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2023年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3篇(全文)

    2023年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3篇(全文)

    时间:2023-08-11 16:00:1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推进学生乃至全民阅读。我在育我小学开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全校9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3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3篇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1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推进学生乃至全民阅读。我在育我小学开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全校9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中,共发放了《学生阅读调查问卷》200份,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约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100份,并协调各年级语文教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

    1、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学生阅读时间、各年级学生阅读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等。同时对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购买能力,市面上图书价格进行了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2、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1、问卷调查。这是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2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问卷1:你阅读课外读物吗?

    针对大学生理财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了解更多适合的理财产品。虽然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局限较多,而投资理财产品收效又较低。但是大学生仍旧可以通过深入学习理财投资,合理规划个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财技巧,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收益,最终获得投资理财的益处。

    a、经常阅读 b、偶尔阅读 c、基本不阅读人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各年级经常阅读偶尔阅读基本不阅读百分数

    一年级12%12%76%

    二年级18%68%14%

    总之,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我们应较强重视这方面引导,把课外阅读活动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义。

    三年级56%42%2%

    四年级38%62%0

    五年级36%64%0

    六年级50%48%2%

    以上调查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逐渐养成。从二年级开始,课外基本不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中高年级经常阅读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

    问卷5:你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读物?

    a、每天2小时以上 b、每周7—10小时

    c、每周3—5小时 d、不固定

    人数

    年级每天2小时以上每周7—10小时每周3—5小时不固定

    由此看来,不管是家长还是同学本身都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覆盖面,仅为单一目的,或凭个人所好进行课外阅读。然而要丰富学习生活,扩展知识面,必须加深课外阅读的广泛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各项科学的兴趣,做到全面发展。

    一年级20%2%2%76%

    二年级26%14%6%24%

    三年级22%12%22%44%

    四年级26%26%8%30%

    五年级28%6%4%62%

    六年级16%4%10%72%

    以上调查数字表明:各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多(其中六年级学生因功课的压力,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少一些)。这说明了我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结果。近年来我校根据各年级特点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一是在低年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二是规定中年级每周有两节阅读课,一节是教师指导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指导、做阅读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等。一节是在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三是规定高年级每周一节自主阅读课,加上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四是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宣讲我校的读书活动,使家长明确“开卷有益”,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种校内指导,校外延伸的读书方式和成果在我校各项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的兴趣,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读好书的风气。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年级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的现象十分普遍。据“问卷4、你一般选择什么时候读课外读物?”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做完作业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睡前”,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周末或假期”。这说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学生课业负担有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教师应在“减负提质”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要予以充分保证。

    本次问卷调查有两道选择题、两道文字表述题是关于阅读内容的选择和对其他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的了解。

    问卷2:你常阅读的读物是什么?

    a、教科书、教辅书 b、报纸 c、杂志

    d、电子刊物 e、其他

    人数

    年级教科书、教辅书报纸杂志电子刊物其他

    一年级30%18%22%10%

    二年级40%22%6%4%22%

    三年级48%22%8%6%16%

    四年级58%16%2%4%28%

    五年级38%14%2%2%26%

    六年级42%16%18%6%22%

    问卷3:你对什么样内容的读物感兴趣?

    a、名著 b、名人传记 c、科普类

    d、体育、娱乐类 e、故事小说

    f、漫画 g、其他

    人数

    年级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体育、娱乐类故事小说漫画其他

    一年级6%2%18%28%44%27%2%

    二年级12%10%12%12%8%54%26%

    三年级68%38%56%24%40%44%30%

    四年级62%36%30%6%10%32%12%

    五年级24%42%22%18%14%74%8%

    六年级52%28%38%34%46%58%22%

    从每个年级数据汇总分析来看,各年级学生常阅读的读物排在首位的均是教科书、教辅书。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问卷3调查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漫画较感兴趣,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读物发生兴趣。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从整个学校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三年级是一个分界点,阅读文学故事类、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增加了,阅读教辅书、漫画书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这取决于学生阅读心理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阅读对象也随之改变,更重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学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此外,从这两道问卷题分析结果来看,相对而言,课余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主要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还是显得比较随意、消极的。以个人的兴趣来选择课外读物,各年级学生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对漫画感兴趣。另外,从每个班抽查两名学生谈话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看消遣类的,如漫画、连环画、脑筋急转弯的人数较多,况且,此类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给学生负面影响较多;看知识性书籍、名著的则偏少。这样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现象促使我们思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对象的选择应该如何引导

    问卷7:你怎样阅读?

