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民间故事大全_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民间故事大全_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时间:2019-02-26 05:41: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瑰丽多姿,内涵丰富。龙女、狐女、恶嫂女、巧女、圣母女、花仙女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她们蕴含了青岛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青岛民间故事;女性形象;文化内涵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瑰丽多姿。读者可以欣赏到来自各界生灵幻化而成的女性形象。其中既有天上的仙女,也有人间的孝女,更有海中的龙女。她们或美丽善良,或机智勇敢,或敢爱敢恨,或勇于牺牲,或知恩图报,或祸害人间。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如莲花女(《聚宝盆》)、狐狸女(《狐亲》)、老鼠女(《白毛老鼠》)、人参女(《九泉山传说》)、海螺女(《螺姑》)、鲍鱼女(《鲍女和渔郎》)、加吉鱼女(《加吉鱼媳妇》)、鲤鱼女(《鲤鱼精闹大堂》)、孝女(《孝女庙》)、仙姑女(《刘仙姑》)、圣母女(《狐狸洞》)、恶嫂女(《龙宫得宝》)、 烈女(《双烈女的形象》)、簸箕女(《簸箕女》)、刺猬女(《刺猬女》)、绵羊女(《绵羊石》)、葫芦女(《葫芦女》)、簸箕女(《簸箕女》)、蝎子女(《小道童和蝎子女》)、龙女(《龙女与书生》)等。这些瑰丽多姿的女性形象极大地丰富了青岛民间故事的内容,构成其浪漫奇特的女性形象长廊,同时也蕴含着青岛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比较而言,上述女性形象中,以龙女、狐女、恶嫂、巧女、仙姑圣母和花仙女等数量最为众,性格最为鲜明,内涵最为丰富。
      一、青岛民间故事女性形象类型
      (一)龙女形象
      龙女故事在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青岛民间故事中同样活跃着龙女的身影。青岛民间故事中的龙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有恩必报的龙女形象:这类龙女形象实际上是报恩动物的一族。故事内容大致是龙女化身的小动物被凡人救下,龙女为报恩,以身相许。《龙女和李小三》中的孤苦男子李小三从同村王四手中就下一条小白鳝,小白鳝乃东海龙王的三闺女,因为在父王的生日寿宴上喝多了酒,误咬了鱼钩,为了报恩,龙女请李小三到龙宫。住了十天,李小三思念家乡,欲行告辞。在他临走之前,龙王要送宝,按照龙女指点,李小三要了龙王的龙椅。回到家中,却发现物是人非。李小三凡根已了,再次回到龙宫,与龙王结为美满婚姻。《饥寒和保暖的故事》中的贫苦人饥寒从几个孩子的皮鞭下救下一条小长虫。小长虫实为东海龙王的女儿。为了报恩,龙女以身相许,只不过仅能给饥寒做一百天的媳妇。
      2.敢于追爱的龙女形象:此类龙女形象敢爱敢恨,勇于追求理想的爱情与婚姻。《龙女和小艄公》中的小龙女是东海龙王的小闺女。只因她在龙宫中耍腻歪了,便打扮成渔村大�,来到人间,和自己早就从宝镜中看上的小艄公结合,为他洗衣做饭,织补渔网。《龙女和书生》中的龙女因不愿接受龙王的包办婚姻而被龙父打入十八层地狱。《龙女载下崂山茶》中的龙女和书生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结为夫妻。《龙女和“壶中酒”》中的龙女和壶中酒在结为美满婚姻仅仅过了三年,龙女告知壶中酒二人缘分已尽,三天后要回娘家。在离开之前,龙女变出金银珠宝作为聘礼,为壶中酒重新娶妻,新妇为财主千金。龙女在二人成亲后离开,壶中酒和新妇过上幸福日子。
