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以“域逻辑”构筑区域农业发展高地

    以“域逻辑”构筑区域农业发展高地

    时间:2020-05-09 05:21:1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应站在更高更新更宽的层面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新形势下,原有的区域经济理论已无法较好地适应区域发展的需求,必须将“圈”“带”等概念进一步扩大为“域”,使用“域逻辑”解答、指导未来地区与地区、地区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域逻辑”认同地理邻近性是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之一,但更注重从资源、市场、文化、制度等角度,探讨不同地区的合作机制,以及各地区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最终打造一个协调、共享、开放、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破时间、空间多重维度,以“域逻辑”理念突破“原域”、颠覆“现域”、构建“新域”,实现由邻域、近域相互协作走向广域、全域。

    南京作为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多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多重政策红利汇聚,不仅凸显了南京独特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也给南京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诸多机遇。这里以南京为例,探讨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双轮驱动”,运用大格局、大区域、大逻辑思维,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融合互动、携手互赢、全域发展,加快构筑江苏区域农业发展的高地。

    打造特色农业集聚区,实现广域互补、产业共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江苏自然资源丰富,兼具多元特征,为更大范围内考量产业互补性提供了优势。南京人口集聚度高、需求多元,但农业体量有限、供给不足,需依托现有资源,发挥与周边地区的互补性,产业错位发展、相融相兴,为以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扬子江城市群消费需求。

    注重产业错位发展。南京及周边地区农业资源多样,既有南京溧水、镇江句容等地的低山丘陵,也有扬州高邮、宝应等地的里下河水网区域,还有长江沿岸的冲击平原,资源的多样性使得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业产业十分丰富,如南京的浦口、江宁,镇江的丹徒、润州,扬州的邗江、江都虽地处城区周边、面积不大,但农业发展有声有色。当前,要依托较为成熟的产业,错位发展、错位竞争,建设稳定直供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基地,满足城市发展带来的农产品消费升级。

    注重结构协同优化。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供给侧,农产品供给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产品供给者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农业产业发展,不能忽略产业结构中的矛盾,要聚焦市场,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产业结构;聚焦消费,更多考虑以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向外辐射、不同半径范围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力;聚焦效率,合理配置土地、人员、资金等资源,与周边地区协作推进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大都市对特色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注重品牌共创共生。可借助优势农产品产业,优化特色农产品功能区,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品牌农产品集聚区。南京与周边地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丰富,南京桂花鸭、高淳螃蟹、高邮鸭、扬州鹅、宝应荷藕、句容应时鲜果、兴化粮食等享誉海内外。当前,需打破地域界限,对具有同质地域性的農产品品牌强化整合,积极申报更大区域概念中的公共或公用品牌,合力打造、合力推介,增强品牌实力,抱团向国内外市场拓展。

    打造全域农旅示范区,实现广域优化、资源共享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旅游”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全新领域。从现状看,南京及周边城市农旅资源丰富,但融合度不高。需打破区域格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线成面,构建更大范围的全域农旅大格局,持续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畅享体验创意的生态农业产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融合和扬子江城市群之间农旅资源共享。

    推动同类农旅资源整合包装。同类农旅资源整合,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也便于整体包装推介,重点做好“水活、山灵、田美”三篇文章。在“水活”上,江苏是传统的南方水乡,特别是南京及周边城市依江临水,可依托长江以及支流水体,建设依水农业风情带;在“山灵”上,南京及周边城市丘陵较多、山体资源丰富,可依托老山、方山、茅山、捺山等资源,发展经济林果、精品茶叶和生态旅游;在“田美”上,让产区变园区、园区变景区,依托规模种养基地,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实现全域天天有景、月月有花、季季有果。

    推动接壤区域农旅景观结合。接壤区县农旅资源景观由于地域相接、民风相近,同质化较明显,如六合与仪征、江宁与句容、栖霞与宝华、溧水与茅山等。推动这些地区相互结合、联手打造,既避免“山南山北争资源、河东河西抢客源”,也可以整合打造特色板块。这几年,省里每年都向社会推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连点成线、联动发展,效果明显。统筹布局农旅精品线路,让接壤县区打破空间、没有边界,突破自循环,相融相盛,打造全域皆风景,而非分割的景区景点,实现景观全域化。

