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共和国战术(2)鱼雷艇出击

    共和国战术(2)鱼雷艇出击

    时间:2020-04-04 05:18: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以小搏大,按军语解释就是以劣胜优,指的是在总体军事实力、兵力规模、装备技术水平等条件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利用战场有利条件战胜强大对手。

    从军事领域内作战行动的通则来观察,强胜弱败是永恒的法则,否则追求军事优势就失去了作用。但以小搏大、以劣胜优与这一战争通则并不矛盾。

    以劣胜优中的劣与优,指的是总体力量对比的劣与优,而制胜之道仍是局部上的以优胜劣。如建国初期解放军海军与台湾海军的装备水平相比较,台湾海军在舰艇吨位、火力配备、空中掩护、侦察预警方面对解放军海军有明显的优势,但解放军海军小艇在击沉台湾海军大舰时,每一次成功的战斗都是在恰当的时机,在相对有限的战场空间内,集中了数量、火力远多于台湾海军的水面舰艇。通常是以3~5倍甚至更多数量的鱼雷艇来攻击台湾舰艇,在战术层次上依然是以优胜劣。

    通过多次或者一段时期量的积累,逐步削弱对方全局上的优势,这就是大与小、劣与优的转化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东南方向的闽浙沿海大部分岛屿还在国民党军队的控制之下。台湾海军在美国的支持下,依仗美国援助的大型军舰,频繁地对我沿海进行骚扰和挑衅。我华东海军根据上级的指示,决定动用刚组建不久的鱼雷艇部队,对活动在浙东大陈岛和一江山岛海域的敌舰进行突然攻击。

    相对于吨位小、数量少、武器装备落后的人民海军,台湾海军在海上占尽优势。当时人民海军使用的鱼雷快艇是苏式B-123型小艇,这是一种二战期间的武器,没有配备艇载雷达,战斗时只能靠岸上导航指挥作战。标准排水量仅为20吨,乘员9人,仅艇长就身兼三职:既是指挥员,又是驾驶员和鱼雷发射手。这种鱼雷艇的优点是速度快、体积小、行动突然、杀伤威力大。艇上的武器为双管450毫米鱼雷和两挺双联12.7毫米高射机枪,每枚鱼雷自重918千克,战雷头装150千克炸药。由于受气象条件、敌舰机动规避和提前量的误差等诸多因素影响,发射一二条鱼雷很难命中目标。

    相比之下,台湾海军使用的护卫舰和猎潜舰,排水量均在500~1500吨,是苏制快艇的25~75倍,舰载武器更是处于绝对优势。最为关键的因素则是国民党军队在沿海诸岛上设立的雷达系统性能先进,空中侦察力量也十分强大,对我海军舰艇的活动情况了如指掌,极大地限制了靠近战才能发挥威力的鱼雷艇的使用。面对重重困难,我海军创造出了夜间伏击的打法。

    1954年10月31日夜,台湾海军雷达观测站的雷达兵发现了多个小斑点,这群小斑点围着高岛海域绕行一圈后就全都按原路返回了。根据经验判定,这是一支解放军护卫艇编队的例行巡航。在这一看似平常的巡航里面却深藏玄机。原来,为了迷惑敌人,海军决定使鱼雷快艇编队秘密进入高岛海域,对可能出现的台湾海军大型舰艇实施伏击。但在国民党海军强大的海空侦察力量监视下,鱼雷艇编队不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很低,海上伏击行动顺利达成的可能性极低。解决伏击舰艇的隐蔽问题、迷惑对方的海空侦察就成了首要而关键的任务。

    华东军区海军随后想出的办法令人拍案叫绝。夜幕降临以后,6艘鱼雷艇装填鱼雷,补给油料和各种军需物品,全艇罩上帆布,在护卫艇大队拖带掩护下从舟山群岛起航。编队选择的航向正好垂直于对面的台湾海军观测站,由于每艘护卫舰的舷侧拖带的鱼雷艇体积远远小于护卫舰本身,因此对方雷达只能发现一个小斑点并错误地认为只是一艘护卫舰。再加上这条航线夜间很少有船只来往,一般也不会被目视发现。在这只舰队巡航过程中,利用了高岛海域地形的遮蔽作用,编队像母鸡下蛋一样迅速将6艘鱼雷艇在高岛海域的隐蔽位置卸载并隐蔽,尔后护卫舰继续前进。此举在敌人的雷达兵看来,肯定是所有舰只全部返回了基地。这样,鱼雷艇得以隐蔽地进入了高岛海域伏击阵地。在高岛海域待机多日无果后,又在护卫艇的拖带下,极隐蔽地转移到另一个伏击点——田岙锚地。