      3.为民谋福的龙女形象:这类龙女形象是人间福音的象征。她们心系百姓疾苦,为百姓消灾避难。《汤泉女》中的龙女到人间游玩,看到百姓正在受苦受难,龙女回到龙宫求得龙王的两滴眼泪,放入水中。百姓用此汤泉水沐浴,可以消灾解难。比较而言,这类龙女形象数量较少。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龙女其共同热点是善良美丽,忠贞多情,聪慧异常,拥有法术,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爱情和生活。
      (二)狐女形象
      狐女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得到过淋漓尽致地体现。而在民间故事中,狐女形象也美丽动人。她们是动物中多情多义者的代表。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狐女形象多是报恩的狐女形象。《仙丹》中的樵夫孤身一人打柴为生,一日就下一只被狩猎队追赶的狐狸。后樵夫身染瘟疫奄奄一息,狐狸以仙丹治好了樵夫的病后以身相许。《狐变》中的胡姓老两口救了一只受了枪伤的狐狸。狐狸化身为小闺女,为二老养老送终以报就救命之恩。《丽娘择婚》中的光棍汉李展雄救了狐女丽娘的命,丽娘以身相许,二人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仙丹》中的樵夫孤身一人打柴为生,一日救下一只被狩猎队追赶的狐狸。后樵夫身染瘟疫奄奄一息,狐狸以仙丹治好了樵夫的病后以身相许。
      《狐亲》中男孩小乖自有喜欢小狗,后与变为小狗的狐女慧儿日夜相处三年后,狐女现出真身,小乖和慧儿成亲。虽然慧儿在婚后三日回娘家时受到村中二混子的鞭炮惊吓,但她和小乖的美满婚姻终未受到致命威胁。爱情婚姻可谓美满。《神笔刘耳之》中的书生刘耳之考场失意,痛苦之际狐女出现了。她夜夜前来教他写字。三年后,二人结为夫妻,刘耳之前去赶考,考了第一名。后在狐女帮助下,刘耳之从乾隆那里获得了神笔刘耳之的称号。二人回家后,刘耳之写字教书,狐女则为民开药治病,二人平平安安地过了一生。《郭�与狐女》中的狐女救了郭�一命,之后二人结为美满婚姻。
      (三)恶嫂形象
      在青岛民间故事中,涉及到恶嫂的篇目非常多。千百年来,在很多人心中,恶嫂形象和后母形象一样,都是一个难以翻身的负面角色。对恶嫂形象的记载其实早在汉乐府中就有。比如《孤儿行》中的孤儿原本是一个富贵人间的子弟,受到父母的百般爱护。然而,在父母双亡后,小男孩受到哥嫂的百般虐待,被迫远行经商,常年衣不蔽体,饭不果腹。小小年纪发出不如下黄泉的悲惨想法。而在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牛郎的嫂子扮演的也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总而言之,在很多故事中,嫂子的形象特点大都是贪财善妒,阴险狠毒,虐待小叔子。这种形象特点在青岛民间故事中得到了承继。
      《龙宫得宝》中的恶嫂百般嫌弃小叔子胡实,逼他辍学,帮他干庄稼活。胡实实在干不动庄稼活,无奈只得选择离家出走。《龙女和“壶中酒”》中的壶中酒在嫂子来了之后,就来罪了:好饭没他吃的,好衣没他穿的,苦活、脏活、累活全是他干。稍不称嫂子的意就会被嫂子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导致壶中酒想以自杀结束苦难的生命。《加吉鱼媳妇》中钱二的恶嫂的凶狠歹毒更是登峰造极,她为人奸诈狠毒,拿着钱二不当人看,想法设法要除掉钱二。她先后三次陷害钱二。第一次想用毒药毒死钱二,因为神人帮助,钱二躲过一劫。第二次推钱二入万丈深渊,钱二吉人天佑,恶嫂的迫害再次失败。第三次钱二被推入大海,幸遇加吉鱼母女相救而保全性命,喜得好报。《龙王三太子和胡实》中的嫂子对小叔子胡实百般嫌弃,导致胡实不堪忍受,离家出走。《穷书生的故事》中的嫂子对只上学读书不干庄稼活的小叔子百般嫌弃,导致小叔子想寻死了之。《义犬救主》中的哥嫂行径令人发指。哥嫂嫌弃小叔子吃白饭,将他分家出去。不久弟弟死了,哥嫂二人怕弟妹分财产,百般劝弟妹改嫁。弟妹不从。哥嫂二人又用毒计将弟妹的新生儿用钉子钉死,埋掉了。幸遇弟妹一直善待的家犬相救,新生儿才得以活命。《灵山老母的传说》中的嫂子对小姑子百般看不上眼,一心想把她赶出家门。
      《刺猬女》中的嫂子怕小叔子将来分一半的家产,逼迫丈夫处置小叔子。弟弟被赶出家门,孤苦无依。出于善良,救了即将被猎人吃肉的刺猬。刺猬为报恩,化身为女子,与弟弟成亲,刺猬女凭借法术,变出金银,夫妻二人过上幸福生活。后因刺猬女无法生育,又为丈夫聘娶妻子,在丈夫再婚之后,飘然离去。而丈夫再娶之后第二年即喜得一男一女。
