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电影火花收藏之国内篇(文革前)

    电影火花收藏之国内篇(文革前)

    时间:2020-03-24 05:13:1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31年6月21日,由中外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雨过天青》在上海新光大戏院试映。同年7月1日正式公映。这是为配合中国首部有声电影公映的广告火柴使用的盒帖,迄今仅见此一枚。

    樊先生收藏的文革前火花大约可以分为这样几类:首先,藏量最为庞大的就属战争题材影片的火花了。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些电影,包括由凌子风、翟强于1949年导演的《中华女儿》,影片整体是散文化的,但在结尾处体现出了诗的意境。由林杉、沙蒙导演,高保成、刘磊、徐林格主演的《上甘岭》是第一部描写抗美援朝的影片,全片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细节描写的充分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生动性以及真实性。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氮、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非常广。而由林农导演,陆小雅、周文彬主演的《党的女儿》围绕共产党员李玉梅的斗争经历,展现了共产党人历尽艰难、前赴后继的英雄业绩和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著名演员田华在片中的表演贴切自然,真实而富有激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1956年赵明导演的《铁道游击队》可以说是新中国的经典抗战片之一。影片情节曲折,险象环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悠扬和深情更是脍炙人口。女导演王苹于1958年拍摄了战争题材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根据革命烈士李白的事迹改编,是一部优秀的反映我党地下工作题材的电影。该片1978年在南斯拉夫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并获最佳女演员奖。第三代的旗帜性导演谢晋拍摄于1961年的《红色娘子军》,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这部影片曾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由赵心水导演,梁音、张辉、谷毓英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惊险的反特斗争生活,惊险紧张、引人入胜。片中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至今仍为大众所喜爱。

    1963年,汤晓丹导演的《红日》上映,影片根据吴强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军事战争片。影片气势宏大,战斗场面紧张而又激烈,非常具有感染力,是同类影片中少有的优秀作品。影片《英雄儿女》由武兆堤导演拍摄于1964年,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导演以不多的篇幅,精心刻画了英雄王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观众的记忆中。片中的主题歌《英雄赞歌》流传甚广,至今久唱不衰。拍摄于1965年的《苦菜花》由李昂导演,曲云、杨雅琴、王志主演,本片根据冯德英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以一个家庭为出发点展开故事,既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斗历程,也体现出亲人之间的细腻感情。在人物塑造、画面和音乐等方面均充满了乡土气息。1965年导演任旭东拍摄了《地道战》,由朱龙广、王炳彧主演,这是极具娱乐性的战争片。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思、幽默机趣的细节描绘,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使影片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事实上,本片是被当作军教片来拍的,由八一厂和工程兵司令部联合摄制,目的是向民众推广平原游击战的一种战术。1966年上映时,江青将演职员表改为“军教片”。据八一电影厂透露,本片已发行3000个拷贝,观众累积达到18亿人次。

    1965年,水华导演拍摄了《烈火中永生》,这部影片根据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改编,由夏衍化名编剧。编导们准确地把握了反动派全局性毁灭的命运和在局部范围内的疯狂肆虐所形成的强烈对比的形势特点,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本片制作严谨、演员阵容庞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该片于1977年重映。另有歌剧版影片《江姐》,电视剧版《红岩》。

    除了比较纯粹的战争题材影片的火花,樊先生的战争题材影片火花还包括另外两个类型。一个是英雄人物传记影片火花,比如由郭维导演,张良等人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董存瑞》,就是关于战斗英雄董存瑞的人物传记片。该片真实再现了董存瑞从普通农村青年到革命英雄的成长过程,也为革命英雄题材类的影片的拍摄提供了真实且细腻的刻画人物的新鲜经验,被视为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划阶段的代表作。该片曾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除此之外,还有1950年拍摄的《刘胡兰》和1964年拍摄的《雷锋》,《雷锋》讲述了雷锋在短暂的22岁的生命中,实践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动人事迹。本片负有特定的宣传教育的使命,是当时的同类影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

    另外一类,则是儿童战争题材影片。电影《红孩子》拍摄于1958年,由乔羽编剧,苏里导演,该片讲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游击队员不畏艰险与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塑造出几个性格各异、特征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本片于1979年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还有浅显易懂,充满了童趣的由石挥导演,蔡元元主演的《鸡毛信》,也给观众特别是小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除了战争题材影片火花,樊先生还有一类重要的收藏,就是剧情类影片的火花,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电影。樊先生拥有我国最早的电影火花《雨过天青》,这部剧情片拍摄于1931年,导演叫做管海峰。这是一部黑白片,影片上映时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所以关于这部影片的介绍资料已经很难找到了,但这部影片的火花却是非常珍贵。还有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遵循有声电影观念、充分发挥声音元素的作品,音响在这里第一次成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段,发挥出强烈的艺术效果。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系中国电影的经典插曲。

    由史东山、王为一导演的爱情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唯美风格的延续上加入了现实意义,堪称国片的代表之作。由蔡楚生和郑君里导演的剧情片《一江春水向东流》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故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其成就堪称跟好莱坞的《乱世佳人》相媲美。影片上映后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连映三个月,观众达70万人次,创当时卖座记录。还有由阳翰笙、沈浮编剧的《万家灯火》用平实无华的的手法,简洁含蓄地描写了当时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比一般的家庭情节剧更贴近生活本真,也更接近当时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五十年代中国电影业在现实斗争中曲折前进,在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的大背景下,电影生产体系日益完善,数量增加,影片的质量也不断提高。由吴天导演,黄钟主演的剧情片《心连心》,由桑弧导演,白杨等人主演的剧情片《春满人间》,由李萍倩导演,秦沛、龚秋霞、李次玉主演的剧情片《寸草心》,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入六十年代,特别是1961年到1966年这几年间,中国电影的发展更加曲折。1962年,谢晋导演了《大李小李和老李》,影片围绕老中青三代三个性格不同但姓氏一样的人对体育运动的不同态度展开,影片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引人发笑得同时又不禁思考。该片可以说是一贯擅长正剧和悲剧的著名导演谢晋的一部具有探索性和突破性的作品。

    拍摄于1966年的《大浪淘沙》题材非常特别,是一部爱情片。影片细腻地刻画了四个知识青年在革命斗争风浪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的真实过程,以及他们性格迥异、志趣不同的个性特征,再现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影片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大量的实景拍摄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两大类影片的火花,樊先生还收藏了很多其他类型影片的火花。比如动画片的火花,比较著名的包括堪称中国动画片巅峰的《大闹天宫》。影片为上下两集,分别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前七回改编。该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使原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充分展示。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轰动,并先后荣获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还有水墨动画《牧笛》、《金色的海螺》、《孔雀公主》等,在当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还有拍摄于1949年的喜剧片《三毛流浪记》,由赵明导演。数十个一线明星甘当配角,可说是中国电影史上演员阵容最豪华的影片。本片根据张乐平同名经典漫画改编,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还有香港在1966年拍摄的恐怖题材电影《画皮》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影片,也充实了樊先生的火花收藏,让他的藏品更加丰富和有趣。

    相关热词搜索:文革火花收藏国内电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