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4篇【精选推荐】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4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8-14 22:1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4篇,供大家参考。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4篇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的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的一、二是教学重点。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篛篷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五、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应当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  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简述如下: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四)表达方式的解说性;(五)结构的条理性;(六)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上述问题,必须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讨论,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轼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轼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较) 诎数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4)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讨论第四段。

    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

    横卧一楫 椎髻仰面 视端容寂

    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楫。(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髻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杂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这个词后面所带的非名词(本可作喻体)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被描摹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并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动作拿来作比较。由此看来,这两句不能认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这一段,“舟尾”、“楫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周密。

    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使读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有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七、至此,可以形成中间主体部分的板书:

    说明:板书以作法的角度来认识课文,而正因为作者写作技法的高超,化静为动,化抽象的说明为生动的描述,才使原核舟雕刻者的技艺获得最佳的展示。真个是舟以文显,文以舟名。

    八、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九、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附:《核舟记》教学简案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言文,它以简练的文笔,运用总分结合,依次说明的方法(总—分—总)介绍了明代雕刻艺人王叔远的一件珍品——核舟。分别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核舟的内外结构、人物、文字、图章等,条理清楚,层次井然,使人如睹其物。

    按一般讲授文言文的方法,应该是朗读、翻译、总结段意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可是这种老的教学程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应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画图入手,以作文收尾,把阅读和写作熔为一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基本上能掌握文中的字词,能够读懂原文,这样在第一课时,首先纠正不正确的字音和句读,帮助学生把较难翻译的句子翻过来,掌握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语法特点,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根据文中第二、三、四、五段的说明,以第三段为重点,画出核舟的外表形状。在学生画图时,要巡堂指导。第三、四两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舟中五人的坐姿和情态很难掌握,指导学生要反复阅读课文,揣摸其中的细微之处。

    读文作图,对学生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学生的绘图能力也不一样,所以画出来的图形不一定很规范,可谓参差不齐,但画的最不成样子的,也能把舟的形状和人物的位置画出来,教者选几幅比较规范的,给学生传阅,要求指出其中画错的地方,观点不统一的地方,允许学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进一步理解原文。之后,指出课文是用了“总分结合,依次说明”(总—分—总)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让学生看着自己画的图,根据这个说明方法回忆课文,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学生积极活动,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画龙点睛,起到了主导作用。

    为了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特点之后,要选几幅生活气息浓厚的图画,挂在黑板前,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画面本身的特点,选其中一幅,仿《核舟记》总分结合,依次说明的方法写一篇说明文。注意,学生打完草稿后,有一点需要说明,即《核舟记》中写核桃很小,却刻了许多东西,学生往往写画面如何小,却画了许多东西。这样,学生进入了机械模仿的歧途,应立即纠正,把注意力放到画面本身的特点上,这样,就能写出很成功的作文。例如,可选德国著名现实主义画家路施达波尔的代表作《麦田》,经过观察讨论,让学生明确这幅画的特点是:色彩鲜明,明暗对照,人物、动物各具情态。根据这些特点,再用总分结合依次说明的方法,就能写出一篇很好的《油画〈麦田〉的说明》。

    用“从画图入手,以作文收尾”的方法教《核舟记》一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效果很好。这个问题说明,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按照不同课文的各自特点,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避免僵化呆板,这样就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篇2

    一、检查作业 ,导入 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 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

    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揖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辑同于无揖,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篇3

    核舟记

    魏学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及书写。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引导下探究:疏通课文的字词句,理解全文。

    2、合作学习的过程: 主要通过一些有关课文问题的讨论解答,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的卓越技艺。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振兴中华而读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2、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

    3、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部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2)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说明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格局。船舱的舱顶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2)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从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动作、神情。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楫。    (6)倚一衡木。       (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髻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3.这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请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顶部的雕制。

    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核舟雕刻的主题是什么?

    4.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是哪一句?

