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一案教学法”的策略

    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一案教学法”的策略

    时间:2020-03-23 05:12: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实践证明,“一案教学法”能有效整合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素材,在体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前提下使课堂紧凑顺畅,使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阐述了对“一案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与开发、教学过程设计实例分析、实施中采用的技巧和课后反思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学为中心;一案教学法;技巧;反思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有效教学交往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教师及周围其他环境的交往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品质。“一案教学法”是鼓励学生参与交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实现案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符合“学为中心”的理念。笔者在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经历和多年教学同仁实践的基础上浅谈基于交流的教学方法——“一案教学法”。

    “一案教学法”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使课堂教学宛如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这门艺术在实施过程中的众多技巧。

    一、理论知识系统概括的策略

    “一案教学法”是顺着一则案例创设的系列情境来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并提升学生能力。通过系列情境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探究出多个知识点,如果不及时系统概括,就会像散落一地的花瓣,美则美矣,碾落成泥。换句话说就是知识点零散,结构不清晰。所以在运用“一案教学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在《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一课中,知识点多,难度大,而且内在知识结构较难理清楚。笔者在解决完每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用PPT以图表的形式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在“一案教学法”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目标。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策略

    1.于无色处见繁花,在案例分析中进行升华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的达成是三维目标之一,还要实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因此,“一案教學法”案例的效果尽量达到最优化。尤其是提问、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案例有新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顺势引导,对案例作进一步升华。如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中,笔者以(水稻)种子的故事为话题贯穿课堂。所有的教学情境都指向以传统水稻种植为核心的稻作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努力成长的信念。

    2.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以致用中升华

    学生学习知识贵在应用,可以在课堂应用,亦可在课后运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升华,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在《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中,笔者在作业布置环节设置了一篇实践小论文,结合义西水稻种植发达的优势,让学生寻找当地身边的稻作文化的印记。不仅学生间的沟通合作能力有所加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组织学生探究讨论的策略

    1.问题要具体明确。在“一案教学法”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这样可能会出现学生对于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很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甚至有的学生讨论方向会偏离课堂教学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设置的具体问题不够清晰明确。

    2.学生要分组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例如按照学习成绩、自身性格、男女性别比例等进行合理分组。在学生代表小组发言时要遵循机会均等原则。尤其要关注学困生,把一定的机会留给这类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一案教学法”中,课堂探究、合作较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学生,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

    3.课堂要活而不乱。在“一案教学法”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是课堂进行下去的非常重要的形式。部分教师担心课堂沉闷,为活跃课堂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时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极端,学生过分活跃,课堂混乱。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利用一定的技巧,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当然这时教师也不能生硬地把课堂压下去,泼学生冷水是不合适的,会严重挫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四、“一案教学法”的教学反思

    我会在每次使用“一案教学法”后进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反思。反思一:本堂课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反思二:本课所选案例是否以“学为中心”,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再次预设与生成是否达成统一;反思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笔者通过细心观察、耐心倾听、问卷调查、课堂测评等多种形式对课堂进行诊断总结。

    最后,希望自身能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过程中扬长避短,借此不断提高对“一案教学法”的实施效果。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进步,让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M].人民出版社,1995:49.

    [2]廖耀良.历史生活化:打造有生命力课堂的尝试与思考:从人教版必修1相关课例说开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4).

    [3]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编辑 高 琼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法一案课堂策略初中历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