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乐视危机启示录

    乐视危机启示录

    时间:2020-04-06 05:11: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前些天,乐视刷屏了,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的贾跃亭这回怕是过足了上头条的瘾。只是,这样的头条,几乎每一条都是抽在当事人心头的荆条,尽管贾跃亭的公开信一如既往地流淌着万丈豪情,到了这个时候,不过是情非得已吧?

    有人替贾跃亭感到惋惜,说是“诺大一个资本市场竟然容不下一个梦想家”、“我们的资本市场从来不缺钱,但是缺梦想”;有人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风凉话说得让人心凉,说什么“贾跃亭为梦想窒息过头了,昏迷了”……

    更让人心凉的是,自媒体上有一篇关于乐视的报道文章,读者留言区中,“樂视有难,八方点赞”一句竟然获得最多人赞同,不可否认,这里有着不少调侃的随意情绪在里面,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同情心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否也说明了乐视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确实有点不堪了?

    投资者为什么不信任贾跃亭

    梦想是科学与艺术的永恒主题,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梦想的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梦想家的贾跃亭是值得尊重的,他以乔布斯为人生楷模,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孤注一掷追梦、造梦、织梦,虽九死其犹未悔,玉石俱焚万劫不复也不回头。

    不过,这一程华丽的逐梦之旅,似乎离贾跃亭想要的那个“圆梦”的目标越来越远,他把自己织进了一个梦中的魔法城堡,糟糕的是,不仅没有长出飞向天空的翅膀,连出城堡的门都找不到了。

    所以,要注意哦,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伟大,有的人一谈梦想会让人肃然起敬,有的人一谈梦想就会让人发笑,觉得是在吹牛逼。人与人之间,做个梦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有人说,做企业当然需要有梦想,只是社会太势利,总是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了,什么狗屁都成经验,失败了,什么经验都成狗屁。成了经验的狗屁当然是伟大的梦想,而成了狗屁的经验,当然就成了吹牛逼。

    乔布斯的梦想大不大?他要改变世界,起初大家都以为他在吹牛逼,但是,人家就是拿出了改变世界的第三只苹果,堵住了所有质疑他的嘴。美国的科技创新企业都是有梦想的,其创始人也都爱吹牛逼。亚马逊的贝索斯足够有梦想了吧?但是,他可以花20年时间专注于搜集并积累2亿消费者的数据,最终成为了谷歌的强劲对手。

    埃隆·马斯克的梦想可以说是上天了,但是,特斯拉汽车确实获得了全球用户的热捧,而且,他的可回收火箭发射愣是做成了一个产业,连美国航天局也得租用它的火箭,可见伟大梦想也好,吹牛逼也罢,关键在于有人信任你。

    有人拉出马云来做对比,说是同样都爱搞PPT、爱吹牛逼,马云吹的牛逼都实现了,而贾跃亭吹的牛逼却近乎要破灭了,同样吹牛逼,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亚马逊20多年一直在烧钱,只是近几年盈利状况才出现转机,特斯拉也是如此,至今还没有闻到赚钱的气味,但是它的市值就已经蹦到600多亿美元了,全球的投资者似乎都毫无保留地信任贝索斯和埃隆·马斯克,为何对贾跃亭的梦想却满世界都是疑惑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胆气有余而理性务实不足。

    王健林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说出了野蛮生长阶段中国企业的成功秘诀,但是,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胆子大一点也许问题还不大,搞砸了也只是你自己的事情,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冒险家最后都能成为企业家。但是,当一个企业都做到了上市公司的规模时,胆子大就不是你一个人在冒险了,你的想法会影响有成千上万人的利益。

    理性的追梦人,往往会从一个梦开始,专注于一件事,“夯实了,再撒上一把土,然后再夯实”,没有理性的胆子大,就是赌博。

    第二,自我有余而责任担当不足。

    我想要什么就干什么,我想怎样干就怎样干,这样的任性只适合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乐视后来已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大集团公司,特别重要的是,它旗下还控股了一家市值庞大、投资者数以十万计的上市公司——乐视网,当家人仍然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只顾自己玩得嗨,烧钱烧得尽兴,不顾投资者的利益与感受,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缺失,怎么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第三,愿景有余而专业专注不足。

    贾跃亭本身的专业背景是个大问题,从小县城一路打拼到北京,从小买卖做到大老板,贾跃亭作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以往的成功主要还是靠人脉而非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乔布斯是个技术狂人,马斯克当然也是,比尔·盖茨与扎克伯格就更不用说了。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中,李彦宏、马化腾、丁磊、史玉柱、周鸿祎本身就是技术大咖,马云虽然称不上科技牛人,但是,他十年前就请来了王坚担任CTO确保了阿里在大数据与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按照贾跃亭的梦想,他要做的事比这些技术大咖都要大得多,但是,仅仅靠人脉,靠几页PPT,如何让人信服?

