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当代红色影视中人生观的塑造

    当代红色影视中人生观的塑造

    时间:2020-03-23 05:21: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红色影视风潮便已崛起。从早期的歌颂“高大上”逐渐转变为发掘人物的内在,人物形象刻画是红色影视作品的中心和灵魂,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剧情的推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中所展露出的人生观更是会直接导致剧情的转变,新一代的导演们用他们的眼光和思维对战争进行新的诠释,并结合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赋予人物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红色影视中的“人性”,对人物的人生观的塑造给予新的含义。本文围绕此点展开,分析当代红色影视中对人生观的塑造。

    [关键词]人生观塑造;红色影视;革命;战争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战争。战争,人类最残忍、最愚蠢的行为,也是给人类自身带来永久伤痛的最难愈合的一道疤痕。战争就像是对死亡欠债的一个交代。看过影片《南京!南京!》的观众,一定不会忘了那血腥的大屠杀场面中成千上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一批批倒下的情景。那尖锐的刺刀冰冷而无情地插入温暖的胸膛,烈火焚烧着一个个毫无尊严的生命。而画面特写的陆剑雄那张坚毅的面孔,虽有着中国骨气,但看上去却又让人感到如此悲凉,像一个定格画面留在了我们的心中。看过《黄河绝恋》的观众,也肯定无法忘怀战士安洁为救外国飞行员欧文,在奋力游向自由彼岸时,因不愿连累欧文,切断绳索沉入黄河的悲壮气魄。看过《集结号》的观众,更忘不了谷子地在煤堆中奋力挖兄弟们尸骸的情景和他听到兄弟们被追认为烈士时满脸悲戚的神情。这就是红色电影,当代的红色电影。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英勇的革命气节,塑造出有血有肉、有感情、无私却有畏的新的人生观。赋予了人性、人生观新的时代内涵,这与四五十年代红色影视中所塑造的人生观多少是有些不同的。在当代的红色影视中,这些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将战争的沉重、荒谬无情诠释得一览无余,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性的摧残,更给人们留下了沉思。面对残酷的战争场面,革命者变英雄的轨迹在尺度的进展中是需要过程的,在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勇敢向前、舍生取义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在支撑,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而当代红色影视中又是塑造了怎样的人生观,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一、战争面前有“弱者”,英雄也是“人”

    如果说懦弱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到广阔的天空,甚至会封闭我们的思想,冻结我们的热情,那么我要说,本文中的“弱者”,并非带有贬义地强调它的懦弱性,而是人所有一切所带来的安全感都消失殆尽后的不安情绪或反应,是遭受过苦难后的正常反应。当我们面对战争、面对死亡时,又有谁能坚定不移地成为强者呢?举例来说,在以往的红色影视中,我们会看到自始至终的英雄主义,面对敌人、面对危险,无惧无畏,大义凛然,他的肉体和灵魂都如同钢筋水泥般坚不可摧,不管他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会化险为夷,取得最终的胜利。不同的是,当代红色影视中却从人物的定型化的撬动就开始发生着改变。以影片《南京!南京!》里的翻译官唐先生为例,他或许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但他最后却做出了英雄的行为。他畏惧战争,畏惧那号哭与恐怖。因此影片在推出唐先生这一人物时,首先为这一人物及其行为注入了更多的心理内容,让人物的性格呈现出发展的轨迹,展示出他身为普通人,最后却成长为英雄的蜕变过程。影片初始,他就是一个身上有着浓郁文人气质的知识分子,一个为人也算谦和的普通人。他原本也想抱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清静思想去逃避这场灾难,然而国耻家仇将这一切美好都打破了。在女儿、小妹遭受迫害之前,他甚至为了“一己之安”,卖主求荣地和日本人做起了“交易”,直到亲人相继死去,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行径,最终他的民族情感被唤醒,他的革命热血被燃起,这才有了用血肉之躯去奋死抵抗的决心和勇气,最终也为保护他人而牺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平民英雄。而影片中的士兵,也和以往红色影视中的士兵有了些许不同。在以往的影片中,身为参加革命的英勇士兵,在投入革命之初,他们都是斗志高昂的,高唱着革命歌曲,仿佛他们不是去参加一次生死之战,而是去赶赴一场生死之约。仿佛他们即将逝去的不是生命,而是可以死而复生的涅槃重生。而在当代的红色影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游离开传统英雄的形象:当南京沦陷后,当殊死抵抗被判为死刑后,当敌人的包围逐渐笼罩过来后,即便刚刚还拼死抵抗过,尽管明知道是场徒劳之战,但依然用士兵的革命之魂奋起抵抗,只不过抵抗过后也是一阵伤感的沉默,尤其是陆剑雄那双忧郁、不甘心的眼睛更是刺痛了我们的心。这就是与以往的不同,也是当代导演对于战争的思考。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他们或许在沉默中想家,或许在沉默中回忆着生命,他们此时是“弱者”,但是,他们依然是英雄,因为他们没有因为畏惧而逃避或退缩,仍是脚步坚毅地走入阵地。导演陆川把他们从前的神圣外衣脱下,让他们也在自省中思考生命的沉重,更是让观者去感受这份沉重感。在影片的许多场景中,导演把他的人生观放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并想办法去将它融合在影片中。所以说,影片所展示的是当代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对于英雄的诠释,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战争和死亡并不是外在于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真正的人间杀戮,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当然,影片中有十分感人动情的画面,处处彰显出英雄本身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这也是导演陆川刻意强调的。在影片故事情节中,英雄的人性化、人道主义是经常被提及的。

