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探析

    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探析

    时间:2020-04-23 05:15: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西方宗教学的最大贡献是力图摆脱神学的羁绊,提倡对宗教进行理性研究,但也往往带有唯心主义哲学的局限性。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宗教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确认了宗教的现实基础,为如何进行宗教研究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努力吸收中外宗教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世界各种宗教尤其是中国宗教发展演变的历史与现实,并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逻辑,提炼与型塑出富有自身独特性的宗教学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

    关键词: 宗教; 西方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包括宗教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宗教方面来说,应该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推动宗教学学科建设和创新,为党和国家的宗教工作、宗教政策立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打牢学科基础。

    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应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识和整体观念。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并不排斥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相反,只有善于吸收、才会真正创新,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博大精深。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建设,离不开三大支柱: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以宗教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为借鉴[《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宗教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叶小文答问录》,《人民日报》2010年8月10日。]。

    一、西方宗教学可以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提供借鉴

    宗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由西方宗教学者创立。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科学评价西方宗教学、扬弃西方宗教学研究成果,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宗教学学科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任何一門新学科,都不是由个别人物一时的灵感和兴趣而来,而是人类长期实践及思想发展的产物,西方宗教学也是西方文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诞生于19世纪,但事实上人类对于宗教的思考很早就开始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希腊开始了一场针对古代宗教、神话世界观的思想启蒙运动,至少从此时起,就开始了对宗教的理性探索。米利都的赫卡泰俄斯[ Hecataeus of Miletus,ca. 550 BC - ca. 476 BC。]和希罗多德[Herodotus,ca. 484 BC - 425 BC。]等许多思想家都对宗教进行过探究,最著名的莫过于公元前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拟人说”。克塞诺芬尼在考察了当时存在的多种不同的宗教(神话)后指出:假如牛、狮子或马也有人一样的双手,假如它们也能像人一样作画、塑像,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来塑造出神——马塑造的神像是马,牛塑造的神像是牛。埃塞俄比亚人说,神是扁鼻子、黑皮肤;色雷斯人则说,神是红头发、灰眼睛的。这种思考开启了用批判的眼光对不同宗教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

    到了中世纪,西方只有一门“神学”。包括哲学在内的学科大都沦为论证神学的工具,并消融于神学。就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而言,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对宗教问题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比较全面的研究[[英]埃里克.J.夏普:《比较宗教学》,吕大吉等译,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1991年,第13页。]。 1127年,穆斯林学者沙拉斯塔尼[Muhammad al-Shahrastani,1153年逝世。]写下了名著《宗教和哲学派别的论述》[ the Treatise on the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Sects.],描述了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包括中国)上的全部宗教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被认为是比较早地、甚至是第一部运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广泛而系统地研究的著作。

    自文艺复兴始,打破基督教神学的禁锢,对基督教及其神学的批判,逐渐成为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自然科学、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唯物主义哲学和无神论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传统基督教神学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有力冲击。15-16世纪的人文主义开启了近代基督教神学批判的历程。17世纪,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在哲学上取消了异于自然的上帝,牛顿在物理学上把上帝逐出自然;17-18世纪产生了遍及全欧的自然神论、气势磅礴的启蒙运动和法国无神论,基督教神学的传统地位进一步动摇。18世纪,休谟从怀疑论出发,在经验领域摧毁了对宗教神学、对上帝存在的种种理性证明,指出“任何事物都绝对不可能自己产生自己,或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英]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陈修斋、曹棉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5页。];康德提出“星云假说” ,把太阳系的形成看成物质自我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尤其是基督教神学观念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同时他对上帝存在的种种理性证明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驳斥,冲击了上帝的天国,把上帝驱逐出了整个知识领域。一批批思想家探讨了诸如神的存在、属性、产生、奇迹,以及宗教的根源、演变、功能等,但总体而言,有关宗教的这些阐述还比较零散;或者说,还未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知识体系,直到黑格尔出现。

    黑格尔是西方思想史上把宗教作为知识对象,并建立相对完备的宗教研究体系的第一人。他明确提出:“有必要将宗教看作哲学探考的对象,并将这一探考作为单独的部分纳入整个哲学……”他“第一次从哲学角度,对纷繁万千的宗教现象进行了深邃、精辟、系统的思考和阐述”,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以及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作了论析”[参见[德]黑格尔:《宗教哲学》之《介绍黑格尔及其宗教哲学》及《宗教哲学绪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黑格尔自觉地把宗教作为相对独立的考察对象,为宗教研究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作为黑格尔的继承者、批判者,费尔巴哈是西方最早提出“宗教学”(Religionswissenschaft)一词的人。费尔巴哈上承黑格尔、下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宗教、神学研究。他石破天惊地提出了“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等具有人本性、唯物性的著名论断,标志着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从唯心论到唯物论的根本性转变。但他所谓的“宗教学”,其意义相当于“护教学”、“神学”。他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否定了“宗教学”,肯定了“宗教哲学”,从而为宗教研究从神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哲学基础。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无神论和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运动,把上帝逐出了历史领域,再一次沉重打击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基督教至上”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把宗教批判转向社会批判,把观念批判转变为实践批判,开启了宗教(基督教)消亡、人的本质真正实现的历史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宗教学探析马克思主义建设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