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坚决打赢云南教育脱贫攻坚战

    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坚决打赢云南教育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0-05-13 05:16: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为增强全省各县、市、区教育局长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能力,切实抓好“教育脱贫一批”和教育精准扶贫,7月24日至28日,云南省教育厅在云南农业大学农村干部学院举办全省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教育局长培训班。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荣出席开班仪式,并为来自全省16个州市教育局分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副局长、129个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以及各州市具体负责教育扶贫工作人员、省级及以上挂联泸水市单位工作队负责人作了首场培训。本刊特节选刊发周荣厅长的培训讲座讲义以飨读者。

    一、认清当前我省教育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陈豪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扶贫一定要扶在点上、扶到根上”,阮成发省长强调:“竭尽全力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加快全面脱贫全面小康步伐”。今年4月16日,我省召开第五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会,听取教育、卫生扶贫专题汇报,要求瞄准薄弱领域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各级控辍保学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农民工培训和服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6月29日,高峰副省长召开办公会,听取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汇报,要求全省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围绕“三个导向、三个发力”来推进(即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重点导向和精准发力、创新发力、切实发力)。

    (二)全省教育脱贫工作有序推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教育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好政策陆续出台,印发《云南省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及其任务分解方案、教育精准扶贫“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方案,出台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不同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文件20多个。一批重大工程得到实施,稳步推进“全面改薄”、职业教育扶贫工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等工程实施。一批惠民措施得以落地,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迪庆、怒江全境和昭通镇彝威地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年免费教育,建立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出台全省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和创新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高中、大学阶段的资助。

    (三)教育脱贫攻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精准识别不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掌握还不精准,台账不清,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第二,精准管理不够。严格学籍管理的体制机制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第三,控辍保学形势严峻。初中阶段学生流失率高、完学率低,控辍保学任务艰巨。第四,职业教育扶贫支撑能力不强。职业教育聚焦产业不准,校企合作不紧密,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第五,精准资助仍然有欠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还未能做到完全的底数清、资助准。第六,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滞后问题突出。深度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低、辍学率高等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低。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率低,部分地区“大班额”问题仍然突出。第七,统筹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不够。部分州(市)、县压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与贫困退出挂钩衔接主体责任不够,存在被动调整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进度的问题。第八,精准退出不够。部分州(市)、县、乡、村对完成贫困退出中涉及的教育指标所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逐条对照、逐村逐户“退出”推进没有做到位。第九,工作推进的主动性不足。部分州(市)、县教育部门教育脱贫攻坚的主体意识还不强,主动作为协调解决相关困难不够,结合本单位实际精准谋划教育扶贫不够。第十,工作落实不严不实不精不准。部分州(市)、县教育局对政策研究不深不准不透,导致工作的精准度、实效性明显降低。

    二、抓住脱贫攻坚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一)脱贫攻坚给全省教育“补短板”“填洼地”带来了新的机遇。通向全面小康的道路绝不是平坦大道,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拿出决战决胜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抓脱贫工作。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教育脱贫攻坚思路,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九年义务教育问题,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用好政策,迅速补齐教育短板,填平教育洼地,促进全省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脱贫攻坚给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带来了新的机遇。2017年以来,全省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下达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3.73亿元。截至2017年4月底, “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71.37亿元(中央资金85.46亿元、地方资金85.91亿元),累计开工面积1 287.96万平方米,完成设施设备购置资金40.18亿元。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全省104个项目中已有79個项目开工,累计完成投资约31.43亿元。这些项目对贫困地区进行倾斜和照顾,使得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脱贫攻坚给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带来了新的机遇。规模与质量是发展教育的两条主线。质量提升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建设。只有继续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持续提高教师队伍执教能力,贫困地区教育的内涵发展才有希望。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师津补贴、“特岗教师”招聘这些既有扶贫作用,又有提高质量作用的重要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脱贫攻坚给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机遇。贫困问题不单纯是社会民生的问题,更是触及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问题。脱贫攻坚的现实目标是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消除不平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育脱贫攻坚的实施对保障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实施了迪庆、怒江全境和昭通镇彝威地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年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普通高校专项招生计划,为寒门出贵子搭梯子。这些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

    三、准确把握教育脱贫在整个脱贫攻坚中的地位

    (一)教育脱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根治本之策。教育改变人生,世界银行2009年公布过一个研究成果,家庭中的劳动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年,贫困发生率大于16%;教育年限增加3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受教育年限在9~12年,则贫困率下降到2.5%;在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后,几乎不存在贫困的情况。在我国,对应的就是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只有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长期脱贫、不返贫才会有保障;改变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结构才会有依托;培育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实现自我发展才会有支撑。教育脱贫有造血的能力,有拔穷根的能力,有可持续的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教育脱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根治本之策。

