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唤醒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新课程*

    唤醒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新课程*

    时间:2020-05-07 05:22: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一、 教育的唤醒本质

    什么是教育?答案是多种多样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因此教育的原则,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而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质言之,教育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而是人的灵魂的教育。”[1]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2]马克思认为:教育之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三位大师同时将注意力转向唤醒,这绝非偶然,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对人的唤醒的过程。

    唤醒教育是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教育,是一种回归本性的教育,是教育的返璞归真。研究表明,唤醒教育在实践中并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它是教师智慧的充分展现。唤醒教育要求教师要眼中有学生,教中有能力,心中有智慧。同时,教师要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要敢于打破教学常规。下面的案例即可视为唤醒教育的典型。

    一节外语课上,一个小男孩儿专心致志地给老师画漫画,没有认真听讲。老师提问时,由于慌乱,他将书本与那张涂鸦之作碰翻在地被老师发现。课后,小男孩来到了老师办公室,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送给他一本精美的藏画,任命他为校黑板报的美工。自此,小男孩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画过画。20年后,小男孩成了著名的艺术家,担任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总编。老师以其宽宏的胸怀与聪明的智慧原谅了小男孩,老师的这种信任、尊重与鼓励唤醒了学生的自觉,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知、自律、自爱,形成健全的人格。试想,如果这位教师当时大发雷霆,对小男孩进行一番批评教育,小男孩或许也不会再在课堂上画画了,但也可能使其失去对画画的兴趣,不会成为著名的艺术家。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唤醒教育不是不能为,而是大有可为。

    二、 唤醒教育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唤醒教育的基础所在,其宗旨是对人性的全面唤醒,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的建构。教育实践中,唤醒教育秉持以下理念。

    1.尊重儿童天性,启发自觉之心

    “尊重儿童天性”是唤醒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强调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天性,即符合儿童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理想,而不能异化为成人对儿童的塑造与创造。不知是传统惯性的强大,还是理论引领的乏力,这个几乎所有教育者都明白,且一直是教育理论所宣讲的道理,实际教育中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儿童的天性,将其作为成人来要求和规范。如此,便是简单地将儿童视为物体,便是使成人与儿童相互对立,便是使人与人自身为敌,便是人与人互相折磨[3]。难怪有学者感慨:“迄今,儿童教育的历史是一部蹂躏人的天性的历史。”[3]

    教育是培育,是顺应天性,教育学中的“园丁说”某种程度上也正说明了教育要“遵性而为”。蒙台梭利认为“内在教师”指引着儿童前进[4]。这“内在教师”即是自然本身,它是自然的力量,是人格化的自然[5]。这个“内在教师”,儿童生而有之,是儿童成长的潜能,它包含了儿童成长的内容、形式、动力、目的等因素。所以,一切教育机构应当是福禄倍尔所强调的“儿童花园”——天性的花园,使天性能够得以舒展与生长的花园。[6]

    2.注重人文化成,构建完美人格

    唤醒教育主张教育就是对人的心灵的启迪,是对人的文化本质的唤醒。对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进行了思索,他认为人应当是不断探索自身的存在物——一个时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其生存状况的存在物。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则沿着苏格拉底所探索的路径,对“查问和审视”的工具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他认为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解放是通过创造与运用符号创造文化来得以实现的。基于此,卡西尔认为人便是文化的动物、符号的动物,能够运用符号(语言、艺术、历史、神话、宗教、科学等等)进行文化创造,进而使自我不断完善,这是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也力图论证这样的思想:人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进行创造文化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他认为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物,而是不断进行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人的无限创造性活动才是真正的人性。因此,教育的使命应当是帮助受教育者建构一个完整的文化意义上的人格个体,这就需要教育不断地唤醒个体自然生命背后的文化生命意识,促使、帮助其去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3.注重学科融合,唤醒全人发展

    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全面唤醒是唤醒教育的又一重要理念,也就是第斯多惠所提出的培养“全人”,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激励、唤醒、鼓舞与引导,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世界原本是完整统一的,学科也理应是一体的,人类为了教学的方便使学科割裂开来。但随着人类经验以“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更新周期迅猛膨胀,传统学科课程的学科边界也逐渐地走向崩溃与重组,传统学科课程的分科制度,加上课程滞后原理的因素,不可能包容与吸纳迅速增长的新知识。许多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成果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学科融合统整必然成为时代的必然。认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与相互关联的观念发生际遇的时候学习效果最佳,因为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性。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者无不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整体地建构知识的。所以,软化学科边缘,力求实现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使学科内容跨越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是使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我国古代就已萌芽了这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重德行,又重技艺;既重陶冶性情,又重启迪智慧。

