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虚拟社群与实在界的双向关系】 虚拟社群

    【虚拟社群与实在界的双向关系】 虚拟社群

    时间:2019-01-28 17:57: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步普及,极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在网络化的生态环境中,一种新型的社群――虚拟社群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与现实形成一种互渗的关系。中介网络化的传播交流方式,现实群体或在网络上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虚拟社群,或将其特征带入虚拟空间;而虚拟社群也逐渐逾越网络的边界,进入并影响现实生活。虚拟社群与现实社群相互转化,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渗透,解构并重构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如何平衡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引导公众正确、合理利用以虚拟社群为代表的新型传播交往关系,形构健康、和谐的“虚拟-实在界”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一、现实中的群体依托网络进行交流,从此具有了“虚拟形态”
      网络使远程同步通讯成为可能,由于网络快捷、即时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现实生活中的群体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媒介传播交流信息,随着交流的增加,现实群体逐渐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虚拟社群形态,现实社群与虚拟社群从此统一,社群开始“虚实并存”。在这种趋势和日益高涨的需求下,一批提供这种服务的网站应运而生。比如基于B/S体系所架构出的“校友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随着行业发展产生的。
      校友录俗称“同学录”,是一种新型的BBS,其最初的产生源于学生的联系需要,通过提供完善的校友通讯服务和规范的校友录管理,建立同学、校友间的沟通渠道,为在校或已毕业的广大校友们提供了一份交流思想的场所,以达到增进同学、校友之间感情和联系的目的。不过目前它已不只是局限于同学这个圈子,几乎任何社会关系,从朋友到老师同学、同事甚至亲人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其中。校友录的目标受众是组织,只要是1个社会组织或者群体,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社群,不管其规模大小与否都可以在网上申请1个校友录,从而建立起相对应的虚拟社群。
      除校友录之外,以班级社团成员为参与人、以班级社团为单位所建立起的QQ群也是一种现实社群虚拟化的表现。在一个封闭权限的班级或社团QQ群中,每一位成员实际上又是现实社群中的一分子,因此每个人具有了双重身份,现实中的社群人同时也就兼有了虚拟社群成员的身份。在BBS的发展和校友录的普及下,QQ群逐渐成为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对应产品,在使用BBS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同一社群中的成员也可以通过QQ群这种相对动态的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信息量更大的即时交流,以弥补BBS或校友录等在信息量和即时性上的欠缺。
      二、现实社群的特征带入虚拟世界,带来 “虚拟矛盾”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拓展,这一方面意味着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群体在虚拟的网络社会环境中“直白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群体将起着重组与再造成的作用。①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达到获取、使用和分配信息资源的目的,也就是大多数人网络交往的目的。网络因其自由开放以及时效性强的特点,在现今的年轻人群体中成为了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将网络作为自己倾诉和发挥的平台,以网络为工具不断地传递着自己的思想。网络是一种包容的环境,它需要我们用一种包容的心态面对,然而由于人口素质所限,许多人做不到此,便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根本上源于精神思维和物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1、等级观念在虚拟社群中的表现
      虚拟社群发展到成熟,在带来人性开放的同时,也赋予人一种“直白的”宣泄机会,传统群体中一些被生活压迫或处于被统治的人在虚拟的社群中可以找到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因此在虚拟社群中得到心灵上的弥补。这就导致了虚拟社群也有人与人的等级观念以及压迫等矛盾的出现。
      成立于2006年8月的“地铁族”论坛,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地铁轨道交通类交流社区,目前地铁族社区涵括我国地铁运营、建设、规划、餐饮、模型等知识。②主要讨论范围是国内地铁城市发展规划的相关信息。每一个注册成为会员的人,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知识贴,增加许多关于交通以及城市的知识。此外,通过版聚,会员可以结识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而通过网站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可以增加会员的实践机会。
