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废墟和大山,阻挡不住爱的脚步|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

    废墟和大山,阻挡不住爱的脚步|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

    时间:2019-02-27 05:32: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5岁的北川中学学生从废墟下死里逃生,却无法知道亲人生死如何,巨大的灾难、失去亲人的恐惧,使他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十几天里他嘴里唯一吐出的词语是爸爸妈妈;而大山深处的亲人也在为他经受着巨大的煎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翻过难以逾越的大山,在堰塞湖泄洪的时刻进入空城,向着孩子所在的方向冒死前行……暖暖的泪光蒸发了昨日的泪水,父母的大爱最终与社会的关爱汇聚在一起,重新打开了受灾少年的心扉。
      
      学校塌了,娃子
      心中的天也塌了
      
      5月12日14点28分,北川县第二中学的初三学生曾星淇正坐在教室里上英语课,这是下午的第一节课,中午没有睡好的他有些昏昏沉沉的,他悄悄伸了个懒腰,命令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课。
      突然,淇娃子感觉前后的课桌猛地向自己身上夹击着撞过来,而自己的身体已经从凳子上弹到了空中。愕然中,他发现教室,同学、老师都在眼前剧烈晃动起来,漫天的沙尘也在窗外卷起,随即传来巨大的轰鸣声,听不清这声音从那里来,好像从地心,也好像从天上。教室里开始响起同学们的尖叫,“地震!地震啦!”这是淇娃子在那间曾属于他的教室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然后就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淇娃子醒了过来,眼前一片漆黑,耳边响着一片嘈杂的声音。“我在做噩梦?”这是他的第一个反应,但是胳膊上传来的阵阵剧痛使他彻底清醒过来:真的是地震了。淇娃子动了动身体,他发现除了左胳膊不能动以外,身体其他地方还好,似乎没有受重伤,伸右手四处摸了摸,他发现自己被夹在两张课桌下面,四周压着水泥预制板。
      淇娃子怕极了,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长这么大,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脑袋也似乎僵住了,成了一团糨糊,他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该做什么。过了好一阵子,淇娃子感觉自己慢慢安静下来,这时他也从外面嘈杂的声音中听到了同学们熟悉的声音。“救命!我在这里!”他本能地呼喊起来,一遍又一遍,很快他就感觉自己嗓子哑了。
      淇娃子是幸运的,外面的同学们很快就听到了他的呼救声,十几个幸存的男同学跑了过来,扒掉一些碎砖垃圾后,就发现了淇娃子。情况还好,在他的上方,只压着一块水泥板,同学们手忙脚乱地推开了水泥板,居然一切顺利,在同学们的搀扶下,淇娃子慢慢爬了出来。
      这时还是下午,重见天日的淇娃子被自己看到的一切震惊了,原来的学校已彻底成了一堆废墟,到处一片狼藉。空地上,已有不少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而那些就是不久前还活生生的同学。他和幸存的学生们被安置到操场上,陆续有救援人员和家长们赶来,整个校园里一片哭喊声。淇娃子带着伤呆呆地在操场上坐着,这时他最想的是爸爸妈妈和奶奶,他们怎么样了?没有人给他答案。
      天黑了下来,几百个幸存的老师和学生都集中到操场上,余震不时发生,大地每次的晃动都会引起人们的尖叫。半夜时发生了一次较大的余震,身边一个同学惊恐中一下子抱住了淇娃子,胳膊上的伤处传来剧痛,他差点没昏厥过去。夜深了,废墟中仍不断传来呼救的声音,而遇难同学的遗体就在不远处,人群中的哭声一刻不曾断过,这一切使淇娃子害怕极了,他甚至忘了身上的伤痛。
      漫长的夜晚终于熬过去了,天亮后老师们决定带幸存的学生们转移,淇娃子跟在队伍里机械地走着。出发不久,队伍前面传来消息说路断了,于是他们开始爬山,开始走林中小道。不知什么时候天下雨了,余震仍不时发生,山体滑坡随处可见,这一切使平时走惯的山路变得异常艰难。更糟的是胳膊上的伤,每走一步路,每颠簸一下,就钻心疼痛。淇娃子咬紧了牙坚持着,他不敢让自己掉队。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走,居然走了两天!因为他们几乎找不到完整的公路了,走不多远,路就断了,他们只好重新进山走小路,等他们终于从大山里钻出来到达擂鼓镇时,淇娃子觉得自己没有一丝力气了。在镇上,师生们遇到了解放军,很快,军队把他们转移到绵阳,安置在市九州体育馆。
      这时的体育馆里已安置了几万人,这里的医疗救援人员为淇娃子处理了伤势,诊断为粉碎性骨折,叫他等候转移治疗。眼前密集的人群使淇娃子从地震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安全了,但他的心却又提到了嗓子眼,因为这么多人里,他找不到爸爸妈妈,还有最疼他的奶奶!
      他在人群中不停询问着,“谁从白什乡来?谁见到我爸爸妈妈了?”不知道问了多少人,最后他听到的却是一个如雷轰顶的消息:白什乡全完了,一个乡就跑出了三个人!
      人流中,15岁的淇娃子绝望地哭了起来。
      