      和恶嫂形象相同的是,还有一个难以翻身的角色,它就是后母。后母的恶有甚于恶嫂。《蛤蜊娘》中的小女孩十分命苦,天生是个瞎子。三岁那年,亲娘因伤寒死去,父亲为她娶了个后母。后母虐待打骂小女孩,最后竟然将小女孩抛弃在茫茫大海边。一只有千年道行的母蛤蜊不仅治好了女孩的瞎眼,还收留了她。给她吃的,穿的,住的,更重要的是母蛤蜊给与了小女孩珍贵的母爱。
      除了恶嫂和后母之外,在青岛民间故事中不乏高高在上的其他恶者形象,如大爹、师傅、婶婶等。与这些恶者相对的是可怜的侄子、挨打的徒弟、善良的弟弟。这些恶者虽然身份职业不同,但是作为一个符号,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以此衬托出主人公的孤苦悲惨处境。
      (四)巧女形象
      巧女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当中的重要类型。这类故事主要反映已婚媳妇的智慧。她们大都能够巧妙应对以公爹为主(还有公爹的朋友、县官、追求者)所出的难题,获得公爹的认可,而把家权交给她打理。在青岛民间故事当中也有很多巧女的故事。《四个媳妇耍和尚》中的花花和尚本想调戏如花似玉的四个媳妇,没想到却被四个媳妇合伙设计大大捉弄了一番,和尚从此再也不敢打歪主意了。这个故事主要突出四个媳妇的智慧。《“难不倒”三难小儿媳》中的小儿媳就是一个典型的巧女形象。这个故事可以分为婚前和婚后两大节。婚前,巧女因为帮助难不倒的大儿媳解决了难题而被他相中。婚后,巧女先后巧妙应付了公爹出的两次难题,以及帮助丈夫巧妙躲过公爹的惩罚,公爹心服口服后,将治家权交给巧女。《巧媳妇》中的朱三巧也是一个典型的巧女形象。她心灵手巧嘴更巧。模样俊秀。她的巧在故事中首先体现为婚前择婿上:不爱富贵,不喜官家。三巧出了三个谜语挑得称心如意的郎君程三。婚后三巧通过巧妙解答公爹要求带的礼物和送的饭菜,获得公爹的认可而获得治家权。三巧的巧还体现在巧斗财主王胡,体现了她出众的聪慧和口才。
      《放羊女巧对才子》中的放羊女以巧对诗对制服狂妄才子,也是一个巧女形象。《媳妇当老师》中的媳妇的才学表现在巧对私塾教师的对联上。在表现出才学之后,成为丈夫的老师,教导丈夫考中秀才,体现了相夫的角色功能。《聪明媳妇和四个老头》也是一个典型的巧女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公爹的四个朋友听说媳妇聪明,特来考验她。先出难题,要媳妇捎话,每一句话中都有公爹的名字。巧女巧妙避讳“九”。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巧避讳”。之后巧女完成了巧分桃和巧对诗后,使得公爹的四个朋友心服口服。
      (五)仙姑圣母形象
      这类女性形象是人间百姓的福音和救星。以即墨民间故事《灵山老母的传说》为例,故事中的淑娘相貌丑陋,遭到嫂子嫌弃。欲投井轻生之际,被仙人救起。仙人告知淑娘今日即可获得美满姻缘。淑娘婚后四日,嫂子拔掉水缸中的木蹶子,导致水淹村庄。淑娘为救村人,得道升天了。成仙之后的淑娘护佑一方百姓,给他们消灾解难。被百姓奉为圣母。《天后圣母的传说》讲述了沿海地区海神娘娘林默娘的故事。林默娘保佑出海之人平安归来。二十八岁因在海上救人而牺牲。被人们尊为天后。《刘仙姑》中马山脚下的贞洁姑娘因为吃了仙桃而成仙,在成亲之日得道成仙,云游四海,为民造福。《灵山“三仙姑”》中的孙香身为童养媳,受尽婆婆虐待后自杀身亡。死后被灵山老母收为义女,封为三仙姑。三仙姑行善积德,护佑一方百姓。《老母岩》中的老母行医采药,医道高明,为人慈善。为穷人把脉,从不取分文。被乡人尊称为老母。老母在上山采长生不老之药之际,救了被狼追赶的小女孩后,小女孩邀请她回家。身为百花王后的女孩母亲为报恩,赠与老母宝贝玉莲花。老母为救村民,违背宝贝使用禁忌,当众使用玉莲花,变成了石头。
      还有一类女性形象,虽然没有受到仙姑圣母的封号,可是她们的作为却与仙姑圣母无异,是人间受苦受难之人的福星。如《蛤蜊娘》中有千年道行的母蛤蜊收留了被后母抛弃的瞎子小女孩,给他提供衣食住行,更难得的是小女孩从母蛤蜊这里获得珍贵的母爱。《蛇娘娘》中的小三遭到叔叔婶婶的虐待打骂,幸遇东海崂山珍珠洞的蛇娘娘收留。蛇娘娘给小三买新衣,赠与他金银珠宝。小三成为天底下最富裕的人。即使是小三有钱变坏后,对蛇娘娘起了杀机。蛇娘娘在小三再次走投无路之际,仍然帮助小三度过难关。《葫芦女》中的葫芦女吃在葫芦里,睡在葫芦里。为了给民治病,葫芦女将自己相依为命的两半葫芦煮成葫芦汤,治好了村民的病,她自己却因为失去了葫芦而化成一滩水。