      作为一个要运作的网站,论坛中自然需要相应的管理团队,这原本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媒介上的虚拟的社会关系,所谓的“管理团队”仅仅是一些网站的操作员,原本只是负责网站的技术或维护管理工作而已。然而受到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管理层与普通会员之间也逐渐的建立了上下级,类似于公司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关系。很多人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单纯的爱好,而不应该沾染上任何的功利或是等级管理意识,而有些人似乎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空虚,于是到了虚拟的社群中进行弥补,或许仅仅只是为了换取一丝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在论坛中,如果拥有前者思想的普通会员和拥有后者观念的管理员碰到一起便会出现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些“管理员”拥有了官僚意识,于是开始采用各种方式(比如无原则的删帖、随意封号等)对论坛普通会员进行压迫甚至是责骂。因为管理团队中成员的现实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某些人说话口气和行为带有官僚特色,这自然引起了一些普通会员的不满,因而造成了一些内讧,也因此使论坛导致了一些会员的流失。在地铁族论坛中,有一些版主因为言语或行为的不当而被超级版主撤销权限甚至封禁账号,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种观念的滋生,然而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过这种等级观念也会有积极一面的影响,因为管理员和普通会员之间出现了这种意识上的差别,也就明确了不同的分工,这样才能使一个论坛正常的运转下去,而正是超级版主不停地肃清管理层才可以带来管理层的高效率和执行效果。
      2、跨地域的“阐发”,带来跨地域的“内战”
      网络上虚拟社群的认同感,会将现实社会中某些被强制压迫的潜藏声音释放出来,并获得同一社群支持者的响应。③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就导致了各地之间固有的地域矛盾。
      百度贴吧的“中国城市”吧本来是出于一种各城市宣传为目的而设立的,后来却成为了各地区人互相攻击的“战场”,在那里经常发帖互相攻击的网民大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作为了一种能够满足自身虚荣和空虚的场所。有时他们的言论让人咋舌,有时甚至是哭笑不得,在现实社会中,他们显然没有这些机会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种中国内战――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的内战。诚然,所有的人都爱自己的家乡,不愿自己的家乡被别人任意的“评论”,然而某些固有的意识却导致了这种本来被地域限制的矛盾“跨越性”地蔓延开来,成为一种跨地域的“虚拟矛盾”,这也算是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带来的一种正面的“冲击”。不可调和的“虚拟矛盾”最终激化,导致相关部门只好采取封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各种“内战”最终招致了贴吧的封禁。
      三、虚拟群体中的人际交往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虚拟群体从此具有了“现实形态”
      依托新媒体在网络中建立起的虚拟社群在需要现实交流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突破网络边界,转化为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群体,或者说具有了“现实形态”。所谓的网络交友、网友见面会、论坛版聚等,正是这种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好实例。就以刚刚提到过的地铁族论坛来说,在其成立之后的三年多里,超级版主及管理者已经举行过许多次论坛线下版聚活动,通过各种线下活动,原本在论坛中互相结识的各核心会员也早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这些通过网络结识的“网友”成为现实中的朋友,正是虚拟社群中的“关系”转化成现实生活中友谊的表现,而通过这个论坛所建立起的虚拟社群也就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社群”。
      四、逾越网络空间的“自由”,虚拟对现实的“回报”
      网络的开放,使得人与人之间以不同的方式集结成各种各样的虚拟社群,而网民的全体本身就是一个更大范畴的虚拟社群。在这个大社群中,作为虚拟对现实的反作用,原本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一些事物也可能逾越网络空间的界限,进入现实并影响我们的生活,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便是“网络自由”。
      由于网络的特性,随着其发展,多中心的沟通开始,信息流通广布,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由传统的单项播放式转变为多核心、双向沟通的形式。因此,相比较于传统的纸媒和播放式媒体,网络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开放的空间,人们获得了在获取信息和发表意见上的自由。在“大虚拟社群”中所出现的各种由网络带来的这种“自由”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世俗,也就是“大现实社群”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特点,网络在带来便捷高效信息的同时,有一些人却也将网络变成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有一些“网络人才”应运而生,他们利用自己的一些在计算机或是网络方面的本领将传统关系中的一些人物或事物用一种“搞怪”或“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或单纯的娱乐,或发泄自己的不满,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造成自己或他人在某一方面的影响。
