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短文摘抄 > [导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功用]中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功用

    [导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功用]中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功用

    时间:2019-02-18 05:46: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势。作为最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果的阅读教学,更无成型的教法学法可依,这已是被无数教与学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一切皆像流水般因势而适,流水的形态因山川地理态势将它塑造成型,因水流的大小缓急塑造成形,并被定格在特定的时间链条中。然而,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着这种“势”,即在教学中存在着导学、探究、创新三个环节,其中“导学”是三个环节中的首要因素。
      导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根据当前阅读文本设计出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当前文本的最佳方式、状态和步骤。导学与导读之间存在着异同。“导”是指教师根据当前阅读文本及影响文本阅读进程、效果的其它因素给定或商定,以启发学生进入阅读的引导、指示。
       “读”偏重于按教师的给定或商定去审读文章,寻找答案,是被动地接受、执行,是一种驱目标的行为;而“学”则是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去“读”,感悟到“读”是为了什么,从而让学生掌握学法,增强自主意识,树立自信心,激发潜能,在“读”的过程中收获成果、喜愉。所以,“学”是学生主动的探究,是理智的觉悟。
      导学不仅存在于阅读教学起始阶段,还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及结果中,因此,导学分为:引导进入阅读,修正阅读航向,疏通阅读梗阻,觉悟、体会学习过程,建构阅读能力的生成。导学存在着对当前文本阅读方法、步骤的选择。选择必须兼顾阅读主体的经验、习惯、能力,兴趣点,设计适合当前阅读的方法、步骤。所以,导学必须兼顾三个环节和两个现状,才可能设计出针对性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收获学习经验,逐步掌握和使用学习方法、技巧和步骤。
      
      一、导入阅读
      
      教师的导入有给定、商定和给商定相结合三种方式可选择。给定,具有很强的先入为主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凝聚学生注意力,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启发阅读思路,把握阅读方向无疑是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教师导得过细过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了巩固了,则学生的自主性被削弱了,他们的一切活动,思维受教师控制和左右,不利于学生自主发挥,不利于学生感受学生过程和体验到这个过程的快乐,不利于学生快速生成学习方法。
      如果采用商定的方式,能最大程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教师成了积极的参与者,便于学生感受学生过程,便于快速生成学习方法,便于过渡到创新,但同时又不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不利于把握阅读方向、进程,而给定和商定相结合的方式能很好地弥补双方的不足,扬长避短。
      针对特殊的阅读文本应采用相适应的导入方法。“给定”,是当前人所共知且熟悉的导入法,“商定”尚未“普及”,也未走向成熟。那么什么是“商定”呢?
      “商定”即商量、讨论,是教师根据当前阅读文本内容、特点和当前社会现状、发展趋势及学生对当前阅读文本的经验、习惯、能力、兴趣点等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阅读思路、方法,即让学生提出对当前文本如何阅读的思路、方法和协商;后经全体学生的选定而形成的进入当前文本阅读的思路、方法和要点提纲。商定进入阅读要点应精要,便于阅读的进行和对当前阅读文本的理解、感悟和生成能力。在商定中,教师不要怕被学生否定。教师提出建议性的设想,目的是诱导、启发学生,甚至是在考察学生的分辨能力,但这些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才是阅读主体和阅读亲历者。
      对于学生的否定,教师不可强行坚持,而要在今后的阅读中来验证,如果证明教师是正确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使之明白原来应该那样的。对学生的意见应多采纳,对于已形成共识的东西,要作记录或板书,以备在其后的阅读中遵循,或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不足,以利修改。商定虽然用于阅读初始阶段,但它最能体现学生阅读文本的导向性和为完成阅读任务选用适当思路、方法的能力,能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商定的结果就是计划学习的过程,是把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是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
      
