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合意性研究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合意性研究

    时间:2020-05-21 05:31: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最为突出。长三角地区2008—2014年两位数制造业的产业同构指数变化趋势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进一步趋同的基础依然存在。2014年域内两位数制造行业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具备明显“和而不同”特征: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基础产业”同时存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和产业跨区梯度转移互动较强等。长三角地区的合意性产业同构现状蕴含了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是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基础。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同构 产业协同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最早、最深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同构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的重要关切。相关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领域涉及产业同构水平测算、产业同构原因分析、产业同构价值判断等等,总体尚未形成一致结论。时至今日,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剧烈,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现象是趋于缓解还是加重、其合意性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研究综述

    产业同构是指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地区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俞书傲,2012)。现有测度产业同构的指标主要有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Finger & Kreinin,1979),结构相似性指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9),区域分工指数(Krugman, 1991),结构差异度指数(Landesmann & Szekely,1995)和地区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其中,以结构相似性指数运用最多。学界关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的研究多是以此为测算工具,相关研究总体具备系统性,结果具有相对连续性。陈建军(2004)、王志华(2005)、唐立国(2002)等人的研究显示,自1988年以来,长三角各地区之间的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在0.70—0.90内波动,产业同构水平暂处相对较高水平(陈建军,2004)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20.。只是相关研究结果总体截止到2002年,域内产业同构现状尚需持续跟进、更新。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层面,考察范围和数据口径的选择会在一定范围影响产业同构系数的高低。

    对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度高低的合意性问题学者也有研究。在相关文献中,有学者把产业同构作为一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所谓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问题(周立群,2009)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9(1):94.。单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本身研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很多学者得出相似系数过高、结构趋同(唐立国,2002;徐长乐,2002;李海婴,赵富强,2004)以致域内产业存在过度竞争(宣炳龙,2003;陈守义,王小剑,2003;张兆安,2004)、产业同构非合意的结论。梁琦(2004)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 J ].世界经济, 2004(12):32-39.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认为空间地理位置越靠近,产业同构性越强,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许明(2008)指出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主要是相同产业重叠、低水平产业重复,进一步导致地方间产业过度竞争,降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洪银兴等(2003)认为地方政府在经济调控管理上的“各自为政”、财政上的“分灶吃饭”等制度性设置是导致地区产业同构过高的症结所在,并且其对产业效率具有明显负面影响,恶性竞争、资源浪费是行政垄断下产业同构的趋恶表现(李桢,2012李桢.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2,(11) : 63-68.;于良春,2008于良春.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 6) : 56-66.),自然也是“非合意性”的(陈耀,1999)。与此相对,陈建军等人(2007)则将长三角地区内部较高的产业同构度归结于域内资源禀赋、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均质化或其他外部因素(如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等),认为其导致的产业结构相似属于“合意性”产业同构。长三角地区立足区位优势蒋伏心,苏文锦.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 3):77-82.、要素比较优势等在全球化进程中同时面向全球产业链接受产业转移和面对国际市场输出产能而导致的产业规模性集聚,尚未引起域内企业的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产业效率降低,总体基本趋好(蒋伏心等,2012;李娜,2009李娜.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J].人文地理,2009( 3):117-121.)。中国经济的产业同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最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域内各经济要素合成的产业环境便捷化、匀质化,并由海外投资的规模化集聚引起的(孙越,2014)。孙越.技术本质主义与技术建构主义的分野与融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48-54.

    时至今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早已发生巨大变化,域内产业同构现状如何及其产业同构的合意性等问题需对比域内资源配置、产业效率和产业分布等情况展开进一步分析。本文将立足长三角地区近年的产业同构现状从产业结构、主要产业分布和行业竞争效率等方面出发,对域内产业是否存在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判断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的合意与否。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概况

    对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身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或制造业结构的趋同是产业同构问题的凸显部分,其中又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表1,从长三角四省市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上海的产业结构明显属于域内高层级,后工业化特征明显;江苏和浙江次之,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安徽明显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是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撑。只对比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长三角四省市的产业同构现象主要体现在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产业结构对比上,其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达0.989。江苏、浙江两省在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方面的诸多相似形成的匀质化投资环境使产业主体的投资倾向难有优次之别。这些产业结构特征离不开长三角地区内有计划的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规模集聚、产业深度融合。因为长三角经济区内相对成熟的协调和交流机制以及长期以来在人文、自然环境上的同源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和互动的协同趋势比较明显。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了解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方面的产业结构特征,本文采用学界常用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结构相似指数为主要工具,对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的产业同构概况进行了进一步测度。计算公式如下:

    Sij=∑nk=1xik×xjk∑nk=1x2ik×∑nk=1x2jk

    式中:Sij是结构相似指数,i、j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k表示某个行业;xik、xjk行业k在区域i和区域j的制造业结构中所占比例;Sij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如果其值为0,则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制造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其值为1,则说明两个相比较区域的制造业结构完全相同。一定时期的Sij值变化,可对地区结构变动状况作出判断,如果Sij值趋于上升,则为结构趋同,如果Sij值趋于下降,可判定为是结构趋异。

    根据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主要考虑到安徽在2008年左右被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故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数据从2008年开始将安徽包括其中。长三角经济区四省市2008年至2014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水、电生产企业除外)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对上海—江苏、上海—浙江、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苏—安徽、浙江—安徽的制造业进行了产业同构分析,并以之作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基础。借鉴学界已有关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同构指数结果,并在地区选择和统计口径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地区选择主要调整在于将之前长江三角洲16市扩大到长三角四省市的数据对比上;统计口径上因为数据获取原因,目前更新并细化至2014年长三角四省市的两位数制造业层面,未进一步细化至三位数制造业),长三角地区2008年至2014年结构相似指数如表2。

    从2008年以来长三角四省市的产业同构情况来看,除上海—江苏的制造业趋同偏好持续下降(尽管如此,也维持在0.860左右),上海—浙江的结构相似指数基本保持微弱波动状态(在0.700上下微调)之外,其他四组对比关系中的结构相似指数基本是处于上升趋势的,特别是安徽近几年的制造业结构与上海、江苏和浙江呈现较强的趋同倾向。如果将上海作为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合理参考,江苏的制造业结构与上海最为接近,其次是浙江。

    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基本是所有对比关系中最高的,说明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特别是制造业同构关系中,江苏和浙江之间最为明显,同时两者之间的制造业竞争与合作也最为明显,其产业同构度呈现明显回升趋势(学界关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两地或有恶性竞争、重复投资等的结论或出于此)。个中缘由是产业竞争加剧抑或产业协同加深,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其中,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的两组系列对比关系呈现出的逐渐收窄的趋势也表明,江苏和浙江两地的产业同构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后加入者,基本步入工业化阶段,其制造业结构尚处域内最低层级。表中,安徽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同构度也基本说明了安徽在长三角四省市中作为追赶者的基本定位。

    总的来看,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的产业同构变化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四省市的横向比较上,以上海为参照,江苏的趋同偏好最强,其次浙江,最后安徽;二是四省市的纵向比较上,产业同构变化情况与区域产业互动关系紧密,江苏、浙江往往更倾向主动与上海进行产业互动,安徽在纵向位置上更倾向于与江苏、浙江的产业互动。

    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合意性分析

    长三角地区因为要素禀赋、区位优势等导致的投资环境匀质化是域内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的自然条件。然而,关于长三角地区的较高产业同构指数是否趋恶,导致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等负面性的问题,长三角产业同构合意与否的答案或许可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主要行业分布、行业竞争绩效甚至是域内产业互动等方面找到答案。

    (一)产业结构比较: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 “基础产业”同时存在

    产业同构也非必然导致产业结构扭曲、产业竞争环境恶化。相反,合意的产业同构反对恶性竞争和产业过剩现象,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往往是正面积极的,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布、要素的自然流动和生产力的科学布局。这也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2014年的长三角经济区主要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中的比重显示地区制造业高同构(相对其他地区)没有导致高重复,反而在整体上基本实现了“和而不同”的良好产业协同局面。如表3所示,长三角地区四省市2014年除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优势制造业出现重复外,其他优势产业总体集中在江苏和浙江,均匀分布在两省,优势产业基本覆盖表中所列制造业各行业,没有出现严重的产业重复现象。长三角地区之所以会有较高的产业同构系数,主要是“优势产业”之外的“基础产业”在区域内的大范围、大规模匀质存在。“优势产业”的错位分布和“基础产业”的广泛存在共同支撑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实力领跑全国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行业分布比较:“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

    借鉴罗能生(2016)、王乐乐(2012)等人关于主导产业识别的方法,本文利用其计算结果对长三角地区2014年制造业主要行业进行了筛选筛选条件:(1)某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即产业规模比率在2%以上的产业; (2)平均增长率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区位熵大于2的产业; (3)平均增长率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原值比率均大于0.1的产业。详见罗能生,谭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载《工业技术研究》2016年第2期第83页。。结果见表4,长三角地区2014年的制造业主要产业普遍集中在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广义机电产业,而这类企业恰恰是长三角地区出口海外市场的主导产业(2014年机电产品占长三角地区出口总额的35.15%,位列所有产品之首)。如表4,长三角地区31个制造业中的可识别主要产业有19个,其中“非全地区”的主要产业(表中虚线以上行业)11个,“全地区”的主要产业(表中虚线以下行业)8个。可见,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同构并未导致严重产业重叠和资源错配。更进一步分析可知即使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地区重叠严重,四省市的相对优势依然分明。如上海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方面,江苏、浙江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方面,江苏还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优势明显。而且这类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出口海外的重要支撑,其在一定程度形成域内重叠或集聚并非趋恶,海外的巨大市场为其提供主要合意支撑。

