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六盘水地区岩溶峰丛洼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六盘水地区岩溶峰丛洼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时间:2020-04-18 05:18: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六盘水峰丛洼地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石漠化水平、平均文化水平、人均年收入、人口密度等6个因子的单因子分布图,运用空间叠加理论,将各个专题图叠加并加以分区,对各区进行分析,最终建立了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峰丛洼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003-04

    Abstract: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map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7 factors of slope,Liupanshui peak cluster depression area averag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rocky desertification level,cultural level,the average per capita income,population density,using spatial superposition theory,the superposition of thematic map and zoning districts were analyzed,finally,the fi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Peak cluster depress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Model study

    1 研究区概况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管辖着水城、钟山区、盘县、六枝4个县级行政区。全市国土面积9965km2,常住人口285.9万。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貌景观有山地、丘陵、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1]。年均温13~14℃,1月均温3~6.3℃,7月均温19.8~22℃。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属于贵州高原西部典型气候特征[2]。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数据的采取 本文利用空间数据库的一般构建原理,获取原始数据。本文空间数据的获取主要来至于2015年的六盘水遥感影像图,六盘水行政区划图、石漠化程度分布图、地质图、土壤类型分布图、地貌类型图、居民点分布图、年均气温图以及年均降雨量图等。一些相关属性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年鉴、统计年鉴、通志、地方志、专题数据库、研究区实际调查等。

    2.2 数据处理 网络数据通常有偏差,需要经过空间校正、坐标转换、裁剪拼接。通过erdas进行遥感解译和地图矢量化得到六盘水石漠化程度分布图、六盘水土壤类型分布图、六盘水地质图、六盘水居民点分布图,通过统计年鉴收集到的六盘水的降雨量、气温、日照实数等借助GIS软件输入制作六盘水多年平均图、六盘水多年平均温图和六盘水人口密度图。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并利用DEM制作六盘水坡度图、六盘水高程图等。最后将表格里面的数据导出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

    3 六盘水岩溶峰丛洼地相似性分区及分析

    3.1 六盘水岩溶峰丛洼地相似性分区 由空间叠加理论,通过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与多边形叠加等方法进行计算处理,得出新的数据,由此做出相关的专题图。

    3.1.1 岩溶峰丛洼地自然状况 详见图1~图3。

    3.1.2 岩溶峰丛洼地社会经济状况 详见图4~图6。

    3.2 六盘水岩溶峰丛洼地相似性分析 岩溶峰丛洼地综合性分析是通过对不同峰丛洼地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3],本文利用自然斷点分进行分类,将条件相同的地区归为一类,不相同的则归为另一类,是峰丛洼地空间数据库间分析、空间检索、数据输出三大功能的综合表现,最终以专题地图的形式表现。

    3.3 分区结果及区概况

    3.3.1 第一类区(水城钟山西北部峰丛洼地区) 该区总面积466201706m2,主要分布在钟山和水城区,面积细碎但相对较为集中(图7)。年平均温为12.6℃,降水量为1176.2mm,石漠化影响呈重度,土壤主要为黄棕色石灰土和黄壤,平均高程为1739.3m,太阳辐射较强,年均日照时数1367.8h。峰丛洼地的面积较为细碎,大面积部分较为集中,小面积太过零散。该区经济钟山区较为发达,水城县略差。交通发达,人均年收入14452元,文化平均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人口密度大,钟山区人口密度为1254人/km2,水城只有205人/km2。

    3.3.2 第二类区(水城东南部峰丛洼地区) 该区总面积达617884349m2,主要分布在水城和六枝地区(图7)。年平均温为13.7℃,年降水量为1327.8mm,石漠化影响呈重度,土壤主要为紫泥土、酸性紫泥土、石灰土和黄棕色石灰土,平均高程为1582.2m,太阳辐射较强,年均日照时数为1237.6h,峰丛洼地面积细碎但却是最集中的区域,大面积部分集中在水城和六枝,零星的小部分面积分布在盘县,没有大型峰丛洼地,均是零散的小型峰丛洼地。该区经济发展较为一般,交通较为发达,人均年收入12925元,文化水平程度为小学及小学一下,人口密度小,232人/km2。

    3.3.3 第三类区(盘县东北-六枝西部峰丛洼地区) 该区总面积达到699119311m2,是面积最大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六枝和盘县(图7)。年均温为14.95℃,年降水量达到1413.85mm,石漠化影响呈中度,土壤主要为紫泥土和黄色石灰土,平均高程为1613.95m,太阳辐射较强,年均日照时数1364.1h。峰丛洼地面积较大且相对较为集中,大面积分布在六枝,少部分分布在盘县。该区经济发展较为一般,交通较为发达,人均年收入13191元,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小学及以下,人口密度小,为277人/km2。

    3.3.4 第四类区(盘县西南-六枝北部峰丛洼地区) 该区总面积达442997324m2,面积最小的一部分,集中分布在盘县西南部和六枝北部(图7)。年均温为14.95℃,年降水量达到1413.85mm,石漠化影响呈轻度,土壤主要为紫泥土和黄色石灰土,平均高程为1613.95m,太阳辐射较强,年均日照时数1364.1h。峰丛洼地面积十分集中,有高且宽阔的较大型洼地分布于此。该区经济发展较为一般,交通较为发达,人均年收入13191元,文化程度为初中,人口密度小,为257人/km2。