    a、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b、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c、快速阅读

    人数

    年级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快速阅读

    一年级8%8%84%

    二年级30%26%44%

    三年级40%58%2%

    四年级40%54%6%

    五年级14%66%

    六年级18%74%8%

    以上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部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仔细阅读的比例越来越高,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能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从三年级起选择快速阅读的学生比例很小,三、四、六年级不足10%。但是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阅读习惯相对较好,该班语文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恰当的,该班学生阅读习惯相对较好。

    问卷8:你对教材怎样认识?

    a、主动学习、生动有趣 b、内容新颖、更新较快

    c、被动接受、枯燥无味 d、内容陈旧、更新太慢

    人数

    年级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颖、更新较快被动接受、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一年级82%4%4%10%

    二年级80%14%4%2%

    三年级60%38%2%0

    四年级44%46%4%2%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五年级28%58%8%6%

    六年级42%48%12%14%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的评价较高,选择“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颖、更新较快”这两项的学生达80%—90%以上。高年级学生随着阅历的增加,独立见解的形成,对教材的期待越来越高,因此选择“被动接受、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的学生有所增加

    问卷6:你是如何获得课外读物的?

    a、同学借阅 b、图书馆借阅 c、家长购买

    d、自己购买 e、书店

    人数

    年级同学借阅图书馆借阅家长购买自己购买书店

    一年级8%064%8%

    二年级4%4%46%4%40%

    三年级6%6%40%36%34%

    第资料整理和总结阶段。5月13日~5月15,主要是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印调查资料,全面总结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

    四年级2%8%30%16%44%

    五年级2%10%48%28%

    北京某大型国企员工周先生遇到的问题和石女士颇为相似。他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表妹,除了上学之外,她每天都“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玩手机,很少出去蹦蹦跳跳,整个人总是无精打采。

    六年级14%18%32%48%36%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途径主要是:家长购买、自己购买。年级越高,主动获取读物的意识越强,获得课外读物的途径越广泛。学校图书馆(室)由于学校金费投入的限制,图书数量有限、内容过于陈旧,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学校图书馆(室)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教辅书、尤其作文书比例较大,名著不够,阅读面较窄。

    2、学生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阅读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学生借阅图书渠道不畅。

    3、学校图书馆(室)图书资源还没有有效利用。

    4、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还有待持续培养和进一步提高。读书笔记有待指导、完善。

    5、由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受到直观形象、新鲜刺激的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吸引,让课外阅读受到干扰、挤占。

    通过校内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如低年级的“亲子阅读”、中高年级的读书竞赛、读书交流、读书成果展示,阅览室的开放,校图书馆的定期借阅制度的建立,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目的推行、展示等活动来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同时利用家长会、请专家讲座,宣讲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重要性。这样,校内引导、校外延伸,让浓浓书香萦绕校园和社区。

    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受和积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识,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为写作奠定基础,积累素材,积淀语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学生阅读随意性大、班级及个体存在差异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小报交流会、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以及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一些高年级的读书活动竞赛,也可以邀请低年级学生参加旁听,高年级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让年级间、班级间、个体间互动起来,也可建立“课外阅读联谊会”,这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缩小差距。

    一是时间落实。学校安排的阅读课要落实,保证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不能挪为他用;对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机械性抄写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

    二是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精美的散文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读方法的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

    三是活动落实。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让每一项活动都落到实处。

    四是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加强与课内阅读的联系。现在的许多少年读物,要么一味迎合学生,要么板着面孔教训学生,真正对他们有指导性的书太少了。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2

    下面是对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因果式答题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哦。

    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3

    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一般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平时我们要加强积累。

    二、句子翻译题。

    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三、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4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5人。上学期统测中,分100分,共2人,90分以上32人,2人不及格。从学习情况看,本文来自:放放假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好的约有60%,反应不明显的有20%,时有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发生,这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通常需要老师的督促和帮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准确标出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并能在写话练习中较为准确运用,会写铅笔字,能写得正确美观,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学习使用逗号。

    10、对周围事物额,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依然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认400个字,是下限。鼓励学生通过语文可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疲劳,要分散写字,写字的量不要过多,多注意质量。

    (二)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首先重视朗读的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进行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四)关于写作教学

    灵活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在“展示台”将自己收集的词句或写的日记展示出来。

    五、减负提质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3、结合情境,上好特色课文。本册教材中,有一些与儿童生活实际很贴近,因此,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4、恰当安排“读、讲、练”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要读得充分些,讲得精当些,练得实在些,用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增加他们的积累,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5、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但应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要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6、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六、潜能生转化措施

    1、理解信任,保护自尊。

    2、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3、合作交流,共同努力,加强家校联系。

    七、评价措施

    a、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b、本学期将采取平时评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结合,而不是靠一张试卷定成绩,而且重在平时的学习情况及完成作业、处理问题的情况。再结合家长及同学们的评价情况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评价。

    八、环境教育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5

    尊敬的父母:

    您们好!