      仙姑圣母形象的共同性格特征是勤劳善良,仁爱百姓,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为了百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类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伟大民族精神,也反映了青岛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特色。
      (六)花仙女形象
      这类女性形象的共同特征是美丽善良,敢于追求自由的婚姻爱情。虽然花仙女所拥有的法术不及龙女,家庭背景也不及龙族。但是花仙女其美貌往往胜出龙女很多,所以人花恋的故事读起来显得更加曲折动人。《仙胎鱼》中的花姑是柴郎门前大河中的一颗千年莲花变成的仙女。她因见柴郎年年月月孤苦度日,无人照顾,特意为柴郎送饭送菜,并愿嫁他为妻。不幸的是,当地的财主吴阎王垂涎于花姑的美貌,欲将其纳为八太太。二人无奈双双跳河,死后化作条条小鱼。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桃园的故事》中的桃妹原为王母娘年蟠桃园的桃花仙女,见凡间男子李玉有难,下凡助他。桃妹为完成助人使命,和李玉虽谈不上爱情,但二人吃住同住三年有余。也算是夫妻一场了。在帮助李玉躲过大难后,升天归去。再比如说《聚宝盆》中的李印勤劳善良,意外得到聚宝盆。却被好吃懒做的李官以进京献宝的名义骗取。李印前去寻找,被李官夫妻赶出。失意之际,李印受到百花仙子帮助,得到金子。李官却以同法得到金子,却因贪婪而被困在山中,化为泥土。李印好人得好报,与百花仙子成亲,过上美满生活。《莲花媳妇》从故事要素上有点像《白蛇传》。只不过其故事情节上不如《白蛇传》那么曲折动人。故事中的小伙子竹山非常善良,因为见到山上的莲花长得好看,就每天喂它干粮。莲花为了躲避被癞蛤蟆吃掉的灾难,躲到竹山家中。后与竹山结为夫妻。癞蛤蟆化身黄脸大汉告诉竹山其妻乃妖怪。竹山按照大汉的方法试验莲花。莲花枯萎,被黄脸大汉抢走。在莲花即将被癞蛤蟆吃掉之时,竹山及时赶到,救出莲花。莲花重新换身为女子,与竹山和好如初。《莲花仙子》中的永生和莲花仙子的爱情故事非常圆满。永生假期去西藏旅游,偶遇莲花仙子。二人结为夫妻后,莲花仙子随夫还家,生下儿子,儿子中了进士。可谓皆大欢喜。在永生百年之后,莲花仙子跳进清水湾中,变成一颗大莲花。《仙胎鱼》中的花姑是柴郎门前大河中的一颗千年莲花变成的仙女,只因见柴郎年年月月孤苦度日,无人照顾,特意为柴郎送饭送菜,并愿嫁他为妻。《莲花庵》讲述了一个人仙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庄户小伙夜晚无聊之际欣赏到了莲花变化而成的仙女们的舞蹈,由此与莲花仙女结缘,之后二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养育儿女。《上宫老道私卖仙牡丹》则讲述了即墨秀才与牡丹花仙的爱情故事。秀才爱花惜花护花,白牡丹化为美丽女子,与秀才结为夫妻。三年恩爱,却因大财主将白牡丹买走而结束。白牡丹给书生留下了一儿一女,也就是红黄两种牡丹。
      二、青岛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一)传统女性社会角色定位的折射
      青岛民间故事中仙女虽然出身高贵,家境良好,拥有仙术。在和凡间的贫贱男子的婚姻生活中,在地位上处于绝对优势。但是仙女妻子从未因此而飞扬跋扈,高高在上。甚至以低于男子的姿态和其共同生活。这类故事突出的是仙女妻子的贤妻良母形象。主要突出作为贤妻的形象。因为很多故事在讲到二人结婚之后,就戛然而止。结局是从此之后,二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没有表现仙女作为良母的社会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化身,他们首先相夫:帮助夫君成家立业,之后传宗接代。