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大笔写新篇重续故人情|续新篇

    大笔写新篇重续故人情|续新篇

    时间:2019-02-18 05:30:2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44年10月下旬,一个美国四星将军怀着满腔愤懑,也带着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深深的挂怀,离开了陪都重庆。当向深为忌惮他的蒋介石辞行时,他说道,无论对他怎样看待,请记住,他的动机只是为了中国的利益。
      这位将军就是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史迪威。  史迪威将军被公认为是中美关系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1942年,史迪威将军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及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法西斯。
      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美国朋友也来到中国,来到了重庆,在缅甸、在印度、在各个不同的战线,和中国人民一起抗击侵略者。他们飞越白雪覆盖的世界屋脊,开辟了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他们和“飞虎队”一起,组建了十四航空队,从空中阻击日本空军;他们还来到延安的窑洞,探索和八路军共同抗日的途径……。他们在辽阔的中国大地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岁月难忘,友情难忘。中国人民,特别是重庆人民,对这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过贡献的美国朋友怀着深深的敬意,他们永远活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记忆里。
      特别是在近半个世纪之后,当中国走向开放、重庆走向世界之时,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将军其人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被委以重任派往中国时,是三星中将。自1911年起,迄至于1942年之前,史迪威曾 4次来华。194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危难的时候,年届花甲的史迪威将军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委派,第五次来到中国,在重庆居住和工作。他被任命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及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援华租借物资监督及联合军事委员会美方代表,肩负在中国及南亚地区对日作战的重任。就这样,他在战火燃烧的中缅印土地上,艰苦战斗了2年零8个月,经历了前线后方的千辛万苦,饱尝了重庆酷暑寒冬的滋味,和重庆人民一起经受了日军的大轰炸,更目睹了国民党官场的腐败黑暗。
      但正是在这种曲折与艰险中,他表现出优秀职业军人的风范。他始终表里如一,恪尽职守,对中美关系有着深刻的见解。他热爱中国,精通中国文化,理解和同情中国人民。他忠实执行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始终坚持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政策,主张平行援助国共军队。他憎恶旧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2年3月4日下午,肩负重任的史迪威飞抵重庆。此时,他面临着盟军在缅甸的溃败,他把这视为“奇耻大辱”。他呕心沥血,力排众议,训练军队,身先士卒,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策划反攻缅甸。
      3月11日,史迪威即飞到缅甸前线了解战况并会见英军统帅亚历山大爵士,共商盟军协调指挥事宜后,于17日午后飞返重庆。次日,为了缅甸战役的战术、指挥等问题,他与蒋介石争论了两个多小时。19日,他与蒋介石再次会谈、争论。20日下午4点,史迪威在重庆举行了他任职以来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宣称对中国军队充满信心,并预言“中美两国军队并肩进入东京那天,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19日这天也刚好是他的59岁生日。按照中国民间“做九不做十”的习俗,他算是在重庆度过了他的“六十大寿”。21日,他就飞回了“蚊虫成群”的缅甸前线。
      5月初,英军统帅亚历山大下令总退却,盟军在缅甸溃败。史迪威拒绝了派来接他撤退的飞机,率领一批美、英、中军人、医护人员及平民,历尽艰辛,徒步撤往印度。此时的史迪威,虽然60高龄了,但仍大步走在部队最前面,从而在盟国部队中赢得了崇高声誉。
      6月3日晨,史迪威飞返重庆。他在日记上记载:“重庆天气晴朗,傍晚的阳光下,春天的田野景色宜人。商震和贺耀组到机场迎接。返回3号。”3号是史迪威重庆官邸的代号。
      他在重庆休息了半个多月,其间仍不断忙于公务,向蒋介石力争重新组织对缅甸日军的反攻和整编中国军队。
      日军在缅北的胜利,切断了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史迪威在组织缅甸反击作战的同时,提出了修筑一条从印度利多,经缅甸,与中国旧滇缅公路相连结,重新打开中国对外通道的计划。中美士兵在史迪威的亲自指挥下,开始了这一跨越高山深谷,气候环境恶劣,人力机械极度匮乏,日军威胁近在咫尺的艰险工程。
