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气候资源学》教学改革初探

    《气候资源学》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0-03-27 05:24: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气候资源学课程的合理改革进行了探讨,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和考评方式的改革等。教学内容选择上除课本知识外,还应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进行拓展,此外还应加强实习内容的讲解及开展观测仪器的观摩;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应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考评方式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气候资源学 应用气象 教学改革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a)-0112-02

    The Explore on Teaching Reform of Climate Resources Science

    Qiu Rangjian Shi Tingting

    (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00044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dopt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we discussed the suitable reform teaching of Summary on Climate Resources course, including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 Except for textbook knowledge,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expand based on the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practical course should also be enhanced and the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visiting should be conducte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thods. Multiple assessment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to assess the students’ ability. Thought these reforms teaching, the students will strength their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cultivat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Key Words: Summary on climate resources; Applied Meteorology; Reform teaching; Practical course

    1 气候资源学学科特点

    气候资源学是气候学和自然资源学的有机结合,是以光、热、水、风、大气成分等气候资源要素及其组合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资源的特征、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水文学、土壤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应用学科(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以及水利、建筑、交通、能源等)都有密切关系,而且在工业、农业、建筑业、能源开发、水利工程、生产布局和城镇规划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1]。

    气候资源学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已开设有10多年的时间。气候资源学不仅理论性较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气候资源学课程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学科相关参考文献,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方法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未来的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工作实践中。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目前气候资源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存在问题

    气候资源学的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其理论和经验公式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而其又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求有一定课时的上机实习时间。由于我校对气候资源学的课时进行了精简,上机实习课时也进行了相应缩减,并不能保证实习内容能很好的开展。此外,上课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呆板,手段单一的现象,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拓展内容的介绍较少,而“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思考,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独立学习能力差,缺乏互动,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逃课时有发生[2]。这就使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难以提高。此外,气候资源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很多气候资源如光、温、水的观测,而目前对这些气候资源观测仪器的学习和介绍工作目前还没有开展。对这些测定仪器的认识会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3 气候资源学教学的变革措施

    3.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目前该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孙卫国老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气候资源学》。气候资源学研究内容丰富,将课程的所有内容都进行讲解不现实也没必要,而应针对气候资源的特点,重点对太阳辐射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推算和综合分析方法进行重点学习,而风能资源和空气资源的部分章节内容可以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引导学生自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教授课本上的内容,不仅不能联系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经常出现学生听课不认真,甚至在课堂上打盹的现象。针对气候资源学特点,课程重点应在光、温、水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上,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该部分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听课会更加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讲解作物耗水量的确定方法时,仅仅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告诉学生们其确定方法学生可能兴趣不大,而如果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系统的将作物耗水量的确定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学科最新的一些测定仪器以及作物耗水量测定仪器的照片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并讲解自己运用这些仪器和处理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加强课程上机实习的开展,课程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气候资源学的课程实习内容进行了压缩,只安排了8个学时,这显然是不够的。教学计划中实习内容的安排主要有日照百分率的计算、界限温度初终日期的确定方法、活动积温的计算、风玫瑰图的绘制、月平均气温的推算。由于课时的压缩,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2-3个实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以使学生切实掌握和熟悉课程内容和一些计算方法。此外本课程还涉及到一些如光、温、水的观测仪器,条件允许可以安排2个学时到野外对观测仪器,如太阳辐射计、自动气象站、波纹比,涡度相关、大型蒸渗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学习和观摩,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以上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上机及野外实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气候资源学课程基本理论的讲授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

    3.2 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取是教学内容能否发挥其教学效果的关键[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我们的教学手段应该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发挥最大的功效。

    在气候资源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主,传统教学方法为辅。多媒体教学时ppt要图文并茂,避免纯文字和纯理论公式的介绍。如介绍光响应曲线时,除了介绍纯公式以外,还可以以图的形式展示一些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或者利用光响应曲线软件进行现场展示,使同学们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掌握复杂的理论知识。

    另外还要加强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课上应多提问,提问过程中学生精神会高度集中,对于所问问题积极思考。如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资源形成影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文献让学生课后阅读或者让学生自己查阅参考文献来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展,然后在课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教学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酌情采用。如书本上只介绍了一些作物蒸散发的测定方法,并不全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己总结测定方法的适用性和测定精度。总之,一切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枯燥的知识顺利教授传递给学生,避免死记硬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3.3 考评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包括选择、填空和名词解释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程考评的改革就是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应占总成绩的主要部分。平时成绩就是考察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包括出勤率和上课回答问题和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另外一部分就是实习部分,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配合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科研论文的形式来完成实习部分。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计算,弄清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并能弄清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继续深造有很大的帮助。

    4 结语

    气候资源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好气候资源学对于学生投入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工作实践意义重大。目前,上机实习学时的不足及课堂教学的呆板和缺乏互动是目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优化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习课程,适当增加野外实习的时间,合理改革考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卫国.气候资源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朱杰.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5):105.

    [3]刘春伟.应用气象专业土壤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26):160,162.

    相关热词搜索:气候资源教学改革初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