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旱鸭子下水分几步?陆军武装直升机的舰载部署

    旱鸭子下水分几步?陆军武装直升机的舰载部署

    时间:2020-04-04 05:20:1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武装直升机堪称陆军的“飞行坦克”,将它搬上海军舰艇无异于把“旱鸭子”赶下水。尽管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很多国家的军方却都将之付诸于实践——陆军对此兴趣盎然,海军也并不排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陆军的角度而言,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效能在战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但陆军在这个过程中却也看到了“飞行坦克”的另一面——与真正的坦克相比,“飞行坦克”是一种过于娇贵和脆弱的技术装备,其战场价值大小,直接与后勤保障效率成正比。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陆军为什么热衷于“将旱鸭子赶下水”这件荒唐事也就不难理解了。海军的舰只对陆军的攻击直升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运输、维护和保障平台,利用这种平台运载和部署攻击直升机可谓相当划算——不但运量大,而且直升机的中途维护和保养都可以在舰上进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抵达战区后可以马上投入战斗,显然是一个可行又高效的办法。

    有意思的是,海军对于陆军的小算盘,也并不排斥——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海军对陆军武装直升机跨军种部署的提议,一向是大力支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海军甘愿为陆军作“嫁衣”,而是同样有自己的想法。海军舰艇部队同样对武装直升机抱有期待,在海军看来,一种设计合理的武装直升机,即便原本并不是为海军设计的,可一旦部署到海上平台,被整合到舰队的大系统中。凭借其良好的低空机动性、目标搜索与指示能力、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武装直升机能为两栖集群提供近距空中支援、护航、侦察、校射、前沿空中管制、海上搜救、反舰甚至是舰队防空,在很大程度上扮演本应由舰载多用途通用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攻击机承担的双重角色。

    “旱鸭子”能否被赶下水?

    在武装直升机的舰载部署问题上,美军无疑是先行者。早在越战期间的196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尝试着将其AH-1J“海眼镜蛇”武装直升机,部署到大型两栖攻击舰和拥有直升机起降平台的小吨位舰艇上,将其用于对岸近距火力支援。1975年越战的尾声阶段,海上部署的AH-1J“海眼镜蛇”还参与了针对北越鱼雷艇的反舰巡逻任务。在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紧急暴怒”行动中,美海军陆战队的AH-1T“海眼镜蛇”则与陆军的AH-1F一起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行动中还损失了两架AH-1T“海眼镜蛇”。此后,美海军陆战队的“海眼镜蛇”还参加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波斯湾护航行动,击沉3艘伊朗巡逻艇,自身也有一架被伊朗对空火力击落。1990年“塞班”号两栖攻击舰执行利比亚撤侨行动,舰上的“海眼镜蛇”又实施了空中掩护。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美海军陆战队的两个后备中队(HMLA-773/775)再次把他们的AH-1T“海眼镜蛇”部署到两栖攻击舰上,不但积极参加了激烈的陆上作战,甚至还在海上扫雷行动中派上了用场——用于掩护负责扫雷的MH-53E直升机——算是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海上多面手角色。

    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实践相比,美国陆军将攻击直升机搬上军舰甲板的尝试似乎更令人感兴趣——毕竟陆军直升机在设计时甚少考虑进行海上部署,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种跨军种的联合行动,美国陆军将其武装直升机部署到海军舰艇上的举动,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这意味著武装直升机真正穿越了联合作战的“军种樊篱”)。如1998年,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特批陆、海、空三军合作执行一项联合测试和评估计划(JTE),该计划就是后来被称作“联合舰载直升机综合程序”(JSHIP)的测试计划。其目的是研究和评估利用海军军舰部署陆军和空军的武装直升机以及侦察直升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部署后会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作战效率。在计划执行期间,测试组使用AH-64A/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进行了4次舰载试验,主要测试该型武装直升机同海军各种舰只的系统融合性,以及陆军武装直升机在军舰上挂弹、起飞执行任务的可行性。测试期间,美国海军和陆军对“阿帕奇”的表现非常满意,舰/机系统的融合进展顺利,试验表明作为一种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过上舰的现代化武装直升机,“阿帕奇”成为一种舰载攻击直升机是完全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将陆军的武装直升机直接部署到军舰上,这件“疯狂”的事情并不是只有美国人在作——俄罗斯、英国都在近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比如,俄罗斯就曾打算将其卡-52武装直升机部署于法制“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上,并为此从2012年9月开始,借助“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展开针对试验。至于一向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人,在这个领域的进展却不但超过了俄国人,甚至比美国人还要走得远。早在2004年3月,英国陆军便利用1架装备有试验仪器和远距离测量设备的WAH-64“阿帕奇”AH Mk1在皇家海军的 “海洋”号直升机母舰上,成功实施了为期1个月的“舰艇/直升机操作极限”(SHOL)海上驻舰部署试验,目的在于为“阿帕奇”AH Mk1直升机规范舰上操作,并解决包括操控、保障和可维持性在内的一系列武装直升机上舰相关问题。试验从2004年3月1日起到3月31日止,结果令人相当满意。2005年9月,“海洋”号直升机母舰携带着4架英国陆军WAH-64“阿帕奇”AH Mk1参加了北约演习,正式宣告英国陆军武装直升机的舰载部署率先进入了可实战化程度。