在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帮助丈夫再娶新妇,无怨无悔。任务完成后,即悄然离去。典型地体现了传统女性的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定位。如《龙女和“壶中酒”》中的龙女和壶中酒在结为美满婚姻仅仅过了三年,龙女告知壶中酒二人缘分已尽,三天后要回娘家。在离开之前,龙女变出金银珠宝作为聘礼,为壶中酒重新娶妻,新妇为财主千金。龙女在二人成亲后离开,壶中酒和新妇过上幸福日子。再如《刺猬女》中的嫂子怕小叔子将来分一半的家产,逼迫丈夫处置小叔子。弟弟被赶出家门,孤苦无依。出于善良,救了即将被猎人吃肉的刺猬。刺猬为报恩,化身为女子,与弟弟成亲。刺猬女凭借法术,变出金银,夫妻二人过上幸福生活。后因刺猬女无法生育,又为丈夫聘娶妻子,在丈夫再婚之后,飘然离去。而丈夫再娶之后第二年即喜得一男一女。在《媳妇当老师》和《神笔刘耳之》这两个故事中都有媳妇做丈夫老师这一情节。丈夫在媳妇帮助下科举考试成功,获得功名。虽然说两个故事中的媳妇一个是凡人,一个是狐狸,可是作为女性,她们的任务是相同的,那就是相夫。
      除了相夫,在很多人神恋故事当中,都强调了女子为男子做饭这一情节。为人妻者,为夫君做饭,恰是传统女性的传统道德要求。在民间故事中,即便是神奇女子如仙女者也需要遵循这种传统道德。如《螺姑》中的螺姑在向于童表白爱情时说想和于童日夜作伴,为他炒菜做饭。而做饭时,只要双手朝着锅中点三点,便要什么有什么。《鲍女和渔郎》中的鲍女做饭时掏出放光珠子,朝着锅里点了三点,盖上锅盖,就可以变出各种鲜美的饭菜。《小龙女和小艄公》中龙女早就从龙宫宝镜中爱上了这位孤苦伶仃同时又忠厚老实的小艄公。当着小艄公的面,龙女的爱情表白是这样的:想给您做媳妇,帮你洗衣,做饭,织布渔网。这就是龙女对婚姻生活内容的表白。从这些朴实的内容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工作都是传统女性甚至是家庭主妇的工作。龙女期望过的是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家庭生活。
      (二)体现了女性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智慧和勇气
      这种反抗精神首先表现在女性追求婚姻爱情自主的故事当中。无论是凡间女子还是神仙女子,在追求婚姻自由方面都体现了其勇于反抗的精神。在青岛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凡间女子被妖怪或神灵抢婚的情节。女子在反抗过程中体现了出众的智慧和勇气。比如《犹龙洞》中的崂山女孩被恶龙抢婚而去。女孩并没有被恶龙狰狞的面孔吓到而屈服于它,反而与哥哥合谋设计制服了恶龙,成功脱身。而《龙女和书生》中的龙女因不愿接受龙王的包办婚姻而被龙父打入十八层地狱。即便如此,也绝不屈服,后被书生救出,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
      反抗精神还表现在女性反抗外来入侵的抗敌斗争中。比如《双烈女的传说》塑造了两位智勇双全的姊妹花形象。故事中的陈姓姊妹武艺超群,作战英勇,双双加入了砸教堂杀鬼子的红灯教。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一次洋鬼子入侵之际,与敌人奋勇战斗,杀敌无数。在陷入敌人的包围圈时,奋勇跳崖,保全了自身高贵的名节。陈姓姊妹的行为可歌可泣,二人成就了惊天动地、敢于反抗的烈女形象。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敢于反抗封建权威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面对强敌入侵,巾帼不让须眉,书写了青岛女性伟大光辉的壮丽诗篇。
      (三)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
