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南唐诗艺之“雅”与士人心态】 唐诗版的吻别为士

    【南唐诗艺之“雅”与士人心态】 唐诗版的吻别为士

    时间:2019-02-12 05:45: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文学渐趋衰微,南方则相对发展较快,诸国文学中南唐最为繁盛,诗歌长于抒情,诗艺中充盈着古典美学中的“雅”,呈现出儒风浓厚的典雅、浅近自适的闲雅和自然淡泊的清雅,这些都与南唐士人的生存环境、创作心态和时代审美风尚有关。
      关键词:诗艺 心态 审美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朝代不断更迭,大批士人为求得生存纷纷南移。当时南唐是南方一个偏安小国,而南方诸国中,南唐局势较为稳定,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特别是经过其前身吴国储备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又经烈祖李 、中主李 、后主李煜三代儒雅君主对文化、文艺的大力扶持和参与,从唐末至宋初,南唐文学、艺术兴盛的局面远在其他诸国之上,乃至在整个文化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南唐诗歌长于抒情,诗人们缘情致意,主要抒写离乱的时代背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主观感受,将目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内心的感受,传统的儒家道统对他们的呼唤也趋于内倾。总体上,其缘情诗风表现出格致卑弱、低沉怅惘的趋势,这与五代整体背景带给士人们对仕宦和人生理想幻灭的情感取向有很大关系。
      文学史上南唐虽以词出名,但它的诗歌艺术成就也不容忽视。诗艺风格丰富多样,代表了五代文学的总体水平,在五代总体衰弱的局面下略显光彩。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南唐诗歌始终充盈着古典美学中的“雅”,表现出典雅、闲雅、清雅等多种审美风格,“雅”致的格调贯穿于南唐文人整个创作中,并且同一作家往往同时展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兼具两种以上风格,又巧妙自然地交融在他们的生命境界中。鉴于此,本文将从饶有风味的“雅”风中探寻和理解南唐诗歌艺术精神及与士人心态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深入理解五代至宋诗学转变的诸多因素。
      一、儒风浓厚的典雅
      南唐在五代一向被称作儒林宝地,文人大多雅尚儒风。儒学和儒雅之士在十国居首位,涌现出一大批“见于载籍,粲然可观”的儒者。马令《南唐书》记载:“南唐累世好儒,而儒者之盛见于载籍,灿然可观。如韩熙载之不羁,江文蔚之高才,徐锴之典赡,高越之华藻,潘佑之清逸,皆能擅价于一时。而徐铉、汤悦、张洎之徒,又足以争名于天下,其余落落不可胜数。故曰:江左三十年间,文物有元和之风。”①而且,南唐国礼仪典章俱全,“六经臻备,诸史条集,古书名画,辐辏绛帷;俊杰通儒,不远千里而家至户到,咸慕置书,经籍道开,文武并驾。”②可见儒风洋溢,颇具气候。南唐朝野内外,上达君主,下至朝臣、未仕文人及隐者,普遍具有儒者的风范。而这种儒素的内质,则是五代儒学整体衰弱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文士趋于内敛而儒风外化的一种表现。③
      缘于此,典雅成为南唐诗艺的首要特色。南唐士人以诗著称,多学白居易诗,并倡导师古,祖风骚,扩展和取法中唐“元和体”。他们力图兴复儒学,远绍中唐,博综经史④,讲求真情实感,吟咏情性,实践儒家“雅正”诗学风范,融入到艺术追求和生命境界中。徐铉论诗认为:“人之所以灵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也。其或情之深,思之远,郁积乎中,不可以言尽者,则发为诗。虽复观风之政阙,遒人之职废,文质异体,正变殊途,然而精诚中感,靡由干外癸,英华挺发,必自于天成……”⑤他明确把“情”视为由“言”到“诗”乃至“诗之贵于时”的最初本源,认为做诗是情致的自然抒发。他们一方面祖汉魏儒家风骚,另一方面又充分肯定诗为最好的抒情文体,主张情性的自然抒咏,实际上反映了五代后期风雅内涵的进一步发展。
      典雅风格的形成与南唐士人创作心态紧密相关。南唐建国时期,朝政较为稳定,文艺受到中主的大力提倡,南唐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朝廷文士群。以二徐、二冯等为主体的高官大臣,力图恢复儒家诗教传统。但与儒家有抱负的理想相反,他们不提倡以诗刺上,而是采取温柔敦厚的形式,讽刺力度很小,偏向于感伤、闲适、杂律诗,总体格调趋于内敛。徐铉是崇尚儒道的代表,他的诗中透露出对儒家诗教的倡扬。如“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吁嗟吾道穷,与世长迂阔。顾我徒有心,数奇身正绌。论真属少年,经国需儒术。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⑥如果说徐铉对淳朴儒风的追求只是一种理想的话,那么在“道”不可行的晚唐五代也就不可能真正恢复和出现。在经历了深沉的感慨和感伤之后,只好独善其身:“支颐藉芳草,自足忘世事。未得归去来,聊得宴居地。”⑦ “所嗟吾道薄……儒冠独自行。”⑧徐铉还不乏对人事沧桑的深沉之感,“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⑨,“自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⑩诗人借观人读《春秋》生慨,用坦直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乱臣无所惧”的丑恶现实的愤慨。
