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从英汉习语探中西民俗文化差异

    从英汉习语探中西民俗文化差异

    时间:2020-03-24 05:22: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本文以英汉习语为切入点,探讨中西方民俗在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以及数字含义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加强对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西民俗 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特定的民俗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反映在它的语言当中,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文化主要部分的也正是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言和民俗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既是长期传承的民俗文化的产物,又是社会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词汇,而词汇中只有习语最能充分地反映出丰富的社会民俗内容。

    习语是一种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断重复、自然积淀而形成的语言。习语作为民俗事象或民俗形态的积淀被反映和保留在语言中,它广泛、清晰地反映着民俗文化风貌,间接或直接地与民俗取得某种联系。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语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反复变化的,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如果研究仅停留在其所表达的语义这种静态范围内,那么对于非本族语的学习者来说,很难对其所表达的文化层次的含义作出深入透彻的理解。因此,只有将其放在民俗文化这个范围内,和民俗事象、社会现实相结合进行动态研究,才能追根溯源,把握其变化,使对习语的研究从语义的层面转向习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层面。从习语入手,既可了解汉英两民族的民俗文化,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紧密的血缘关系。本文主要从中西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数字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对中西方的民俗文化进行探讨。

    一 中西节日民俗差异

    1 以岁时节令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以岁时节令为主。所谓岁时节令,主要是指将一年四季当中不同的季节气候特征加以排序和总结。中国从历史上就一直是一个以农业耕种为主要生产劳动方式的社会,而各个季节农事活动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岁时节令的变化,因此,与岁时节令有关的节日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主体。这是由于“节日的起源及其发展,受到产食经济形式的强有力的限制,建立于传统农业社会之上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风貌”,因此形成了与岁时节令有关的传统中国节日。如“清明前后,栽瓜栽豆”、“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插秧正适时”、“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这些习语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个覆盖面以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完美地体现出来,它不仅强调万物平等,同时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岁时节日的民俗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利用。

    2 以宗教信仰为主的西方传统节日

    以宗教信仰为主是西方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中传播最广的教派,不仅是西方社会精神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文明的各个层面。其中,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几乎出现在所有影响较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文化当中。例如,“圣诞节”、“复活节”等。在西方人看来,宗教是其人生的规律,人生的一切都遵循宗教信仰和宗教教会的指导,社会生活及私人生活与宗教紧密相连。因此,在其节日文化中,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也随处可见。“Christmas comes once a year,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圣诞佳节,一年一度,当其到来,尽情欢度。)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也是基督教国家最为隆重及传统的节日。“Marry in lent,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终身悔恨。)四旬斋期间,基督教徒素食酷刑,把斋期当做赎罪的神圣日子,认为斋期结婚会给人带来厄运。

    此外,从“holiday”一词在英语中所表达的含义“神的日子”或“宗教的日子”也不难看出,上帝是一切精神力量的主要来源。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只有通过信奉上帝,不断向上帝忏悔赎罪,并通过参加宗教仪式,才能得到心灵上的解脱以及上帝的原谅。所以,正是由于对宗教根深蒂固的信仰,西方的节日才无处不体现出丰富的宗教色彩。

    二 居住民俗的差异

    1 西方民居的篱笆情结

    篱笆(fence),是用木条或铁条做成的较为坚固的东西,通常围绕在场地、房屋等周围。西方人的住宅一般都是独立成院,并留出一块园地,在其四周围起篱笆或栅栏,在其中植树、种上花草等。即使生活在一个半独立的房子里,两家花园的中心也将有栅栏或篱笆使其相隔,避免两家互相干扰。英语中就有这样的习语“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好篱笆成就好邻居),说明了篱笆在民居中的重要性。

    西方人的家园通常采取以房子为中心,四周向外敞开的布局。跨文化研究学者贾玉新认为,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西方人坦率、外露的性格,同时也能看出个人主义、自由竞争的价值观。他们不但强调个人对外开放、自由进出,而且他们通常以个人的力量去应对大千世界。可以说,这种栅栏式的居住结构充分展现了西方人开放、竞争的性格。在英语中,与栅栏、树篱相关的习语有“sit(或be)on fence”,即表示保持中立、持观望态度。“hedge one’s bets”表示(为减少损失而)两面下赌注。此外还有“No fence against ill fortune.”(无篱可御厄运来。)