    (六)、课堂板书

    总  概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术。

    船舱

    正面       船头          间

    核                                                   顺

    舟        分  详写核舟                 船尾          序

    顶部

    总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

    (七)、课堂反馈

    ⒈给下列字注上拼音。

    罔(     )  黍(     )  壬(     )  戌(     )

    虞(     )  贻(     )  篆(    )

    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⑵能以径寸之木(      )

    ⑶高可二黍许(      )                      ⑷中轩敞者为舱(       )

    ⑸雕栏相望焉(         )                  ⑹佛印绝类弥勒(      )

    ⑺珠可历历数也(          )               ⑻钩画了了(          )

    ⑼诎右臂支船(            )               ⑽其船背稍夷(       ) ⒊给下列句子用“/”划出朗诵节奏。

    ⑴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⑵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⒋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⑵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⒌对下面一句朗读时音节停顿正确的是:(     )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⒍对下列几句“之”字的指代对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②闭之,则右刻清风徐来……   ③石青糁之

    ④左臂挂念珠倚之

    a.舱  雕栏 小窗 舟身

    b.舱顶 小窗 刻的字 左膝盖

    c.舱顶 小窗 雕栏 佛印

    d.舱顶 刻的字 小窗 左膝盖 ⒎翻译下面两句:

    ⑴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⑵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篇4

    教材分析:

    明代奇巧人王叔远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用果核雕刻了一只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舟。魏学洢以文记之。核舟雕工精美,《核舟记》文笔精美,文“舟”相得益彰,为“大苏泛赤壁”这一雅游更添光辉。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翻译重点词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语感。

    2、梳理文章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围绕“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八个字,领会文中精美独到的神韵。

    3、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艺,领略工艺美术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翻译重点词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语感。梳理文章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围绕“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八个字,领会文中精美独到的神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印发有关《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介绍及部分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微雕艺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读课文。译读课文。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当堂练习,检查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核舟记》这篇文章,知晓了有关微雕艺术的知识,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还通读了全文,并对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译读。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做一些练习。请同学们把语文作业本翻到第七十六页,完成第一至四题。开始。

    生做练习题(加点字、通假字、加量词、文学常识,共填15个空),师可作巡视。估计三分钟后交流。

    师作点评。

    二、 梳理思路

    师:文章题目叫《核舟记》,顾名思义,这文章是记一只核舟的,记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舟的,请问,这文章里,从哪一句话开始写到核舟了?

    生:第一段第二句就开始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师:第一段一共就两句话,我们看第一句话写什么的?请找出一个核心词——

    生:奇巧。

    师:请解释这一词的意思——

    生: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师:有点儿小小的误差——

    生:奇妙精巧。

    师:谁啊——

    生:王叔远。

    师:据此,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这一长句话的意思——

    生:王叔远雕刻技艺奇妙精巧。

    师:他的手艺奇妙精巧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这句话重要,这句话可谓“微言大义”,我们可得来嚼一嚼。先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师:再请大家来嚼一嚼,就这句话里,怎么就表现出王叔远手艺奇巧了呢?

    生:只用一寸的木头,能雕这么多的东西。

    师:哦,你一句话里已涉及两个方面,(板书:奇巧,材料之小、表现范围之广。)

    生:还有,更重要的是,设计巧妙,雕得很像,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如果刚才是以量取胜的话,这里还有以质取胜。(板书: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话说到这份上,我们已经清楚了:明代有个王叔远,微雕技术有一套,能在那么小的材料上雕出那么多的东西,而且还雕得那么好。神乎其神啊,这时候最好能拿出一个具体的作品来让我们见识见识,眼见为实啊,作者写了一个具体的作品来了吗?

    生:写了,核舟。

    师:这里老师要补充一些知识,这微雕里头,果核这种材料是最难雕的,果核难挑,据说万里挑一,果核难雕,据资料记载,这王叔远一生只有两个用果核雕成的作品,其中一个就是核舟,雕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送给魏学洢了,从中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其中还可能有相同的情愫在里头,因为,只有喜欢“大苏泛赤壁”的人,才会花上几年的时间来雕“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只有充分地了解友人的情怀,才会把雕有“大苏泛赤壁”的核舟送给友人。你们说是吗?

    生:是。

    师:至此,这文章,思路已经很清楚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几部分?

