描述战争,体现了疏离冲突的戏剧观念的特征。影片淡化了佃农与地主之间的摩擦,通过乔伊的经历反衬出战争对人性的践踏。把艺术视点投向人物的心灵世界,突破了以往传统戏剧重情节、重冲突的创作特性。

    二、戏剧性创作:无形的温情上演

    在戏剧性主要来源于戏剧的假定性,而戏剧的假定性则主要体现在戏剧故事情境的预设性以及剧中人物的装扮性等方面[2]。

    《战马》中“乔伊”的形象预设是极具有戏剧性的代表之一。从“乔伊”这匹小马驹的拍卖作为故事的开端,直到经历战争后蜕变为“战马”的回归,这是导演给小马驹的形象预设。在舞台剧的版本中,小马驹由真人操控木偶来进行扮演,真人与马融合其一,其中由于演员的演出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扮演导致的身份不同程度地转变的一种人类行为,这是戏剧性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其中所存在戏剧的真假互渗性,表现为戏剧与真实生活中相互渗透。戏剧成为戏剧,就在于演出的呈现是由演员假扮而完成的。在《战马》中,人与木偶的融合却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使得生活的真实在戏剧的假定性中互相融合。

    在影视剧本中,“乔伊”形象显得更具有戏剧性,这不仅来源于动物与人感情的建立,更在于将“乔伊”的形象人格化、神圣化的戏剧性特征。乔伊有着同人一样的怜悯之心,为了保护受伤的黑马,乔伊自动填补了队伍的空缺,顶替黑马拉大炮,它是有情感、有思维、并被人格化的形象,是一匹被赋有了人类生命情感的动物。不论是舞台剧亦或是影视剧,都将“乔伊”这个极具戏剧性的形象描述得让人为之动容,使得观众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感受,让观众去理性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这也是戏剧性戏剧的主旨所在。

    这一系列伴随着乔伊而发生的故事都是被戏剧化的人物身份的再次建构。那面战斗旗帜是贯穿电影始终的线索,它的存在给战时的人们带来了短暂的美好,并将他们的美好希望寄存于这面具有象征意义的幸运旗帜。在以情节逻辑为基础的戏剧进程中,将创造的重点放在了戏剧性和抒情性结合的线索上,实现了情节逻辑和情感逻辑的对立统一。

    三、悲剧性创作:梦境与幻想的神秘境地

    戏剧家梅特林克在他的静态戏剧理论中曾提到过,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悲剧因素存在,它远比伟大冒险中的悲剧更真实、更强烈,它超出了人与人、欲望与欲望之间注定的斗争,它超越了责任与激情之间的永恒冲突[3]。

    影片《战马》中,最具悲剧性的代表莫过于对马在战争中也逃脱不了被摧残的命运的描述。在一战的战场历史上,当时不仅有着致命的毒气、坦克、还有骑兵这一古老而伟大兵种的绝唱,作为主力的战马自此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马和人类所建立的类似友谊的情感,呈现于阿尔伯特和“乔伊”之间那微妙情谊的关系,在这部影片中并非凭空虚构。

    在影片中,有马与机关枪的强烈冲突。在田野间、在战场上轰鸣的炮弹,伴随各种刺耳的声响,战马们在枪林弹雨中打滚,在无人区它们那被无情的铁丝网缠绕住无法脱身的肉体[4]。被派去拖运大炮上山的乔伊的“挚友”黑马,在无情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当它们累趴或受伤,军官就会枪杀它们,面对如此残忍的行为,观众亦能体会其中命运的悲哀。战场上带着弟弟逃跑的哥哥、无数个为国尽忠的士兵们、还有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的艾米莉、死于生平第一次冲锋的青年军官,影片用“乔伊”这匹战马来串联他们之间的相遇,在共同遭遇的这场战争里,没有谁逃过了战争带来的伤害。导演并没有用暴力或血腥的场面来表达对战争的记忆,他们的悲剧性命运,建立在有关“乔伊”的生命过程中。

    人和马,在这场毫无底线的残酷战争中,他们一同成了被炮火轰击的碎沙般土地上带着碎肉的血泥,一同埋在因过度填埋走上去就会渗出血水的临时公墓中,在暴力行為无意义的喧嚣中,体会绝望的碾压。而那些像乔伊一样有着人类情感的动物,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的张力,这是导演对战争的控诉。对于人的内心活动,生存和命运及生与死的真谛,《战马》让人们看到了这种悲剧的美和庄严并不需要解释,能解释心灵趋向于美和真理的是它们之间琢磨不知的不断努力,进而走向梦境与幻想的神秘境地。

    四、乌托邦色彩的构建:回归与重逢

    费尔舍·李希特在帕韦斯主编的《跨文化表演读本》中曾指出,这些现实中艺术风格不同、艺术理想各异的大师们其实都是在力图创造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舞台语言,旨在迈向一种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所谓“世界文化”[5]。

    这种乌托邦色彩的构建不仅局限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还存在于剧本中两国交战双方一同解救“乔伊”的感人情节。战争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对抗,在影片中,以一匹马的战火浮生来表现战争对战争双方的摧残,也使得马匹没有成为戏剧的傀儡。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在《战马》中,所描述的乔伊在无人区的铁丝网缠绕不能脱身的痛苦挣扎的场面时,英德各有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战壕,帮它脱困,仿佛在乔伊脱困的那一刻得到了短暂的停歇,回归的是对生命的爱与平和。那一刻,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顿时变得毫无意义。导演意图将战场上逝去的生命归属于乔伊这个共同体身上。在故事发展的最后,战后农场爷爷将心爱的外孙女惦记的“乔伊”归还给了第一任主人阿尔伯特,实现了精神、信仰上的追随和同步。这幅一战期间整个欧洲的浮世绘,被一匹屡屡创造奇迹的战马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创造奇迹的本来都是人本身,而人们将这些美好的情感都寄托在了“乔伊”身上。

    自从2013年《战马》传入中国后,就接连不断得在内地兴起多轮巡演。在谈东西方戏剧格局的建构里学者曾提到,文化的传播不是细胞的单性繁殖。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外一个性质相异的环境,在异质文化的作用下会发生某种变异。由于西方引进的新剧样式,受到东方本土文化磁场的磁力线吸引,慢慢在舞台上形成了民族化趋势[6]。中文版舞台剧《战马》在内地获得一致好评的同时,也证明了东西方文化的互通共性不仅体现于剧中人类对和平的渴望还有人性之间的善良与美好,承袭了与世俗精神和当下原则的大众文化观念,当然这也是时代的诉求、社会的诉求以及观众的诉求。

    影片从马身上来反映人的情感投射,向我们展示了普通民众在战争与权力面前暴露的脆弱与无能,表达了对人类和动物之间关系的迷恋和焦虑。用“乔伊”的最终回归与阿尔伯特的重逢来照亮人性的光辉,和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种超越战争与生死,只关乎真诚、友爱的感情让人迷恋。《战马》从对战争的解读,观察,到反战,逃离,最终回归人性。这一匹没有被战火吞噬的战马,载着关于人性的记忆回到这片土地,人们跟随着他最终完成了一场自我心灵的救赎和洗礼。

    参考文献:

    [1]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钱久元. 形象戏剧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周宁. 西方戏剧理论史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4]张晓艳.战马中的战争与人性[J].戏剧之家,2017(22).

    [5]何成洲. 全球化与跨文化戏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廖奔.东西方戏剧的对峙与解构[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简介:谢慧祯,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文化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战马剧本信念牵挂生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