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新审视

    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新审视

    时间:2020-04-06 05:21: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感性素质与人们的生活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海宏

    人类失去艺术道德会是什么样?大家都让孩子努力学习,凡是和学习无关的一律不让做,目的是希望让孩子将来能够幸福。但是人们忽略一个问题:当我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的时候,我们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发展的机会。

    什么是感性素质?感性素质有什么作用?感性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人感性能力和感性需要的结合。

    从生活幸福的角度来说,一个完善的人要想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即理性素质,比如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还要拥有体验幸福生活感受的素质,即感性素质,比如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丰富的需要等。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性素质,就不会发现生活之美,也不能享受美好生活。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条件,但是家长、教师还没有把这种素质的培养放在与其他素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往往剥夺这种素质的发展机会。

    幸福人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感受的能力,前一段时间人们在讨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物质生活好了以后很多人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还有人提出穷的只剩钱了。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是没有感觉的人,所以要想获得幸福生活需要有良好的感性素质,不提升全面的感性素质就难以提升国民幸福指数。

    从事业成功的角度来说,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产品和发达国家产品之间的最大区别是“感性质量”低。一个产品由两个方面的质量构成,一个是功能的质量,一个是感性的质量。比如一个杯子不仅能够满足喝水的需要还要满足感官的愉悦,两种质量相加才构成产品的品质。所有产品品质提升的都不是功能的质量,而是感性的质量。所有产品价格的增长、产品附加值的增长都不是源于功能的变化而是源于感性素质的变化。在需要感性智慧的领域,国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其根本原因是从业者缺乏“感性智慧”。当年乔布斯大学退学以后并没有真正离开校园,而是去旁听课程,其中有一门课深深吸引了他,这门课是书法艺术课。他在告诉同学们艺术教育对苹果后来发展的成功产生了多大影响,在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培养了他的感性素质,提升了他的感性智慧。

    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来说,感性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向!在过去二十年当中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概念,但我一直认为感性文明概念的提出是我近年来最大的学术贡献。所以我从感性素质、感性智慧、感性品质到感性文明推出了四个和感性相关的概念。不仅如此,一个国民缺少感性素质的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是可怕的。当前我国的突出问题就是感性文明水平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缺少感性智慧、感性素质。

    我们如何提升全民族的感性素质?感性素质、感性智慧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艺术在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职能是美化环境,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培养人的感性素质,提升人的感性智慧,最终推动全社会感性文明的发展,这是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也不可或缺的职能。遗憾的是艺术这方面职能被大大的忽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

    如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化艺术教育,培养出一代热爱美,有艺术修养、审美素质的公民,我们现在碰到的很多问题根本就不存在,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做。所以我们必须呼吁让全社会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与立德树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卢新华

    当今,人们对艺术教育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走出观念的误区。这个误区导致了仅仅把艺术教育看成综合素质教育, 把艺术教育看成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没有认识到理性与情感两个知识系统对于开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来说不可分割的意义。认为艺术教育可加可减,只不过是加餐的调料。

    通常所说的艺术教育,我认为包含了两大内容,一是基础艺术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其中包含开启少儿的艺术天赋,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做准备;二是专业教育。基础性艺术教育是为所有儿童的心声、智力、健康成长,全面开启情感、智慧服务的,是很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和内容,而不是面向少数特长生,不是选修课,是通过艺术本身的价值和技巧来传授、推进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作用应该包含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以及现代复合型的艺术形态,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肢体对空间形态做出感知活动,促进个体感觉系统或者生命系统的发展,通过艺术教育能够建立起自信心,并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是通过艺术的各种形态和形式风格的欣赏和学习,以及实践和参与,培养发展艺术的审美能力,建立对艺术作品以及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审美判断力。通过这个训练也可促进学生其他领域的发展,因为艺术教育不是让所有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知识系统和情感表达知识系统,促进其他领域的思维判断力的发展,让学生朝着多元的和人文性的发展。

    三是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和了解能够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对优秀艺术作品的学习和了解,建立对文化、艺术的认识,这样就会自觉参与到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创造活动当中,能够自主担当起文化创新的使命。

    四是通过艺术表象和学习,能够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复合人才,而不是单纯的艺术人才,这些人能够在其他各个领域,用他们情感的知识系统和理性的知识系统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创新力,为文化艺术积淀和培养一批新生的力量。

    总之,我们要从根本上把艺术作为载体,让孩子们懂得美,每个人都有大美之心,对所有人充满爱心,通过美育建立起孩子对美的终极信仰。一个人的审美理想决定和引导着他人生的道路发展和行为方式,也引导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也决定着一个国家成长的方向。

    艺术教育作用的心理学依据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施建农

    长久以来,我们很重视科学、技术,重视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什么中国教育几十年下来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相关热词搜索:重新审视学校艺术教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