      与之相关,南唐近体诗创作多了一份理性因素,为恢复诗歌风雅传统做了初步努力。突出在七律的创作上,与白居易的七律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尤以徐铉为代表。其诗委曲思致的体味,对身世的感慨更为深沉,“从来不解身为计,一叶悠悠任大川”{11};“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浮”{12};“执掌曾谈天下事,折腰犹悟俗大情”{13}。这些人生感慨,多了些理性思考,这在五代诗中是较少见的。其曲折的诗思和对人生思考富有理性的气质使他的感情跌宕起伏:“人间多事本难论,况是人间懒慢人。……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深沉地概括了乱世文人有志难酬、郁悒无奈之情。乱世苟活的悲凉,对南唐大多数文人是刻骨铭心的,即使在人生得意之时,也常有一分冷静的心绪,如:“秋暮天高稻穗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盈头思故人。崖影晚看云出岫,湖光谣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诗中用平常语将眼前的欢乐置于人生和历史的大背景之下,用悠远的思绪为情的流露增添了更耐人寻味的韵致。徐铉为官入宋,他那富有理性气质的近体诗创作,为宋初白体普遍缺乏思致的局面带来了新的气象,为宋初诗人提倡恢复白体的理性精神开了先河。
      二、浅近自适的闲雅
      “雅”既为诗道之本,必然又渗入到创作主体的生命境界中,将主体的内在性情与外在形态相融合,内化为主体人格生命态度而影响到创作中。南唐士人经历特殊的历史变动后,深感重外事功人生理想的幻灭,于是兴邦社会责任感急剧削弱,转而注重内心修养、向内探索的人生哲学,这又在精神实质上趋向于白居易“下可理性情,卷之善一身”{14}的精神旨趣。因此,南唐诗歌又普遍表现出闲雅的风格。
      在题材内容上,突出体现咏物诗的创作。处在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的文士们自然少了一分李商隐、杜甫、杜牧式的咏史的深沉,最多也只是些“浅斟低唱”般的咏物和咏怀。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刺”不多,颂“美”也少。抒写重心由表现怀才不遇之类的生活情感转为集中揭示上层士大夫,特别是仕宦得意居高位之后的侍宴、应酬、赏花、歌酒等种种生活感受。诗人们自觉学习白居易诗,口语化加强,更多带有市井平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在日常习见现象、事物上多 “寻常容易语”。如王贞白《江上吟》:“一夜野人舟,长将载酒游。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晓露满江蓼,轻波扬白鸥。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这类诗俯拾皆是,多是从熟悉的俗人、俗事、俗情、俗语,发言为诗,求得通俗易晓,意态闲适,风调浅近。虽格调不甚高,却也显示出南唐诗人能够缘情致意,充分发挥五、七言近体的句法特点,善于白描,虚词穿插,叠字,组织现成意象构造特定情境,在触物兴怀下用形象美的语言描绘感受、体验,流露出自适闲雅的人生态度。就南唐通俗诗整体而言,咏物诗还是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也与偏安小朝廷较为平静的生活环境有关。
      其中,南唐顺意的朝廷文士,又多创作士大夫生活气息较浓的闲适诗以展现人生态度。韩熙载,闲怀放达、风流倜傥,当时早已名振朝野,“为当时风流之冠”{15}。如:“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16};“闲阶一杯酒,惟待故人来”{17};“道胜他图薄,身闲白日长。扁舟动归思,高处风沧浪。”{18}其诗闲情有余,情调自然,表现出悠闲自得之意。这样的文士不在少数,徐铉就曾经夸赞左偃能够“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19}。宰相李建勋也是,马令《南唐书》本传载:“建勋因诗以见志曰:‘桃花流水须相信,不学刘郎去又来。’建勋博览经史,其为诗清淡平易,见称于时。”这种诗风是在他晚年入南唐后,几经得意失意、罢相复相的宦海沉浮中逐渐形成的。宦海沉浮的波折,高官福禄的无忧,形成了他及时行乐、知足保和、自在闲雅的风格:“碌碌但随众,蒿兰任不分。未尝矜有道,求遇向吾君。”{20}这种乱世达人的特点,使他能够以平静安逸的心境面对人生,咏物咏怀,脱俗高雅,又是追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下人生态度的再现,代表了晚唐五代以来一批文士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南唐士人闲雅风度也是他们对国家、个人命运的忧虑和身仕多主之间矛盾的反映,并由仕进不能的隐退转为仕宦无功的居闲,因此抒写性情也就来得自然、真实。