    (二)教育脱贫是脱贫攻坚路径“五个一批”之一。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和“五个一批”的主要途径。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5条路径中,教育脱贫占到了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在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上,教育脱贫是重要的路径,这是教育脱贫在方法论上占有的地位。

    (三)教育脱贫是脱贫攻坚总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之一。“十三五”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从目标上看,保障义务教育是重要的目标之一,这是教育脱贫在总体目标上占有的地位。

    (四)教育脱贫在《云南省贫困退出考核实施细则》中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考核中分别占10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2016年11月印发了《云南省贫困退出考核实施细则》,在贫困人口退出考核评分中占到了3个10分:第一个是,贫困户退出考核评分中第3项 “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占到了10分;第二个是,贫困村退出考核评分中第9项 “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占10分;第三个是,贫困县退出考核评分中第5项“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并通过国家认定”占10分。在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考核评分标准中教育方面的内容都到了总分100分当中的10分,这是教育脱贫在考评中占有的地位。考核是指挥棒,我们要聚焦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重点导向,把这3个考评指标作为核心任务和重中之重来抓。

    (五)教育脱贫与贫困县脫贫摘帽直接挂钩。《云南省贫困退出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贫困县只有满足了教育发展“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条件,贫困县的脱贫摘帽才有可能。这既给我们增加了压力,也给我们带来了动力,有利于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步伐。这是教育脱贫在贫困县脱贫实现条件上占有的地位。

    (六)教育脱贫与其他行业脱贫联系紧密。我们常说,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脱贫在整个脱贫攻坚中也有这样的作用。“要想富,先修路”,教育脱贫做好了,也是在修路,修的是成才之路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脱贫路。孩子是脱贫的一粒种子,教育要帮助他们长成一棵棵大树,让贫困家庭有希望、有憧憬、有向往。

    四、聚焦教育精准扶贫重点任务狠抓落实

    抓教育精准扶贫必须坚持任务导向,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任务抓好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重点聚焦8个方面的31项任务狠抓落实。

    (一)聚焦学前教育脱贫2个任务抓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一县一示范”建设。二是下决心抓好“直过民族”等民族聚居区学前“双语”教育。

    (二)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6个任务抓落实

    一是扎实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二是扎实抓好控辍保学。三是扎实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四是抓实抓好学困生教育。五是扎实抓好“大班额”消除。六是扎实抓好义务教育保障。

    (三)聚焦职业教育脱贫5个任务抓落实

    一是加快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二是切实抓好中职招生工作。三是着力构建职业教育成长“立交桥”。四是加大对扶贫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五是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劳务输出培训。

    (四)聚焦7个精准资助任务抓落实

    一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幼儿精准资助政策。二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三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精准资助政策。四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五是落实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准资助和绿色通道。六是落实好普通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政策。七是落实好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帮扶。

    (五)聚焦6个结对帮扶抓落实

    一是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开发。二是实施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三是组织优质学校结对帮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四是组织优秀教师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五是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贫困地区学校。六是组织班主任、教师帮扶好留守儿童和学困生。

    (六)聚焦特殊教育学生“一人一案”抓落实

    很多残疾学生家庭特别是民族、边远、贫困、山区残疾学生家庭大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所以抓好特殊教育“一人一案”对脱贫攻坚十分重要。目前,我省人口在30万以上的县(市、区)还有20个县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其中9个是贫困县(禄劝县、昭阳区、石屏县、泸西县、红河县、金平县、勐海县、临翔区、耿马县),占到45%。 “一人一案”就是采取增设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设立特教资源教室、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每一个特教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同时,要重视在特殊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尽可能让特教孩子掌握一定技能。

    (七)聚焦贫困地区狠抓3个“坚中之坚”

    一是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截至2016年底,全省还有4个州(市)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其中怒江州达28.2%;88个贫困县中有深度贫困县27个,占30.68%,10个县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2个县贫困人口超过20万人;有深度贫困村3 539个、贫困人口178万人。我们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在实施好迪庆、怒江全境内和镇雄、彝良、威信建档立卡贫困户14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还有要采取超常规措施,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重点突破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对27个深度贫困县要进行多倾斜。

