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通感诗歌 浅谈通感在诗歌创作构思阶段的运用

    通感诗歌 浅谈通感在诗歌创作构思阶段的运用

    时间:2019-01-30 05:47:3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诗歌创作的构思阶段,通感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虽不多见,但于结构构思中一经使用,马上使诗歌结构灵蕴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很多人最早接触通感这种描写手法是在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其实古代诗文中很多都使用了这种描写手法,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鸟抛软语丸丸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彼此相通的描写,往往能把很抽象的事物描绘的更丰富可感。
      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其著名论文《通感》中,从现代心理学、语言学里将“通感”这一术语引入文艺学,用来指称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描写手法。随着通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认识到通感不仅仅是一种描写手法,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本文仅探讨通感在创作构思阶段的运用。
      创作构思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极富创造力的一系列艺术思维活动,是文学创作的中心环节。作家在创作动机的催动下,急于释放胸中积蓄已久的心理能量,将奔腾于内心的无形的情感体验借助适当的感性形式表现、抒发出来。这时,作家就进入了艰苦的构思阶段。
      在构思阶段,通感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构思方式。它在进行小说、戏剧等体制宏大的作品的整体构思时显得无能为力,表现出很大局限性,但却在短小诗歌的整体构思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整体构思即创作主体在总体上所进行的把握与思考,它包括文学作品的主题确立、情节提炼、结构安排等一系列环节。结构,简言之,就是诗歌的内部构造,是诗歌构思的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结构把美妙新颖的立意、精细的感觉、饱满的情绪、奇妙的想象有机地组织起来,一首诗才能站立起来。结构象一座骨架支撑着全诗,又象一座桥梁连结着诗人的心灵与诗作。
      那么得体、新颖的结构从何而来?这与诗人选取的结构的发展环节密切相关。常见的结构发展环节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展开、情感的贯通、角度的转换和对立物的并列等。将通感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虽不多见,但于构思结构中一经使用,马上使诗歌结构灵蕴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我们来看两首古诗: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柳诗,歌咏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在构思过程中,诗人先写他远远望见一棵颜色青翠的柳树,如玉石一般温润翠嫩,走近一看,细密的柳枝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一般柔软、翠绿。从柳树的整体形态到柳条的数量、颜色、情态,根据安排材料的一般顺序,接下来该写柳叶了。如按一般结构平实地描写下来,则此诗平淡无华,落于俗套。但此诗于结构构思时运用了通感,将通感作为诗歌结构发展的环节,使它在结构安排上胜人一筹,成为千古佳作。
      诗人于春风中观赏柳叶,柳叶细长,整齐划一地随风摆动,像是专门裁剪过的似的。由春风与柳叶的相伴出现,诗人借助联想,将无形的春风比做视觉可见的明利的剪刀,它轻柔地嚓嚓响着,裁出了这无数片的细叶,这由触觉到视觉的感官挪移,使春风、剪刀、柳叶刹那间有机联系贯通起来。诗人将此通感抓住,并把它做为诗歌结构发展的环节,以一句设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然巧妙地转入对柳叶的描写,使平实的结构陡然灵动了起来。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雪野茫茫,无边无际,似乎把塞外的天也映照得格外洁净明朗。在这一片雄美苍凉中,戍边的将士牧马归来,在明月朗照的戍楼里吹奏羌笛。他所奏何曲?前两句中并未写明,但从后两句来看,其所奏之曲应为《梅花落》。此曲为塞外胡人抒发思乡情感所作,用羌笛吹奏,音声哀婉惆怅,如泣如诉,令人有断肠之感。在结构构思过程中,诗人由《梅花落》的曲名联想到片片梅花随风飘落的情景,而《梅花落》曲抒发的思乡之情随苍凉的羌笛声传播到塞外的每一个角落,刺痛着每一个戍边人的心,就好像点点梅花在塞外劲风的吹送下,一夜之间撒满整个边关。这种以《梅花落》的曲名为诱因,将无形的笛声想象为视觉可见的梅花的现象即为通感。诗人将此通感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后两句不再缀写笛声,而以“借问梅花何处落?”一句将笔触从听觉空间移入视觉空间,以梅花飘落,一夜之间溢满关山的视觉形象,表达戍边人的思乡之情。
      这就是通感的魅力。它能够使事物之间特殊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97.
      [3]黄钢.诗与通感[J].新疆大学学报,2000(3).
      
      (作者简介:王育华(1978.8-),女,本科,中文学士,高校中文讲师,现任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语文教研室副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构思阶段诗歌创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