      二、修正阅读方向,疏通阅读梗阻
      
      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出现学生对阅读目标、任务的片面的、不深入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方法选用的不当而导致阅读朝着不利于感受文本内容、意义、生成能力、成果方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作出修正、调整。教师修正、调整的原则是引导,而不是决定式的强加,教师可以采用谈感受、打比方、作比较、举事例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偏误所在,亦可以采用根据当前学生存在的偏颇思路推演下去,得出片面的或错误的结论,使学生体会、感受到“此路不通”,要另辟蹊径。阅读方向的偏误还可能存在于导入阶段,对个别阅读目标选定的不适当,或对阅读方法选用的不适当,都可造成阅读困难。
      教师的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这项目标或方法选用的不适当所在,通过商讨确立新的目标和方法,在修正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新的领悟。须知,明确不足、错误,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经历,这是学会学习不可或缺的,生成的必然是对错误的认识、鉴别、把握的能力。
      阅读梗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解性、感悟性的困难。这些困难一般存在于:1、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意义距学生的生活经历差异过大;2、文本的语言表达与学生的语言习惯相去甚远;3、文本思维方法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能同步;4、文本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学生的差异过大;5、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不对称,不利于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体味;6、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不足,或学习文本的信心不强。这些困难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进程、效率。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疏通”,疏通不是单纯的讲述、解释,而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
      引导的方法有:实验法、推演法、比喻法、归谬法、暗示法、现身说法、比较法、推演法、情感宣泄法、鼓励法、欣赏法、展示法、畅想法、演讲法、互动体会法等。在疏导方法的选择上,选用最切合当前阅读状况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疏导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导的“度”,拿准火候,达到点石成金,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会、觉悟阅读过程,建构阅读能力的生成
      
      这一过程是在学生完成对当前文本阅读任务之后,对文本阅读内容、过程主动地整理、归纳,并由此产生的体会和觉悟、生成能力的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引导主要体现在:1、师生共同回顾之前阅读文本的经历,并按不同类型分类,列出要点;2、仔细体会收获与不足的经验和教训,并作为知识牢记于胸;对从文本中所获得的知识、意义、情感认真体味;3、教师应适时肯定学生的整理、归纳,并给予必要的修正、补充,使学生获得完整的体会、觉悟,做好这几方面的同时也就是觉悟阅读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就潜移默化地建构了学生阅读能力的生成。
      体会阅读过程、觉悟阅读所得、建构能力生成和导入阅读、修正阅读方向、疏通阅读梗阻,共同构成学生阅读文本的完整的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明确首席参与者的角色,又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培养客观公正面对得与失的良好品质,逐步学会了如何学习。
      
      四、导学中的板书设计
      
      原则上导学中的板书设计分为两块,即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创意展示。教师的板书设计应能体现导学三个阶段的过程要点,这些要点包括是什么,怎么做,还能怎么做,提供多种思维方式供选择并记录探究过程的轨迹。这就一改传统板书设计重展示、解析课文结构,要点的框框,其目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感知学习过程,使用学习方法,展开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无定法,事无常规,激发创新思维。教师的板书应能体现精炼化和灵活性。精炼化是指板书的文字(或图表等)应是不可或缺的,必须的。无关的无助的、次要的东西一概不板书。冗长的决不板书。板书的内容体现少而精,板书的过程体现思维过程。灵活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情况调整、改变教师原先的教学方案和思维,使之更能贴近学生,激发学生。
      学生的板书主要体现学生的思维方法、方向,展示好的创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动手的能力和习惯,体会学习过程和学习乐趣。这种板书可和教师的板书并列,或对照呈现。
      在板书设计中,教师应节制自己的板书,把版面多留给学生,毕竟学生是主体。板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的板书还可采用教师――学生比照呈现,亦可采用师生混合板书。
      下课前,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回顾板书内容和过程,体会这一过程,就是体会、把握学习过程,再现内容,把握内容。更主要的是通过回顾,还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启示,将解决问题的兴趣、思维延伸到课外。因此,好的导学过程必须配以好的板书设计,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作者联通:231508安徽省庐江县梅山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功用地位教学中阅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