    一个公司或者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有从自己的“专攻”出发,不断拓展自己的优势、有序地扩张自己的事业,这才是制胜之道

    腾讯的专攻在于社交,在社交的基础上延伸出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功能。阿里的专攻在于信用,在信用的技术上,延伸出交易诚信和安全约束服务。百度的专攻则在搜索,在搜索的基础上,延伸出大数据、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服务。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当然需要作出取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在核心战略上,只有在核心战略上实现突破才能做到企业的长治久安。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成半拉子工程,贪大求全的所谓乐视生态,最后就煮成了夹生饭。

    第四,激情有余而待人真诚不足。

    谁都愿意展示自己最光彩照人的一面,谁都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欢呼,但是,看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不要只看他春风得意的时候,还得看他如何面对那些黯然神伤的时刻。

    贾跃亭属于表演型的人,喜欢开发布会,展露自己性感的身材与磁性的歌喉,我甚至觉得,贾跃亭干企业真是浪费人才,演艺界因此失去了一位影帝。

    去年以来,乐视不断爆出负面新闻,但是,贾跃亭从来都不肯认账,一律斥之为竞争对手的诋毁,即使是在被供货商围堵公司大门讨债的视频广为传播的情况下,他还是断然否认拖欠供货商货款,这样罔顾事实,不敢面对真相的做法,让人更加搞不清贾跃亭的话,哪句真哪句假,信任的基础就彻底被动摇了。

    贾跃亭的不可预测性

    由于涉及到的企业与个人众多,乐视的危机已经不是贾跃亭一个人的危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乐视危机不是一夜之间爆发出来的意外,而是一种由基因决定了的宿命,归根结底,从来没有哪一个企业的死亡是因为外部原因所致,摧毁一个企业的力量从来都是来自内部。

    决定了乐视宿命的未知基因,正是贾跃亭本人的不可预测性:

    第一,梦想成瘾,贾跃亭的自控力不可预测。

    戳不破的叫价值,一戳就破的叫梦想。

    显然,贾跃亭的心太野,放任了那个毫无节制的“自我”,可以为一个小概率的随机事件孤注一掷。哪个项目是热点、有发展前景,他就激情澎湃、大干快上。于是,从视频网站起家,到乐视体育、乐视手机、乐视电视,贾跃亭还不满足,乐视扩张到美国,做起了汽车。

    谁能不知道贾跃亭的能力圈到底有多大,这个真是个谜。

    第二,乐视生态的故事步步惊心不可预测。

    虽然美其名曰是生态体系,但是乐视很多项目之间,其实并没有密切的关联,乐视生态其实就是不相关多元化。

    有分析师指出,贾跃亭的梦想大得没有边际,乐视生态做成了,全世界的钱都是他的,做不成,那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上周乐视危机持续升级,贾跃亭从乐视网辞职后,但是梦想不会偃旗息鼓,乐视超级汽车官微一刻也没耽搁马上就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将正式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一职,全面负责汽车融资、全球化管理团队搭建、公司治理、产品研发测试及生产保障等方面工作,率领乐视汽车生态继续按照既定战略,实现变革百年汽车产业的梦想。

    从表面看,乐视危机是由于资金链断裂,但是,往深层看,贾跃亭这种漫无边际的激情和想象力,恰恰违背了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乐视生态这种全面进攻多点开花的战略其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第三,资金链问题错综复杂不可预测。

    只要你持续关注乐视企业,你就不难发现,乐视的生态模式决定了它永远缺钱。

    银行贷款、股权质押、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关联担保……不仅外人搞不清乐视到底欠了多少钱,就连放言“乐视的问题就是差钱,我来了就是让它不再差钱”的融创中国老板孙宏斌其实也没搞清楚它到底差多少钱。

    科技媒体36氪曾有报道,去年12月孙宏斌曾做了长达1个月时间的尽职调查,统计了除掉乐视汽车部分的乐视资金缺口,最后大概谈的价格是110亿,之后觉得可能不够,又加到了150亿。但在2017年3月底清点完各业务债务总额时发现远超这一数字:乐视总欠款约为343亿,扣除保证金后仍高达近263亿。另据腾讯科技不完全统计,乐视供应商方面欠款总额约为8.95亿元。

    一个诺大的企业,不仅赚多少钱看不清,就连欠多少钱都说不清,怎么可能做成伟大的公司?

