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农业补贴对我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

    农业补贴对我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

    时间:2020-04-19 05:18:1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农业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不仅具有公共性特点,而且还存在着对自然因素的依赖性,也会受到经营规模的影响。为了提高农户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中国已经采取了多种农业补贴政策。针对农业补贴对我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 农业补贴;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F812.8;F32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中国是农业大国,对粮食的消费量也比较大。提高农户粮食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的民生大事。但是,受到世界环境的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受到影响。与其他产品相比,农业粮食的公共性和弱质性更为明显,这些都需要国家出台农业补贴政策以确保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稳定性[1]。自2004年以来,中国就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实施了农业免征土地税的政策,并相应发放了农业粮食补贴。2013年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了农业补贴改革,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

    1 中国实施农业补贴的必要性

    1.1 中国农业处于基础性地位

    中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众多百姓要生存下去,就要在粮食上有所保证。因此,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源泉,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农业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农业属于战略产业。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到经济发展,更关乎到社会稳定,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要对粮食有所掌控,才能避免经济依赖而独立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以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料,也会对工业等其他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完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复合系统,将生态与经济融合,推进农业的多样化发展[2]。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以推进中国的社会经济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1.2 中国农业具有弱质性

    中国农业具有弱质性,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产业的利益优势会有所减少,这与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有关。中国的自然环境特殊,社会经济发展中亦存在着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农业产业的弱质性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农业生产存在着周期性,周期之间具有较长的间隔时间,使农业生产投资效益低。第二,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所提供的是基础产品,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会不断提升,但是,价格增长空间并不会太大。农业产品的价格涨幅空间小,就必然会影响农业收入。第三,农业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使其在市场环境中无法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加之自然环境的多变,就会导致农业生产存在着不稳定性。

    2 农业补贴在具体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鉴于中国农业基础性地位以及在生产中存在的弱质性,就需要实施政策性补贴,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就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2.1 农业补贴力度明显不够

    近年来,农业补贴政策落实为农民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一些农业物资的价格却在持续上涨,如农药、化肥等的价格提升使农民的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不仅使农民种粮的收益降低,而且还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就显示出政府在农业补贴力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使部分土地撂荒,危及到社会的发展稳定。

    2.2 农业补贴内容缺乏完善性

    关于农业补贴的内容,通过对农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农户愿意接受良种补贴,而不到40%的农户则选择接受现金补贴。农民对农业补贴都表示欢迎,而良种补贴更能让农户获得实惠,进而激发农户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种植的过程中,良种的种植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但是农业技术人员的农业生产指导明显不足,这种配套服务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农业种植效果不良[3]。

    3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导性建议

    3.1 合理调整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政策不仅具有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而且还对农业粮食产量具有引导作用,那么,在农业补贴力度上,就要根据农业市场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农民的农业生产获得实惠。启动农业补贴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可以根据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调整资金补贴,做到资金投入与粮食价格协调,使所投入的资金能够获得边际效用。同时,在发放农业补贴的时候,还要做好资金使用监督工作,确保资金发放到位,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资金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通过对农业补贴的合理调整,不仅使粮食供给充足,还能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

    3.2 建立协调有序的农业保护政策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中国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就要对农民的利益以切实的维护,这些都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农业补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关键目的是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而农业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就要建立农业产品的市场稳定机制,通过补贴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且对农民的利益给予一定的保障。根据农民的需求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植品种,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对以进口为主的粮食可以实施差价补贴,提高粮食存储量,避免过于依赖于进口。如果粮食的市场价格比目标价格低,就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可以在维护农产品市场的同时,保障农户的利益。

    4 结语

    随着农产品市场化,中国采取了各种农业补贴措施,一方面稳定了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但是,在农业补贴的具体实施中,就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农业补贴,以确保农业补贴落实到位,发挥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粮食补贴政策影响农户粮食生产的动力机制[J].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63-264.

    [2]袁宁.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2):63-70.

    [3]方振强.我国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安丘市为例[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昀)

    相关热词搜索:农户补贴粮食生产我国影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