      这一点比较突出体现于恶嫂这类女性形象身上。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实施恶毒行为的恶嫂们最后的结局大都是死亡。《龙女和“壶中酒”》中的恶嫂在得知壶中酒娶得仙女,过上好日子后,因为羞愧跳海自尽。《加吉鱼媳妇》中钱二的哥嫂因为羞愧难当,自尽身亡。这些结局充分证明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恶嫂形象身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民间故事的道德评价倾向。
      (四)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
      就女性形象而言,青岛民间故事和其他地区的民间故事中都有大量的狐女和龙女形象。但青岛民间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活跃着太多海洋生物幻化而成的女性形象,如龙女、鲍鱼女、海螺女、加吉鱼女、仙胎女、蛤蜊女、鳝鱼女、螃蟹女、黄鱼女等。海洋生物原本瑰丽多姿,令人新奇,而由其幻化而成的美丽女性形象更让人向往不已。
      
      Women in Qingdao Folk Literature
      Gong ailing
      (Shan 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Law and Literature,ShanDong QingDao 266510)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rich and colorful women characters in Qingdao Folk Literature,which have deep Connotation.Amog them,dragon women、fox women、vicious Sister-in-lawwomen、smart women、Flower fairy women are The most prominent In the number.
      [Key words] Qingdao Folk Literature,Women,Culture
      
      参考文献
      [1]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局.黄岛民间故事集.黄岛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
      [2]平度县文化局、平度县文联编.平度民间故事集.1986.
      [3]胶南县文化馆编.胶南民间故事.
      [4]即墨市文化局、即墨市文艺创作研究室编.即墨民间故事集.2003.
      [5]张崇纲编.崂山民间故事全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6]张崇纲编.青岛海洋民间故事.青岛出版社,2007.
      [7]胶州市文化馆.来自胶州的传说:胶州民间故事.1986.
      [8]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青岛民间故事选.青岛出版社,1987.
      [9]刘守华.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刘守华自选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丁乃通著,郑建威,段宝林,等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基金项目:该文系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青岛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AZZ15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宫爱玲(1979- ),山东青岛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相关热词搜索:民间故事探析青岛形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