    2 中国民居的围墙情结

    围墙本意是指环绕房屋、园林、场院等拦挡用的墙。虽然栅栏与其作用相同,都起到遮拦与阻隔的作用,然而二者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栅栏一般是低矮的、有缝隙的,可以看到内部的实物;而围墙往往将内部事物阻隔于室内,外人透过围墙是看不到里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使用围墙来对群体或家庭的领域或利益进行保护。中国的围墙小到农家住户的小院墙,大到雄伟壮观、围定中原的长城,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中无不体现着中国的围墙文化。这种传统恰巧体现了中国人封闭的价值体系,更体现了中华名族文化趋于内敛与含蓄的大众文化心理。中国人喜欢使用院墙来划分及保护自己的家园、领域,在本质上,是在保护群体隐私。汉语中与围墙有关的习语有“不撞南墙不回头”、“墙倒众人推”等。

    三 饮食民俗的差异

    1 以面包、牛肉为主食的西方饮食文化

    在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面包是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它不仅是英国人的主食,而且随着英国早期的移民被带到世界各地。牛肉也是西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英国人的传统食品还有黄油、奶酪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习语都是围绕着这些主要食品而产生的,而这些习语被人们广泛运用到了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比如与面包等主食有关的习语有“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饭碗),“loaf away”(虚度光阴)、“hot potato”(麻烦事,棘手的问题)。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是摄取的食物必须能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而不强调饭菜的好吃程度。面包与牛肉恰巧能满足这一饮食需求,而且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此外,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讲究的是用餐时的原料以及餐具的好坏,这体现了西方人理性的饮食方式,符合西方人理性思维方式。

    2 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的中国饮食文化

    由于中国的区域及地理特征,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更对人们的饮食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以动物产品和蔬菜为辅、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饮食方式便形成了。在中国,由于区域不同,生产出的粮食作物也不尽相同,其制作方法也各有差异。米食和面食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此外玉米、谷类、高粱、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以及“布帛菽粟”、“五谷丰登”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饮食除了以粮食为主食之外,另一大特色是讲求口味,油、盐、酱、醋是中国人烹调时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中国自古就有习语“五味调和百味香”、“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讲的都是调味品,由此可见调味品的重要性。

    由于中西方在饮食对象以及饮食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些学者将中国人比喻为“植物性格”,将西方人比喻为“动物性格”,具体为:中国人重个人品质(价值、内在道德修养),西方人重外在表现(活力、热情、健谈)。表现在文化上,主要是中国人过于保守、墨守陈规,而西方人勇于创新、敢于开拓。

    四 数字民俗的差异

    1 以偶数为吉利数字的中国民俗

    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只有做到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在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事物一般都是由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的几何梯级形式发展。因此,双数在汉语言文化中包含着吉祥、顺利的文化内涵。比如,人以婚配成对为美满,送礼以双数为吉利,城市布局、建筑物和汉字以对称为美。这些处处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情有独钟。由于传统文化中偏爱“偶”数,加上中国的原始宗教尊崇偶数,汉民族崇尚偶数的习俗就自然形成了。因此,偶数被视为吉数、幸运、美好的象征。汉语中不仅偶数,而且偶数的倍数也都含有吉兆、完满之意。所以,“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六六大顺”、“十全十美”、“十拿九稳”等表示褒义的习语随处可见。

    此外,尽管“三”是奇数,但是在中国文化中也被视为吉利数字。在中国古代,与三有关的重要思想观念有很多,古时的帝王被泛称为“三皇五帝”,天、地、人为三才或三灵。可见“三”是很吉祥的数字。与“三”有关的习语有“三思而行”、“三言两语”、“三迁之教”等。

    2 以奇数为吉利数字的西方民俗

    自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人一直主张冲突与矛盾,强调两极对立,提出“物我两分”。因此,与中国人崇偶完全不同,西方人一般将奇数作为吉利数字(数字“13”除外),而偶数被视为不祥的数字。因而在表示更深程度时,人们经常会看到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会加上尾数“一”,即“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万分感激,千恩万谢)。

    此外,基督教文化中的宗教传统以及宗教故事也确立了某些奇数的文化内涵。例如,数字“三”和数字“七”。数字“三”是和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宗教传统有关。数字“七”则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

    数字“十三”尽管是奇数,但是在英语中却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数字。所以如果住宅的门牌、楼层、房间号如果是“13”的话,会改为“12B”之类。英语中“a baker’s dozen”或“a devil’s dozen”或“a great dozen”意为“十三”。

    五 结语

    语言和民俗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长期传承的民俗文化的产物。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各自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不同的文化又由不同的语言承载着。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英汉习语恰好能将这些差异体现出来。在日常英语的教学及学习中,不仅应该学习英语习语本身,同时更应兼顾其体现的文化差异,这样既可以使语言学习者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与理解,又可以了解本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差异,进而提高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3]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4] 赵文通:《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第1期。

    [5] 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作者简介:白茹雪,女,1983—,黑龙江大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差异英汉中西民俗习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