    二是“直过民族”地区。云南有9个“直过民族”分布在13个州(市)、58个县(市、区),主要聚焦在271个乡镇、1 179个行政村,总人口232.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乡镇107个、贫困村601个、贫困户18.73万户、贫困人口66.75万人。在“直过民族”地区抓教育脱贫攻坚,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好云南省“直过民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攻坚工程,抓好“直过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和学前“双语”教育,切实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革命老区。我省有59个革命老区县(市区)、38个革命老区乡镇,大部分处于贫困地区。今年4月,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

    (八)聚焦教育系统“挂包帮、转走访”抓落实

    教育系统在“挂包帮、转走访”中挂联面广、驻村扶贫工作队伍庞大,很多的优势和资源可以很好地用在教育脱贫攻坚上,特别是高校的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委厅机关、招生考试院和38所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共选派驻村扶贫干部317人,帮扶涉及全省40个贫困县,还有各州(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包的贫困乡镇、贫困村。一方面,各地要发挥教育部门的优势,抓好本部门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教育系统的“挂包帮、转走访”优势和资源,形成合力,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五、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要树立好理念、提升好能力、善用好方法

    (一)樹立6个理念

    一是要树立抓教育脱贫攻坚就是抓教育发展的理念。从面上看,教育脱贫攻坚覆盖教育改革和发展各个方面,涉及8大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民生工程等,抓好教育脱贫攻坚就是抓教育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从点上看,教育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硬骨头都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是我省教育基础最薄弱、教育普及水平最低、教育发展最滞后的短板区和洼地区,把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攻坚抓好了,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就补起来,洼地也就填起来了,教育发展基础就得到夯实,教育发展水平也就有所提高,全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就搞上去了,“十三五”期间全省各项教育发展指标就能如期实现。

    二是要树立抓教育精准扶贫就是办好各族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我们抓教育脱贫攻坚,主要从抓兜底、抓资助、抓保障、抓技能培训、抓质量等方面入手,这些都是促进教育公平最直接、最管用、最有效的方式。贫困地区基础条件不同、保障条件不同,学生的起点不同,抓教育脱贫攻坚要采取特殊政策、超常规举措,来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所以,抓教育精准扶贫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就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下沉和向贫困家庭辐射,就是把党的教育关怀送达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家庭学子。

    三是要树立下足一番“绣花”功夫的理念。在教育脱贫攻坚中,我们要树立精准理念,落实精准行动,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工作推进上要真抓实干,层层压实教育脱贫责任,明确教育脱贫任务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定的教育脱贫目标要如期实现。在资金安排上要强化支持,教育资金要优先安排保障教育脱贫攻坚,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直过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在工作作风上要真情实意,带着感情去脱贫,真心实意地抓、实实在在地帮。

    四是要树立“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一方面,要对困难心中有数,不畏艰难险阻;另一方面,又要坚定“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实干、苦干、加油干。面对教育脱贫攻坚艰巨任务,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有一种决不低头、决不服输的韧劲,有一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气概。

    五是要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我们在推进教育脱贫攻坚中要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探索扶贫模式、完善体制机制,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加快教育脱贫攻坚步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分类分对象指导,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要加强教育脱贫攻坚精细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能力,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要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结合起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学区制、学校治理结构、教师激励机制和课堂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六是树立主动担当作为的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责任。我们在教育脱贫攻坚中,要重点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瞄准控辍保学、基本均衡、留守儿童关爱、学困生帮扶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克服“等靠要”思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做好分内的工作。

    (二)提升6种能力

    一是要提升政治定力。作为党的干部,政治定力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能力。我们要带头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和政治定力,把落实好“一把手”工程、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作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具体体现,带着党性、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头推进、带头落实。

    二是要提升政策把握能力。在这次培训班上,我们印发了《云南省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文件汇编》《云南省教育教育精准扶贫口袋书》,内容很多很全,大家要利用集中培训的时间认真系统学习、全面领会、把准吃透,回去后还要抓好本部门的同志和校长队伍学习,真正把政策把准吃透,为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三是要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在抓教育脱贫攻坚中,我们要落实“双线、六长”责任体系,要协调各方资源和工作力量支持,很多工作超出了教育部门职责和能力范围。所以,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中,我们要注重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学会造势用势、借力用力和借梯攀高、借船出海,把过去单靠教育部门无法做好的工作做好。

    四是要提升重点攻坚能力。重点攻坚主要集中在“三区、四个任务”上,“三区”就是深度贫困地区、“直过民族”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三个区相互交织重叠,重点是27个深度贫困县;“四个任务”:一个是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一个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一个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有一个是“直过民族”等民族聚集区学前“双语”教育。核心任务是要聚焦在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考核评价指标上,重中之重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控辍保学。

