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6篇(全文完整)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6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9-04 17:4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2)石器锄耕(耒耜)(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2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

    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3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10月;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抢劫,后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

    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对中国的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4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经济关系格局呈现的特点、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趋势之间的关系

    (1)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关系: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

    ③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全球化;④总之,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并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第一,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第三,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5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_家,社会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_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

    _

    。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通过: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条件:德意志帝建立(1871年)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2、标志:1871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1)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2)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4、实质: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_实,立宪是虚。

    5、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2)消极:带有浓厚的_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_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6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产生

    (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

    (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

    (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2、清朝发展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

    (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分工更细

    (3)雇工数量增多

    (4)部门和地区增广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重农抑商”政策

    1、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海禁”的表现

    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3、“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

    相关热词搜索:知识点高一历史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必修一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二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电子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视频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