      同时,在印度,他着手精心训练并用美式装备武装起中国军队。史迪威认为,中国士兵是好样的,只要有足够的训练和正确的指挥,绝不会比任何国家的士兵逊色。他创办了美国驻中印缅陆军军官战术学校,他选调了美国教官训练中国的坦克驾驶人员。
      就在这一年,应中国政府的要求,美国政府决定开辟一条由印度阿萨姆邦通往中国的空中航线。由于要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巍巍群峰厂其地势与骆驼之背相似,故称之为“驼峰”飞行。按照当时的航空技术,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辟航线,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创举”。
      史迪威将军以非凡的勇气,在亲率陆军作战、修筑中印公路的同时,指挥了这一著名的空中行动。这一行动由“飞虎队”为基础组建的第十航空队 (后改为第十四航空队)执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由于两国军民密切配合与牺牲奋斗,维持了中国与世界的空中联系,保障了战时的军需民用。在三年多的空运期间,运送军民用物资75万多吨,各类人员10多万人,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后勤保障。1500名多中美志士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损失各类飞机514架,平均每月损失13架。他们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中,写下了人类飞行史上最悲壮的篇章。
      “飞虎队”战斗机大队也功勋卓著――从1941年12月18日参战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共击落日机1200多架;协同中国陆军作战,广泛袭击日军地面目标,使日军主要战线的物资日供应量减少40―75%;保障驼峰航线畅通,保卫中国国际交通线的安全;阻击日军轰炸机群,使大后方免遭日机轰炸。从而极大地鼓舞子中国人民的斗志,为消灭日本侵略者,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3年1月16日,因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亲临一个中国师的先头部队,身先士卒”鼓舞部队,美国政府向他颁发了模范军人十字勋章。《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都报道了在重庆举行的授勋仪式,《纽约时报》还为此发表了社论《给乔大叔授勋》。
      1943年12月中旬,陪同蒋介石开完开罗会议的史迪威,一返回重庆,次日就飞往缅北聚集着日军重兵的胡冈谷地前线。这位美国陆军三星中将和战区司令官,在以后的7个月里,一直和士兵们一起呆在危机四伏的前线丛林里。
      1944年3月19日,史迪威在战场上度过了61岁生日,他在距前线不到 200米的营地为自己的生日切蛋糕。而他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是中国驻印军在这天攻占了胡冈谷地与孟拱谷地之间的制高点坚布山。
      3月21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为史迪威指挥的缅甸战役发表社论《再论缅甸战局》,文中说:
      “缅北战场,是最困难的一个战场……然而我中美健儿,终于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誓死歼敌的决心,在英明的史迪威将军的领导之下,克服了自然界的困难,战胜了以森林战白诩的敌人,筑起了一条由阿萨密通到中国战场的大道――利多公路,奠定了光复和解放缅甸,重开滇缅路的基础,这是值得我们钦佩致敬的。”
      就是这条利多公路,美国魏德迈将军在利多公路通车典礼广播词中说:“史迪威将军始终是这条通往中国陆路最热忱的支持者,他构想出这条陆路建造计划,并在军事会议中力排众议,获得通过。”
      中国政府将这条体现着史迪威将军“不屈不挠意志”的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为了尽快赢得缅甸战役的胜利,史迪威于1944年3月28日上午飞抵重庆,下午5点会见蒋介石,提出从云南出动中国远征军配合作战。30日,史迪威不顾“可恶的路途,讨厌的天气,颠簸得像一片树叶”,飞回缅甸前线。
      1944年4月14日、在美国方面敦促下,蒋介石授权何应钦下令中国远征军出动。全副美械装备、乘坐美军橡皮艇的中国远征军从5月10日起在300里战线上强渡怒江。
      5月17日,美军远程突击队经过在 6000英尺高的山地丛林中100英里艰难的隐蔽行军,出敌不意攻占了缅北军事重镇密支那城西机场。史迪威第二天就飞临正在激战中的密支那视察战况。接下来是与死守密支那城的日军艰苦作战时期。不断的雨天使得运输机无法运送增援部队。中美联军伤亡惨重,美军远程突击队第二营只剩下了12人……
      6月26日,史迪威指挥的中国驻印军与美军远程突击队及配合作战的英军远程突击队攻占缅北重镇孟拱。30日,美国陆军部决定,因史迪威克服重重困难(包括盟友的冷落)在缅甸组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中国部队而晋升他为四星上将――当时美军中只有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欧洲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和美国空军司令阿诺德是四星上将。
      这时,滇缅敌我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盟军在亚太战场节节胜利。在中国国内战场,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损兵百万、失地千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战场捷报频传,世所瞩目。这使史迪威将军在深感失望的时候,又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此时,戴维斯、谢伟思等美国驻华外交官纷纷向他提出建议,联合共产党部队对日作战。这些报告引起了罗斯福总统的重视。经过与重庆国民政府的反复交涉,经罗斯福总统同意,史迪威将军向延安派出了以助手包瑞德上校为首的美军观察组。