    4.强调以学为主,追求理想境界

    唤醒教育主张个体的学习不应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这样的课堂学习应该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五种品质:尊严、活力、自我管理、集体感和意识。[8]教学过程应是能够触及学生灵魂的过程,应是贯穿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应是解放学生内部力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这种建立在生命层次上的课堂,是师生展开对话的平台,也是意义生成的重要场所,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成长,进行自主建构性学习的空间。

    三、 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唤醒教育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存在,它与人的生命形态与人的生活有着内在的同构性。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与唤醒教育的尊重天性、人文化成、全人发展、自由构建等特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文化意识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唤醒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唤醒教育呢?

    1.唤醒生命意识,树立生命自觉的新课程价值观

    如果将教育改革比作是一片汪洋大海,价值取向可以说就是海面上的灯塔,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够在灯火的照耀引领之中前行,其就是改革实践者的水与面包,盐和光,无处不在,无处不显示其独特的作用。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反思与再造。所谓生命意识,是个体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潜能,在后天的教化中形成的一种对自我与外在世界具有认知、理解、建构和创造的潜在欲求和灵智。[8]它潜藏于人的意识深处,需要教育将其唤醒。生命自觉是时代的呼唤,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9]对主体生命意识的唤醒,是充分发挥教育整体构建作用的根本,语文教育作为文化大厦构筑的主体,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唤醒更是责无旁贷。

    语言及言语作品是语文教育主要内容,它们饱含着生命热力与文化智慧,其特有的审美与文化特质使得语文课程具有多元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回归性反思”是这种类似于动态的生命系统过程的必然要求,即“通过与他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它体现了人类的自觉性,创造力、生命感由此而生。[10]因此,语文课程要能够突破学科界限的束缚,向生活、社会、自然以及人自身回归,因为只有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情感、意志、理智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语文教育应该唤醒、关怀、呵护个体的生命冲动意识,使之能够大胆地去张扬个性、追求自我、实现充分、全面的发展。

    2.唤醒文化意识,构建全人发展的新课程文化观

    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人格生成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全人格的形成,而不是部分,他反对“教育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做法,认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合理地摄取文化价值,从而使其人格与灵魂得到陶冶,生命内涵得以充实,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面发展的多维的人。唤醒教育将文化、教育、人三者连接起来,融为一体,将教育看作是一个文化建构、人生完成的永恒过程,注重教育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提升。

    无论从本体特征,还是从承载的文化内容来看,汉语文都体现着强烈的,卓然不群的文化特性。首先,从本体上看,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主要表现为汉语文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工具,是维系民族的纽带,是历史的宝库”。[11]无论我们谈及任何具体语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的民族性,汉语言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精神。其次,从语文是文化载体上看,语文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打开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其涉及到政治、经济、道德、礼仪、医药、典籍、建筑、科技、军事、艺术、民俗、心理、自然地理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不仅可以使学生打开眼界,获得各种文化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各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感。语文的文化特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因此,语文教育应该唤醒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识,使其产生自觉的文化追求。

    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人格构成等同认知能力一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由于受到理性主义哲学与主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教育中不少教师早已习惯将学生的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隔出来,甚至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顶礼膜拜,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人格等诸多生命个体因素忽略不计,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已日益显露,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唤醒文化意识,提倡全人发展的课程文化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3.唤醒课堂情绪,构建自主建构的新课程教学观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堂,创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唤醒课堂情绪,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能够主动的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而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感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前理解”,不断地建构自己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人格、价值、意义等。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打破传统观念,不再将教学视为一个半封闭的过程,摈弃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控制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朝既定目标挺进的做法。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追问的勇气,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积极发挥师生的生命活力,而且过程本身便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语文教学跃动的生命特征与丰富的情感性往往极易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所以,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味,关注学生所关注的,教师、学生、文本间展开多边对话,从而实现师生精神的相遇、生命的唤醒与融合,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 [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罗德荣译.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

    [8] 冯现冬,张伟忠.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9] 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人民教育,2010(23).

    [10]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1]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相关热词搜索:视域新课程唤醒语文教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