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三点导读

    三点导读

    时间:2020-04-02 05:11:3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美点赏析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活在北宋中期,历经真宗、仁宗、黄宗、中宗四个朝代。青年时代的曾巩就怀有匡世大志,想要辅佐帝王,经画天下。为此,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识民情,深知弊政。他针对当时宋朝出现的各种衰败现象,提出了改革财政的主张。元丰三年(1080),曾巩由亳州转徙沧州,路过京都,受到神宗皇帝召见,曾巩上了一个议经费的札子,得到皇帝的赞许,遂留用京师。随后曾巩又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理财思想。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因此,节用是国家理财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从古到今国家的财政开支是有计划的,都是节省开支,使国家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如果无限制地支出,即使国家财政收入再大,也会出现财政危机。宋朝建立后,与民休养生息,注意财政收支平衡,因而虽然人口逐年增加,但国家财政一直绰绰有余。曾巩建议宋神宗节省那些不必要的财政开支,裁省冗官,使之达到景德年间的标准,同时在其它部门也照样实行节省开支的办法,这样国家财政危机就会得以缓解,更何况宋朝是历代以来财政收入最多的王朝,倘若开源节流,国家一定比前朝更为富庶。因而他建议宋神宗以节省国家财政支出为当务之急,同时他还认为节省开支是理财的最关键的环节。他的建议大受神宗的推崇,说他“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故而《财用》首先美在思想。

    作者善于说理,内容充实,在说理上运用多种方法,对于如何节用裕民,作者没有正面直击,而是以战国时期荀子的富国之道作为引头,进而肯定其可取性,得出一个基本认识,即“知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也好,管子也罢,民本思想都有一定的发展。《荀子》的观点,与《管子》的“薄赋轻敛”、“节于财货”等思想是一致的,也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一贯主张。作者顺势引来,水到渠成。然后又通过当时与咸平、景德时期诸方面作对比,告知统治者“天时之水旱,兵食之多冗,管榷之未通”是造成“国用民力不加”局面的真正原因。最后以史为镜,例举三个典型事例,以事实佐之,提出“储备”、“通货”、“去冗”的可取之处,乃自古有之。说理思路清晰,严密紧凑。

    难点指津

    本文提出财用的主张,主要目的是为巩固统治者政权服务的,希望使宋代更加强大起来,但是其中也充分体现了曾巩一贯坚持儒家“民惟邦本”、“民为贵”的思想,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裕民以政”、“取之有制”,作者借荀子之口希望统治者发展农业生产之时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希望在丰年就储备好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希望能够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商路通畅,还希望减少兵役,使得“冗食可省”,则“民赋少省”,都体现出曾巩济民的政治思想。曾巩的一生为宣扬儒道可谓是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在曾巩的诗中,亦可见一斑,“斗食尺衣皆北输”,“胡骑日肥妖气粗”,这是对北宋朝廷刮民髓赍盗粮的苟安政策的生动概括与痛切批判。剥夺百姓的衣食,养肥入侵的军马。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曾巩循循儒者,于此也不能不慨乎言之。

    考点训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足以相掩之谓也。

    2.管榷之未通。

    3.昔尧汤水旱而民无捐瘠者。

    4.庶几民裕国足如荀卿之言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所谓裕民者,取之有制,使之优厚之谓也。

    2.胡为国用民力不加焉?

    附:参考答案

    一.1.相互抵消 2.官府对盐、铁、酒的专卖 3.抛弃、瘦弱 4.大概、差不多 二.1.所说的使老百姓优裕的办法,就是向他们索取有所节制,让他们(生活)优裕丰厚 2.为什么国家用度和民力没有增加呢?

    相关热词搜索:三点导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