    五是要提升抓校长、带队伍能力。抓教育脱贫攻坚,就是抓“一把手”工程,抓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落实,省教育厅抓好16个州(市)教育局长(书记),州(市)教育局抓好129个县(市、区)的教育局长(书记),县(市、区)教育局就是要抓好校长,州(市)教育局也要抓好直管学校的校长。

    六是要提升抓落实能力。第一,要聚焦重点抓落实。第二,要细化任务、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抓落实。第三,要严格督察、考核和问责抓落实。第四,要深入一线抓落实。

    (三)善用6种方法

    一是要善用调查研究法。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亲自组织、亲力亲为、亲临一线、深入贫困家庭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要围绕8个方面31项任务开展调研,把家底盘算清楚;要围绕精准资助,把精准资助对象调查识别准确,为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是要善用学习取经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会前,我们印发了《甘肃教育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和24个省市区教育精准扶贫创新做法,大家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这次学习,部分局长也要作交流发言,大家要相互取长补短。

    三是要善用一线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是脱贫攻坚最务实、最有效的方法。全省教育系统在脱贫攻坚中要大力弘扬一线工作法。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深入脫贫攻坚一线、靠前指挥,到实地、查实情、说实话、出实招、见实效,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密切、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以硬作风、真本事完成硬任务,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四是要善用“包保”责任法。“包保”责任法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教育部门要带头落实责任体系,把州(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包县(市、区)、县(市、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包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包班级、教师和班主任包学生做扎实、做到位。“包保 ”责任要包到位、包全面,保证把工作做实在、做到位,决不能包保形式、包而不做、做而不实。

    五是要善用凝心聚力法。做好教育脱贫工作,在基层有很多力量可以用,比如:村干部、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这5支工作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把控辍保学、中职招生、留守儿童关爱、学困生教育等工作做好。还要善于争取支持、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统一思想抓落实,形成合力促攻坚。同时,还要做好发动群众的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作。

    六是要善用总结提升法。总结提升是确保工作不断取得新业绩、新进步的好方法。我们在教育脱贫攻坚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及时对阶段性的工作和专项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巩固工作成效,及时查找问题、不足和差距,及时研究工作措施进展整改完善,及时凝练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不能一项工作久拖不落实、有困难和问题摆着不解决、有好经验封存不推广。

    六、强化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措施保障

    (一)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工程,简单说就是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的工程,教育脱贫攻坚的“一把手”就是各级教育部门的局长(书记)和各类学校的校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把手”的根本职责就是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具体的讲,就是要吃透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瞄准主攻方向,明确工作目标;就是要把准脱贫攻坚形势,确保教育工作这个机器围着脱贫攻坚转;就是要善于谋划教育脱贫攻坚方案、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就是要层层分解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建立灵活机动、快速反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就是要带头亲力亲为抓落实,组织优势工作力量攻坚克难,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高效完成。就是要带头守住纪律底线和法治红线,确保教育脱贫攻坚过程廉洁、干部干净。

    (二)凝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同心同力啃下教育脱贫攻坚“硬骨头”。要凝聚本单位的力量,营造合作干事、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要凝聚相关部门的力量,开展协同作战。要凝聚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在教育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要发动贫困群众自身力量,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要利用科技力量,用“互联网+”的思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构建教育扶贫精准数据库。

    (三)转变作风全力而为。打铁还要自身硬。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是火车头、领头羊,要敢于负责任、勇于担重任。要把教育脱贫和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心用力抓落实。要改变工作方法,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改变靠会议落实会议和靠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真正静下心、使真力、出实招抓落实。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任务转化为机遇,把教育扶贫好事办实,把惠民政策实事办好。

    (四)严肃纪律强化督察检查。督察检查是抓落实的重要抓手。要采取定期、随机、专项等方式,深入一线看进展、看变化、看实效,以经常化的督查推进工作落实。要督查教育脱贫动员部署是否到位,政策把握是否准确、“三个导向”是否明确,责任落实是否清晰。要督查任务分解的每单项工作、每方面工作、每阶段工作,是否按照按质按量按进度有序推进,要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县的脱贫进度。要督查工作成效是否扎实,确保脱贫工作不走过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拳绣腿。要督查纪律是否严明,作风是否过硬。

    相关热词搜索:攻坚战脱贫云南打赢把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