    生:三大部分,第一段,总起,写王叔远技艺高超并指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第二至五段,具体描写核舟;第六段,总结一下,核舟雕刻技艺高超。

    师:可知,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的。

    生:也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王叔远雕刻技艺高超,第二部分其余部分,具体写核舟雕刻得精美,以实例证明王叔远技艺高超。

    师:很有道理。

    三、 精读课文

    师:我们这堂课啊,同学们要干的是什么呢?一个字:找。找什么呢?找证据。找什么证据呢?围绕着王叔远的奇巧,围绕着奇巧的三个方面表现,从课文描写核舟的部分找证据。老师先抛砖引玉。第二段写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最后一段里写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见这雕刻舟的果核真小。接下来,请你们找到佐证表现范围广的证据。

    生:最后一段写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字共三十有四”可见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师:孺子可教啊,大家一学就会。第三个方面,“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就这八个字里头,还有个递进关系,大家能看出来吗?

    生:由形似到神似。

    师:是啊,这可是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人才能到达的境界啊!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或是悟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同学们,先自己读,悟,找,待会儿我们小组里讨论、相互启发,最后在班上交流。

    生自读、悟、找。(约五分钟)

    生小组交流。(约两分钟)

    班级交流。(约八分钟)

    生:第二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这里因势象形,桃核,中间大两头小,中间船舱,顺其自然,因势象形。

    师:顺手而为之,好。

    生:第二段,写到八扇小窗,窗能开关,窗上刻字,这些字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上的句子,呼应了前面的“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

    师:这也是下文中苏轼他们活动的背景。

    生:第三段,主要写苏轼、佛印、鲁直三人的姿态神情。写得栩栩如生。有外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有道具:手卷,念珠。有动作:阅,执,抚,指,语,矫,昂,卧,诎,竖,倚。更重要的是,有神情:如有所语,矫首昂视。有细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珠可历历数也。

    生:第四段写两个舟子的动作、情状,一人“若啸呼状”,写出其悠闲,一人“视端容寂”,写出其专注。说明大苏在泛舟,渲染出轻松、愉悦的气氛,与开头的“大苏泛赤壁”相呼应。还有一细节,卧一楫,也说明在泛舟,橹都放在舟上了。

    师:刚才有人说到细节,是的,雕刻家不但构思精巧,还特别的细心、细腻,这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出来,除了刚才提到的外,还有哪些细节处呢?

    生:窗上的字,用“石青糁之”,船背上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其色丹”,雕刻家特别在乎色彩的和谐。

    师(小结):雕刻家以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了如许多的人、物,而且雕得如许的生动传神。引得作者不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灵怪矣哉”,已有“鬼斧神工”之意,意即这简直不是人雕出来的,是有鬼神助之啊!

    四、 探讨写法

    师:此文能成为千古名篇,得益于核舟雕得好,还得益于文章写得妙。同学们,这文章的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处呢?

    生:空间顺序。船舱—船头—船尾。

    师:为什么先写中间的船舱呢?

    生:一是“中轩敞”,醒目;窗可关闭,引发读者兴趣。二是舱上有窗,窗上有来自《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名句,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当年苏轼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相当于苏轼他们的活动背景。最后写船尾的舟子,为了烘托船头的三个人的。

    生:还有总分总的结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生:“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这“如”、“若”用得客观。

    生:五个人,重点写前三人;前三人,重点写苏轼,符合“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详略得当。

    五、课堂总结

    师:明代奇巧人王叔远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用果核雕刻了一只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舟。魏学洢以文记之。核舟雕工精美,《核舟记》文笔精美,文“舟”相得益彰,为“大苏泛赤壁”这一雅游更添光辉。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份华美的精神食粮。老师相信,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华所叹服的同时,也一定会引发我们对工艺美术的喜爱,使我们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和一颗高雅的心灵。

    六、作业布置

    作业本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材料体积之小

    奇巧 表现范围之广

    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 技亦灵怪

    相关热词搜索:课文优秀教案设计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意图课文《核舟记》优秀教案设计思路《核舟记》优秀教学设计核舟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核舟记的教案优秀教案《核舟记》优秀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核舟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核舟记教案及板书设计核舟记教案三课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