      大山深处,
      骨肉亲人望断天涯路
      
      就在淇娃子在体育馆人群中疯狂寻找亲人的时候,在北川县白什乡白什村,他远在大山深处的父母、奶奶也心急如焚,爸爸曾吉文和妈妈张莉一遍遍地拨打电话,淇娃子所在北川二中的电话、北川县城亲戚家的电话,广元姑姑家的电话……但是,所有的电话都打不通,他们不知道,此时,当地所有的通讯都已中断。
      在这场大地震中,白什村是“幸运”的,因为去年山洪引发的泥石流冲垮了白什村大部分的房屋,村民们被政府安置到山下的帐篷里,地震发生后,村里的人基本都安然无恙。但是山崩地裂般的地震还是吓坏了村民们,村中许多人在外面打工,许多孩子在外面念书,村民们急切地想知道情况。但电话不通,电视没电,得不到外面的任何消息,连续的大雨、滑坡、余震,把人们压在帐篷里无法外出打探消息,那几天,这个村庄,似乎被世界遗忘了。
      曾吉文、张莉一次次来到村口,他们期待着能有外面的人回来,带来山外的消息,带来淇娃子的消息。年迈的奶奶也不顾阻挡,冒着雨站到村口,一家人向着公路远处焦急地眺望。但是连续几天,大雨中没有半个人影回来,只有恐怖的余震在震动着。“淇娃子,你还活着吗?”一家人对着大雨喊,妈妈和奶奶的泪水也像下雨一样,一刻不曾停过。
      第二天傍晚,村里有人终于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消息,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北川县城受灾严重!北川中学校舍垮塌!人员伤亡严重!
      这是一个全家人的不眠之夜,当又一个清晨的光亮照进帐篷时,曾吉文夫妻惊叫起来:坐在草席上的老母亲已几近痴呆,头发在一夜间全部变白!“妈,你咋了?!”夫妻两个扑上去呼唤,奶奶依然痴痴地坐着,嘴里含混地念叨:“淇娃子,淇娃子……”
      不能再等了。曾吉文当即决定,无论路怎么艰险,也要出去,到87公里外的北川县城,寻找淇娃子的下落。
      说走就走,震后第三天一大早,曾吉文和村里几个村民一起在雨中上路了,他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亲人在外生死不明。平时熟悉的山路已完全变了模样,滑坡和余震使每一段路都危险重重,从凌晨4点艰难地走到18点,整整14个小时的冒死跋涉,他们终于走到了武安镇,但在这里他们被当地的乡镇干部拦住了:前方道路已断,过不去了!
      深夜,当妻子、老母亲看着泥人一般、疲惫不堪的曾吉文失望而归时,一家人再一次抱头痛哭。
      17日,望着近乎崩溃的妻子和老母,曾吉文第二次踏上了出山的路,他想亲眼看到孩子。但这次还没有上次走的远,刚翻过几座山下到公路上,就遇到了救援人员,他们告诉曾吉文,唐家山堰塞湖已把去北川必经的三个乡镇淹没,根本出不去了!曾吉文只好绝望地再次回家。
      就在一家人惦念着淇娃子生死的时候,淇娃子这边却已是万念俱灰,“一个乡只跑出三个人”!这个消息使他相信父母、奶奶以及村里的其他人已全部在地震中离他而去了。
      15日,他在体育馆里见到了一个远房亲戚,那亲戚帮淇娃子联系上了淇娃子在广元工作的姑姑曾吉兰。
      地震后,曾吉兰一直无法知道家人的任何消息,得知侄子还活着,喜出望外,她也以为,家乡北川是重灾区,白什村的亲人们估计都已遇难,淇娃子能活下来真是大幸了。姑姑立即从广元驱车赶到绵阳,把淇娃子接到了广元,住进了救灾医院。
      随着救援工作向深山扩展,解放军给封闭在大山里的白什村空投下了食品,又送来了卫星电话。24日,曾吉文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姐姐曾吉兰的手机,他告诉姐姐,家中没事,姐姐也激动地告诉他,淇娃子也没事……话没讲完,电话断了,再也没有打通。但这个信息已让全家欣喜若狂,“孩子还活着!”全家人的心终于安稳了一点。
      