      美军观察组(又名“迪克西使团”)于1944年7月22日、8月7日,分两批到达延安。他们在史迪威将军的统一指挥下,与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建立了正式的军事联系。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正式接触和合作的历史。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开始工作以后,一些美国高级军官和国务院观察员陆续来到延安作短期访问。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史迪威被召回国内。特别是在1944年11月,为了促成国共两党的联合,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帕特里克・赫尔利少将来到延安,与毛泽东就改组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各抗日党派和无党派政治团体在内联合政府问题达成《五点协议》。
      史迪威将军虽然没有亲身前往延安,但派往延安的都是他所信任的助手,因而他们观察得出的结论也让史迪威感受到,共产党领导着一支真正抗日、真正关心中国存亡的队伍,因此他对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保持着敬意和友好之情。他曾在重庆会见宋庆龄女士,经过宋庆龄的工作,史迪威同意让从印度飞来的美军飞机帮助保卫中国同盟将药品及救灾物资运往延安和解放区,并从他管辖的军用仓库里拨出一些药品和物资送给八路军和新四军。他坚决主张与八路军合作抗日,并不惜因此而开罪蒋介石和国民党的一些高官。在他被召回国离开重庆的前一日(1944年10月20日),他拒绝了国民党政府的勋章,而向在延安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去告别电,对没能与共产党军队一道作战表示非常失望。10月23日,朱德总司令托包瑞德向史迪威将军赠送了一部影集。
      史迪威就这样带着失望和希望离开了战时陪都重庆。
      1946年10月12日,史迪威将军在美国病逝,终年63岁。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致电史迪威夫人,沉痛悼念史迪威将军。
      1946年10月14日,《新华日报》就史迪威的辞世发表了短评《史迪威将军与中国》,给予史迪威以恰如其分的高度评价。
      
      友好新篇
      
      应该说重庆于史迪威既是伤心地,也是他人生成就巅峰所在地――他在这里建立的卓越功勋得到美国政府、中国人民的承认,他在这里晋升为美国屈指可数的四星上将,他在这里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而且注定将在他辞世半个多世纪后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但正像他带着遗憾,甚至愤懑离开当时的陪都一样,历史在这之后的差不多40年,其进程画着波浪式、螺旋式的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为政治偏见的原因、世界格局的原因,美国对共产党中国采取封锁的政策,史迪威和当年与他观点一致的同事友人在国内也遭到审查。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卷起,中国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在重新认识中国,并审视往昔的历史。80年代中期,作为西南重镇的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挖掘陪都历史资源,促进重庆对外开放。根据这一精神,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以客观的务实的态度回顾重庆历史,把目光投向在中美关系史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自始至终表现出公正、积极、友好态度的史迪威将军。以此为出发点,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展开了系统的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指导的行动,在扩大开放,促进交流,树立开放形象,推动经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是1989年,组织了有国内外专家参加的都市国际化研讨会。此举更重大的意义还在于,开拓了一条民间接触之路,打破了因为北京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封锁。   继此之后,重庆市外办不久策划并组织了第一次史迪威将军研讨会。那一次研讨会不仅对于史迪威将军所建立的历史功勋、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新审视和评价,而且和史迪威将军的女儿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一条不绝如缕的历史线索由此而接续上了。
      1991年10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重庆市共同发起,在重庆成立了“史迪威中心”。史迪威中心由中国前外交部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黄华和重庆市委书记萧秧任名誉理事长,孙同川任理事长,刘志忠、金烈、肖祖修等任副理事长,张东辉任秘书长,中美两国从事史迪威及中美关系研究、热心于中美交流的人士担任理事。同时,成立了以史迪威将军的女儿南希・史迪威为首席顾问的国际顾问团。