    (三)行业竞争绩效比较:域内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

    衡量某一行业是否存在过度竞争的重要指标是考察该行业考查该行业是否处于低效益或负效益状态(小宫隆太郎,1984)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3-54页。。为了进一步分析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的合意性,本文考察了产业同构条件下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竞争绩效。通过对比2014年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主要制造业的主营收入利润率与全国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得表5。尽管长三角四省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但是其行业利润率总体持平,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考察的31个制造业行业中,长三角经济区有17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有10个行业虽低于却基本持平于全国水平(向下幅度不超过0.5%),长三角地区尚未因为产业同构出现普遍过度竞争导致整体产业效率低下。另外,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低效益行业(本文认定表中平均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利润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涵盖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在内的资源型产业和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生活消费型产业,此类产业的域内比重恰恰较低(对比表4可知)。像制造业中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型产业的四省市或长三角平均产业效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而且其中大部分产业均是表4中所列的域内四省市的主要行业。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的机电类主要产业尽管在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是产业效能在全国范围依然保持高值,并未出现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产业同构的趋恶。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长三角四省市制造业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但是其并没有导致域内同类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且能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较高行业利润。

    除上述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的静态合意性分析之外,我们还另文考察了四省市间的产业互动情况,篇幅所限,此处简要列明相关结论。 2003—2013年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数据显示,相比较全国范围的跨区产业互动,长三角地区内的产业域内梯度转移特征更加明显,直接表现为:上海作为新兴产业转化器主要向江浙两地转移边际产业(如上海大众向南京、仪征、宁波等地拓展产能的长三角布局战略,但是各地分公司的职能和市场定位却非一致),后者大部分地区因为正向后工业化阶段演进,工业特别是橡胶、塑料、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加速向安徽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2008年以来江浙两地的产业结构重新开始向上海看齐,安徽也在产业结构方面朝着进一步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与苏浙两地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也在逐渐提高。从这一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两位数制造业较高的产业同构是以域内密切的产业互动(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主)为基础的。尽管在产业结构上更多表现为同构现象,其本身却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果。由此,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产业同构现状是趋好、合意的,并且建立在产业协同基础之上的产业同构应该是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 结语

    立足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地区的匀质化产业环境和便捷化输出通道是其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其产业同构系数一直处于总体较高水平,并且总体上扬趋势明显(仅上海—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略微下降),除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域内四省市制造业结构基本面趋同外,更加凸显了域内“沪—江浙—皖”的工业化梯度进阶现状(江、浙两地产业更趋向上海中心,安徽产业更倾向江、浙两翼)。比较发现,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具有明显的省区空间特征和大类产业特征。其较高的产业同构指数主要表现在省区和大类产业数据上,进一步将其细化到市区级产业互动和两位数制造业结构层面,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产业协同指数随着产业和地区的细化分类呈现从高到低的特点。测度的划分标准分到哪一层面合适?也未必是越细化越科学。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一方面是域内地区在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上的匀质化,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前者为其产业结构同构的基础,后者为其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牵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更多表现在主要产业分布有序、产业竞争绩效良好、技术型产业优势明显以及域内产业互动紧密等方面。域内资源非浪费、竞争未过度,产业发展“和而不同”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总体特征。从此看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基本合意,合其发展规律性。

    未来,长三角地区不仅没有必要将产业同构作为一个问题,而且,有必要强化长三角整体立足产业同构基础之上实现协同发展的思路。同样,政府行为在产业同构或协同发展上的问题,也不该过度拘泥。重要的是,政府或产业部门如何进行合乎规律性的制度安排,从而从中协调、穿针引线,促进在长三角各地区间采取更为协调的产业发展战略,实行整体协同的产业定位,实现“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支柱产业互补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快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4):78.

    [2]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20.

    [3]王志华,陈圻.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与竞争绩效[J].统计研究,2005(3):33-35.

    [4]李桢.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2,(11) : 63-68.

    [5]于良春.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6]蒋伏心,苏文锦.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3):77-82.

    [7]李娜.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J].人文地理,2009(3):117-121.

    [8]孙越.技术本质主义与技术建构主义的分野与融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48-54.

    [9]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 J ].世界经济, 2004(12):32-39.

    [10]罗能生,谭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研究,2016(2):83.

    [11]刘志彪.全面深化改革:基于纵横两条基本路径的战略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54-60.

    [12]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

    [13]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9(1):94.

    (责任编辑:赵英杰)

    相关热词搜索:同构合意长三角地区产业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