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试论《雷雨》中的人物角色

    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试论《雷雨》中的人物角色

    时间:2020-04-23 05:19: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曹禺先生的剧作《雷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基督教文化元素,特别是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尤为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其次,从基督教文化角度对剧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最后,以基督教文化中“救赎”这一核心概念,探讨主要人物的最终命运。

    关键词:雷雨;基督教文化;原罪;救赎

    中图分类号:I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40-01

    曹禺先生剧作《雷雨》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意蕴是无法一言而概之的。无疑,《雷雨》是一部悲剧,这一点集中反映在周朴园等八个人物的悲剧命运上。事实上,无形中是有某种力量在支配着他们的命运,正如曹禺在《雷雨·序》中说“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近代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

    上文提到的“基督教文化”对曹禺影响是极深的,从少年时期曹禺就开始接触基督教;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曹禺成为了基督教徒;而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讲授 “《圣经》文学”期间,他开始大量研习《圣经》。深厚的基督教文化积淀,加之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苦难境地,曹禺便会很自然地到《圣经》中去寻求出路。尤其是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

    一、人类——戴罪之身

    曹禺在《雷雨·序》中说:“他的创作是情感酿成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在基督教中,上帝被认为是这样一种“神秘事物”。上帝代表着一切善良和正义,是世间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定者和判定者,人人都应当追随他,倾听他。因而,上帝是《雷雨》中的一位始终存在却从未登场的主角,他不会纵容人间的邪恶,人若做了任何违背天理的事都将受到他的公审和惩罚。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就是受到了毒蛇撒旦的引诱而偷食了禁果,此罪传至他们的每个后代,这便是人类一切灾祸的根源。而人类生来就是戴罪之身,必将受到上帝的惩罚,并不断向上帝忏悔以祈求救赎。

    (一)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原罪——子孙受罚

    《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就如同《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年轻时他们一主一仆为了一己私欲而偷食了禁果,生下私生子周萍和鲁大海。后来,周朴园更为了娶那位有钱有势的小姐,又将鲁侍萍赶出了周家。在金钱和现实利益引诱下,周朴园更变本加厉,大赚昧心钱。对待妻子繁漪,周朴园剥夺了她的自由,把她当病人看待。根据基督教教义,“为夫者,以高压手段胁迫其妻处于不平等地位,使其生活于一种与神圣婚姻相违反之境地,即犯罪。”

    基督教称周朴园所犯下的罪孽被称作“原罪”,而他的子孙生来就会背负父辈的罪孽,也必将受到上帝惩罚。《旧约·何西阿书》说:“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罪人,耶和华必记念他们的罪孽,追讨他们的罪恶。必不生产,不怀胎,不成孕。纵然养大儿女,我却必使他们丧子,甚至一个不留。”周朴园最后落得疯妻丧子的下场,正是因自己深重的罪孽而遭到的惩罚。

    (二)周萍与繁漪、四凤的乱伦之罪

    曹禺以“血亲乱伦”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周萍与继母繁漪通奸、周萍与四凤兄妹乱伦,这在基督教中都被视为是最深的罪孽。《圣经》之《旧约·利未记》说:“与继母行淫的, 就是羞辱了父亲, 总要把他们两人治死。人若娶他的姐妹, 无论是异母同父的, 是异父同母的, 彼此见了下体, 这是可耻的事, 他们必须在本民的眼前被剪除。他露了姐妹的下体, 必担当自己的罪孽。”

    周萍是周朴园的长子,他的一生本来就背负着父亲所犯下的原罪,而他不仅没能弃恶向善,反而又犯下了血亲乱伦之罪。最终,在周萍、四凤和繁漪的这场情感争斗中,他们三人都败给了自己宿命。正如曹禺本人所说:“在创作《雷雨》时, 感到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 落在里面, 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二、由恶向善,祈求救赎

    在《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中,年迈的周朴园来到已是教会医院的周公馆来看望繁漪和鲁侍萍。在此周朴园独自一人反省、忏悔着,祈求上帝的宽恕。“救赎”是基督教另一个核心概念,它代表了上帝的宽容和博爱。此时,深受心灵打击的周朴园忍受着比死还痛苦的生的煎熬。但在剧终,周朴园皈依了基督教后,一心向善,这反映了《雷雨》的艺术结构是“由恶向善”的演进过程,而这与基督教从“原罪”到“惩罚”最后至“救赎”的嬗变过程一脉相承。

    纵观全文,基督教文化影响了曹禺在《雷雨》中的人物塑造,反过来剧中人物的命运又反映了基督教核心教义。与其说曹禺旨在表达某种宗教情怀,不如说曹禺是想借基督教文化劝恶扬善,让人们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获得心灵净化,只有这样才能拯救道德沦丧的社会,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社会。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相关热词搜索:基督教雷雨试论角度角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