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定制化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定制化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时间:2020-04-18 05:21: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方向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加快消化过去的农产品库存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建设。农业定制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供给方主动对接市场,在保证绿色、安全农产品需求的同时,积极发展融合农业多功能性的、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开拓农产品市场。此外,定制农业还能弥补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劣势,通过创新农业价值,拓展农业生产领域,延伸产业链,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个性化、多元化与服务型农业可定制产品的发展,增加农业产业收益,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供给侧;农业定制化;建议

    一、农业定制化内涵与发展模式

    (一)农业定制化内涵。随着“互联网+农业”兴起,我国农业定制逐渐进入人们生活,农业定制化发展重点在于农产品个性化、多元化与品质要求提升。定制农业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显著区别:定制农业能够通过上游農业结构调整激活更大的市场消费需求,使生产者由被动生产向主动创新更大生产价值方向转变,提高农业资源有效配置。定制农业强调土地资源和农作物品种优势,不再强调产量,突出产品的独特性和质量,有利于推动优特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农业定制化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对最终农产品有选择权,还能选择生产过程的部分内容,并可以监督生产流程,使消费者对农产品有充分认可,进而推动农产品消费。总之,农业定制化的突出特点在于,能够依赖或创新当地资源特色,并按照消费者(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组织生产,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客户)对农产品的多种需求。有学者认为,这种灵活的个性化定制是对抗国外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可行之路。农业定制化有望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互联网+农业”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下乡双向流通格局,主动打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道。“互联网+农业”融合度进一步提升,助推新一轮农产品生产与营销,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品深度结合,成为定制农业发展助推器。

    (二)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农业定制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定制农业在形式上主要有:

    1.定制化种养模式。实质是C2B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即消费者提出需求,生产方进行定制化的生产,或生产者能供给什么,事先征求消费者,而后通过有目标、定制化方式生产,其产品往往具有高价值和差异化特性。但是这种委托种养模式在缩短产业链的同时也弱化了农产品检测程序,须加大质量监管。

    2.委托种养模式。通过向生产方租赁田地,拥有田块经营权的人可委托生产方开展种养,并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生产细节。生产方还开展一些有创意的体验活动,并通过微信、大咖互推、商会推介、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营销,迅速扩大当地定制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农业众筹模式。在产品生产之前就已经有了完整的生产计划,包含更多的内容和可选产品,为消费者(用户)提供明确预期。这种模式初始阶段主要以熟人圈为主,以“信用”为支撑,生产的产品针对性强。

    4.“社区支持农业”或“社区农场”模式。生产者与消费者(社区居民)建立直接的产销关系,产品品质是维系这种关系的根本。产品质量保证来源于生产信息透明化,消费者可以通过扫一扫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手机上就会显示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信息。消费者(会员)还可以到实地体验,感受产品的种养环境和其他农业服务。

    二、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创造农业新价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休闲旅游业,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开辟农民增收的新空间。

    (一)丰富产品,创新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农产品选择。农业定制化发展,乡村农产品既要有优良品质,又要体现当地特色,同时,要将产品做强、做大,从第一产业拓展到第二、三产业,发展加工业,并且注重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促进农产品发展与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农业的教育、游憩、文化、生态、养生等多种功能。尽可能多地综合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以丰富的产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可供选择的特色产品。农民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同时结合生态农产品优势,促进产业扶贫。如福建省农业具有多样性且资源丰富,而且生态条件优越,能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十分适合定制农业发展。为了提升同类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福建省还可利用山区高海拔优势发展具地区特色高山蔬菜,延长蔬菜采收期与提升品质,并可利用沿海的平原地区大力发展大棚设施蔬菜种植,满足市场对周年高品质蔬菜产品需求。

    (二)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互联网+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必然趋势。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网上展示、宣介、预定、销售和结算服务,满足消费者在线购买,线下消费的需求,提升行业线上线下的营销能力。推进电商服务,电商平台对乡村认证农产品进行推荐、销售,并对农产品品质进行说明,包括对农药残留检验、生产履历情况、有机或无毒认证以及商标认证等,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必须让当地农产品特性与其他地方农产品区别开来,与众不同的特质,良好的信誉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除了电商平台以外,建立农业大数据库也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条件,农业大数据库建好后,相当于有了信息共享平台,这一平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从生长到制成成品的全部信息,生产流程更加标准透明,确保定制农业个性化的高品质发展要求。福建省可借助科技公司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农业定制平台,用户可以订制农产品、订制旅游产品等,良好生态、地域独特性,将成为消费者定制产品最主要动力。

    (三)规范运作,为农产品提供质量保证。定制农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一定规范。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而言,还需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让二者之间形成稳定契约关系,尽可能规避市场风险、道德风险,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定制农业发展。政府部门要制定定制农业生产点的认证标准,规范农业经营与管理,包括基本生产条件、农田基本管理、种植过程技术规程等方面具体规定,推动定制农业生产者到当地政府部门登记注册,符合一定規程后才能发放许可经营证书。同时,推动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授予不同级别产品认证。定制农业虽有强大市场潜力,目前因制度环境不够成熟,定制农产品通常还是依赖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用”来维持,这就使得定制农业发展仍存在较大风险。为此,要尽快制定地方农业定制化发展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认证,确保定制农业顺利发展。

    (四)政策支持,为定制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氛围。政府统筹规划指导,并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包括享受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由政府颁布一定的法令和规定,管理和鼓励定制农业发展;支持因地制宜的项目开发,开展富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注重地区差异化,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扶持农民发展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项目;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着力改善定制农业点的基础设施,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可能。同时,加大政府对区域重划与农田整理力度,保证水利、灌溉设施齐备,农田整齐、划—,机械化运作顺畅。乡村基础设施不足已成为制约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瓶颈,极需加大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农田工程等建设;另一方面完善乡村通讯、信息等相关互联网的基础建设。作为发展定制农业极具优势的福建省,应积极强调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推动特色优势农业发展,为定制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培育品牌,提升农业生产层次与品质水平。推动定制农产品品牌化。对于品牌产品,要有严格的规范,包括品牌标识获取程序,建立品牌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体系;对于定制农业示范点,要注意环境打造,积极推行定制农业示范点品牌建设;鼓励各地方政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定制农业创建与推介活动,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推动定制农业健康发展;举办定制农产品与乡村旅游产品推介与定制农业示范点创建成果展示,满足消费者在线购买、线下消费的需求,以品牌推动农业定制化更好、更快发展。品牌作为农产品生命线,应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全省资源,关注品牌建设,积极推动地方品牌升级创新,并以科技为龙头,推动农业产业技术进步,助力农业产品品牌打造。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凌玉

    相关热词搜索:侧视供给对策定制途径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