    鱼雷艇部队进入田岙锚地艰苦待机14天。11月14日凌晨,岸指挥所通报:“方位147,距离15海里,发现目标。”根据敌人近期活动的规律,雷达兵准确地报告:“是‘太平’号!”随后,上级命令:“155、156、157、158艇一级备战,立即出击。”0时52分,一中队155、156、157、158艇4艘鱼雷艇从待机点出发,在岸上雷达站引导下呈单纵队高速接敌。1时25分,目标舰进入高岛雷达站监视盲区,鱼雷艇转入目视搜索。不久,155艇在黑夜中发现右前方有灯光闪烁。由于这一海区既无灯塔,也不会有渔船作业,判断是敌舰灯火管制不严造成灯光外泄。155艇在距离37海里左弦45°目视发现敌舰,攻击目标得到最终确认。

    台湾海军“太平”号是美制“戴克尔”号反潜护卫舰,标准排水量为1520吨,航速为21.5节,官兵220名。配备76毫米火炮4门,40毫米高炮4门。20毫米高炮10门,还配有对空、对海雷达,舰炮指挥仪和水下声呐装置,总体能力远高于解放军的鱼雷快艇。

    1时35分,4艇在90秒内相继向“太平”号射出8条鱼雷,鱼雷白色的航迹形成一个死亡扇面,像张网一样盖向目标。1时38分,158艇发射的一条鱼雷命中“太平”号首右舷,战雷穿舱爆炸。敌舰当即失去机动能力,主、副机停车,内外通信中断。“太平”号完全没有料到会遭遇鱼雷攻击,仅从声音误判为是我军的轰炸机来了(快艇使用的是轻型轰炸机发动机),舰上所有武器盲目对空进行“拦阻射击”,密集的炮火照亮了半边天。我鱼雷艇趁机脱离危险区,胜利返航。

    3时20分,台湾军队派出了扫雷舰、护卫舰营救正在慢慢下沉的“太平”号。4时20分,一艘护卫舰用缆链开始拖带“太平”号返航,由于舱内大量进水,“太平”号不久便开始快速下沉,护卫舰为防止殃及本舰,快速砍断缆链进行了分离。7时45分,“太平”号像一柄锋利的小刀刺进黄油一样,桅杆在海面上慢慢地隐去。

    华东军区海军经过分析认为,击沉“太平”号后,伏击战法已经失去隐蔽性,再采用伏击战术打击大型舰艇必须使用其它行动给予必要配合,让伏击目标被迫进入伏击区受伏。于是决定采取飞机轰炸与鱼雷突击相结合的打法,先用轰炸和强击机把聚集在港口中的敌舰炸出来、逼出去,在敌舰躲避轰炸的途中寻机将敌舰击沉。

    1954年12月21日,鱼雷快艇第一大队一中队6艘鱼雷艇由护卫艇拖带,经过12天昼伏夜航,如法炮制在自定海经石浦抵达大陈以南白岩山锚地隐蔽待机,依托白岩山岛,在大陈岛以南海区秘密设伏。

    1955年1月10日,浙东海域风速接近20米/秒,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台湾海军舰艇全部在大陈港内锚泊避风。华东海军航空兵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出动轰炸机130架次对大陈港内进行猛烈轰炸,投弹近千枚,炸沉排水量4080吨的大型坦克登陆

    舰“中权”号,炸伤“太和”、“中海”、“衡山”舰,港内其余舰艇分头驶出躲避。

    当日17时45分,白岩山观通站对海警戒雷达发现国民党海军“太”字号护卫舰一艘,位于白岩山岛东南距离18.5海里,以9节航速,从防空海区返回大陈港。随即101、102、105、106艇4艇奉命出击。