      三、自然淡泊的清雅
      “雅”既是艺术批评标准,又是一种审美理想,因此它所具有的理论张力使其表现出的审美形态向多样化发展。与南唐特殊的历史时期相呼应,南唐诗艺从典雅的审美内涵出发,又进一步扩大而呈现出清雅的一面。五代以降,政统与道统极其衰落,晚唐以来重抒情的文学倾向得到五代文士的普遍认同,注重内心世界的发掘和感情的抒发。南唐诗学亦如此,与其重情韵、求自然的诗学倾向相一致。徐铉《成氏诗集序》中强调音韵天成,嘉言丽句:“诗之旨远矣……及斯道之不行也,犹足以吟咏情性,黼藻其身,非苟而已矣。若夫嘉言丽句,音韵天成,非徒积学所能,盖有神助者也。”序中虽含有对儒家诗教传统的尊崇,但“斯道之不行”后,诗歌倾向就转向了“吟咏情性”和“嘉言丽句”。孟宾于也强调“缘情入妙,丽则可知”{21}就是要求诗歌真实、自然地表达感情,反映了以徐铉为代表的一批南唐文人秉持的是情思郁积乎中以致不可不发之情,是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和思想感情,这与西蜀文人绮艳之情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创作中较多着眼于内心细腻感情的抒发、对自然真情的追求。尽管南唐地区也不乏群臣逸乐,但是因多了一层惆怅幽绪,也就更多了一份真情。诗歌的雕琢则含蓄得多,隐微得多,也更富于情韵。朝廷文士包括君主也自多了一份平民化的气息,李后主善于用清雅无华的词语,用白描手法表现感情的曲折幽微。宰相李建勋“昨夜南窗不得眠,闲阶点滴回灯坐”{22},于自然细腻的情感抒发中追求淡泊。李中“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23},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 合曲阑斜。多庭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24},都表现出淡泊飘逸、高韵古雅的清雅之情。
      重真情抒发、流易自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古体诗的喜爱。做古体诗者不乏在朝为官文士,也有隐居不仕的贤者,做诗率意、自然、畅快自适,如韩熙载、李建勋、王贞白、廖凝、陈贶、孟宾于、刘洞、江为、李中、伍乔、左偃、徐铉、潘佑、张 、陈陶等。更显著者,他们不时流露出淡泊功名、追求气质的自我完善,这成为他们师古的共同表征。因此,“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25},实现了与陶渊明精神的相通,进而达到与抒写文人生命世俗情怀和以“深哀浅貌、语短情长”为特征的汉魏古诗相贯通的生命境界。南唐诗人欣然接过了这一师陶、师古的衣钵,王贞白有《书陶潜醉石》,李建勋师陶亦有《小园》《田家三首》《采菊》《落花》等表现闲居悠逸的诗,无怪于史称“其为诗清淡平易,见称于时”。师古如陈陶《续古》二十八首,多借古咏怀。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士人在师古的精神向度上追求气质的自我完善和抒写生命的世俗情怀。
      另一方面,五代后期庐山诗人,对诗体诗艺特别是五律的锤炼和雕琢,很大程度提高了诗艺。他们巧妙地把郑谷清婉明白、通俗流易的诗风带进创作中,形成了清丽婉转、流易动人的诗歌境界。特别善于组织现成意象,构造特定情境,缘情入妙。如李中《腊中作》“泉动如顽石,人藏类蛰虫”{26},陈贶断句“拂榻灯未来,开门月先入”,夏宝松断句“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27},孟贯《宿山寺》“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28},李中《江行夜泊》“半夜风雷过,一天星斗寒”,意境清婉,颇见锤炼之功。左偃《江上晚泊》“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29},他们从幽静的山林里寻得一丝心灵的平静,在偏安稳定的环境中寄托着贫弱的精神。当然,他们做诗不是为了消遣娱乐的需要,也不是单纯为了社交,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自然的癖好和追求。他们对隐逸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了他们与山林亲近的兴趣,进而有一种远离官场,与山林和友人共享欢乐和宁静的悠闲之情,这种格调又开启了宋初九僧诗人的先河。
      综上所述,南唐诗艺不仅清楚地呈现出以“雅”为基调的多样化审美风格,也涵涉到诗人的创作心态和美学追求诸多方面。在五代总体分裂的状态中,南唐文学凸显出的地域性文学特征,为我们理解南唐文学的审美意蕴及向宋代文学转化的内在动因提供了有益的价值。
      
      
      ① 马令.南唐书(卷一二)[M].四库全书本.
      ②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十)[M].四库全书本.
      ③ 李艳婷.南唐诗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