    很是抱歉,这次考试语文又考砸了,虽然我已经苦下功夫了,可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关于此次我语文考试失利的原因,我经过深刻考虑,终于总结出是由于我没有良好的贯彻您教导的认真学好语文的指示。这样的情况下,我确实就没有做好语文学习的相关准备工作,导致了我也没有很好地将语文考试放在心上,从根本上导致了我欠缺学习经验积累,在这次语文考试当中失利下来。

    这次考试之前,我真的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平时的基础太差了吧,一下子恶补效果并不大,我知道语文一直是我的短板,我也知道,高考少了任何一门都不行,更何况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下决定一定要努力学好,可是这次还是给你失望了。回顾错误,我感到非常的痛心难过。这个错误是可怕的,后果是严重的,给我带来的压力也是深远的。

    从今以后我必须严肃认真地看到这个问题,争取不再犯同样问题了。同时我也会细心,努力,决不让自己再有失败的机会,老爸老妈,希望你们再给我一次机会,再相信我一次,这次写下保证书,我保证下一次考试语文成绩一定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6

    1、弄清原文、题干、正确答案项和干扰项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处理原文、题干、正确答案项和干扰项之间的关系,能使自己的思路和文章作者思路相一致,才能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脉络、作者的语气态度,人物的性格特征、事情的来龙去脉,使顺利解题水到渠成。

    2、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人情风俗、生活方式知识。

    当前的阅读理解选材越来越注重现代化、多样化、知识化和生活化,内容贴近生活,蕴涵着丰富的世界各国文化背景知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交际性,常常从不 同侧面反映了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情趣和对人、对自然的态度及与世界的交流,就体裁而言,也涉及到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只有通过大量阅 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短文,才能不断增强快速捕捉、掌握信息的准确度,也能提高面对较长篇幅阅读材料的心理承受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7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 看文章题目;

    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

    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

    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

    分两类: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 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

    (4)特指,

    破折号: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

    (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

    (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

    (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8

    转眼间,初中生活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在我们平凡的一周里,一次小小的动荡出现了——题记

    期中考试。这是同学们最不愿面对的。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在最后两天的时间里,同学们都在尽着最后的努力。语文课本刷刷地翻着,有的同学正埋头做数学习题,朗诵英语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我的心不禁也紧张起来。

    考试前夕,我更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考试如期而至,既然躲不过就只有拼一把了!最先来的是语文考试,坐上考场,看着周围同学个个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不禁给自己捏了把冷汗。试题不算太难,都是老师讲过的,只要细心点就不会出错。考试时间也还算充裕,这一点我倒算是幸运,因为我是个做题慢的人。

    考试结束,安静的校园内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相互讨论着试题答案,当然我也不例外。直到最后确定自己考的不算太差的时候我才真正松了口气。

    上午的语文倒算是幸运,可下午的数学就不那么一帆风顺了。当我刷刷刷地写完我最后的答案,回头检查的时候竟发现自己做错了大概一半的题,发现这一点,我只好老老实实,仔仔细细地再重新算一遍。整场考试下来,搞得我浑身晕乎乎的,由于脑细胞消耗过快,整张脸都红彤彤的滚烫滚烫。

    第二天,在我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又结束了我的英语考试,期中考结束了。可等待试卷分数的日子却更是难熬,同学们叽叽喳喳的也少了,一个个都唯恐自己考差了遭批。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成绩总算不是太差。这三张试卷很薄,看着上面鲜红的分数,泪水竟不自觉地在眼眶里打转,这是我用两个月的努力换来的啊!这是喜悦的泪!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9

    1.句不离段

    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明智选择需要做的就是要字不离词,这里说的句不离段指的是同学们在看问题的时候,在找到和答案相关的句子的时候,不要单纯的去分析这个句子,而是要把句子放到句子所属的段落里面,把句子放到段落里面,这样联系上下句,再去分析,同学们才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答案,如果仅仅是分析这个句子,那么就会使答案变得不完善。