    由于海况恶劣,101、102艇因艇速过快而错过目标,105、106失去前导艇航迹而掉队。101、102艇接到岸上指挥所命令调整航向接近目标。19时,两艇发现目标,占据有利阵位,按苏联条令规定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高速前进。在7级风浪条件下,失去前盖又有3°仰角的鱼雷发射管不断灌入海水,导致发射管底部的发射药盒浸泡受潮。鱼雷发射时,发射药无法充分燃烧,鱼雷出管未达到预定初速,尾部在甲板上砸出一个大坑,同时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后就不知去向。5分钟后,目标舰“太湖”号也消失在暗夜中,第一次攻击错失目标。

    返航后不到1小时,指挥所发现新目标再次出现,只剩余右管鱼雷的102号艇奉命出击,由于失去左侧1000千克重鱼雷的配重,102艇开始向一侧倾斜,航速无法达到编队要求,航向、航速十分不稳的102艇很快失去前导艇航迹,只能靠岸上指挥所引导。

    22时47分,白岩山雷达站报告格屿东北4海里处发现敌舰一艘,经对比判断为“洞庭”号。“洞庭”号是美制炮舰,满载460吨,特点是速度快,最高24节,机动性强,火炮威力大,舰首有76.2毫米主炮一门,舰尾有40毫米火炮一门。舰体吃水仅两米,不怕鱼雷攻击。与102艇相比,先行出击的两艘快艇因错过目标而返航,单艇独雷的102艇只能独自面对“洞庭”号。

    按苏联海军条令规定,鱼雷艇只能攻击舰长100米以上、吨位1000吨以上的水面舰只。“洞庭”号是舰长仅50米的小舰,又是在风浪较大的超标海况中,完全不符合苏联条令规定的鱼雷攻击条件。为保证这仅有的一次攻击机会奏效,必须做到“三不放”;距离不到不放,进入3链(500米)以内再发射;角度不好不能放,攻击方向和目标舰航向的角度要大于45°、小于100°;战斗状态不稳不能发射。

    102艇距目标250米时,发射管没有按规定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彻底违反了苏联教程规定。随着发射管火光喷出,发射管前盖冲上十几米高空,鱼雷正常入水。10秒后,目标舰被命中。11日2时27分,“洞庭”号沉没,舰员60余人大部分丧生。

    1955年1月20日,一江山岛战役结束后,为彻底切断大陈与台湾岛海上交通线,华东海军鱼雷快艇159、160、175、178艇,奉命在头门山岛与东矾列岛之间的五屿棚待机,伺机截击往来国民党海军舰船。由于多次成功的海上伏击战术让台湾海军吃尽苦头,伏击行动的威力已经难以充分发挥。台湾海军为防止鱼雷艇的突然攻击。多采用编队航行的办法,加强了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华东海军决定对敌采取编队强攻的打法,充分发挥鱼雷艇的速度优势,以强行突击打法速战速决。

    1月20日3时15分,高岛雷达站发现两个目标从大陈岛东口向台湾方向航行。待机的4艘鱼雷快艇在雷达引导下高速出击。4时30分,快艇编队在大陈以东海面发现目标舰呈单纵队缓慢航行,前导舰为“永”字号扫雷舰,后续舰为“宝应”号炮舰,其中“宝应”号火力较弱、航速慢,被选定为此次攻击的重点目标。4条艇按预先战斗计划,由指挥艇159艇与160艇担任对“宝应”号的主攻,175、178艇实施辅助攻击。与目标相距3海里时,台湾海军编队发现鱼雷快艇编队并进行密集火力阻截,两舰边射击边驶向外海,试图摆脱追击。快艇编队追击到大陈岛东南外海时,高岛雷达站丢失目标,快艇编队只能靠目视追踪搜索。4时47分与目标舰距离3链时,159艇占领有利阵位齐射两条鱼雷,一条击中“宝应”舰尾。后续3艇在20秒钟内连续发射鱼雷6枚,但无一命中,完成攻击后快艇编队返航。“宝应”号遭重创失去动力,台湾援救船只赶到,本想将受损舰艇拖回台湾,但由于战损严重,“宝应”号最终沉没在大陈港内。

    1958年8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对金门炮击作战,鱼雷艇部队的任务是前出金门至台湾航线一侧,击沉进入金门的补给舰,彻底切断金门与台湾的海上联系。