      1、网络恶搞超越了一定的边界,将会突破道德底线
      什么是道德底线?就是在法律之上,社会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行为准则也会相应改变。④现在流行的“网络红人”正是以网络提供的平台炒做自己,吸引大众的眼球,一些善意的“恶搞”,单纯用于娱乐的目的,既可娱乐大众,又能走红自己。由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缺少了传统的束缚和控制,法律上监管也并不健全,因此一旦有关监管不力,“网络红人”的过分“自由”行为超越了一定的边界时,便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后果,并有可能将突破道德底线。
      2、网络暴力――过度的“自由”突破法律底线,终成犯罪
      网络暴力犯罪是在虚拟的媒介世界中通过恶性言论方式对被害人的心理、人格、名誉造成侵害的犯罪行为。⑤作为网络媒介带来一种的“自由”,网络“人肉搜索”逐渐成为人们探索“真相”和寻求“真理”的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在人肉搜索的“推动”下,许多人的隐私被公开,他们的名誉、心理、人格等都遭受了侵害,最终影响了现实中的生活。而那些人肉搜索执行者的行为也构成了网络暴力,最终突破法律底线导致犯罪。
      在2008年初“风靡”网络的“很黄很暴力”事件,北京一名13岁的中学生仅仅因为在接受CCTV新闻联播采访时说了一句“很黄很暴力”,便成为“人肉搜索”的受害者,她的个人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网友全部曝光,网上还出现了大量“恶搞”其个人形象的视频片段及PS图片……作为此次事件的当事者,这名尚未成年的孩子在遭遇了这场“人肉搜索”的无妄灾后,身心严重受伤。而“很黄很暴力”也成为了一段时间以来风靡网络的流行语,网友的人肉行为也许是为了发泄心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满,使这个小女孩成为了站在风口浪尖而首当其冲的“网络红人”。但那些乱搞人肉搜索的网友却忘记了当事者的权益也因此受到了侵犯,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相比较与“很黄很暴力”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侵犯”,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姜岩案却是不折不扣的将网络中的暴力带入到了现实生活中,在给当事人身心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带来干扰的同时,也因为触犯了法律而导致了原本的“受害者”成为了“肇事者”。因为“人肉引擎”的驱动,在来自网络的强大压力下迫使原告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网络暴力发展到现实,最终无法控制。
      与其说是与报纸、广播、电视相平行的第四媒体,网络更表现为一种全新的平台,甚至是全新的文化媒介。伴随网络时代来临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也需要一种长期的过程才可以被人所接受,古今中外这种思想文化的发展实例比比皆是,正如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网络这种新媒体的兴起,其实是一种空前的新文化渗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必定会有不适或误解等磨合的阶段,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必然。然而作为能够了解这种发展的先进知识阶层需要做的则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和运用,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新行为”,规制和引导网民建构一个健康的“大虚拟社区”,并使其与现实进行良性的互动,一方面作为现实的延伸,完成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一些东西,并规避现实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另一方面有效介入和返回现实,发挥其作为交流、传播途径的功用,突出其正面效应。而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则需要正确的引导舆论,让整个社会在网络时代下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只有当全民族将网络这种新文化能够正确理解并合理利用之时,才是人类文化新纪元的开始,人类才可以进入全新的“网络世界”,进入“新媒体人类文化时期”。
      注释:
      ①http://www.省略/index.php?doc-view-105239, 2009-04-01.
      ②http://www.省略,2010-04-03.
      ③杨忠川,李兴国.网际网络时代下的小众媒介发展:虚拟社群的观点[A], 2005-05-25.
      ④从“曲别针换别墅”的炒做谈虚拟世界的道德底线[Z]. http://blog.省略/s/blog_4b6a5f4e 0100 0882.html,2007-03-05.
      ⑤赵越,马兵.网络暴力犯罪的应对困境、原因及对策.职业时空[J].2009年第2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双向社群实在关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