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信任的解析_信任疲劳症解析

    信任的解析_信任疲劳症解析

    时间:2019-02-05 05:42: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任何事物总是不断地重复,都会使人产生疲劳感。审美这样的好事都会产生疲劳,审丑的坏事更容易产生疲劳。把心理学应用到政治上,政治很显然不是审美的政治学,而是审丑的政治学。审丑的政治学更容易产生审丑疲劳,其基本标志就是信任疲劳,实质是表达了对权力的失望甚至绝望。
      政治来自于人性恶,西方人把它称为“肮脏的游戏”。就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儒学让人向善,毕竟还是儒表法里,阴谋与权术充斥着政治的方方面面。即使如此这般,却有千军万马过政治这一独木桥,只能说明人具有罗素而言的一则权力欲二则荣誉欲的欲望使然。而权力更容易带来荣誉,所以为了获得政治上的权力而拚死搏杀就理所当然。在罗素看来,权力的拚杀有僧侣式的、国王式的、赤裸式的、革命式的、经济式的、支配舆论式的、支配信仰式的、动物式的等。无论什么式的归结起来就是两式,一个是战争式的,另一个是和平式的,其背后都有着道德、伦理、哲学观念的影响与渗透。罗素对赤裸式的和革命式的权力拚杀,因为前者的来源是“恐怖和个人野心”,后者是“新信仰取代旧信仰”,结果都是“苛政猛于虎”。本来政治就容易让人不信任。信任之后很快就会产生信任疲劳,因为人们的政治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在政治层面上的忘恩负义比在其它层面上要快得多。
      信任疲劳是民主政治必须付出的代价。尽管罗素对政治充满了不信任感,他还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认为还是和平式的最好,其最好的形式就是民主。民主政治可以有一个固定的特征群,自由主义民主可能是对现代民主的最好概括。无论如何,民主的支持率是少不了的,支持率的多少表明人们对现政权的信任程度。人们经常看到的是,西方民主国家总统、首相、总理的支持率总是不断变动,这种支持率的变动就是民众对这些政治家或政客信任度的变动,比如奥巴马上台执政前近70%的支持率,目前滑到了43%;日本上任首相鸠山上台时72%的支持率,辞职前19.1%的内阁支持率;刚走马上任时的日本新首相菅直人新内阁支持率为61.5%,可据说菅直人内阁的支持率在11月初再创新低。只剩27%。有趣的是,人们对这些人的支持率的变化并没有在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反映出来,他们反对的是人,却拥护和捍卫他们的制度和价值。他们对人不信任,他们对制度和价值却情有独钟。他们对人产生信任疲劳,他们愿意以新换旧。
      信任疲劳也是中国人必须正视的事实。信任疲劳所引发的后果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如果不区分家与国、党与国、人与国、党与政府的关系,家国不分、党国不分,甚至把既得利益当成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当成国家利益、把党的利益当成国家利益(虽然有一致性),信任疲劳就是总体性的疲劳。即当人们对政治某一链条产生信任疲劳时,政治所有其它的信任链条会相应疲劳。用政治系统观的解释仍然是,当人们对某一子系统产生信任疲劳时,对母系统的信任也随之下降。信任疲劳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意味着它与民主政治相比付出的代价更大,且信任疲劳具有不可修复性。
      在这方面,苏联的解体可以提供心理例证。苏联解体是经济的长期停滞、政治体制的僵化、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经济发展方式落后、政治高度集权、文化专制、民族问题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诸种因素中,信任疲劳的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长期的僵化的全能主义统治使苏联人民对政治的诸多表演、诸种允诺、僵化的意识形态教条不再相信和信任,他们认为或许换一种统治方式,组建新的不同党派,构建新的政治结构,甚至换一个新人,都会缓解当时苏联^的信任疲劳症的疼痛感。
      信任疲劳的直接原因是没有选举造成的。中国没有选举(指普选)并不等于没有支持率,中国这个支持率还有一个特点,它不是以选举为前提,而是以动员为前提,不是自动反应式的支持率,而是刺激反应式的支持率,并且支持率反映的是权力的底层,而不是反映权力的顶端。底层的动员式的非政治投票是政治程序而不是政治选举,它是形成信任疲劳的重要机制,从而加剧了政权合法性资源流失的速度。
      解决信任疲劳。加速政治体制改革,完善选举制度,增加竞选环节。将是迫切而现实的重要步骤。

    相关热词搜索:疲劳解析信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