      爱的接力,
      铺成了走出大山的路
      
      在所有亲戚里,姑姑是最疼淇娃子的人,也是淇娃子最喜欢的人。两人见面,姑姑搂着淇娃子大哭了一场。但很快,姑姑发现眼前的淇娃子有些异样了。
      以前,淇娃子性格活泼外向,和姑姑更是无话不谈,但现在,眼前的淇娃子是那样沉默,他的话很少,泪水也很少,总是一个人躲在医院的角落里呆呆地坐着,眼睛盯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姑姑和他说话,只是勉强答应着,特别是当姑姑提起地震的话题时,他的眼睛就会惊恐地转到别处,要不就是把头扎进两膝之间,一个字也不说。
      当姑姑把爸爸妈妈和奶奶都安然无恙的消息告诉他时,姑姑注意到他的眼神一亮,但随即又暗淡下去,这使姑姑更加不安。
      几天后,骨折的灾民开始陆续转到外地治疗,淇娃子被安排到河北。曾吉兰放心不下这个身心俱伤的侄子,跟着淇娃子来到石家庄,住进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到了石家庄,淇娃子依然沉默着,十几天了,他居然没有和昔日最亲的姑姑说过一句话!医院的医护人员很快注意到了淇娃子的情况,认为孩子是典型的心理创伤。一位阿姨轻轻地问他:“想爸爸妈妈吗?”淇娃子沉默地点了点头。“想爸爸还是想妈妈?”“都想!”停了片刻,淇娃子忽然开口,干脆利落地说。
      淇娃子对父母的思念感动着大家,人们决定帮助这个孩子找到父母,父母来到他身边对他的心理恢复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他的父母还在四川的大山里,而且联系不上。怎么办?当地的志愿者开始在网上四处张贴寻亲的帖子,同时燕赵都市报也伸出援手,希望人们能帮他找到父母,但河北的读者爱莫能助,于是燕赵都市报又向灾区的媒体求助,6月2日,《绵阳晚报》刊载了淇娃子寻找父母的消息。
      而此时的绵阳九州体育馆里,正有一个到北川打工幸存下来的白什村人,他叫陈明会,正好是淇娃子的邻居。2日当天他打开报纸,不仅愣住了:这不是我们村的淇娃子吗?
      陈明会跳起身在体育馆四处寻找本乡的人,他想,一定要尽快找到一个回去的人,把报纸给淇娃子家捎回去。爱的接力很顺利,陈明会很快找到了本乡一个在外打工的人,正想回乡看看家中情况,陈明会郑重地把报纸交给了他。这个老乡跟着救援部队翻山越岭回到村里时,已是6月5日下午了。打开报纸,当淇娃子的那张脸扑进眼帘时,曾吉文一家又抱在一起哭了,地震以来,他们终于知道了孩子的确切下落,而且印在报纸上,这可是千真万确不会走样的。全家人记得,淇娃子上次是5月5日离家出门上学,到今天整整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真是太漫长了!
      激动过后,夫妻两个又不安起来。因为看报纸上的意思,孩子不仅想爸爸妈妈,好像“精神也有问题”,他们不太明白心理障碍这样的词汇,但他们明白了一点:孩子现在需要爸爸妈妈!
      当夜夫妻俩决定,一起出山去找孩子。他们决心,这次爬也要爬出去!
      从村里通向山外的唯一一条公路已被唐家山堰塞湖隔断,如今他们只能走山路,所谓的山路,不过是大地震后当地人出入探索出的山间小路,有的在原始森林中、有的在悬崖峭壁上,更可怕的是余震不断,滑坡不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地震后的蜀道之难,不亲身经历是无法想象的。
      6月9日下午18时,他们终于走到了有公路的擂鼓镇,看见了客运汽车,那一刻,夫妻俩突然觉得两腿再没了力气,软软地瘫在了路边。
      9日夜,曾吉文夫妻赶到了绵阳,当他们以为走出了大山可以顺利去见儿子的时候,没想到眼前这座城市已成了一座空城!望着空荡荡的街道,紧紧关闭的店面,夫妻俩再一次陷入惶恐。留守的巡逻人员告知他们,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在即,此时留在这里有莫大的危险,要他们马上离开!
      离开?回去?决不!夫妻俩直奔火车站,火车站在远离城区的高处,是安全场所,两人发现火车站里人头涌动,一票难求。当夜的火车已赶不上了,而从火车站出来,在空城里他们连一个住的地方也找不到。两人商量了一下,打通了《绵阳晚报》的电话,请求他们的帮助。晚报留守的记者安顿他们住下,第二天又帮他们联系车票,10日晚上8时,夫妻俩终于踏上了火车。12日凌晨2时24分,他们终于到达了石家庄。
      