    旱鸭子下水并非易事

    大量试验和实践表明,将武装直升机部署在海军舰艇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武装直升机偶尔在舰上起降是一回事,进行长期驻舰部署又是另外一回事。

    要实现武装直升机的长期驻舰部署,对飞机本身和舰艇平台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要求。比如,机库是实现武装直升机舰载部署的先决条件,然而军舰的机库容积相比于陆上机库相当有限,武装直升机要进出舰上机库,就必须有一套快速、便捷的主旋翼拆卸或是折叠机构。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目前绝大多数现役武装直升机在设计上并没有对此考虑太多,或是仅仅针对空运采取了有限的措施。再有,当武装直升机降落到甲板上之后,周围工作人员必须迅速完成直升机的甲板固定,绑好系留索,否则狂暴的海风会将它掀到海中。然而,由于为陆军设计的武装直升机往往与海军现有的甲板系留系统不相容,这就需要进行改进,或是研制一套全新的甲板快速系留系统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武装直升机长期驻舰部署,更重要的问题是维护保障。武装直升机主要是基于陆上使用环境而设计的,长期驻舰部署,就要面临高湿度、高盐雾、高风浪的海上环境,面临着气象条件复杂、起降条件差,飞行环境恶劣,舰上保障能力弱,海上作业难度大等问题。这与武装直升机的设计使用环境大不相同,要进行长期驻舰部署的维护保障压力空前加大。因此,如何保障舰载部署的武装直升机的完好性与安全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惜的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这成为阻碍武装直升机跨军种使用,进行长期驻舰部署的最大障碍。以美国海军为例,其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上世纪70 年代就有500 多艘非航母型水面舰船具有使用直升机的能力,但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设有机库和有维修能力的舰船仅为1/4 左右,半数以上的舰船仅具有直升机临时起降的飞行甲板。可想而知,如果要将武装直升机部署于这类舰艇,其维护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但从实战角度而言,将陆军武装直升机部署于这类舰艇的可能性却又是切实存在的。事实上,美海军在驱逐舰、护卫舰上一般只作直升机的一级维护,即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一般是不超过300 小时以上的定检维修,这样的维护保障等级,对于拥有大量精密机载设备的武装直升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舰载部署的武装直升机的维护体制,只能列为一个特殊的维护体制,不能简单生硬地再套用陆地三级维护体制来规范,而应根据武装直升机机载设备、舰艇维护能力的现实情况进行动态的分析及调整。

    适应性改装

    要注意繁簡有度

    武装直升机长期驻舰,不仅仅意味着使用环境的变化,更意味着作战使用范围的大大拓展——除了对岸近距火力支援这一传统任务外,遂行反舰、防空这类非传统任务的可能性也要被考虑在内。这样一来,武装直升机就需要进行重新武装,其机载武器系统不但要与现有的海军武器系统进行兼容,航电系统的软/硬件也需要进行相应升级和重新编程。

    就反舰任务来说。如果要以舰载的武装直升机执行反舰任务,尽管现有的“海尔法”一级的重型反坦克导弹能够有效击毁小吨位舰艇,但对于千吨级以上的轻型护卫舰或是3 000吨级的近海战斗舰艇这类目标,其毁伤效能就很难说了——无论是射程还是战斗部威力都不足。以“海尔法”重型反坦克导弹为例,AGM-114K之前,所有型号的“海尔法”导弹射程不超过8千米,而且采用的都是内部带铜衬套的8千克圆锥形装药战斗部。据说这种高爆聚能战斗部可以摧毁当前所有主战坦克的防护装甲,其破甲厚度达到1 400毫米,而从AGM-114K之后的“海尔法”导弹开始,射程超过了8千米,而且战斗部较之前型号有所改进,使用加长的钼钢内衬套取代了原有的铜衬套,威力有所加大。但相对于千吨级以上舰艇的战场生存能力而言,这种程度的毁伤效能仍然是不够的。而如此一来,就必须考虑将真正的反舰导弹搬上武装直升机的挂架,并对直升机的制导/观瞄系统进行必要的软/硬件升级。

    如果希望将舰载部署的武装直升机用于特定情况下的防空作战,那么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事实上,如果指望武装直升机成为单舰或是小型舰艇编队的一面防空盾牌并非不可,但至少要为其配备“响尾蛇”一级的空中格斗导弹,而不仅仅是为其配置“毒刺”级别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衍生型号。

    在武装击直升机进行长期驻舰部署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一个误区——既对武装直升机本身的“过度”改装。当然,武装直升机本身是为了在陆地环境中,对抗大规模装甲集群而设计的,要将这样的装备纳入海军装备体系中去,不对舰艇平台和武装直升机本身进行一定的适应性改装是不可能的。然而问题在于,这种适应性改装的关键在于一个“度”。如果完全按照海军的思维去赋予武装直升机过多的重担,那么所涉及的改装范围和力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样一来,其结果很可能是出现一种企图兼顾而最后兼失的尴尬局面:大范围的深度改进将出现一个与原有型号之间相互割裂,通用性低、效费比差的“海军专用型号”,这就失去了将武装直升机进行跨军种舰载部署的本意,由此造成整个项目失败的情况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海上阿帕奇”计划的流产正是如此,改进幅度过大以致于最终面目全非。相比之下,改进幅度相对有限的“海眼镜蛇”和“超眼镜蛇”则获得了成功。

    责任编辑:王鑫邦

    相关热词搜索:旱鸭子几步水分部署武装直升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