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陈娟美:用七年时间拍摄样板戏

    陈娟美:用七年时间拍摄样板戏

    时间:2020-03-19 05:24: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67年的一天,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把陈娟美和张雅心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把手里的工作全部放下,去接受一个重要任务——参与革命样板戏的全程拍摄。并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这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工作。开始工作前,石少华还对陈娟美讲:“你的任务就是拍剧照,别的什么也不要管。不要搞特殊,要和摄制组同吃同住。就像工人盖房子,房子盖完了就和它无关了,不要介入太深,不要和剧组有任何瓜葛,更不要乱说,包括和家人都不要多说。”

    陈娟美没想到,样板戏一拍就是七年——她从1952年进新华社到1989年退休,其中干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拍摄样板戏。

    为什么会派陈娟美去拍样板戏,她自己也不太清楚。这之前的1964年,陈娟美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全程拍摄。她回忆说:“也许是因为我拍摄《东方红》完成得不错?也许是看中我的性格不会闯祸?”

    我如果说,我能够把几出京剧样板戏的唱段从头到尾一句不落地唱出来,台词不打嗑,全部抑扬顿挫地念出来,我还能把《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旋律全部哼出来,今天会有人相信吗?我想,我这样的人在我的同代人中大有人在。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长时间沉溺在样板戏的“双重话语世界”里,在样板戏中完成了少年到青年时代的艺术教育。样板戏曾毫无商量地、强行地刻在我少年的生活里。《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智取威虎山》中的常宝、《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海港》中的方海珍、《龙江颂》中的江水英、《杜鹃山》中的柯湘,这些在剧中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爱情、张口不说人间词话,后来被学者称为“空洞符号”的样板戏女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我精神上的同道。

    当时,可以看到、听到的太少太少。我对艺术、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样板戏,对西方乐器的认知来自样板戏,对艺术史、革命战争史、军史、党史的了解来自样板戏。样板戏是当时的视听盛宴——看一场样板戏,不仅仅看了京戏、话剧和电影,还听了交响乐。

    如此看来,样板戏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杰出的“怪物”。没有这个“怪物”,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在那个时代该是何等荒凉。

    陈娟美参加了八一厂、北影厂的《红灯记》、《平原作战》、《海港》、《草原儿女》及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拍摄。原本还派她去长春电影制片厂拍《奇袭》,但当时她的先生在“五七”干校,家里有三个孩子,实在走不开。

    拍一套样板戏剧照一般要跟半年。摄影者与样板戏摄制组一起进摄影棚,保证电影画面绝对“干净”——这是江青的主意。摄影者和样板戏摄制组的关系很好,相互尊重彼此的劳动,但对于样板戏摄制组而言,摄影者基本上只是个拍照的局外人。

    陈娟美每天中午12点进摄影棚,晚上12点出来,有时还要熬到凌晨2点。上午摄制组休息,她还要从北影厂赶回新华社冲片。一个剧组的工作结束了,她接着拍下一个。

    因为要留资料,做宣传品,虽然戏照对使用哪种胶卷不限,但对灯光、色彩、造型、表情的要求极为严格。陈娟美用的是上海照相机厂出的“东风”牌大相机,是仿哈苏的,市面上没有卖的,镜头很好,但机械部分粗糙,快门常常按不下去。

    电影摄制组都是一流的人物:导演谢铁骊、谢晋、崔巍、钱江、成荫、李文化,张冬凉;演员袁世海、马长礼、谭元寿、刘长瑜、钱浩梁(浩亮)、洪雪飞、童祥苓、高玉倩;音乐家于会泳、殷承宗;芭蕾舞演员薛菁华、刘庆棠,石钟琴;指挥家李德伦、胡炳旭、夏飞云;作家汪曾祺、翁偶虹等。其他如乐队也都是全国一流的。