    二、小人物也能成英雄,英雄并非一蹴而就

    一切故事都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和环境里的人,或者说不能离开空间和身体。面对弱肉强食社会中的黑暗,革命志士们必然不会对当时家破人亡的现实熟视无睹。导演冯小刚在影片《集结号》开始就把谷子地这个小人物放在了炮火满天飞的环境中,而不是在平静的作战指挥部。如此激烈的战斗场面,又是如此一个“小人物”,相对于早期拍摄的红色影视而言,这是一个对比,也是人物的性格刻画上的一个转型。这是第五代导演冯小刚对于战争的思考。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他明白千篇一律的革命英雄形象已难以维系住观众,于是,英雄的形象由以往的静态渲染变为动态发展。与以往红色影片不同的是,谷子地的英雄称号还是自己找回来的,是他自己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努力地为此证明,更是为他死去的兄弟们证明。这种证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英雄,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舍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不仅构成了影片全部叙事的基础,而且也是影片的“高点”所在。分析谷子地的成长过程及其方式,是打开整部影片编码及其所潜藏的意识形态的钥匙。成长是一个过程,英雄的成长也是如此,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借用冯小刚的话来说:“真正的英雄是遭受磨难后,即便内心深处也颤抖过,但依然无畏死亡,那么这就了不起了。”在影片中,主人公谷子地并没有打破现实人物的局限性,他的革命士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高涨,直到他经历了死亡的邂逅,经历了革命过后在和平年代所遭遇到的现实尴尬,因为他和兄弟们的“不存在”、无名,而让他决定执著地去找寻他和兄弟们的“名分”。这种不明不白的身份尴尬,俨然是精神上的坎坷和信任上的危机,与其说他在找“名分”,不如说他是在找“自我”。从意义层面上讲,它揭示了一个正常人处于现实与理性当中的一种牺牲,是残酷战争的牺牲品,是历史年代的牺牲品。片中着力表现了谷子地的内心轨迹和心理矛盾,着重于他的寻找过程和他的“成长过程”。这也是冯小刚导演所看重的:人心,人性。其实这和影片《南京!南京!》里的唐先生的成长是一样的,都有一个过程。如果说观看以往的红色影视会让人感觉周身环绕革命热血的话,那么观看当代的红色影视更让观众多了一份思考,对于剧情的思考,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同样是种成长。导演冯小刚是个聪明人,在影片《集结号》中,他在严格遵循红色影视形式的同时,拧松人性方面的几个螺丝。《集结号》反思了战争,反思了人性,最终又回归到现实中的真实的人群中,依然是小人物的角色。难怪有评论称赞冯小刚导演,说他 “不仅在票房上,而且在政治上,丝毫没有闪失”。既服务于人民的历史,又挖掘出人的本质,引发观者的深思。

