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悲凉的人生]人生太过悲凉

    [悲凉的人生]人生太过悲凉

    时间:2019-02-06 05:29: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那天早晨醒来,觉得手足发胀,心慌气短,中午便接何志铭电话,说张�去世了。何志铭在告诉我的短信中又说,你给张�写点文字吧。   我不想再写这方面的文章了。刘禹锡早有诗言,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这些年,我相继送走了路遥、张子良、党治国、卫俊秀、陈泽秦等良师益友。他们在我心中的份量很重,因而每一次的离去,我都觉得有话要说,结果便是写一篇祭文伤一回心。
      张�的去世,自然使我尤其悲伤。接何志铭的短信后,我半天缓不过神来。晚上,我又从梦中惊醒,然后便久久不能入睡,窗外的风将窗户吹的����,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人生。张�的一儿一女都成家了,他应该没有牵挂,可他还是走得急了点儿,他才64岁啊。下午我给他烧纸,发见他住的平房又小又黑,还没有暖气。他是临明前死的,那时候可是最冷的时候。他勤奋了一辈子,努力向上了一辈子,最后用一生的积蓄买了一套新房,给儿子结婚用,而自己却住在十几平方米,没有暖气的房间。这实在是一个悲凉的故事。
      说张�与我有手足之情,或许言过其实,但张�与我有较长时间的交往,倒是一种事实。
      我在农村劳动时,张�就在县文化馆工作了,他那时编了一个剧本让我演男一号。剧本叫什么名字,我早已忘了,但我对他的感激之情却一直记在心里。他的剧本让我暂时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得到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地区会演结束后,我们得了一等奖,张�由此而升任县文化局局长,我也于得奖后的不长时间招工去了西安。
      这一别差不多有10年之久,有一天我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的院子里碰见他,他问我干什么?我说读理论班。他说你小子有出息啊!我说马马虎虎。然后我又问他,你来这里干啥?他说进修。
      党校那时总共有两种班次,一种是教育部承认文凭的培训班,时间为2至4年。一种是短期培训班,一般为三五个月。张�那时任西影厂副厂长,属短期培训。
      张�与路遥交往很深,是路遥把他介绍给吴天明的,吴天明给了他一个副厂长。不幸的是他与吴天明有了矛盾。吴是强项人物,自然容不得他……他一气之下去了海南,但似乎也没有做好,最后又回来了。详细的经过我没有问过,他也没有对我说过。有一次他与朋友交谈,我正在旁边,隐隐约约知道,他有点不适应那里的气候。
      作为他在西安的朋友,我们还是能理解他的,他奋争过,努力过,虽然没有做起来,可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张子良去世后,我说,你比子良好,心态平和,一派老庄无为,而子良始终处在竞争状态,结果毁坏了自己。他似乎接受了这种说法,听了后灿烂地笑了。
      其实我们都被他蒙蔽了。他这次的遽然离去让我们知道,他还是没能消化命运加给他的不公。他平时的快乐,只是一种现象,内心世界仍被痛苦深深地包裹着。他是不能用平常心活着的陕北人的又一个典型。身为将军的后代,要么在战场上战死,要么就义旗高举……这是他们的遗传,也是他们的宿命。
      张�是一位极具语言天赋的人,大有东方朔纪晓岚的风采。我曾为他写过一副对联,叫“秀句惊人时戛玉,清言待客总如兰”。他棋下得十分的好,我们一起去海南,他让我车马炮,我几乎没有胜算的机会。朋友间下棋,只要他在场大家就会沉默,他不是高一筹而是高几筹。他小说写得也好,他写小说的时候,路遥还在延大上学。是他把路遥请到甘泉撰写《人生》,之后又跑前跑后,积极创造生活上的方便。
      我和张�曾一起去过海南、深圳,20多天同吃同住。今天,他却一个人走了,走得是那样的骤然而凄凉。我尽管十分不愿意再写这样的文字了,但我不能自已。人生无常却又有常,死去的人是不能复活了,然而活着的人却要好好地活着。房价又在上涨,活着的成本愈来愈高,面对这一切,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默默地承受并坚强着……■
      【明明荐自《西安晚报》2010年1月27日】

    相关热词搜索:悲凉人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