      从此,整个围绕着史迪威将军的活动日益展开,并显出勃勃生机。历史就这样被拉近到当代人的眼里,被历史的尘土掩埋的小径得到发掘并开始投下拓宽的基石,形成一条渐行渐宽的,促进重庆开放,促进中美友好,促进世界和平之路。而这是代表着两国人民心声的友谊之路,也正是史迪威将军的精神所在。
      于中方成立史迪威研究中心的同时,而美国方面成立了一个史迪威基金会。基金会的成员不乏美国的大公司、知名院校,广泛联络了美国工商界、政界、学界的各方人士,十多年来,卓有成效地大力促进了中美民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就在“史迪威中心”成立的同时,重庆开始着手建立史迪威博物馆。
      重庆市嘉陵新村3号(现建设新村6 3号)是史迪威将军1942年3月―1944年10月在重庆时的住址。他经常在这里主持军事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会见中外来宾。后来这里成为办公场所。
      199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其收回,辟为“史迪威博物馆”。同年,举办了“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览”。1994年该展览进一步扩大为“史迪威及陪都时期在华美国人展览”,以展示史迪威将军在华戎马生涯,展示许许多多的美国朋友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地,在印缅战场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以纪念他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在中国,迄今为止,这仍然是唯一以外国军人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立,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得到美国有关人士的热心赞助和直接的捐赠,比如,抗战时期,为了减轻油桶重量,增加驼峰运输能力,美军少校瓦特・帕尔马在美国铝业公司的支持下,研究了一种铝质油桶,使有效运载量大为增加。1993年3月,帕尔马先生两个出生在重庆的儿子来渝参加史迪为将军研讨会,将其父亲研制的铝质油桶赠给史迪威博物馆。
      史迪威博物馆很快成为来华的美国游客到重庆必去的景点。特别是1994年,中国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陪同来华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夫妇,到史迪威博物馆参观。参观后,两国国防部长和佩里夫人都为之题辞。
      中国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的题辞是:史迪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美国国防部长威廉・佩里的题辞是:博物馆展示了中美合作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篇章,它可以看作是未来更多合作的象征。
      其夫人的题辞是:祝贺向一位伟大的英雄开放富有意义的纪念馆。
      不少中外贵宾也为博物馆留下了珍贵的题辞。
      原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史迪威中心名誉理事长黄华题辞:重庆市史迪威将军故居挂牌开放并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是很有意义的。这个良好的开端必将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祝愿这项工作继续开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原中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孙平化题辞:珍贵史宝,后世之师。
      史迪威将军的女儿南希,伊斯特布鲁克・史迪威题辞:对我和整个史迪威家族,这都是美好的一天。
      美国参议员约翰・沃纳题辞:深表谦卑,谨代表艾诺、史蒂文斯参议员,向所有老战士和使博物馆落成的人表示敬意。
      史迪威中心坚持不懈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编辑出版了大型论文集《史迪威与中国》,全面展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史迪威将军及中美关系史研究的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新成果。同时也在广泛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期让更多的当代人认识史迪威,认识那一段历史。为此,先后制作了电视专题片《一片丹心铸友情―史迪威与中国》,排演了话剧《一个美国将军在重庆》,它们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缅印战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1993年,举行的“史迪威将军诞辰110周年义演”活动,把重庆人民纪念史迪威将军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为进一步扩大重庆和美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在史迪威学院基金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史迪威中心与中国四川外国语学院、美国波士顿萨佛克大学合作,在重庆成立了“史迪威国际文理学院”;史迪威中心与重庆急救中心、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合作,在重庆兴办了“史迪威国际视光学培训中心”;在美国海外护士考试委员会的协助下,史迪威中心开办了“史迪威国际护理专业”;创办了“史迪威外国语学校”;创办了由史迪威的女儿捐赠书籍的“史迪威图书馆”。