    三、战争是对人性的鉴定,敌人是否有人性

    这是个问句,更是个思考。影片《南京!南京!》里的角川,是个复杂的人物。他痛杀中国人,双手沾满了罪恶的鲜血;他冷酷无情,是个十足的战争刽子手。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他在嗜血的屠杀中,眼神中又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无奈。他在挣扎,挣扎于妥协与抵抗这罪恶的行为中,最终,邪恶之神战胜了他那仅存的一点点人性。他的所言所为,是让人痛恨的。让我们不能忘记他给国人所带来的血泪灾难,尽管他不是直接发起者,却是名副其实的实施者。他的罪恶在受难人的心目中是终身不散的块垒。他是日本侵略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居然也在怀疑着这场屠杀的战争,并且到最后还释放了小豆子。小豆子作为影片中的点睛之笔,既揭示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又揭示出了人性不灭的主题。小豆子在惨烈的战争中幸免于难,是被刽子手角川意外释放的,他是革命的希望,是生的希望,是影片主题的延续,是人性不灭、民族精神不灭的象征。他手捧蒲公英抿嘴而笑的画面,喻示人性被唤醒了。唤醒的不仅有英雄的“人性”,更有敌人的“人性”。在战争面前,生命显得那么卑微,在炮火连天的轰鸣中,变态和杀戮反而显得那样“合情合理”。然而我们说,罪恶的消灭不在于伤亡,而在于人性的自觉。士兵是该为国而战,可如果以屠杀无辜百姓为乐趣,那就是罪恶。而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不再是“人”,因为他已经泯灭了人的天性。他在屠杀的过程中,已经沦为一个恶毒阴险又争强好胜的傻瓜了;他用战争的牢笼将自己的灵魂囚禁了起来,并最终要吞食他自己种下的恶果。

    四、战争是一场劫难,关键时刻要自我救赎

    “救赎”,在这里不是指宗教意义上“上帝”的救赎,而是人类的自我拯救。影片《南京!南京!》带领观众通过摄像头走入战争的岁月,感受他们的恐惧、无助和麻木,通过普通老百姓的眼睛来看战争。陆川并没有以受难者的姿态去怨恨这场战争,而是坦诚地揭示普通老百姓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助和茫然。揭示出在奋起反抗中,缺少的那份坚毅,完全按照正常人群面对死亡时的表情去诠释了这群老百姓。这些老百姓身上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人人都会做出的本能反应,或许是惊吓,或许是无助,面对为数不多的敌人,数量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被一批批地“处理掉了”。没有尊严地进入了死亡。倘若我们仔细地审视影片,审视这份苦难的历史,我们就会明白,在战争面前,关键时刻需要自我的救赎。或许生活的艰辛和压抑逐渐磨灭掉了人身上的反抗精神,面对死亡,面对自由的失去,他们比较顺从地接受了这个“命”。我想这点正是导演陆川想要抛出的。

    五、结语

    战争是可怕的,可我们却又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即便没有硝烟,没有炮火。历史也是不能改变的,对过去历史的尊重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当然,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与时俱进的,这才有了今天红色影片上的突破。对于历史中出现的人生观或价值观,我们应客观地看待,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即使我们在观看过去的影片时会不自觉地估量它的真实性,并感到某种历史局限性的存在,但我们没有理由用现代的眼光来苛责历史。因为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你的不肯定而去改变什么,你改变的只能是你自己的历史,正如“救赎”。对于影视的发展是同样的道理,无论是以往红色影视中所塑造的“钢筋铁骨”还是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火热情绪,这都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沉淀中所凝聚的一种人生观。正如我们现在依然在继续创新、继续发展着,争取着那份未知的却一直期待着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卜晓梅.“十七年”革命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塑造[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1).

    [2] 李玉昆.中国抗战题材影片中典型英雄人物形象的定位与分析[J].电影文学,2013(21).

    [3] 徐正军.冯小刚贺岁片浅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01).

    [4] 宁二.人性是战争片的基础问题[J].南风窗,2008(04).

    [作者简介] 钟慧(1977—),女,海南东方人,法学硕士研究生,琼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人生观塑造当代红色影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