    第四,没有业绩支撑的乐视网股价虚高不可预测。

    在2015年疯牛行情中,一度涨幅超过10倍的乐视网,最高峰的时候市值超过了1000亿,贾跃亭恰到好处地高位套现了100亿,钱来得太容易了,这让他笃信只要故事讲得好,没有业绩也能把股价炒到天上去。

    乐视生态的很多故事,其实就是为乐视网的炒作输送题材的,体育、影视、特斯拉,这可都是2015年二级市场最需要的“弹药”啊。

    这两年来,动不动就任性停牌的乐视网,股价走势一直扑朔迷离,让人提心吊胆。

    第五,樂视的财务信息常常真假难辨,贾跃亭的信用不可预测。

    前脚否认后脚就被证实,这样的公司信息实在让人无所适从。乐视的危机公关做得特别失败,对所有关于乐视的不利传闻与新闻报道从不敢正面回应,只知道言辞激烈地斥责别人毁谤,动辄要起诉媒体,糟糕的是,往往没多久这些“谣言”又被证实了,人们发现,辟谣的反而在撒谎,这样的信用怎么能不让人生疑?

    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即使是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财务报表审计机构去年出具的都是非标意见,更不用说非上市公司体系的财务真实性了。

    第六,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最终谁为贾跃亭的梦想买单不可预测。

    股民、银行、券商、基金、供货商甚至于乐视高管,都被卷入了乐视的这场危机。孙宏斌入主乐视网能否力挽狂澜,有待观察。造梦的贾跃亭干脆撂挑子,跑去造车了。彼时的美丽梦想,此时的一地彩色碎片,只是不知道,最后的买单人是谁?

    乐视危机启示录

    如果一定要去探究乐视危机带给中国企业家特别是创业者的教训,那就是:保持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关键问题上,让自己变得可以预测,也就是说,我们绝不能蒙眼狂奔!

    正如任正非所说的那样:华为25年始终聚焦在一个目标上持续奋斗,从没有动摇过,就如同是从一个孔喷出来的水,从而产生今天这么大的成就。

    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有这样的定力去专注于一个目标,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误把渴望当成了幸福。

    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揭露了大脑中的一个弥天大谎,我们任性妄为的冲动,竟然是因为多巴胺这个怪兽一直在脑海里捣鬼。

    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彼得·米尔纳在一次实验中无意中发现了大脑里一处未被开发的区域——一个受刺激会产生强烈快感的区域,这里产生了渴望、被诱惑以及上瘾的种种体验,现在的神经学家将它称为中脑的“奖励承诺系统”。

    原始的中脑“奖励体系”驱使人们成了多巴胺的奴隶,从此欲罢不能。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事物刺激多巴胺的分泌,美食、美酒、美色、网游、手机、金钱、权力,当然还有无边无际的梦想,它们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给予你奖励的承诺,强迫你去寻求满足感。

    人类的自控力能否像智能机器人那样理性?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无论如何,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具可预测性,倒是有助于自我摆脱多巴胺的控制。

    作为人工智能的先驱,马文·明斯基一直坚信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他在《情感机器》一书中说到,牛顿只用3个简单的定律就描述了各种物体的运动;麦克斯韦仅用4个定律就解释了所有的电磁活动;爱因斯坦则减少这些定律,使之变为更简单的公式,这一切都来自物理学家对以下真理的追求:为所有起初看起来高深复杂的事物寻找合理简单的解释。

    那么,同样经过了3个世纪的发展,思维科学却为什么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步?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心理学家企图模仿物理学家,对精神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寻找着类似的解决方案。然而,心理学家的这些探索却没有发现能够解释人类思维的定律。

    所以,你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坚持不懈,否则难以实现任何目标。然而,你却不能仅仅“选择”坚持,因为不同想法和事件会在你决定坚持之后影响你心中的优先次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研究用什么方法能将较难冲破的约束强加给自己。换言之,我们需要使自己变得更具可预测性。

    一旦踏入商场,人们就很难按照自己以前规划的路径走下去,走着走着,你会把自己走成曾经讨厌的样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梦想撑破了现实,情怀遮不住名利,你终究还是会被凡俗的世界俘虏,被平庸的生活招安。

    木心先生有一首小诗——《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或许,一生也只够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了,就成了“好事”,把一件事做大了,就成了“事业”。乔布斯一生也只做成了“苹果”,比尔·盖茨也只做成了Windows,巴菲特一辈子也只专注于投资一件事,但是,他们都把所做的那一件事做成了伟大的事业,同时也把自己做成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我们早已习惯自己的脚步被无穷的欲望驱赶得快速甚至踉跄前行,直到某一天摔得头破血流,才突然意识到,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太多的梦想,认真地慢下来,专注地做一件事,也是一种幸运。

    相关热词搜索:启示录危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