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美国“金融大海啸”暴露世界经济“失衡发展”的致命问题

    美国“金融大海啸”暴露世界经济“失衡发展”的致命问题

    时间:2020-05-22 05:54: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美国金融体系的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今年4月份贝尔斯登破产被托管后,9月初美国政府被迫承诺接管美国两家政府支持的最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紧接着,掀起金融大海啸,9月15日,美国第五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同时,美林证券也将以500亿美元被出售给美国银行。半年来,美国自己失去了前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家,只剩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在苦苦挣扎,寻求今后突破投行业务的新出路。而昨天美国政府又迫不得已向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以防它的破产直接波及到美国的产业界和社会保障领域,从而引起美国社会更大的动荡。对于这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美国监管当局不得不承认自己遭遇到了最大的“认知”风险——至今为止他们还没有能够估测出这场次贷风波所形成的黑洞究竟有多深。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事态远没有结束。

    目前的问题严酷性不仅仅限于上面描述的美国国内的情况,而且,由于发生了这场来自全球金融中心的大地震,所以,它已经严重波及到了周边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为什么一场仅仅发生在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会有这样猛烈地效果,以至于让目前金融体系发展失衡的格局摇摇欲坠,让依靠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来管理其他国家外汇财富的分工局面,以这些国家自己遭遇到惨重的损失和本国金融体系恐慌性的震荡而告终?为此,一部分观点认为,过度依赖美国金融市场的海外资金,一旦出现恐慌性地大逃亡,那么,美国负债的经济结构就一定会解体,这样因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的缺失,会给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沉重的打击。事实上,今天欧洲和亚洲这两大经济区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征兆。但是,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外国资金的撤离一定会促发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进程,这样有利于约束美国透支消费文化的恶性发展,有利于其他地区扩大内需政策强化,有利于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的格局,从而从根本上防范今后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啸”悲剧的重演。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它合理的根据,这就是目前各国迷茫无措、陷入了两难选择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对目前状态和今后的应对措施做出如下的判断和建议。

    一、 全球流动性过剩“惯坏”了华尔街

    美国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最主要的责任在于那些被世界“过剩的流动性”惯坏了的华尔街精英们,因为他们掩盖了风险的事实真相,贪婪地运用金融创新的能力,吸纳可能得到任何一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流动性,来完成他们高收入的目标和转嫁风险后的“快感”,所以,才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泡沫及其目前崩盘后的大灾难。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美国监管部门和美国决策部门为了追求当时经济向上的政绩,或满足于标准化的监管模式(比如,资本监管和风险监管),而默认或忽视华尔街的创新业务去不惜代价地透支美国经济基本面所能支撑的市场规模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就造成了华尔街的创新业务越来越在滋长“道德风险”的毒瘤。所以,今后加强对人的监管,提升风险和收益匹配的激励机制,就是留给全世界监管部门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当然,事后这场金融海啸使得很多金融巨鳄们纷纷倒闭、重组和收窄它们曾经辉煌一时的核心业务,这也让一大批华尔街的精英们现在暂时无家可归,可是,全球金融市场的财富管理机会随时都在等待着这批精英们去继续施展难以被他人替代的才能!新加坡政府目前就在大批高薪引进来自华尔街的金融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

    另一方面,美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人无家可归,很多投资者的债权打水漂的令人怜悯的状况,但是,要注意的是,他们在经济繁荣的阶段,不理性的透支买房的行为和过度的消费行为,也为房贷市场非理性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那些国内投资人也习惯这种透支的消费文化,对自己资产的信用风险视而不见,反而因为大家都在参与这样的危险投资,风险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分散,于是,美国消费者对华尔街的过度自信和他们根深蒂固的“透支”消费文化,不知不觉得让自己走上了不归之路。他们甚至还认为集体投资行为的失败,一定会得到政府事后的保障,所以,在华尔街的“安排”下,大众的资金参与规模和群体范围变得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实上,华尔街绑架了监管部门,尤其是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华尔街也绑架了各国央行!全球救市就是这一“道德风险”行为的最好佐证。

    再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有透支消费文化,只有华尔街“非凡”的投资才能,在美国日益标准化的监管环境下,很难让泡沫无限吹大。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正是因为大量的外资流入,增强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甚至达到泛滥的地步!),为金融创新业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粮食”。由于境外资本对华尔街的运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理财能力的不对称”,再加上美国监管部门监管模式的落伍性,造成了美国金融创新业务的扭曲发展,以至于事后的金融震荡震撼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具体而言,欧洲市场金融体系的相对强势,让他们有能力直接参与了美国次贷业务,造成的损失当然是无法避免。但是,东亚制造大国,因为自身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甚至为了发展制造业,保持出口竞争的优势,有意的控制金融要素价格,比如利率和汇率等,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管理外汇财富能力的有限,所以,大多数都采取了间接投资的“保守”方法,最后,因为自己的无知,本以为“低收益”的资产风险会最小,结果却承担了资不抵债的高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猛烈冲击。两房债券的巨额损失,国家主权基金的投资迷茫,在雷曼等投行托管业务上风险敞口的放大等等——东亚国家卷入这些风险状态的程度非同小可,东亚国家政府为处理事后的危机所付出的救助力度也不可小视(雷曼前30大债权人中,共14家亚洲银行,其中8家银行就来自日本)!现在,东亚国家都在痛苦反思: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由于内需的不足,只能让透支消费的美国来消化,结果获得的美元财富,因为金融管理能力的有限,在这场风暴中,直接和间接的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今后必须要考虑内需支撑的增长模式和大量美元需要运作的亚洲美元离岸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对美国透支消费的行为模式施加财富约束的必要手段,从而才能从本质上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的格局,降低全球经济和金融的风险。