    推动全域农旅由浅度体验向深度参与转变。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更深层次。传统的农旅以看景点、读文化、吃美食的浅度体验为主,短暂、一次性、快节奏。当前,要突出全域农旅的体验特色,推动浅度体验向深度参与转变。通过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打造一种崇尚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的全过程、全时空、广区域的旅游产品,让人们获得一种文化享受、一种能引发人生感悟的经历。这几年,南京农业嘉年华在深度参与上转型明显。

    打造农业科教引领区,实现广域协同、科技共创

    江苏农业科教资源丰富,南京及周边地区是重要的集聚区,目前南京正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要充分发挥优势,共同聚力创新,以南京国家农业科创园区为龙头,打造“一体多翼” “1+N”的农业科教航母,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做到既有高原、也有高地、更有高峰,提高农业高科技产品在扬子江城市群的集聚密度,产生强大的外溢和辐射力,打造江苏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教示范区、农业高科技产品创新区。

    以涉农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农业科教高原。这几年,从省里到地方都很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已实现了县级全覆盖。产业园区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要载体,目前农业部、财政部正在全国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明确要求通过“生产+加工+科技”,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其中把科技放到重要位置。南京要积极整合区域内园区,同时与周边城市园区统筹科教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以园区为载体打造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以丰富的科教资源为依托建设农业科教高地。南京及周边涉农科研机构多、涉农专业高校多,如南京农科所、扬州里下河农科所、镇江丘陵地区农科所等涉农科研机构和南农大、扬州大学等涉农院校。南京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本地及周边地区涉农科教资源的整合、联合,针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点,既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又兼顾当前实际需求,重视颠覆性技术研究,注重以跟踪为主向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举转变。同时,依托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农业科研、教学、企业和生产部门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科教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推动协作创新,打造以南京为核心的农业科教高地。

    以南京国家农业科创园为核心培育农业科教高峰。为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的无缝对接,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落户南京江北新区。这是农业部在全国布局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农业部对园区建设寄予厚望,韩长赋部长考察时要求把园区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农业硅谷。南京应抓住机遇,把园区建设为“开放、共享、双创”的公共服务平台,突出“开放”,在更高层次谋划建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突出“共享”,在更宽领域调动资源,优化配置南京及周边科教资源;突出“双创”,体现更持久的生命力,出成果、出人才、出机制、出模式,打造“立足江苏、服务华东、对接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加快推进南京从农业生产中心向农业生产力中心转变,走高端科技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打造都市绿肺典范区,实现广域统筹、生态共建

    生態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南京及周边地区由于水源相通、地域相接,生态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为此,要有大生态理念,让绿色成为农业的鲜明底色。

    协同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省内率先以立法形式将重要湖泊、湿地等列入保护,出台《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先后启动水稻生态补偿和耕地保护补贴等。生态建设不能单个地域单兵作战,应在更大范围考量和发展。这几年,南京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森林覆盖率处苏南五市前列。未来,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共建,共同推进植树造林、湿地保护以及农业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工作,开辟生态建设的新空间,全面提升都市农业绿化发展水平,让城乡居民在生态农业造就的天然氧吧中深呼吸。

    协同配置农牧循环资源。低碳循环、永续发展,是农业得以持续的根本。但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走自我封闭的小循环路子是走不通的,对南京来说,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与周边地区相比资源环境承载负荷重,在更大范围统筹考虑农牧循环资源配置,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南京要与周边地区一起统筹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立足种养平衡发展,统筹考虑环境消纳能力,优化种植和养殖规模,探索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大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循环式发展,提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协同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扬子江城市群沿线城市沿江而坐、因水相连,必须协同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和面源污染的治理。南京可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绿色防治效率,减少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联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更大范围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和治理修复,共同对产地环境实行综合管理、动态评价、安全预警。同时,联合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既为环境减负,又给生态增值。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高地构筑农业发展逻辑区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