      ④ 徐铉.徐文公集•御制杂说序[M].四部备要本.
      ⑤ 徐铉.徐文公集•萧庶子诗序[M].四部备要本.
      ⑥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六)•酬郭先辈[M].成都:巴蜀书社,1992.
      ⑦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六)•题伏龟山北隅[M].成都:巴蜀书社,1992.
      ⑧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六)•送刘山阳[M].成都:巴蜀书社,1992.
      ⑨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七)•威敌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M].成都:巴蜀书社,1992.
      ⑩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六)•观人读春秋[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1}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七)•再领制诰和王明府见寄[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2}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七)•和江西萧少卿见寄[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3}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七)•送蒯司录归京[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4} 谢思炜.读张籍古乐府,见: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本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399
      {16}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五)•春日东山草堂坐[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7}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五)•惜花[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8}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五)•闲游[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9} (后晋)刘 . 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后论及赞[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三)•寄魏郎中[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1} 孟宾于.碧云集序,见:全唐文(卷八七二)[M].四库全书本.
      {22}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五)•细雨遥怀故人[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3}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五)•泊秋浦[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4}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五)•寄人[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5} 徐铉.送薛少卿赴青阳,见(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六)[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6}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三二)[M].成都:巴蜀书社,1992.
      {27}{28} (清)曹寅等.全唐诗(卷七九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9} (清)李调元著,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卷二九)[M].成都:巴蜀书社,1992.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诗艺南唐士人心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