    二、 美国“多元化”的危机处理模式值得借鉴和反思

    这次,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和大规模注资AIG是美国政府“无奈”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承担了不可小视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两房的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几乎接近整个美国信贷市场规模的一半,达5万亿美元之多。其中,3万多美元资产由美国各类金融机构所持有。而1.5万多元资产则由外国投资者持有。所以,让它们死亡,就等于导致美国金融和社会体系的混乱,而它们的正常运营与否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健康走势。

    另一方面,针对雷曼破产和美林被收购事件,可以看出,在应对这场金融机构破产风暴时,美国政府已不能再进一步恶意投资其政府信用了(拯救“两房”已经让布什及下任美国总统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否则,国际资本会因为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滥用全球纳税人的钱财去填补无休无止的美国金融机构的坏账黑洞而大量流出,这将对美国负债经济结构的维持和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致命的打击!所以,当美国政府所周旋的当事人与外汇储备最丰富的东亚国家(韩国等)申请援助告吹,而其他美国金融机构自己也伤痕累累,自身难保,无法为此买单之时,巨鳄雷曼终于无奈地走进了死亡的胡同。如果救了非政府扶持的雷曼兄弟,那就对早期出局的贝尔斯登显得太“不公平”了,这也显示了美国政府危机处理的“公正性”,让外界感到美国市场的“成熟性”,而不至于出现资本立刻就从美国“大逃亡”的险情。

    再者,美国政府能迅速利用口头干预,虽然在强调美国金融动荡正面临百年一遇的残酷性,但同时又及时出台一些相对“利好”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预期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让市场惊慌失措的局面控制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这一点欧洲就太重视经济数据的披露,太“实事求是”,而没有像美国那样打心理战,所以,市场的预期迟迟起不来,这也严重影响了欧洲市场局面控制的质量!但是,这种“救市”手段毕竟效果有限,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且不可持续。

    不管怎样,美国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手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救市毕竟副作用太大,比如,很容易造成道德风险等问题。所以,防患于未来,挖出问题形成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保证我们自己金融体系的稳定。目前关键就是要保证消费者对金融体系稳定的信心,坚决避免不必要的挤兑风潮导致本来完全能够维持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倒闭。这就需要政府充分迅速地掌握由于持有美国金融机构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而暴露的风险敞口状况(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安基金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牵连)。必要的时候,对一些影响较大的金融机构注入资金,以保证市场的信心,而避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负面传染效应。当然,迫不得已的话,甚至可以学习美国对问题机构的处理方法,即导入有效的破产和重组方式。

    其次,中国资本走出去既要谨慎也要抓住机会,虽然前一个阶段,海外投资的业绩十分糟糕,那是因为我们的经验不足和对美国金融风险的管理能力欠缺,现在当我们有了血的教训以后,就不能产生畏惧的心理,而要看作是一次宝贵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对资源型和核心技术拥有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和美国监管部门的巧妙周旋,不能因为现在它们流动性的短缺,而不得已容许我们进场救市(比如,工商银行纽约分行的成立,大摩和中投正在洽谈收购的事宜等),但到市场企稳之后,却又拿出国资背景的理由,阻碍我们扩大收益的再投资行为!如果不能排出那样的操作风险,那我们目前的海外抄底就真的会成为只是为美国不负责任的金融创新业务的损失而单纯地买单。

    第三,人民币要抓住时机“国际化”,在“纸币本位”的时代,拥有国际货币地位的债务国比没有国际货币地位的债权国更为有利,这就是美国次贷风波给中国这个制造大国上的最深刻的一课!当然,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国情,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像泰国那样,金融市场的过快、过早开放把自己引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但是,我们可以先发展美元的离岸业务,因为亚洲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外汇储备,这么庞大的美元资产如果能够重起炉灶,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保值交易,那么,对我们的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都带来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中国经济的规模不断做大,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中国的强大和人民币的不断坚挺,这些伙伴国家的经济主体越来越愿意持有人民币和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来保值,因此,中国政府在这些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当时机成熟(主要是外向型产业结构的转型成功之时),再来让人民币汇率完全走向市场化,让人民币成为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于是,借此机会,真正完成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所有义务和环境建设。那时,中国人的经济命运就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世界经济失衡海啸致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