    样板戏的拍摄是一个政治意义远远超过摄影意义的任务。江青几乎亲自抓每出戏。据说在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排练过程中,她经常会“突袭”现场,这使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心都悬在嗓子眼,高度紧张并小心翼翼。陈娟美说:“我算幸运,没在拍摄现场遇到过江青。”

    拍摄样板戏严格遵循“三突出、红光亮”的原则。英雄人物要高大,反面人物要低矮,正面人物要正脸,反面人物要侧脸,还有打在正反两种人物身上的光线也有区别。第一次拍《海港》时,一号人物方海珍的扮演者脸形比较长,造型没通过,被江青打回来重拍。整个电影、全部剧照都作废了。后来第二次拍《海港》时,谢晋被调来当导演。陈娟美记得他是从牛棚直接来的,裤子上还打着补丁。

    陈娟美还要负责拍样板戏中每个人物的造型资料,除主角外,剧中最小的角色如“卖烟女孩”、“日寇宪兵”、“游击队员甲乙丙丁”都要一一拍摄。这些照片都被注明:“《红灯记》中的人物造型只供学习,只作为《红灯记》剧团选用,不作公开资料供应。”

    按规定,一个样板戏的电影摄制停机后,新华社就要提供一套剧照送国务院文化组审定,然后作为新华社的稿件发给报纸出一版画刊,这样摄影者的工作就算结束了。而样板戏的底片要全部交给新华社,自己一张不留。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几张样板戏宣传画,但我们不知道那些照片是谁拍摄的。当陈娟美拍的样板戏照片一夜之间变成海报、连环画、宣传画铺天盖地涌向民间的时候,那些照片上都没有摄影者的名字。1966年7月7日,摄影部工作组向新华社文化革命小组写报告,以“署名助长记者的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为由,要求取消记者署名,7月27日起被批准执行。1967年5月后,记者署名有过短暂的恢复,但到1968年再次被取消,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才恢复。取消记者署名,使摄影部的档案馆照片资料中至今仍有一些照片查不到作者名字。陈娟美拍摄样板戏七年,正是新华社照片不署名的时候。

    直到1975年,石少华(1970年起任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根据国务院文化组的意思要陈娟美编一本样板戏剧照的画册,挂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编辑部的名。画册的选片、编辑、版式和设计都是陈娟美做的。这本《革命样板作品剧照选集》,总共收录了17个革命样板戏(包括后来的交响乐、钢琴伴唱、舞剧等形式)的舞台作品和电影剧照142幅,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画册到1976年才印出来,第一次署上了作者的名字。这也是样板戏剧照的一次集中展示。

    《革命样板作品剧照选集》中,陈娟美拍的照片不多,因为石少华曾单独在摄影棚专门为剧组演员拍了成套剧照。陈娟美说:“只要是石少华同志去拍的,我就尽量选他的。我是编辑,当然不会选自己的。”

    样板戏曾经得到过全面肯定——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角度,样板戏被说成了人类至少是中国当代唯一的文学艺术;但不久又遭到全面否定——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社会一致否定样板戏,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之避而不谈;再之后是半肯定半否定时期——到了80年代中期,出现了是是非非、莫衷一是的不同评价。文革后长达二三十年,样板戏一直没有进入学术殿堂。

    90年代中期以来,样板戏的研究成为一个新型人文学科,一些青年学者投身其中,他们用符号学、传播学、女性学、叙事学等研究方法,扩展样板戏研究思路、视角与深度。样板戏的研究呈现出心平气和的景象。据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李松统计,1996年到2006年,中国大陆研究样板戏的论文达一百余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近十篇,专著7部。研究对象集中在文本、剧场与电影。研究路向主要包括创作思路、观众研究、艺术分析、思想主题、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叙事模式等方面。

    当样板戏带着它的本来面目以及无法改变的“政治问题”平静地出现在舞台上,出现在学者的笔墨之中时,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当作中国历史的某种文化遗迹来看。

    而陈娟美拍的照片,正是这种文化遗迹最好的注脚。

    相关热词搜索:样板戏年时拍摄陈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