    3.4 各区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定位 详见表1。

    4 六盘水岩溶峰丛洼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

    4.1 第一类区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根据对该区的定位,选择工农贸综合经营模式,该模式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统一原理、生态经济学的规模效益原理运用到生态农业和工农业生产布局中。它将整个系统内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优化,合理构建延长产业链,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前提,进行集约化生产、工农一体化运行,最终使农业产品进一步增值[4]。该区大部分位于六盘水城区,对于城区农业的发展,需要将“种—养—加—贸”结合起来。提供就业生活保障和优质农产品。城市所需的日常用品和生活供给,需要将农业与工业、加工与贸易结合起来,让农业产品直接用于城市的需求。

    4.2 第二類区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根据该区的定位,这一区需要进行生态和恢复,可以选择山体立体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山体的海拔高度为前提,利用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方式即山体立体农业[4]。根据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把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特点和环境组分差异,建立多样的立体结构。该模式具有综合性,它在地貌变化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规划整合。对于山体立体模式的构建,需要借助当地的自然条件,分为洼地、峰丛和顶部3个部分,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在降低,所以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类型。从洼地到山顶形成“鱼塘—桃子/杨梅—火龙果/猕猴桃—金银花/扶芳藤—人工经济林”模式。洼地地带是天然的养鱼塘,山麓地带热量充足,适宜果树的种植,可直接投入到市场或者进行加工再投入市场。金银花和扶芳藤属药用植物,且有利于对水土的保持,山顶部分不利于过渡的开发,可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林或者任其自然恢复。

    4.3 第三类区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针对该区定位,可以选择“畜—沼—果”生态农业模式[5],借鉴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及生物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原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充分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一个“依沼气为中心、配置层次多、结构不断优化、多级产业链运行”的农业经营体系,使农、林、牧、各业有机结合,具有综合性、高效性、稳定性。在模式内部它以沼气、沼液和沼渣为中心,将物质能量实现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在外部它通过全面规划布局、科学延长产业链、优化农业结构。由于峰丛洼地地区冬暖夏热、温度适宜易于沼气发酵,沼气生产率高[6]。而该区气温相对较高,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为沼气发酵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家庭为单位,饲养一定规模的家畜,如猪、牛羊,利用家畜产生的粪便加以发酵,形成沼气,用于家庭能源使用,这将有利于改善长期以来对煤炭的依赖,同时,在沼气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果树,利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和沼渣作为果树的肥料,最后将果树的产出用于投入市场。该模式的发展虽是以家庭为单位,但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沼气池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所以各级部门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该模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重建与恢复。

    4.4 第四类区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该区可打造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这类农业模式是一种以“三农”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7]。以系统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美学为理论,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将旅游发展、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充分利用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场所、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经营活动等资源,合理规划设计。该模式将生态三农发展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交叉型产业,它融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为一体,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与旅游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耦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功能充分发挥、农业高效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三农”为主,运用三农资源,打造种植+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模式。首先是洼地地区,该区一般位于峰丛洼地的中心地带,海拔较低,交通便利,可以打造休闲观光区。鼓励当地农民开发当地特色小吃,如凉粉、自制烤豆腐,以家庭为单位,结合自家资源提供食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开设宾馆酒店、住宿等。其次,在峰丛与洼地相连地进行合理规划,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果树,如三角梅、杨梅、红心猕猴桃等,并开展采摘活动,收取一定的门票,游客前往采摘,并打造相应的产品示范园基地。除此之外,还需设计旅游路线,吸引游客。设计的路线尽量以迂回路线为主,把各个地区的景点联系起来。再次,大力拓展传统文化,利用当地的少数民族民风民情,组织表演各种节目,如对唱山歌、跳集体舞蹈,让游客可以参与进来,以此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最后,设计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如同心结、刻字珠串等,并以低价出售,还可以对当地的特色产品进行加工并出售,如猕猴桃干、杨梅干等,让游客自由购买。最终使得农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5 结语

    岩溶峰丛洼地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结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坏境脆弱。而生态农业以改造生态坏境有良好的效果,于是生态农业成为了峰丛洼地地区发展的最优选择。同时六盘水市峰丛洼地也具备构建生态农业的基本条件,是未来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首选。生态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模式,不同的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结合六盘水市的实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六盘水市的峰丛洼地生态农业要以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为首要目标。本文建立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为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合理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匡其羽,林长松.六盘水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6):6-10.

    [2]中国凉都·六盘水官网[EB/OL].http:///col/col18625/index.html.

    [3]袁道先,刘再华,林玉石,等.中国岩溶动力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4]安钧鉴.广西岩溶峰丛洼地生态农业评价及其模式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2.

    [5]赖德芳,沈魁敏,蔡元呈,等.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210-213.

    [6]苏维词,杨华.典型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模式探析—以贵州省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217-220.

    [7]杨娅娅,王金凤,吴英,等.中国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9):5-7. (责编:张宏民)

    相关热词搜索:水地岩溶洼地生态农业模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