      尾声:世间大爱,使受伤的心灵在废墟中重生
      
      6月12日凌晨3时,曾吉文夫妇走进了河北省第四医院的骨科病房,病床上,淇娃子,他们朝思暮想的儿子,正甜甜的酣睡着。
      姑姑轻轻呼唤着淇娃子,“淇儿,淇儿……”淇娃子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他一眼看到爸爸妈妈站在床前,猛地从病床上爬起来,抱住爸爸妈妈,一家人的眼泪夺眶而出。地震以来压抑在他们心头的刻骨思念和心理煎熬,此时此刻都化作泪水宣泄出来。良久,爸爸放开淇娃子,久久端详着他,妈妈不时地爱抚着儿子的额头,时时地触摸孩子的脸颊,眼泪还在情不自禁地流淌,颗颗泪珠滴在淇娃子的脸上。
      在等待爸妈到来前的日子里,医院派出心理疏导小组对淇娃子持续进行心理干预与恢复,有志愿者帮他补课,有志愿者陪他聊天,当地学校的孩子也到床前和他做伴。慢慢地,从地震以来汇集到他身上的爱开始发挥作用,淇娃子开始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特别是得知爸妈要来看他后,淇娃子眼里流下了泪水,封闭的情感闸门,开始松动,话明显多了起来。
      爸爸妈妈的到来,使淇娃子从地震以来的低落情绪中完全走了出来,孩子的顽皮在父母面前自然流露出来,他把头钻在妈妈怀里,脚则搭在爸爸膝盖上,一家人摆起了龙门阵,人们从他嘴里,听到了越来越多的笑声……
      跟儿子团聚几天后,爸爸妈妈对儿子的感觉是“变了,又没变”,说孩子变了是觉得淇娃子似乎懂事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在家里,淇娃子基本是啥家务都不干,即使干,态度也不积极。”在医院看到淇娃子跟姑姑争着打饭、涮碗,妈妈张莉欣慰地说。说孩子没变,是觉得来之前担心孩子的那些“心理问题、精神问题”都基本消失了,灾难没有留下什么大的阴影,现在,他不再做噩梦,人也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多亏了河北的医生和那么多好心人!”爸爸曾吉文一再感谢。
      人间有爱,淇娃子的故事和这场灾难中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一样,在生死面前,人们展示出最淳朴最可爱的人类本性,亲情永在,人性永在,大爱永在,正是这份爱,使淇娃子的身体在废墟中幸存,也使淇娃子的心灵在废墟中重生。
      尽管淇娃子的学校已被掩埋,但我们相信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因为,人间有爱,爱在人间!■
      
      编辑/禹门骄
      E-mail:jiaoren88@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大山废墟阻挡脚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