      中心又组织了中学生赴美学习的项目“史迪威国际交流学生计划”。这项计划自1992年起,迄今开展10多年来,不断稳步发展,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在这项计划中,最主要的项目是中学生赴美英语夏令营和赴美学年交流。
      史迪威赴美英语夏令营项目在每年中国学校7――8月的暑假期间举办,以自愿报名和选拔结合,选择热爱祖国身体健康的初高中学生,为他们打开一个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窗户。美国方面的合作机构是美国民间文化交流协会 (CHI)。学生们将分别人住由美方精心选择的接待家庭,成为接待家庭的一员,亲身体验美国家庭生活和社会风俗,体验西方教育,学习地道英语。还将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美国有关机构部门,如企业、政府、警察局、消防局、博物馆等等,并游览好莱坞、迪斯尼等经典文化娱乐中心。同时,他们所在的美国家庭,也从这些孩子们的身上,对于中华古老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有了深入得多的真实了解。
      赴美学年交流项目,是选送初三和高一为主的学生赴美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流学习,旨在为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思维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其稳定的合作机构,是美国国际学生交流署(1SE)。交流学生被分别安排到在美国的接待家庭里,成为普通的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家庭义务,平等享受家庭成员的权利。他们进入接待家庭附近的公立中学,就读9―11年级,在与美国学生的共同学习中,逐步适应西方教育,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接待家庭和学校组织交流学生参与当地社区的各类文体比赛、社交聚会、教堂礼拜等活动,达到和美国民众水乳交融式的交流接触。
      持续开展10年来,这两个独具特色的项目已成为西南地区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正规化且卓有成效的中美学生交流项目。自1994第一批学生夏令营、第一批学年交流开始至今,已有逾千名学生参加了赴美英语夏令营,300多名中学生参加了赴美学年交流。
      中心还举办了“史迪威将军与中国征文比赛”和“史迪威与中国英语演讲比赛”,共有3万多名青少年参加,表达了中国少年儿童对史迪威将军的敬仰和对中美人民友谊的珍惜。在2003年的第三届史迪威英语演讲比赛上,美国萨佛克大学开始特别设立了奖学金,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市南开中学学生王黎欢,川外附中学生王玉分别赢得了36000美元的奖学金,一旦她们赴美就读,这笔奖金就将兑现。
      这些活动的开展,开辟了中美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
      正如一开始所确定的那样,史迪威中心对于历史的研究,必然地向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向延伸,特别是把这种研究引向重庆经济发展的领域。1991年10月和1993年3月,史迪威中心在重庆举行了两次“史迪威将军研讨会”。会议得到了中美两国政府及有关机构的热情支持。会议分别以“历史回顾”、“经济合作”、“展望未来”为主题,深入研究了史迪威将军的生平事迹,探讨了加快重庆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内陆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展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外都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会后,史迪威中心专门增设了“中美内陆经济发展研究室”,成立了“史迪威中心企业家联谊会”,以研究和借鉴美国内陆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动重庆及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加速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中心还组织国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为重庆人民大礼堂片区的改造进行了咨询,为中美合资浦益斯汽油机公司的发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把合作的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之中。
      今天,中国正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史迪威中心将以史迪威博物馆为基础,开展史迪威及中美关系研究,积极推动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内陆地区同美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今天,海内外关心、支持史迪威中心成长与发展的朋友越来越多。史迪威将军培植的中美友谊之花,一定将更加绚丽芬芳;史迪威将军架起的中美友谊之桥,一定将更加坚固宽广,横贯21世纪。

    相关热词搜索:大笔人情新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