    2.切忌断章取义

    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切忌的就是不要断章取义,有些同学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对于文章中和答案相关的一些句子和字词并不是联系整个文章的前后,而是单独的去理解,做阅读理解这样的题型更忌讳的就是断章取义,因为一旦断章取义,那么同学们对答案的理解就不是建立在整篇文章的基础上的,那么答案必然是残缺的。

    3.注意文章的情感基调

    一般来说,阅读理解这样的题型,它的情感基调对同学们的答案是有较大的影响的,因为同学们在写答案的时候,是要以情感基调为基础的,比如对于一篇情感悲伤的文章,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必然不会出现积极向上,喜悦的答案,这一点是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小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10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答问题

    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

    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

    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总之,笔者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无谓的失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于是选题确立为《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初探》。笔者主张,教育科研的选题应该来源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同样教育科研的成果也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总结:

    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交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11

    浏览问题和背景, 整体把握很从容

    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回答问题要精练, 摘取原文是关键

    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字词句意重语境,四不分离会贯通

    一、浏览问题和背景, 整体把握很从容

    在考场上一般都是时间紧,题量大。不可能像平时精品细读,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这样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就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首先就是平时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写作业当成答卷子。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二、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三、回答问题要精练, 摘取原文是关键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四、 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这些都是文章的题眼。同样,别人写文章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有对文章的理解的问题。这一类问题的回答就要着重看开头和结尾,或者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和收尾。能利用原句的答上原句,不能写出原句的,学会概括和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答的点就会全面深入。这一点非常重要,过江龙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五、字词句意重语境,四不分离会贯通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妈妈为你找到了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参考。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 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总之,以上只是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它只是做阅读理解的助缘。其实,做好阅读理解重在平时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孩子,就让我们从平时做好。这样,到考试的时候,掏出干粮就是馍。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12

    不知不觉,本学期工作已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下面我对这一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做出了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指导全局教研组计划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开学之初,语文组全组教师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实际,集思广益,慎重讨论,确定了经全组教师认可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配合本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对工作计划的开展进行定期的检查小结(如检查教师的备课、批改、辅导、听课等),以努力达到工作的目标。实践证明,在科学的教研组计划的指导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很好地发挥了计划的导向作用。

    二、学习理论,塑造自我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由此而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教师培训。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各项学习经费比较紧张,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财力都有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校以语文组为龙头,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正在探索一条教师的自身发展之路。语文组每月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规定每位教师每月做1000字以上的质量较高的理论摘记,同时教师之间互相传阅,以不断充实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语文组正在着手探索参与、对话、共享式校本培训方式,强调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当然,这个方案正处于探索时期,在这一学期所做的成绩并不显著。同时,这学期由于各种原因,关于开展参与、对话、共享式校本培训方式的课题研究没有上报,下一学期的重要任务将着手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组将和教导处重点开展这种校本培训方式,以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三、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本学期的集体备课都是4位教师集中在一起,不分年级、隔周一次。

    备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初一的新教材,备课的篇目由初一教师定。备课前全体语文教师查阅资料、钻研教材、探讨教法,然后把每人的资料在备课活动中互相交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全组教师共同探索、解决难题。同时在执教后由初一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长配合教导处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以期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然,由于本校语文教师较少,在资源共享上还很有限,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好本校教师的横向支援,还要走出校门,和其他兄弟学校做好纵向联系。

    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交流信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语文组除了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外,还利用学校有限的经费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

    鉴于经费的问题,每次参加活动的一般只有一人。这一学期语文组主要参加了初一语文教师的新教材培训、十七中组织的初一语文新课程教学研讨会、瑞安中学承办的温州市中语会教学年会等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要求做好笔记,回来后把学习的内容写成书面材料,在组内介绍、汇报和讨论。这一活动使教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尝试着把所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这一学期区教研室到我校进行调研,为做好这一工作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努力,每位教师认真备好一节课,积极把新教材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区语文教研员认真听取了我校的语文汇报课,给予了表扬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语文教师还就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教研员交流了看。同时,这一学期语文组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如初中语文教案评比活动(全校有3位语文教师参加吴祖速、聂维平、陈敏)、中学语文说课比赛,并在这些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感触很深。教师如何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

    如何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使之变成学习型教师?除了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外,教研组还要发挥其导向、引导作用。教研组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对于我们这样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教研组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想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教研组的引导是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语文教研组将取长补短,容纳百川,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提高自我,以使语文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篇13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

    答:不能删去,“__”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3、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5、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6、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

    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4)表插说或中断。

    ()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相关热词搜索:解题阅读理解语文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哪些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视频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锦集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总结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给您全部总结好了请查收“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知乎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整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