    8月24日,台湾海军“中海”、“美颂”号等3艘登陆舰运送人员和物资进入金门料罗湾内,至16时30分,湾内驻泊了准备卸载的10余艘舰艇。

    为掩护料罗湾内船只卸载,金门炮群于17时18分开始炮击我莲河、大嶝、围头的阵地,落弹3500余发,“台生”、“中海”号迅速抢滩卸载。金门炮兵的炮击行动随即遭到大陆炮兵的猛烈反击。45分钟内,我36个地炮营向金门岛上17个目标发射炮弹9808发。之后,围头海岸地炮群再度对料罗湾内卸载的“台生”、“中海”、“美颂”等运输舰船射击,“中海”当即命中130毫米炮弹两发并调头外逃,“台生”等舰船开始驶向外海。这些舰船驶离料罗湾,正好为鱼雷快艇出击创造了战机。

    18时10分,隐蔽待命的9艘鱼雷快艇接到出击命令。19时12分,鱼雷快艇距对方舰船编队38链,发现敌7艘舰船,“台生”号在前,“中海”在后,“湘江”、“沱江”、“维源”等舰艇在翼侧巡逻警戒,相距30链时敌未发现快艇编队。张逸民海上指挥员下达命令:一中队攻击“台生”号,二中队攻击“中海”号。

    19时25分,二中队3艇接近目标舰“中海”号,由于速度不一,180、105艇冲在前面,178艇掉队。中队指挥艇并没有等待178艇到达,率先实施双艇齐射,发射鱼雷4条,命中一条,“中海”尾部炸开直径10米的大洞。“中海”号中弹后,集中火力攻击180艇,随后到达的178艇本可瞄准失去动力的目标从容发射,一举击沉“中海”号,但由于仓促发射,双雷出管,无一命中,“中海”号被后来赶来的美国驱逐舰拖带脱离作战海区。

    一中队攻击的目标是“台生”号。103艇负责牵制目标舰,184、175艇执行攻击。各艇冒着敌舰炮火高速接敌,强行逼近目标。19时25分,距离500米时,184、175艇齐射,103艇单独发射,约20秒,“台生”号冒出两个巨大火球。五分钟后,敌舰沉没。一中队攻击完毕后撤出战斗。

    “8·24”海战,鱼雷快艇第一大队6艇消耗450毫米鱼雷12条(发射11条,沉没一条),击沉“台生”号运输舰,重创“中海”号登陆舰,死伤530人。这次鱼雷出击迫使国民党海军暂时停止对金门的海上运输,达到了封锁金门的战略目的。

    未来还能以小搏大吗?

    未来作战中,由于各国军事实力与装备技术水平不一,战争中优劣与大小之分仍然存在,强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仍会高频率地出现在冲突地区并发挥重大作用。面对强大的航空母舰,没有这种大型海上装备的国家就会再度寻求以小搏大的办法。

    比如伊朗海军,就始终没把美国航母放在眼中。他们当然不会在公海上与美国编队公然对抗。因为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依托霍尔木兹海峡狭窄的水道。最大限度地削弱大型水面目标的综合优势。在强大岸基火力支援下,用水面和水下的高速小型目标,携带反舰导弹和超空泡鱼雷实施“蜂群”战术,对航母编队或大型水面目标进行多方向、多波次的连续攻击,其结果则另当别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未来作战中。有利的自然条件仍是弱势一方的朋友,但敌方目标如果发挥射程优势,根本不进入沿海地区。弱势一方便无机可乘。在这种条件下,以小搏大就要扩展再扩展。如提前向可能的作战方向进行水下预置,采取分批换防的办法。组织中、小型潜艇在海底地形复杂的水域坐沉待机,目标接近后实施突然攻击;配备无人值守的重型鱼雷、导弹发射系统。平时潜于水底或者系留于水中。浮于水面的预警探测系统用于接收目标的卫星信息,一旦目标出现,就可以在激活后进入战斗状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哲学家眼中,大、小、强、弱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弱、小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变成强大,而这个“一定条件”就需要用合理而高明的战术来创造。

    编辑/严晓峰

    相关热词搜索:鱼雷艇共和国出击战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